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的陌生人/林森曾嗆聲蔣中正 介壽公園主人竟是他
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與北一女中之間,有一座幽靜的小公園「介壽公園」,其中豎立的是銅像卻不是蔣中正總統,而是中華民國第三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圖/張文玠攝)
總統府與北一女之間凱達格蘭大道上有一座袖珍型的「介壽公園」,原本「介壽」二字是為了向當時主政的蔣介石賀壽,妙的是這座公園的主角竟然不是蔣中正,而是曾經公開嗆蔣的中華民國第三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
對於許多7、8年級生來說,「林森」兩個字的認知可能來自幾乎各縣市都有的「林森路」路名,例如台北市就有林森南、北路。此外,全台至少有三所國小以「林森」為名,就算時下年輕人不認識他,甚至還解讀它就是「森林茂密」之意,然而林森在民國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林森生於1868年(清同治7年),家鄉就在福建省閩縣尚幹鄉鳳港村,他曾先後進入美國教會轄下培元學校、鶴齡英華書院就讀。1884年(清光緒10年),林森曾到過台北電報局任職。
10年之後,也就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日本強力要脅下,隔年也就是1895年(清光緒11年),清廷同意割讓台灣,令當時台灣居民十分悲憤!根據作家陳文德撰寫的「1895年決戰八卦山」一書記載,當時以丘逢甲為首的台灣仕紳團,曾向台灣巡撫唐景崧上書表達強烈關切,並在當年五月,公推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開啟台灣民主國抵抗日軍接收台灣的行動。當時防守台灣的主力部隊,主要是唐景崧統率的部隊,及在中法越南戰爭抗敵馳名的游擊名將「劉永福」黑旗軍。
「黑旗軍」當時駐守台南,滿清政府曾多次要求全軍撤回大陸,都被劉永福以曾宣誓與台灣人民共存亡而婉拒,當時人在台灣的林森,也曾是台灣「黑旗軍」的一員,並曾組織地雷隊與日軍血戰。
儘管劉永福最後在難敵日本海陸軍強力圍剿下,棄守台南、悄悄返回大陸,林森在日本統治台灣後也回到福建,但他曾在日治初期(1898)再次來台,擔任嘉義地方法院(台南地院嘉義支部)通譯。兩年後,國父孫中山先生電召林森返回大陸,參加同盟會的反清革命,廣州起義及武昌起義都可見林森身先士卒的身影,立下不小戰功。
民國建立後,林森曾先後出任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參議院議長、中華民國首屆國會全院委員長等職,並從1931年(民國20年)起擔任立法院長,隔年就任國民政府主席,長達12年。該職位雖是中華民國的虛位元首,實權集中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長蔣介石手中,但林森任內曾簽發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布告,在歷史上扮演吃重角色;1943年8月1日,林森在陪都重慶與美軍車輛相撞,因車禍逝世,結束傳奇的一生。
根據國史館記載,林森政治理念,其實與蔣中正不同調,尤其對蔣中正長年主掌軍權,進而把持國柄、權傾一時,林森頗反感,亦曾公開指責。只是,面對日本意圖發動侵略戰爭時,林森又認為當時唯有蔣中正能率領國軍抗日,公開力挺蔣發動對日抗戰,大是大非的直率作風也讓他獲得不少讚賞。
1964年(民國53年),為了迎接國慶日慶典,北市府積極整頓市區,拆除了介壽路和公園路口的違章建築蓋新的公園。由於該公園位在介壽路上,就順勢取名作介壽公園。兩年後,適逢林森誕辰百年,為紀念林森百年誕辰而組成的「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就選定在台北市區選定現今介壽公園內建了一座林森銅像。
外傳,林森銅像的底座是沿用日治時期興建的『樺山資紀』銅像底座,而樺山資紀就是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後,日本任命的首位台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他不僅曾參與接收台灣、打擊台灣義軍的任務,還曾對劉永福發出「樺山資紀勸降書」,劉永福則以「致樺山資紀之覆書」回敬,拒絕向日軍投降,讓兩人都在台灣史上留名。
儘管目前無記錄能佐證林森早年在台參與黑旗軍抗日時,曾與樺山資紀正面對壘,但當時一是抵抗殖民侵略者、一是遂行殖民侵略者,卻在先後離世百年後,因同址同一座銅像底座,再度產生歷史連結,也更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