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兩岸開戰民眾望美日協防 軍事專家:多少軍人能跟外國人溝通?

兩岸開戰 美日協防 軍事專家
廖宏祥(左1)指出,台灣人對國防軍事有「疏離感」與「無力感」。(圖/記者馬景平攝)

廖宏祥(左1)指出,台灣人對國防軍事有「疏離感」與「無力感」。(圖/記者馬景平攝)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日公布「兩岸軍事危機下的台灣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台灣人卻仍老神在在,不擔心兩岸會開戰,並認為開戰後美日將馳援;前戰爭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廖宏祥指出,台灣人對國防軍事有「疏離感」與「無力感」兩種感覺,而對戰爭的想像是自己先打一、兩周,等美國馳援,他直指,民眾一方面希望美國人來幫忙,又不希望吃美國豬,是相當弔詭的想去。

廖宏祥說,蔣家時代以軍隊維持政權,造成台灣人對國防事務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過去雖然很多台灣男性當兵服役,但經驗多數都是負面的,多認為是浪費時間,以他自己的經驗來說,當兵兩年打的子彈少於十顆,明顯訓練不足,但面對中國大陸不斷增加的威脅,台灣政客完全沒有道德勇氣恢復徵兵。而國防部也沒有改革其準則、教範、訓練、演習的方式。

「台灣人長期受黨國體制的管理,從最根基的教育與文化中,已經被馴化為『相信政府,擁戴政府』永保安康的乖順文化。」曾任麥道航太駐台代表的廖宏祥說,大家可以自保與抵抗侵略的槍械,到現在還沒開放,也對航海、航空等可從中學習軍民兩用的運動也非常陌生。

廖宏祥指出,台灣的國防事務至今都是職業軍人的領域,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都用過文人做國防部副部長,但蔡政府至今卻都沒有,國防部裡200文人職缺,絕大多數是原本的職業軍人「軍裝脫下來變文人」,反觀美國國防部有一百三十萬名人員,其中有七十萬是文人,台灣連文人政府都無法過問,更何況是老百姓,而急需的國防事務改革,更渺無蹤影。

廖宏祥說,以色列國防軍的國防戰略是獨立作戰,雖然國際現實是假如以色列在危急存亡之秋,美軍一定會介入,但以色列並沒有指望將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幫忙;相對來說,從1980年共同防禦條約廢止之後,美國從來沒有說會出兵保台。但是國軍聯參的作戰想定是撐一段時間之後,美軍會介入。

「而台灣的軍官或士官有多少人可用英語和美軍溝通,這更不用說術語不同了;國軍精通日語的更是鳳毛麟角。」廖宏祥說,國人期待兩岸開戰後美國、日本會介入,但就算美軍介入,台灣軍隊的戰術、戰法、準則、訓練等,與美軍相聚甚遠。幾乎不可能協同作戰,甚至還有誤擊友軍的危險。

兩岸開戰 美日協防 軍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