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平均營業額僅剩四成 業者嘆:每天開店每天虧
(示意圖/中國時報杜宜諳攝/報系資料照)
餐飲科技新創iCHEF統計全台灣餐飲業在疫情下的情況指出,台灣餐飲業總產值持續低迷,進入第三級警戒後的三週,每週平均總營業額都不到4月的四成,每週的平均營業額依序為四月份的38%、37%、39%。平均單店營業額維持在4月的四成多,雖然第三週以來有緩和爬升走勢,但依然不到四月週平均的一半。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表示,以單月營業額60萬元的店家來說,獲利的最低門檻約原業績的70%,目前可以說是「每天開店每天虧」
程開佑表示,也觀察到一些原歇業店家在發現防疫升級期間可能比預期還長後,出於現金流的考量仍然開店,生意加減做。程開佑建議,餐廳應做好至少六個月的長期抗戰計畫,評估成本和營收後再決定開店的形式。
iCHEF指出,對比新加坡封城八週走勢,台灣總營業額爬升幅度目前仍較小,推測由於第一波警戒原訂5月28日結束,然當週才又宣布再延長兩週,相較於一開始就宣布封城四週,而後又延長至八週的新加坡,餐飲業和消費者在面對長期和短期封城的心態和反應勢必有所不同。
此外,隨著國內第三級警戒再次延長到六月底,推測下三週有可能會反映出更接近新加坡封城期間的走勢,且還會有一些拉回的空間,然後一路持續到第三級警戒結束。內用方面,第三週僅剩少數城市可以內用,全國內用營業額下降近90%。現場外帶總營業額與四月週相比,連續三週都對比下降六成多:第一週減少65%,第二週進一步下滑67%,但第三週回到減少65%,然以前三週來看,外帶相比於外送等通路仍是總營收最大宗,佔比超過七成。
從外送來看,三級警戒後第二週的成長最高,其中對比成長第一週36%,第二週48%,第三週回到41%。iCHEF指出,外送成長停滯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餐廳或平台產能限制,二是消費者在面對長期封城的開銷考量。然而,線上外帶持續大幅攀升,到第三週對比成長已成長超過4倍,為接下來值得關注投資的新通路。
但總體而言,由於現場外帶流失的損失太大,因此即便線上外帶與外送有明顯成長,但是整體店外消費依然低於四月水平,同時加以店內消費減少90%,所以整體的營業額依然對比下降60%。
然而,線上外帶在過去三週內成為持續顯著成長的新通路。過去三週內,線上外帶在不損及現場外帶交易量的前提下,本身成長了5倍並持續攀升。雖然目前營收佔比較低,但依然是在此階段值得餐飲業者投入強化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