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長期坐骨神經痛困擾退休 醫喊話:慢性疼痛應重視
圖文提供 / 健康醫療網 2023-02-06 11:04
他長期坐骨神經痛「被退休」 醫:慢性疼痛應重視
一名從事運動相關工作的中年男性,因坐骨神經痛而被迫提早退休,再經過多次手術後仍感到雙腿燒灼、刺痛,經醫師評估疼痛指數高達7分,必須吃嗎啡才能減緩長期疼痛的不適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也讓他對於人生下半場十分喪志。
慢性疼痛恐造成憂鬱、失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溫永銳指出,上述患者的疼痛屬慢性疼痛,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疼痛,如脊椎退化、下背痛、肌腱炎等軀體性疼痛,還有潰瘍、慢性發炎等內臟疼痛;「其實慢性疼痛常只是冰山一角,常會影響心理引發憂鬱,造成生活不便及無法工作,甚至失能」。
慢性疼痛治療選擇多元,如口服藥物、復健、注射及手術。溫永銳表示,過去傳統保守治療或手術止痛效果不佳,患者只剩口服嗎啡一途;但長期大量使用,容易噁心嘔吐、昏沉無力,甚至影響免疫系統及內分泌失調,造成性慾下降、不舉、月經混亂等副作用,而不吃又會面臨疼痛難受的窘境。
脊髓刺激術直接調控神經 止痛效果佳
好消息是,目前已有「神經調控」治療的選項,適合止痛效果不理想、也不適合手術的患者。溫醫師說,這類神經調控植入式技術,如脊髓刺激術(SCS),透過植入放電的電極到脊椎內,以微創不破壞神經的方式,調控神經的疼痛傳導來阻斷大腦的痛覺感受,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能更有效的疼痛管理,非常適合脊椎術後疼痛、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及周邊神經傷害、周邊血管問題、頑固性心絞痛等患者,已證實可以減少疼痛及改善生活品質。
溫永銳進一步說明,脊髓刺激器植入方式有如心律調節器,首先會於患者背部脊椎內放入電極導線,並由患者操作連接於腹部的體外測試刺激器,經過數天或數周確認測試效果後,再將神經刺激器及電池永久植入體內。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刺激器還可偵測病患體位,調節電量及參數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且電池充電速度快、壽命長達10年,對於病患更便利,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若需進行MRI檢查也不受影響,初期建議每1~2個月回診確認效果及調整神經調控的狀況。
疼痛逾6個月應主動諮詢醫師
「疼痛不要拖、也不要忍!」溫醫師強調,許多慢性疼痛像是「不死的癌症」,例如,大家以為手術後疼痛是正常現象,其實開胸、剖腹等手術,容易造成神經傷害及神經痛;此外,帶狀皰疹也可能變成慢性神經痛。若是3~6個月疼痛沒有改善,會敏感化神經系統變成頑固難醫的疼痛,因此建議所有持續的疼痛,都需及早諮詢疼痛專科醫師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