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奇/百萬人一夕消失 昔日帝國因氣候變遷滅國
中南半島上曾經盛極一時的「高棉帝國」,為何在歷史上一夜之間消失,人去城空呢?(圖/達志/美聯社)
柬埔寨西北部的吳哥窟,是吳哥世界遺產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其中一座廟宇,以宏偉的建築和浮雕聞名於世。但是,這個中南半島上曾經盛極一時的「高棉帝國」(Khmer Empire),為何在歷史上一夜之間消失,人去城空呢?
吳哥窟是東南亞極為重要的世界遺產,由蘇利耶跋摩二世(King SuryavarmanII)在1100年代初至中期之間,正值高棉帝國政治和軍事力量最興盛時期,耗費了約35年來興建。
12世紀時的吳哥建築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峰。當時建造的吳哥廟,所有的牆壁、平台周圍的長廊,連接神殿、角塔和階梯,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精美浮雕。精美細膩令人望之興歎,吳哥王朝前後用了400多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築600多座。
據中國元朝使節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記載,13世紀末年吳哥城繁華熱鬧,建築物金碧輝煌,較當時元朝城市毫不遜色。吳哥窟之後被高棉人遺棄,逐漸被森林復蓋變的漫無人煙。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吳哥窟毀於外族入侵,1431年慘遭阿瑜陀耶大城王朝(Ayutthaya,泰國舊古都)劫掠而衰落。隔年,當軍隊又捲土重來時,卻意外地發現這裡已經人去樓空了。這似乎說明了,吳哥窟的居民因爲無法忍受軍隊的侵略,只好忍痛放棄家園,逃亡別處了。
但這種說法也遭到了部分考古學家的質疑,因為即便遷都,也不至於上百萬人全部遷走,甚至連牲畜都沒有留下。而且,在吳哥遺址中,他們也沒有發現任何遭受戰亂破壞的跡象,可見「外族入侵說」並不十分準確。有部分學者則提出了「疾病說」,他們認為,可能是一場可怕的瘟疫襲擊了吳哥城,導致居民大量死亡。倖存者在焚燒了死者的屍體後,就離開了日漸凋敝的城市。不過經考古學家在吳哥窟遺址考察後有驚人的發現,認為吳哥王朝的滅亡可能和氣候變遷有很大關聯。
專家表示,由於當時歐洲面臨冰河時期,高棉帝國可能是在當時氣候劇變下,亡朝滅國。據專家說法,當時恰逢歐洲的冰河時期,當時歐洲人口稀少,以倫敦為例,只有1萬8千人,而亞洲的東南亞地區,已經蓬勃發展,人口眾多;但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乾旱,成為搖搖欲墜吳哥王朝的最後一擊。
考古團隊認為當時的柬埔寨,很有可能出現大型的乾旱,當地的水利系統遭受打擊,為了配合乾濕分明的季節,高棉帝國一直嚴格的在境內實施分流灌溉計劃,但是一場世紀乾旱,卻讓堅固的水利設施毀於一旦。1千多年前的全球性氣候異常,毁掉了曾經強大的高棉帝國,如今全球依舊面臨氣候暖化問題威脅,吳哥窟的悲劇,是否會再次上演,也引發學者和專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