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激進減碳2/老牌永豐餘衝減碳最前線 何壽川把廢棄物當再生能源拚碳匯獎勵

沼氣 SRF 固體再生燃料 厭氧菌 何壽川 氣候變遷因應法 能源轉型 碳中和 ESG 碳匯 碳權 FSC 廢棄物資源化 固碳 汽電共生 劉慧瑾
台灣紙業老將何壽川(右一)近期親自出席工總舉辦的碳中和議題線上座談會,對於生質能再生能源與碳匯、碳交易等,提出許多建議與期許。圖為永豐餘久堂廠在高雄市大樹濕地公園,舉辦首現的「非塑園遊會」。(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紙業老將何壽川(右一)近期親自出席工總舉辦的碳中和議題線上座談會,對於生質能再生能源與碳匯、碳交易等,提出許多建議與期許。圖為永豐餘久堂廠在高雄市大樹濕地公園,舉辦首現的「非塑園遊會」。(圖/報系資料照)

「永豐餘已經97歲了,將要跨入100年,在下一個100年,要靠甚麼企業才可以永續,競爭力與時俱進,也就是我們在12月要成立『永豐餘學院』的初衷。」今年5月上任的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劉慧瑾說,「我加入前,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先生已經在籌劃這件事情。」

「永豐餘學院以能源轉型、循環經濟與未來的醣經濟時代為主軸,不但對內也對外,還要與國際接軌,結合國內外世界級學者、學校,讓許多創新靈感研發落地商品化,使想法完整具體化,協助企業ESG永續發展。」劉慧瑾擔任ESG召集人,永豐餘學院院長則是何壽川。

76歲的何壽川,為永豐餘千億事業的二代掌門人,四年前因內部吹哨人檢舉疑永豐金租任放貸逾50億元給三寶建設等,遭金管會解除永豐金董事長職務,去年11月一審遭判決有罪,何壽川除了上訴捍衛清白,還連同兒子何奕達全面退出永豐餘投控董事會,何壽川僅任永豐紙業董事長,何奕達則任永豐實董事長。

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劉慧瑾可以喊出明年煤替代50%目標,最大功臣即是工紙新屋廠的「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所使用的SRF鍋爐。(圖/馬景平攝、報系資料照)
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劉慧瑾可以喊出明年煤替代50%目標,最大功臣即是工紙新屋廠的「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所使用的SRF鍋爐。(圖/馬景平攝、報系資料照)

面對官司危機,何壽川退出投控及金控兩大事業體的董事會,但在碳中和、碳排放、減碳及碳匯、碳權交易等議題上,這位紙業老將毫不退讓,親自站在第一線倡議。

今年十月,全國工業總會與環保署、國貿局等召開的碳中和議題線上座談會,何壽川都親自出席。「何董談了許多循環經濟,是一個有許多技術的重要關鍵。」與會的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觀察。

「何先生提到,台灣沒有辦法能源自主,90%以上的能源需要靠進口,現在能源價格高漲,國際環保趨勢及疫情帶給大宗原物料價格的波動之際,台灣須要有一個更好的能源政策來幫助企業維持競爭力。」也參與該座談會的劉慧瑾轉述。

「台灣既然是一個能源進口的大國,現在全球要減碳,政府可以抽很多的碳費,但也要回過頭來看,能源供應鏈的混亂現況,台灣本身是有一些資源可以來用的,例如『森林覆蓋的面積』,森林可以經營FSC(設於德國非營利組織森林管理委員會的一種認證,材料是來自於被認可的「良好管理森林」),拿來活化、運用,需要政策上的配套。」

台灣森林面積近220萬公頃,永豐餘投控董座劉慧瑾延續大家長何壽川的理念,認為這是台灣減碳的極佳優勢。(圖/翻攝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全球資訊網站)
台灣森林面積近220萬公頃,永豐餘投控董座劉慧瑾延續大家長何壽川的理念,認為這是台灣減碳的極佳優勢。(圖/翻攝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全球資訊網站)

劉慧瑾進一步說重視森林的一個態度,「台灣森林覆蓋面積大是台灣優勢,像是歐洲、西方國家的FSC,森林是可以幫助我們去固碳、降低對煤炭依賴。有了更多的FSC,政策上給予獎勵。」何壽川的第一項建議是活化森林資源「固碳」,第二項是鼓勵民間廢棄物資源化。

「由於能源是產業成長的必需品,能源的成長幅度可預測GDP的成長,因此要把能源看成戰略物資,(為達成減碳目標)要降低台灣能源進口的依賴,在廢棄物資源化的部分,例如把廢棄物拿來做汽電共生,就需要有政策上的獎勵及相應配套措施。」

劉慧瑾接著說,「像是(永豐餘)每年產生的木質素發電有二千萬瓦,以及擁有全台最高的沼氣發電量,秘密武器就是厭氧菌,四小時即可沼氣發電,每年售出3,200萬噸到東南亞,還有廢棄物發電、汽電共生……。」

「如果說它發出來的電,不叫做綠電的話,應該是不需要繳碳稅的,因為它已經是廢棄物資源化,非用石化原料產生出來的,現在是看政府如何具體化,企業就會有更快替代煤方式,永豐餘也持續與政府溝通。」

劉慧瑾說,「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廢棄物資源化,是可以抵碳稅,希望政府應該是有某程度的獎勵。目前永豐餘將產生的綠電,回售給台電,」「永豐餘的減碳優勢,有許多替代煤能源部分,可以當作抵銷徵收碳費的額度,政府政策應該有獎勵才能起引導的作用。」

何壽川1969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機械碩士學位後,進入永豐餘,從上游到下游,擠入世界前五十大造紙企業,環保汙染爭議不時找上門,因而更重視環保減碳,莫怪看見新拐點的他要站上第一線,「希望政府全面地來看碳權交易」。

沼氣 SRF 固體再生燃料 厭氧菌 何壽川 氣候變遷因應法 能源轉型 碳中和 ESG 碳匯 碳權 FSC 廢棄物資源化 固碳 汽電共生 劉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