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公投不是「圈跟叉」 侯友宜臉書長文表達公投態度
侯友宜臉書長文發表公投態度。(圖/摘自侯友宜臉書)
新北市長侯友宜對公投態度,遭自家藍營圍剿,侯友宜13日在臉書發文貼文「我對公投的看法」,他認為從小到大考試題型充斥著是非題、選擇題,被填鴨長大的父母努力培養孩子思辨論證能力,卻有大人們走向回頭路,繼續對人民填鴨。侯強調,尊重多數民意選擇的公投,曾幾何時變成了填鴨式圈叉題,本該是一個一個議題就事論事,演變成對人不對事,非友即敵的搞得像選舉一樣,相信人民都厭煩了,都累了 。
侯友宜說,不論在野或執政,意見領袖的責任,在於為人民去闡明所有的利弊,有執政權力的人更必須去擔起責任,解決隨之而來的問題,而不僅是告訴我們打圈或打叉。
「我們沒有繼續內耗分裂的本錢。」侯友宜說,台灣幾十年來逐漸失去的,是彼此之間那份單純、信賴、團結的感情,投入公職數十載年,始終保有為人民、為國家付出奉獻的熱情,現在走到了人生後半段,更要持續堅守大半輩子以來的不變的價值理念,凡事都要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擺在最前面,爾後才有黨、才有派,至於他個人可以完全置之度外,這樣的信念,一路走來 ,不曾改變 。
以下是侯友宜臉書全文:
《我對公投的看法》
我思故我在 ,每個人之所以獨一無二,不只在於外貌與另一個人不同,更在於你的思想,應該來自於自己思辨後的詮釋,不應被任何其他人所匡限。這是彼此尊重,更是自由意志的展現。
在最早喊出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他們的高中生必經一場哲學大會考,四個小時,只有一道題目。有一年題目是「所有真理都是最終確定的嗎?」你以為學生會愣在那邊想半天?不,大多數學生四個小時毫不浪費,洋洋灑灑寫下十來頁的邏輯思辨;你以為寫的都是老師課堂教過的標準答案嗎?不,因為那是老師給的答案,不是他自己的答案。
從小到大,我們的考試題型充斥著是非題、選擇題,數十年來,大家對於這種填鴨式教育越來越反抗。於是被填鴨長大的我們,為人父母後,開始拒絕孩子的思想再被束縛,轉而積極去培養孩子擁有思辨論證的能力,怎麼現在卻有大人們走向回頭路,繼續對人民填鴨?本來一場從專業、理性、科學出發,大家可以好好去論辯,冷靜思考判斷後,尊重多數民意選擇的公投,曾幾何時變成了填鴨式圈叉題,不能有其他論述?原本該是一個一個議題就事論事,怎麼演變成對人不對事,非友即敵的搞得像選舉一樣,對立、衝突,大家不累嗎?我相信人民都厭煩了,都累了。
公投法第一條規範的很清楚:「依據憲法『主權在民』之原則,為確保國民直接民權之行使,特制定本法。」換句話說,公投的真正意涵,是人民自主意志的展現,由你來好好的將每項公投選項的優缺點反覆咀嚼思考,在內心經過正反合思維交相辯論後,以自由意志去決定你的答案。
不論在野或執政,意見領袖的責任,在於為人民去闡明所有的利弊,有執政權力的人更必須去擔起責任,解決隨之而來的問題,而不僅是告訴我們打圈或打叉。
我跟許多人一樣,很年輕就隻身北漂,在那個年代,大家為了更好的生活打拚,希望下一代能比我們更好,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曾幾何時,我們把時間拿來拚政治、拚藍綠,拚到最後讓下一代看不到機會、看不到明天。這些都不是我要做的事。台灣最不需要的就是鬥來鬥去,我只想努力做事、 堅持做對的事,不靠嘴巴,而是腳踏實地。
最近看了一本書<我父親。那麼老派,這麼多愛>,在書中讀到一段話『一個非常平凡的父親,平凡到,他明明很愛我,卻從來不知道怎麼表達最恰當,他僅僅是一個大兵,教育程度很普通,他也不是一個勵志故事的父親形象,他也沒有創作出驚人事業。不是,他只是平凡的男人,平凡的先生,平凡的父親,平凡的軍人而已。他平凡到,走在路上,你也不會太注意到他。』我爸爸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一生平平凡凡地來,安安靜靜地走,他就是一個大時代裡平凡的縮影。經過戰亂悲歡離合的他,更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恬靜生活,為了妻小,甘願平凡,做一個賣豬郎,別無他求,只盼能得一個靜好歲月,這不也是現在國家每一位人民所希望的嗎?
我們沒有繼續內耗分裂的本錢。台灣幾十年來逐漸失去的,是彼此之間那份單純、信賴、團結的感情,我們要把我們的古意、善良、純樸找回來,一起向前走!投入公職數十載年,我始終保有為人民、為國家付出奉獻的熱情,現在走到了人生後半段,更要持續堅守大半輩子以來的不變的價值理念,凡事都要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擺在最前面,爾後才有黨、才有派,至於我個人可以完全置之度外,這樣的信念,一路走來,不曾改變 。
人生到了六十一歲才出來選舉,為的也是那份從當警察第一天起就想保家衛國的初心!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盡最大的力量守住的人民健康、國家的安定、產業的發展,讓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歲月靜好、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