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的政治癮3】 妄想當台版甘迺迪 財閥從政無善終
大陸富士康工廠以「AI化」為名不斷裁員,鴻海集團本體也傳出財務危機。(圖/馬景平攝)
郭董參選立委,除了政治考量外經濟因素也是考量原因之一,近來開始有媒體報導鴻海的財務吃緊狀況,由商而政是加速公司轉型的有利途徑。國內及世界各國都有前例,但財團首腦進入政界,很多無法把持底線,造成無可追悔的遺憾。
郭台銘個人或許沒有金錢壓力,但鴻海集團的財務壓力日益吃緊,原因是鴻海的金雞母美國蘋果公司的銷售因為中美貿易戰,再加上包括中國在內等新興國家的產品分食消費電子市場,蘋果手機銷售下滑,直接影響鴻海的獲利,而鴻海旗下各企業在大陸的投資達數千億台幣,相較台灣投資多出數十倍,當初寧可放棄大陸投資,執意參選總統,其動機就引起許多人的猜疑。
若想在台灣重新出發,掌握台灣的政策與預算方向,對於企業絕對有所助益,雖然郭董退出總統爭奪,然而立法院確實也算是機樞要津,透過立委職權與公營銀行打交道,過去郭董在大陸利用租稅等鼓勵政策優勢成為台灣首富,深知單打獨鬥尋求轉型不切實際,錢與權結合才能無往不利,一旦他進入立法院還可以王金平為參謀智囊,再結合台灣民眾黨、無黨籍成員,收編游走國、民兩黨邊陲的友郭立委,形勢如虎添翼,即使無法奪下國會龍頭寶座,其所形成的龐大跨黨派政治聯盟勢力,絕對有能力與立法院院長分庭抗禮,更長遠的算計當然不在話下。
財閥從政,以美國為例,上週傳出選定將下一屆G7會議在總統川普所屬的佛羅里達州高爾夫球場舉辦,引發國內外一片譁然,紛紛批評他不知迴避利益關係,雖然白宮和川普本人一度否認上述指控,最後仍不得不屈服於輿論批判而縮手,其粗糙的行徑令人側目,「商人總統」自上任以來爭議不斷,尤其減稅政策更被視為是擴大美國貧富懸殊的幫凶。
翻開立法院史,國內財閥進入國會不乏前例,叱吒一時前華隆集團董事長翁大銘和東森集團王令麟,當年他們都曾「豢養」一批立委,後來察覺這批「食客」日益坐大、身懷二心,因而決定「錢權結合」自己挺進立院,但最後也因而成為媒體監督焦點,落得觸法入獄。以商養政,由政助商,這在美國是常見的例子,甘迺迪家族、布希家族都是財團入主政治,甚至領導國家,而郭董也經常將「政治應該為經濟服務」這句話掛在嘴上。
對於郭台銘可能參選,郭台銘幕僚表示,選舉將到,謠言四起,地方人士純屬猜測,目前無此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