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檔大中華基金漲逾30% 兩指數上揚陸股出色
台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加上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內外部情緒共振吸引資金增持,使得陸股表現出色,2020年來深圳綜合指數上漲30.64%居全球之冠,上證指數也上漲9.02%名列全球主股市第三名,指數的上揚也帶動大中華基金今年來績效表現出色。
統計投信發行的90檔大中華基金中,有31檔績效漲逾30%,90檔平均績效也有25.65%。市場法人表示,資金動能不斷持續挹注,股市可望持續受惠,中國股市中長期後市表現可期,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大中華基金,把握投資契機。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基本面來看,新冠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恢復比預期好。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至3.2%。從生產端看,主要是第二產業(工業)增速回升至4.7%,遠高於第三產業(服務業)1.9%。這與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4.4%,基本方向一致。主要是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表現亮眼。二季度中國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亦拉動GDP上行。
隨著歐美疫情緩解,預期中國經濟下半年將逐季好轉,預計GDP有望回到5-6%。此外,北上資金今年來淨流入1491.57億人民幣。外資的流入也顯示出對於中國疫情控制以及經濟恢復的信心,目前整體兩融金額占成交市值約10%,相對於2015年當時場外配資等因素讓兩融金額占成交市值比重超過20%相比,目前散戶情緒相對可控。資金動能不斷持續挹注,法人資金卡位明顯,股市可望持續受惠。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在成長類股急漲後,加上機構持股集中,市場擔心是否會有科技抱團瓦解的現象發生,若從創業板近期的產業市值分佈,醫藥,電子以及計算機產值比重分別為32%、15%、11%,由於中國醫藥產業進入創新藥週期,加上醫藥企業受惠於疫情防控以及即將實施的DRGS帶來的國產化商機,5G基站建設高峰將於2022年出現,顯示上述產業的獲利年成長性持續成長,科技抱團瓦解的現象短期就不容易發生。只是今年以來成長股累計漲幅已大,進入七月份大金融類股領漲,其中以券商產業領漲,主要反映中國註冊制度開始實施後,直接融資比重提高,加上近期成交量大幅增加有助於券商獲利改善,產業輪動有助於指數未來發展。
中信中國50(00752)經理人葉松炫表示,有別於A股成分股多為傳產,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及B股指數的新經濟含量高達6成,囊括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等境內重量級電商,同時整體指數毛利率也較高,兼具題材面優勢。大陸基本面仍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最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今年6月的最新經濟預測,大陸不只今年經濟維持正成長,明年反彈幅度也是主要國家中最強。中信投信建議,市場多頭氣焰正熾,投資人不妨分批入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