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出手解移工出境賣帳 專家憂矯枉過正貼歧視標籤
不少移工離台後,在台帳戶淪為詐騙集團利用標的,各界憂心。圖為2023年北市移工大遊行現場。(圖/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近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近兩年外籍移工賣銀行帳戶的情況劇增,離台的移工帳戶在詐騙查獲案中比例確實偏高,已形成詐騙犯罪溫床。
據了解,移工透過「賣帳戶賺錢」近年增溫,近期外籍移工賣帳戶的情況大量增加,多家銀行已對移工的帳戶交易提高警戒。市場上更有傳言,外籍移工的帳戶,一個可賣到新台幣40萬元,且外籍移工若已離境,抱定主意不再來台,將台灣的帳戶出售成為人頭帳戶,將更難追討,恐成為詐騙溫床。
對此,近期在高檢署見證下,金管會已與勞動部、內政部舉行跨部會會議決議,未來將由內政部移民署提供移工出入境的資料給聯徵中心,讓銀行能進行批次查詢,以有效鎖定相關帳戶,一旦查出金流異常,即可予以凍結。
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說明,考量外籍移工的權益,並不會全面對已離境的移工帳戶關帳,但跨部會議已有共識,至少要提供移工的出入境資料給銀行,讓銀行知道這些帳戶名義所有人若已離境,卻在台仍有密集活動「八成就是人頭了」。
金管會官員指出,未來移工出境後,後台的標準作業流程有三:首先,移民署將移工出入境資料提供給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聯徵中心);接著,各銀行定期上聯徵中心撈資料,以掌握該行的移工帳戶中,有多少自然人戶主已經離境;最後,觀察這些離境者帳戶現金流,撈出異常帳戶。
然而,勞動部官員也在會中提出,部分移工屬於「行蹤不明」,也就是坊間俗稱的「逃逸外勞」,他們為規避查緝,通常不敢動自己名下合法帳戶,往往求助地下匯兌等違法方式,將收入寄回母國,「不肖份子就有上下其手空間」。未來有望一併連動聯徵中心,將失聯者與出境者資訊一併撈入聯徵中心資料庫中,以利銀行端統一查核,也可能藉此找回失聯移工。
對此,勞動法學者向CTWANT分析,由於移工離境後,可能有尚未結清的薪資入帳,甚至可能再返台工作,一律列警示恐會造成對移工歧視,不如先落實限制帳戶僅供本人使用,其他人不得提領及轉帳,如真的不幸失智、失能等特殊原因者,再採特例開放由指定親屬代理。
學者呼籲,銀行在開戶源頭就要嚴加管制,也要清楚說明理由,再透過聯徵中心過濾,才是打詐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