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拉鋸2/政府有公法上給付義務 學者:一定要付6萬
立委陳瑩說,不管「公務預算」編多少,原民會就是會運用「基金」加碼,符合申請禁伐補償的族人都可以領到每公頃6萬。(圖/記者周志龍攝)
立法院長韓國瑜24日再度針對113年度總預算案召集朝野協商,各黨團同意11月1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率相關部會列席報告預算編製過程,朝野將針對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的財源進行攻防。綠營人士自評,禁伐補償的財源從國民黨執政時期就由「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綜發基金)作部分支出,而政府明明就會依法發足6萬元,但政院高層卻一直沒講清楚,反而自己模糊焦點,實在可惜。
一位民進黨資深國會幕僚指出,首次禁伐補償是在2015年8月前總統馬英九任內編列的預算,到次年蔡英文政府時發放,當時就是分別由公務預算與「綜發基金」支出,而後每年也比照這樣的模式。不僅如此,禁伐補償其實還牽涉到更雜複、不能討論的「原漢衝突」問題,例如在台中地區,有很多原住民保留區領有禁伐補償,但同時旁邊有漢人地主名下的山坡地卻不能領取,現在補償金加倍,可能引發族群對立,他研判藍委羅廷瑋在表決退回總預算時跑票,或許與此問題有關。
民進黨原民立委伍麗華解釋,明年度禁伐補償金每公頃6萬元計算,若全數編列在公務預算,將使得原民會的年度預算成長幅度高達23%,而當年中央總預算成長幅度只有9.8%,不僅影響部會衡平,還可能造成特定群體相對剝奪感。
伍麗華強調,行政院將禁伐補償預算編列拆分成公務預算及綜發基金,是想方設法,用最溫和、衡平方式編列相關預算,既合法、又避免社會的誤解和衝突。這次行政院提出的預算中,公務預算增加1萬,已讓原民會114年度的公務預算成長率盡量維持在13%,但也已高於所有部會。
「民進黨裡面的大人也很笨,都不會好好說話。原民會明明就會發6萬給大家,要給錢還被罵。」當初提案將補償金額調高至6萬元的民進黨立委陳瑩無奈說,調高補償金議題明明是加分題,但民進黨卻掉入他人陷阱,錯失在第一時間好好說明「一定會如期、足額發放」,難怪一直和原住民做不了好朋友。
陳瑩說,立委高金素梅帶頭,和藍白聯手杯葛總預算,利用一般民眾不清楚預算編列方式,每天嚇唬原住民,說政府不給錢;陳瑩說,伍麗華都已表示若明年政府發不出每公頃6萬元的補償金就退選,她要反問高金素梅,若明年族人如期拿到每公頃6萬元時,高金是不是應該要退出政壇,回到演藝圈?陳瑩也預告,現在這些阻擋總預算的人,屆時也千萬不要跳出來收割說「每公頃6萬元」是他們的功勞。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研究所所長羅承宗說,既然法律已經規定原民保留區的禁伐補償為每公頃6萬元,政府就有公法上的金錢給付義務,不會因為預算有沒有編列、編在哪裡而有所不同,法律規定禁伐補償是多少錢,政府就一定要付這筆錢,而依《預算法》規定的預算調整機制,也不可能付不出來,甚至若政府延遲給錢,還會有公法上的利息問題。
羅承宗解釋,所謂「預算」就是「預為計算」,在2024年先預估2025年政府要花哪些錢;既然是預估,就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也因此預算必定有法定的調整機制,萬一實際執行的金額超過之前編列的預算,我國的調整方式包括流用(使用其它科目賸餘預算)、預備金、追加預算以及特別預算。而禁伐補償的金額對總預算來說,根本只是一筆小數目,甚至不需要動用預備金,只要流用其它科目的預算就足以支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