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全球經濟年損10兆美元!超出日本法國GDP總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曝2大原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GDP 全球經濟 教育 失學
在教室聽講的墨西哥學童。(圖/路透社)

在教室聽講的墨西哥學童。(圖/路透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7日最新報告指出,到2030年,失學和教育不足問題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估計高達每年10兆美元(約新台幣323.9兆),超過法國和日本單年度GDP的總和。教科文組織呼籲各國盡快終止失學問題所導致的惡性循環,為實現全民優質教育的目標採取行動。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宣布教育為「普遍人權」。 2015年聯合國將教育定為永續發展目標。然而,數十年來,儘管受教機會有所增加,全球仍有2.5億兒童和青少年失學;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有70%的10歲兒童無法理解簡單書面文字。

報告中,教科文組織首次分析教育不足導致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後果。報告估計,對於單一國家而言,只要將過早輟學或缺乏基本技能的青年比例降低10%,其GDP的年增率就會提高1%至2%。報告也指出,女性每多接受1年中學教育,都有助降低18歲前早婚的風險。無論全球各地,年輕女性在學習基本技能上的不足是早期懷孕率上升69%的原因之一。

2022年9月,141個國家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教育變革峰會上承諾加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80%國家致力於推動教師培訓和專業發展,70%國家承諾增加或改善教育投資,25%的國家承諾增加財政支持和學校供餐。

教科文組織在報告中提出10項建議。第1項是各國政府應保證所有男性和女性都能接受至少12年義務教育,經費由公共資金負擔。報告也建議,政府在提供義務教育的同時,也應投資幼兒教育,儘早打下學習基礎,消除不平等現象。此外,也應落實相關計劃,為無法接受優質教育或輟學的青少年提供「第二次機會」。

為打造安全、包容的學習環境,教科文組織呼籲縮短兒童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距離(尤其在貧困地區),在所有學校安裝供水和衛生設施;同時,要縮小班級規模,並由具有資格和積極主動的教師授課;而且教師應以平等的方式對待所有學生,推動性別平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GDP 全球經濟 教育 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