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涼? 北市府宣告柯文哲 「無圍牆博物館」計畫轉型
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曾推行「無圍牆博物館」計畫確定失敗退場,市府未來擬推廣台北8區塊特色,進行整合。(圖/報系資料)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曾推行「無圍牆博物館」計畫,政策確定喊卡,失敗的原因在於,該計畫沒有專門的預算和人力,再加上計畫範圍過於廣泛難以集中精力,直到蔣萬安接任後確定進行轉型。藍綠陣營的議員呼籲蔣市府務必接納地方創生和文史團體的意見,重新擬定各區域的發展方向。
北市府自2020年起推動「無圍牆博物館」計畫,這些景點包括北投溫泉、大稻埕、萬華艋舺、城北廊帶、城南台大、士林北藝、南港北流和信義松菸,期望透過場域內外的公私資源整合,打破博物館傳統框架,增加互動。未來將推廣台北8區塊特色,進行整合。
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在委員會報告中指出,「無圍牆博物館」將進行轉型並退場,也不再使用該名稱。他解釋說,調整的原因是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多元管道容易使計畫變得鬆散且失焦,專案容易重複列管,統籌運作時也容易遇到困境。
蔡詩萍坦言,市府已經有「與市長有約」、「市容會報」等整合地方意見的機制,這項計畫只是在重複列管改善工程,使得文化局難以與其他局處橫向協作,且缺乏專門的預算和人力支援,造成承諾眾多成果卻有限。因此,他們計畫退出「無圍牆博物館」,新的計畫名稱將會儘速確定。
國民黨議員陳重文支持未來改為推廣8區塊特色,但他建議應由文化局先找出各地方的特色,再與觀傳局合作進行行銷。例如,北投穀倉和不動明王石窟等地都是值得推廣的,這樣能夠讓北投更具有獨特魅力。
民進黨議員陳賢蔚表示,此計畫敗因在於所託非人,他以北投為例,在推動這項計畫之前,當地已經有許多團體在積極推動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此外,他提到北藝的新建大樓並沒有歷史脈絡,柯市府過於強力推動「空有軀體,缺乏靈魂」的景點,是錯誤的選擇,應該多聆聽當地團體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