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BAR/吳若權:你有不快樂的權利
舒心BAR/吳若權:你有不快樂的權利(圖/123RF)
快樂不是成功唯一指標,能感受悲苦也很動人。放下追求快樂的執念,允許自己悲傷、難過,和身邊的人互相分享、彼此關心,才能夠消化不快樂,並且深化人際關係。
你快樂嗎?這是一句問候語,但這種關心,也可能帶給對方壓力。因為,現代人要活得快樂,似乎並不容易!最近這幾年,我聽到描述情緒最多、也最誇張的用語是「厭世」。
概括來說,「厭世」就是所有「不快樂」情緒的統稱。而一切的「不快樂」,都是相對於「快樂」而來的。
我們從小到大,每個人都受到太多「快樂」理論的制約,生日快樂、樂在工作,連描述失戀的悲傷情緒,都有歌曲鼓勵大家要「分手快樂」,所以「不快樂」變成一種被否定的情緒,它不被接納、也不受歡迎。
當你一旦有了渴望「快樂」的情緒,就彰顯了你此刻的「不快樂」,你愈是否定自己、逃避現況,就會變得更「不快樂」。
這次我要分享,比利時精神科醫生,迪克.德.瓦赫特(Dirk De Wachter)所寫的一本暢銷書《當快樂成為負擔,不快樂就是你的權利!》,書中提到:快樂崇拜,是現代社會疾病!他鼓勵讀者放下追求快樂的執念,允許自己悲傷、難過,和身邊的人互相分享、彼此關心,才能消化不快樂,把負面情緒轉為養分,並深化人際關係,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不快樂,並不直接等於生病了!不快樂,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我們固然要擁有獲得快樂的能力,也要學習和不快樂相處的智慧。容許自己沮喪、悲傷,讓心底有一塊柔軟的地方,可以收留痛苦,才能真正撫慰創傷。
我自己的深刻體驗是:快樂並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指標,能夠感受悲傷痛苦也很動人,以下就摘錄這本書中,有關快樂與不快樂的三個重點,幫助你不要被自己的不快樂困住。
不要用快樂歧視不快樂
根據統計,有四分之一的比利時人,覺得自己不快樂。儘管身處社會福利很高的國家,人民的幸福感卻相對很低。但這也不是比利時獨有的現象,世界各地都充滿不快樂的情緒!
因為現代人總是被整體社會的消費意識制約,不斷要追求更多。包括:更多的財富、更多的成就、更多的紀錄!當快樂與成功被畫上等號,就彷彿快樂是可以被製造的,也可以用你住的房子、開的車子來衡量或判斷。
然而,事實卻是:無論金錢、財富或名聲,因為不斷想要更多,成為真正讓人變得不快樂的主因。雖然,穩定的財務,會是一個人快樂的基本支持,但是金錢能夠帶來的快樂卻非常有限。
或許在追求快樂的過程,會帶給人們一些美好的想像,讓快樂變得很迷人。但很殘酷的是,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恐懼與壓力,就變成自己不快樂的主因。
希臘哲學家畢阿斯說: 「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他無法承受不快樂。」因此,學會如何承擔自己的挫折、接納生活的缺憾,反而是我們更應該盡力的追求。
憂鬱解方是花時間陪伴
由於現代的社會,比較傾向於去除不快樂,這會讓很多人,變得不善於處理悲傷。整體社會,也不鼓勵大家關注悲傷。正由於不快樂,並不為人所樂見,所以我們開始封閉自己,也不太懂得如何和別人分享悲傷。
我們既不常談論自己的不快樂,也不傾聽他人的鬱悶。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寧可封閉自己。然而,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別人的關懷。
如果內心有創傷,就把它封閉起來。悲痛的情緒,會找不到出口。這如同你有一個傷口,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只是用OK繃貼起來,就很容易潰爛。
當你在悲傷的時候,願意向別人訴苦,痛苦的情緒,就能得到緩解,甚至慢慢地痊癒。
其實,每一個人不一定都要找專業的心理醫師,只要身邊有一、兩個,願意傾聽的親友,讓我們可以敞開心扉,盡情傾訴自己的心事,就能夠安然度過這一段不快樂的時光。
解決不快樂的問題,並不是看在網路社群媒體上,有多少個人按讚,而是你和現實生活中的人,能不能建立起穩固的信賴感。尤其,是在你生命低谷的階段,特別需要有人陪伴。
化解憂鬱,最好的處方是:時間和陪伴。所有穩固的友誼,都奠基於分擔彼此的不快樂。甚至,所有的愛,都會因為共度難關,而更加牢固。
善用不快樂去製造快樂
如果你能夠信賴別人所提供的幫助,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你的復原力,也會變得比較快,而且比較強大。
換個角度想,幫助別人,也能夠讓我們自己更堅強。當你允許不快樂,不論是自己的不快樂、或是他人的不快樂,都可以讓你更具有人性。尤其關懷別人,能夠為自己帶來滿足感,也能夠更深化彼此的關係。快樂,就會在這個時候,從你心中油然而生。
尤其對所謂的「高敏人」而言,他們的脆弱與敏感,反而更能夠顯現靈魂的珍貴。一抹微笑、一滴眼淚,同樣都會觸動心扉。
當你願意傾聽,並設法為他們做些什麼,最終將會使你更快樂!
以上跟你分享的是,由商周出版《當快樂成為負擔,不快樂就是你的權利!》,我所為你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臉書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是不是願意接受不快樂?也樂意幫助別人,讓他感到快樂?請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
《當快樂成為負擔,不快樂就是你的權利!》
本書協助讀者反思快樂的意義。有光的地方必有陰影,快樂與不快樂都是人生的養分。學習與之共處、聆聽他人並產生連結, 將帶來更深層的滿足與意義,這才是快樂的真諦。本書協助讀者反思快樂的意義。有光的地方必有陰影,快樂與不快樂都是人生的養分。學習與之共處、聆聽他人並產生連結,將帶來更深層的滿足與意義,這才是快樂的真諦。
———————————————
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吳若權 身兼暢銷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企管顧問、生涯顧問、情感與親子專家,以清新動人的文字風格廣受讀者歡迎,為無數人帶來激勵與療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