鴉片戰爭以來逾千萬件中國文物流失 目前檯面上浮出不到十分之一
記者:旺報張國威 | 2020-12-02 03:50
2019年3月23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1)在羅馬與義大利總理孔特,簽署流失文物返還等文件。(圖/中新社)
大陸各界近年來透過回購、討還和捐贈等3種途徑,追回不少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流失的歷史文物,僅2019年,就促成約4000件文物的回流。但大陸流失歷史文物共計超過1000萬件,由於大部分回流文物多為民間企業家回購而來,2020年就有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回流文物應零關稅。但大陸官方擔心這種作法反而會哄抬文物價格,仍堅持只以法律手段向各國索還。
根據2019年的統計,大陸近年來已促成30多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然而,相比中國自近代以來流失到海外的大量文物,被成功追索回文物的數量仍然較少。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多萬件。這些流失文物很多都不知去向,或者落入私人藏家手中,只有在拍賣會等場合才偶爾浮出水面。
大陸於2019年透過政府法律追索程序,促成不少文物回歸。2019年2月,美國聯邦調查局返還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3月,大陸和義大利兩國政府簽署、交換796件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9月,中國國家文物局宣布成功追索流失日本的西周-戰國時期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這是近年來大陸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文物。
儘管如此,回購、討還和捐贈等3種索回文物的手段裡,回購仍是大陸當前最有效的辦法,由大陸央企、民企企業家透過管道拍賣買下。不少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即通過這一方式索回。但現行大陸海關仍對回流歷史文物視同進口商品,征高達近20%的關稅。因此大陸民間呼籲官方減稅甚至零關稅來促進文物回流。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萬捷今年提案:回流文物本質上是「失物回歸」,不應徵稅,應予以零稅率。如此除能促進海外文物回流外,還能擴大文物市場供給,也可以啟動大陸全國文物市場。
但此提案並未通過,大陸官方最終只對回流文物減少部分稅率,仍力主透過法律手段向各國追索文物。大陸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今年就公開表示,不會用國家的錢來回購被掠奪文物,用錢買回無疑是第二次被掠奪,也不贊成企業或個人去購買,應通過法律追索文物,不應幫助掠奪者銷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