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經濟1/背後商機逾1.4兆!大國碳排喬不攏 逐步淘汰變逐步減量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由197個國家締約決議減少煤炭用量,發表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不過會場外抗議活動不斷,許多組織高舉抗議布條。(圖/COP26、CTWANT合成)
原定召開12天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因減少煤炭用量喬不定,加碼延長一天,終於在13日落幕,原本《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協議的「逐步淘汰(phasing out)」煤炭,在中國、印度和南非等主要煤炭使用國阻撓下,被降級為「逐步減量(phasing down)」。
「因為對經濟的影響太大。」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一語道破。環團人士指出,「從遲遲無法達成協議,意味著利益分配不平均,可以看出背後的利益有多龐大、影響有多深遠,這是一場全球新經濟的博弈。」
減少碳排是影響地球升溫最關鍵的一環。這場由英國與義大利政府聯手舉辦的COP26,併入《京都議定書》第16次締約國會議(CMP16)以及《巴黎協定》第3次締約國會議(CMA3),為要定出197個締約國家共同遵守的「加強2030年的減排目標」氣候協議。
依據CMA3決議,到2030年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2℃之內,並以1.5℃為目標。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預估2030年全球碳排量是524億噸,COP26中各國承諾2030年減碳至419億噸,離控制地球升溫1.5℃以內的266億噸目標,仍有153億噸的遙遠距離。
而就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8月公布的數據,地球正朝升溫約2.4℃邁進,如果締約國達成COP26議定的目標,2030年地球仍將升溫1.8℃度,超過CMA3的1.5℃目標。
為抑制「碳排」,各國政府紛紛定出碳排放總量及減量目標,使得碳排放權搖身變為可以交易的有價商品。「全球已有64個碳稅或碳交易市場(ETS)在運作,以歐洲和北美部分地區為主,大陸、英國及德國今年都啟動了碳市場,荷蘭和盧森堡則是啟動了碳稅。」台達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王振益表示。
全球的碳費系統去年共創造了530億美元(約新台幣1.48兆元)的收入,較2019年增加了80億美元(約新台幣2,240萬元),其中,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在大陸,大陸全國排放交易系統涵蓋約40億噸二氧化碳,占大陸溫室氣體排放的30%。
不同地區的碳費不一,從每噸碳費幾美元到超過130美元都有。資訊環境中心表示,「碳費收入的高低涉及該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費等因素,碳費收入排名依序是法國的96.32億美元、加拿大的34.7億美元、日本的23.65億美元及瑞典的22.84億美元。全球有超過16%的企業,碳費在每公噸40美元~80美元間,有接近10%企業高過這個數字。」
面對碳權新經濟,各國產業有了新動力。像是日本提出「2050綠色成長戰略」,鎖定電動車、儲能電池、離岸風電、次世代太陽能、氫能、節能半導體等創新產業;英國也以「綠色工業革命」來形容淨零碳排,推動綠色運輸、綠色建築、零碳排車輛等10大計畫。
「低碳轉型帶來的機會大於風險,淨零碳排的目標可為某些產業創造更多獲利機會。」富達國際指出,全球128家資產管理業者簽署「淨零資產管理公司倡議」,透過投資項目及企業來支持2050年或更早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總資產管理規模達43兆美元(約新台幣1,176兆元),「主要會透過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永續投資的債券及基金項目來執行。」小資投資族也可參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