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竹南後龍外海設69座海風電場 烏魚捕獲量剩3分之1

竹南 後龍 海風電場
台灣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坐落於竹南龍鳳漁港外海,去年底完工商轉。(圖/苗栗縣政府提供)主照上面可搭配表格

台灣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坐落於竹南龍鳳漁港外海,去年底完工商轉。(圖/苗栗縣政府提供)主照上面可搭配表格

政府極力推動離岸風電建設計畫,擴大離岸風電翻倍達10GW目標,苗栗縣竹南、後龍外海具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優勢,吸引許多外商投資。不過,隨之而來的噪音、生態問題,衝擊當地居民生計。龍鳳漁港標售魚貨的老闆林文介表示,過往烏魚都能賣到好價錢,但今年農曆過年烏魚量明顯變少,捕獲量僅剩下過去的1/3。

上緯新能源在竹南、後龍外海,打造全台首座離岸風電場,22個機組已於去年11月成功商轉,每年可供應約12.8萬戶家庭用電。緊鄰一旁的第二座47個機組海風電場也在去年底開工興建,未來每年可提供38萬戶家庭用電,預計2021年完工商轉。

台灣目前離岸風電發展情形。
台灣目前離岸風電發展情形。

不過,當地居民擔心海上離岸風力發電機組,除會影響魚場生態,更有可能破壞存在200多年的合歡、母乃石滬,開發商施工初期,漁民就強烈抵制,加上工程施作引發的巨大噪音,讓居民苦不堪言。

南龍區漁會總幹事顏德坤表示,廠商與在地溝通,並對漁民無法出海捕魚的損失給予補償措施,營運後雖無廢棄物或噪音傳遞到岸上問題,但仍有不少漁民抱怨捕魚範圍受影響,限制作業自由度。

部分漁民抱怨,每到冬季烏魚成群結隊都能豐收,且清晰可見烏魚在海面上跳躍,「隨便抓都有」,但風力發電機組設置,捕撈作業範圍受限。

海上離岸風電開發商目前就現實面提供漁民補助,也讓黑道有「花錢了事」打利頭非分之想,未來如何就魚場保育實質維護,才是兼顧能源與生態的兩全做法。

竹南 後龍 海風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