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女王2/找回UNT品牌原本樣貌 接手第一年轉虧為盈
記者:戴嘉芬 | 2021-01-03 12:00
周品均(左二)經常在吧台前和員工開會討論,她鼓勵員工說出自己的想法。(圖/王永泰攝)
2004年創辦「東京著衣」電商,到2016年再度創立「Wstyle」;15年以來,周品均都在自己嫻熟的服飾產業工作,2020年4月在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邀約之下,接下UNT、BeautyMaker、BeautyEasy、86小舖四品牌。外界最關心的是,上任超過半年的她,究竟能交出甚麼亮眼的成績單?
周品均表示, Wstyle(服飾部分)一直以來就有不錯獲利,近半年來持續擴大營收,跟2019年相比,業績提升已提升七成,並帶動全集團獲利表現較去年成長65%。而美妝四品牌逐步縮小虧損,到2020年11月份已出現獲利,且有三成的成長表現;綜觀2020下半年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000萬。「在這半年間,『唯品風尚』已成功轉虧為贏,不但有獲利,而且毛利都提升了。這顯示了一個跡象,這些品牌本來就有好底子,是可以賺錢的。」
「我其實並沒有把這些品牌『砍掉重練』,而是找回它們原本的樣貌,然後發揮它們的品牌精神。」她以指彩UNT為例,「它原本就擁有漂亮而經典的瓶器設計,我再以新的方式行銷出去。」這四個品牌的創辦人雖然都離開了,但團隊都還在。「我們集團是一個新舊混合的團隊,也成就出新的企業文化。」
周品均也不諱言,若論專業度,UNT、BeautyMaker、BeautyEasy這三個指彩、保養、彩妝品牌都是自己首次接手管理的領域,「但是它們共同的概念都是讓女生變漂亮的東西。」對不熟的東西自然需要去學習,而且這其中的學問可大了,「我知道怎麼樣好看,該怎麼樣保養。但我要去學習『為甚麼』?是甚麼成分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她愈講愈興奮,一邊比手畫腳,就像是個小學生,進入一個未知領域,學了一些東西,也有了收穫。「有次跟我們商品開發部的同仁研究商品成分,我才知道,有了那個成分,頭髮會產生滑順的感覺。」但身為執行長又是消費者的周品均,很有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女生只想要頭髮滑順,與其在行銷上告訴消費者是甚麼成分,倒不如直接強調:這個產品保溼度十足。這半年來,她等於是跨入新產業,針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去學習。
唯品風尚旗下五品牌中,「86小舖」屬於通路品牌,目前所有的實體店都已關閉,只剩下網路商店。而2019年五品牌加總營收5億的數字,是包括實體店還未結束的86小舖,此部分就有超過1億元營收,佔比非常高。如今,86小舖的營收占全集團僅不到一成。不過,數十間實體店收掉後,龐大的人事成本和商品庫存成本都同步降低了。周品均不再大量進貨,商品庫存極少。而且,她選擇收回了原先委外第三方物流的美妝出貨,與原有的服飾出貨部門合併,自建為集團物流中心。
周品均強調,「我比較著重在三個美妝品牌和一個服裝品牌的經營,不會特別著墨在通路上面。」她把自己最擅長的社群經營和直播行銷模式移植到三品牌。「重新去整理行銷腳步,讓『直播』變成我們的行銷主力模式。」
談「傳統電商」和「新世代電商」的差異
生產產品,上架到官網,這就是傳統電商的營運模式。周品均認為,UNT、BeautyMaker、BeautyEasy這三個品牌原本的經營模式就像是傳統電商。「而新世代電商則著重在社群上的經營;包括臉書直播、IG短片/即時動態、發文,這就是我們主要行銷模式,而不是外部的廣告投放。」善用每個社群平台的特性,而且所有的即時動態、貼文形式都獨立操作。
就連社群經營的細節,她也很有想法,「妳應該要產出這個平台適合的素材,而不是一張圖,放在每個地方。」光是IG的即時動態跟貼文,就有兩種不同的方式,再加上臉書發文、直播、社團經營;從她的邏輯來看,這已有五種不同的社群操作模式。五品牌分別有五個FB粉絲專頁、五個IG、四個臉書社團以及五個YouTube頻道,每天光是發文、直播、回文,就已經忙不完了。
目前唯品風尚集團下共有Wstyle、UNT、BeautyMaker、BeautyEasy、86小舖五品牌,未來是否會有第六個品牌出現?周品均表示,這部份一直有在規劃中,不管從外部整併,或是內部創造第六個品牌,都逐步在進行。「可以確定的是,新品牌不會跟目前五品牌的品項重疊,但仍會環繞如何讓女性變美的概念。」就像Wstyle品牌也不只有服飾,還有香氛、精油類,都是讓女生看了心情會很好的生活用品系列。
如今的「電商世界」是百家爭鳴時代
周品均一手創立的「東京著衣」,這家公司在巔峰時期,年營收曾超過20億元!等於已經立下一個超高門檻。現在的她,並不會刻意跟從前的自己比較。首次創業迄今已超過15年,「我覺得時代已經不同了,電商世界是不一樣的,如今單一品牌要做到如此大規模,是不太可能的。」
從前的「東京著衣」幾乎獨占女裝電商市場,現在則是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我才強調小而美的經營方式;若是企業體太龐大,既沒有獲利,又縮小不了營運規模,就會撐得很辛苦。」
現在的她,不會去想年營收20億或幾百名員工的企業規模。「我得要先踏實地把地基打穩,把公司的體質調整好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