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女王賣電池3/訂單暴增都因缺電 王瑞瑜想賣平價家用儲能「1套20萬有找」
目前台塑集團的儲能領域,由台塑新智能董座王瑞瑜(右)領軍,總經理劉慧啟透露,目前家用儲能系統已在試單。(圖/台塑提供)
「台塑新智能科技」6月初才成立,不到2個月就宣布打入美國太陽能車新創公司aptera Motors電池供應,還要賣大型儲能、工業儲能系統,董事長王瑞瑜甚至要賣1家4口使用1天的家用儲能系統。CTWANT記者調查,預計明年上市的家用儲能系統,一套20萬元有找,和歐美動輒70、80萬元,可說是物美價廉。
「父親王永慶早在1990年代經歷能源危機後,就預言電動車將是未來的主流,並指示找尋合適的電池材料」。身兼台塑集團總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座的王瑞瑜,7月上旬在台塑新智能科技成立記者會時感性地說。
台塑集團的產品包山包海,囊括台灣民眾的住衣行,創辦人王永慶在逝世前最後簽署的長園科技投資案就是跟鋰鐵電池有關,當時由最看重的二女兒王瑞瑜負責執行,雙方最後分道揚鑣。
2010年起,台塑更傾注全集團之力發展電池相關供應鏈,上游材料正極材、隔離膜PP、電解液、PC/ABS合金、銅箔、鋁塑膜、Binder;下游配電盤、變壓器、BMS打件、ESS研發生產、太陽光電、LED、電廠、離岸風電水下基樁分別由8間台塑旗下公司負責,中游的電芯則是台塑尖端能源處理,整組電池的自製率達到78%。
如今,王瑞瑜已是滿口電池經,「台塑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棄鋰鐵電池,早期因為鋰鐵的克電容量都低於鋰三元電池,因此難以被電動車市場接納,但攻克關鍵技術後,目前鋰鐵電池的克電容量已經跟鋰三元電池不相上下,不僅安全也更平價。」
前後花了12年,台塑新能源事業終於逐漸孵化,加上電動車趨勢及缺電議題不斷發燒,適逢電池需求暴增,因此台塑決定在彰濱工業區的6.1公頃土地上,分兩階段共注資160億元建置電芯廠,第1階段投資60億元蓋產能2.1GWh的磷酸鋰鐵電池芯廠,預計2024Q1投產,第2階段投資100億元,將產能擴充到5GWh,預計2025年啟動,2027年完工。
同時也在台化彰化廠建置鋰鐵電池模組產線,目標在2023年底達到1GWh的產能;1GWh相當於100萬kWh,但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向CTWANT記者解釋,「這個產能在大廠眼裡其實非常小」,大陸寧德時代全球產能已達600GWh,即使德國福斯的電池芯廠也有將近600GWh。「台塑新智能未來也考慮到海外設廠,首先考量的地方就是東南亞。」他說。
電池原料礦源有著落?劉慧啟說,「為了掌握上游原料,集團已積極在澳洲找尋礦源,除了直接買礦源外,也會透過投資去取得產能。」他不諱言,其他競爭者包括大陸、歐洲的電池芯廠、車廠,也在搶礦源。
至於電池出海口,除了與aptera Motors合作外,也接獲不少工廠儲能設備訂單,「以前1個案子就是20MWh,現在是1個場域就是20MWh,最小也是5Mwh,大家都在搶儲能系統,主要就是缺電,各大工業區也都醞釀在建置大型儲能,因為跳電跳到怕了,以前缺水就會安裝水塔,現在儲能系統就是電的水塔」。劉慧啟說。
本刊調查,台塑尚未推出的家用儲能系統,縱深、寬、高分別為30公分、58公分、101公分,主要作用是削峰填谷(離峰儲電、尖峰用電)、停電時備用電源,由於國外電業自由化,如果結合綠能發電,還可以賣電給電網,但目前台灣還沒辦法。
最後,劉慧啟強調,「家用儲能系統也是我們努力的重點之一,因為王瑞瑜董事長希望把儲能系統的成本降低,讓每戶家庭都買得起,之前足以負荷1家4口1天12.2度電量的儲能可能要7、80萬,那王董是希望能降到20萬內,這也是我們目標,目前日本、台灣都已經有家用儲能在試單,明年的應該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