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零碳排 法人:綠金商機ETF有這三類
電動車等綠能主題式ETF愈受市場關注。(圖/本刊繪圖組)
國內今年先遭受百年大旱,7、8月又暴雨成災,促使政府近期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的相關政策,並表示未來將研擬碳定價制度,也因此讓三類題材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綠金商機。
中信基金經理人張士琳指出,台灣為全球工業生產重鎮,人均用電量高居全球第12名。雖然為全球用電大國,但台灣能源高達98%仰賴進口,提高自產能源的比例有其急迫性,且自產能源將降低國外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另一方面,政府已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達20%的目標,目前距離該目標仍存在顯著缺口,意味綠電具成長潛力。
就電動車而言,張士琳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車產業由於車用晶片短缺,廠商將生產資源配置於特定車款,尤其優先生產電動車,刺激電動車銷售揚升,目前車用晶片供應缺貨情況已逐步緩解,被壓抑的需求釋放將進一步刺激車輛銷售, 加上第四季為汽車產業旺季,全球電動車預料於2021年、2022年將分別成長78%、47%,台股相關電動車供應鏈的財報於第四季仍具上修空間。
目前包含歐盟已有64個國家設有碳定價機制,涵蓋全球超過5分之1的碳排放,全球淨零排放的共識下,「碳稅」正逐漸於國際普及。歐盟預計在2026年起徵收「碳關稅」,並規定若原產國實施「碳定價」,則可減少對於碳關稅的支付,等於鼓勵尚未設立碳定價制度的國家加緊腳步跟上;碳定價有利政府稅收之餘,將強化企業減碳動機,未來碳排放的成本可能越來越高。
張士琳進一步分析,能源消耗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7成以上,能源消耗又以電力、交通相關的排放為大宗;對於前者,企業可透過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直接採用再生能源等,達成碳中和目標;對於後者,電動車成為最佳替代方案。也就是說,「綠能、電動車、再生能源」這三類題材,為全球淨零之戰的主要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