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統計以來新高!廢棄物連2年衝破1000萬噸 台北市垃圾量六都最少
位於中和區德穗里的黃金資收站,一早即有大批民眾帶著各式資源回收物品來累積點數,並交換生活用品。(圖/中國時報姚志平攝)
根據環保署統計指出,去年全國一般廢棄物達1185萬噸、創下統計以來新高,連續2年突破1000萬噸,尤其疫情期間民眾多利用網購,無論可回收或是不可回收垃圾量均增加,不過,台北市因長期推動隨袋徵收,一般廢棄物量為六都最低,環保署官員說,將再提供相關計畫鼓勵更多縣市政府試辦隨袋徵收。
去年全國1185萬噸一般廢棄物中,有479萬餘噸一般垃圾、657萬噸資源垃圾及48萬餘噸廚餘。看守台灣祕書長謝和霖表示,近年因為新冠肺炎等原因,民眾紛紛採網路購物、外送等方式採購,也因此垃圾量增加,雖然環保署推動許多禁限用措施,但力道仍太小、步伐仍不夠大。
但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祕書王嶽斌表示,2022年再較上一年度增加的原因,主要為統計納入包括集中燃燒紙錢、非例行性大型活動垃圾、工程美化垃圾、天然災害垃圾及小型農事垃圾等「非例行性排出垃圾」,如上一年度用同樣基準試算,則去年較上一年度減少約12萬噸。
王嶽斌說,環保署推動多項計畫促使源頭減量,如限制網購包材、循環杯、以租代買等,祭出優化資收體系計畫、經濟誘因工具,推動異業結盟等,盼減少一般垃圾產生量。
其中又以台北市垃圾量較其他六都少,僅有76萬噸,人均每日廢棄物更為本島最低,回收率更達7成以上,原因就是「隨袋徵收」。
王嶽斌表示,推動隨袋徵收後雖然可以達到垃圾減量效果,但相較隨水費徵收的清除費用勢必會減少,因此部分地方政府有疑慮,環保署也有相關計畫鼓勵縣市政府試辦隨袋徵收。
謝和霖說,現行多個縣市的垃圾費隨水費徵收對民眾不太公平,應要隨量徵收並且合理反映成本,雖然雙北的垃圾費為隨袋徵收,但因為費率太低,使其他財政不佳的地方縣市難以跟進,建議讓民眾瞭解垃圾清除是有成本的,民眾才會積極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