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健康
吃隔夜菜會致癌?專家揭真相:少吃為妙 細菌生長「最適合溫度」曝光
許多人會將剩飯冰在冰箱。(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許多家庭若剩菜沒吃完,通常會放到隔天繼續吃,不過近來網路流傳吃隔夜菜會致癌的消息。對此,食藥署就闢謠,指出食用隔夜菜不會導致癌症發生,但沒吃完的食物要放進冰箱保存,以免滋生細菌,導致食物中毒。
坊間常有傳聞指出,青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經過特定的化學作用,會轉換成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如果常吃隔夜菜,會導致胃癌或其他癌症,此說法引發民眾恐慌。針對此事,食藥署在「食藥闢謠專區」表示,食用隔夜菜並不會致癌,但沒吃完的食物,都應放進冰箱保存,並儘早食用完畢,且不要放置冰箱太久,免得滋生細菌,造成微生物汙染。
另外,營養師許育禎也在臉書提醒,吃剩菜剩飯致癌的機率很低,但不新鮮的食物營養已經流失,吃多了可能招來病菌感染,引發食物中毒,因此建議還是少吃為妙。她指出,剩菜要「趁熱」放進冰箱,低於60℃就可能引起細菌感染,攝氏30~50℃是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的溫度,若隔餐加熱要高溫煮沸,可以達到滅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冷藏不要超過3天,「冰箱雖有暫時保存的功能,但存放越久越容易滋生細菌、黴菌,且營養流失越多」。再者,生、熟食要分開存放,以免交叉汙染,而剩菜存放最好用密封盒蓋緊,且把湯汁或醬汁倒掉,「食物水分越多,越易長菌」。
許育禎表示,若剩菜保存得宜,其實被微生物汙染的風險不高,致癌的機率也相當低,但是加熱愈多次、存放愈久,食物的營養就流失愈多,口感也不佳,所以食物還是儘量當天就吃完,若不得已要冷藏,也不要放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