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成就來自台灣應當回饋」吸收東西方藝術養分造就一切 朱銘讓世界看見台灣
雕塑家朱銘1997年12月在巴黎梵登廣場舉行為期一個半月的戶外太極雕塑大展。(圖/報系資料照)
1938-2023我一生奉獻的語言,不是雕刻語言或繪畫語言,而是以修行為中心思想,一以貫之的藝術語言。
朱銘讓世界看見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盧森堡等地的城市公共藝術作品,都有朱銘的蹤跡。1987年開始,他逐步落實「種活藝術種子」的夢想,傾注一生積蓄和12年時間創建朱銘美術館,要將根留台灣。
朱銘個展1984年即擴及東南亞,1991年更進軍歐洲藝壇,在英國倫敦展出《太極系列》,同年法國登克爾克現代美術館展出《人間系列》;1995年他在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森舉辦大展,而後更於1997年成為華人世界首位在法國梵登廣場展覽的雕塑家。法國的藝術循環出版社出版的當代重要藝術家畫冊全集中,朱銘是第一位列名其中的華人雕塑家。
朱銘曾說,自己的作品能打進國際,正是因為吸收了古今、東西的藝術養分,一件雕塑品的背後實則包含了油畫、詩句、散文等,並非僅是「雕塑」。他認為一切的藝術創作乃至生活中的美感,都不應遺落了自己的文化,否則就只是模仿國外的腳步。
1999年開幕的朱銘美術館,堪稱是朱銘畢生最大的一件「作品」。他曾表示「錢本是社會的,回歸社會叫圓滿」,認為自身的成就來自台灣社會,因此以美術館回饋台灣,並將美術館及超過2500件個人作品及收藏捐給朱銘文教基金會。享有國際知名度與光環,朱銘成名後仍在台致力於實踐「種活藝術的種子」理念,為台灣的藝術教育扎根。
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23日證實朱銘辭世消息,並表示該會全體同仁以無比傷痛的心情,代表家屬,感謝海內外各界人士長年以來對朱銘與朱銘美術館的支持。基金會強調,將持續秉持朱銘推廣藝術教育的精神,繼續深耕朱銘美術館,「把藝術的種子,種活在您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