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情報

大數據看流行音樂產業:流量決勝網路發跡歌手影響力?

圖說-大數據看流行音樂產業:流量決勝網路發跡歌手影響力?

圖說-大數據看流行音樂產業:流量決勝網路發跡歌手影響力?

從網路發跡的歌手,夾帶先天的網路流量進軍歌壇,如何能在音樂產業發揮影響力,關鍵在於其能否延續,並運用網路流量優勢,持續創造話題;無論是經常更新自己的近況以及發表新的作品,甚或與主流歌手跨刀合作音樂作品、抓緊時事議題、運用直播工具等方式,以吸引粉絲持續關注,都能延續在網路上的聲量;反之,基本的網路流量流失,也意味著影響力式微。

過去J.Sheon從網路發跡,在自身的官方臉書有高互動率,於2018年6月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時,在網路具有高度討論,是PTT網友預測新人獎呼聲最高的入圍者,當年6至8月三個月總聲量達約4,000則,為當年7位入圍新人獎中聲量次高的入圍者(僅次於茄子蛋);但近年沒有發表新專輯,加上除卻金曲光環,J.Sheon今年7至9月三個月總聲量折半僅2,000則;不過,11月份將推出第二張專輯的首支單曲《輸情歌》,期待新作品的發表能滿足期待已久的歌迷。

 

網路發跡歌手擅長跨界合作,借力使力互拉聲勢

馬來西亞創作鬼才黃明志,從網路發跡,透過兩屆金曲獎國語男歌手入圍來證明自己的演唱實力與主流商業價值,自始至終都貫徹網路操作,包含跨刀合作找歌手共同發表新音樂作品、對時事評論、跨界代言線上遊戲,都率先從自有平台包含Facebook、Youtube曝光。今年6月與8月,黃明志分別與大支、蕭敬騰合作單曲【鬼島】、【流浪狗】,作品聲量從社群網站發起,同時操作不只一波Vlog,進而傳散至新聞平台,更相互拉抬合作歌手蕭敬騰單日聲量衝高至平日聲量的四倍之多,相關議題更引起網友發動實際行為與討論,如救助流浪動物與關懷土地等議題。

網路發跡歌手擅長創造議題,延續歌迷互動黏著度

網路素人歌手除了創意外,也會透過貼近大眾感興趣的事件,自製影片向群眾放送話題。不只黃明志,有療癒系歌手之稱的蔡佩軒,藉由每周於社群網站進行一小時直播演出,即時與歌迷互動,每次平均可達3,500則的高聲量;在9月份周杰倫推出新歌時,蔡佩軒旋即翻唱其新曲,當日直播聲量竟達平日聲量的1.5倍。抓緊時事創造議題,找出自己的特色並建立風格,不斷餵養粉絲新話題與養分,皆能延續歌迷互動的黏著度與累積歌手自己的聲量。

歌手網紅化:音樂行銷,網路流量變現效益待觀察

此外,數位行銷工具的多元化,素人歌手與專業歌手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專業歌手的音樂作品,由社群或媒體平台發送資訊,而素人歌手經由自營網路平台擴散消息,累積話題後,媒體平台再跟進,如蔡恩雨、蕭小M、開水小姐、文慧如等素人歌手,透過影音平台如YouTube的廣布使用,翻唱人氣夯曲傳上網路,再加上社群平台操作,從網路流量中收穫大票粉絲;但多數的流量,尚未轉化為明顯而持續的變現效益。

近幾年素人歌手與專業歌手的宣傳路徑不斷強化網路布局與經營,流行音樂的數位行銷方式多元並陳,讓有才華的歌手進入歌壇的門檻變低,但數位媒介的多變性,也讓網路發跡歌手的線上流量,轉化為實際變現的效益變得更為困難,除了歌手本身的特質,網路流量的延續性、網路數據的應用性、與創造議題的話題性,將是網路發跡歌手續存的關鍵。

(本篇觀測數據為潮網科技透過網路大數據系統運算之結果,範圍涵蓋社群、討論區、部落格以及各大新聞網站等共4萬多個網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