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李侑珊」記者的文章列表
![環境部於去年底公告「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將我國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從原訂的24正負1%提升至28正負2%。環境部今(7)日舉行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圖/中國時報記者李侑珊攝)](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94939/sm-33cd479db369e6f169b7f3a23ee92816.jpg)
環境部減碳目標28%挨批 環團指須達42%才實現「巴黎協定」
環境部於去年底公告「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將我國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從原訂的24正負1%提升至28正負2%。環境部今(7)日舉行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但環保團體仍認為目標不足,主張2030年須減量至少42%,才能實現「巴黎協定」升溫限制1.5°C的目標。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表示,依照聯合國去年「全球排放差距報告」,2030年必須減量到至少42%,才能實現「巴黎協定」升溫限制1.5°C的目標,可見我國減碳目標仍有差距。且未來我國AI、半導體產業持續擴張,用電需求增加,勢必影響減碳目標。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組長潘建成回應,經濟部減碳路徑已將AI用電需求納入評估,未來產業將轉型為低碳製程、高質化生產,透過太陽光電等綠能發展,碳排可大幅下降。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指出,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政府減碳策略應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政府不該採取「增氣減煤」策略,而應透過節能、再生能源等方式,減少依賴進口化石燃料。經濟部能源署組長廖芳玲回應,發展再生能源需要時間,如設置太陽光電,須與居民及公民團體大量溝通。轉型過程中,須使用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因其碳排強度比燃煤少一半,以爭取時間完成再生能源布建。環境部提出的第三期溫室氣體管制目標草案,涵蓋能源等6大部門,規畫2030年國家減碳目標,較2005年減少28%正負2%。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說明,第二期目標原訂減10%,因再生能源發展延遲,估2025年僅達7到8%減排,未達標。蔡玲儀說,第三期目標雖維持原訂28%減排規畫,但需各部會加大減碳力道。目標核定後半年內,各部會將提出細部方案,2026年實施。由於台灣碳排90%來自燃料燃燒,未來將著重降低燃煤使用,同時透過天然氣過渡及增加再生能源比例,以達成減碳目標。現場有一名陽明高中男學生分享,現在校園注重教育卻不重環保,冬天體育課結束還開冷氣,學校附近的Ubike數量不足,無法騎車減碳,呼籲應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氣候政策制定。
![高速公路局今(31)日表示,農曆初四將出現北返車潮,預估交通量達136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5倍。(示意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93389/sm-c2e11e1c8305c9a6140a84b90f6d814c.jpg)
大年初四估湧現北返車潮 高公局建議避開特定時段
春節連假邁入尾聲,高速公路局今(31)日表示,明日為農曆初四,將出現北返車潮,預估交通量達136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5倍。其中北向交通量預計高達72百萬車公里,為平日的1.6倍,建議南部用路人於9時前出發,中部地區於12時前出發,以避開壅塞路段。根據高公局統計,今日下午國道多處出現壅塞,包括國1北向西螺至員林、台中至后里、新竹系統至湖口段;國3北向南雲至名間、和美至大甲、通宵至大山、香山至寶山段;國5北向宜蘭至坪林段;國6西向東草屯至霧峰系統;以及國10西向旗山端至嶺口等路段。截至下午5時,國道交通量為87百萬車公里,全日預估將達139百萬車公里。高公局說明,今日下午國道發生多起事故,造成車流回堵。下午2時47分,國3北向383.6公里處發生2輛小客車追撞;3時43分,國3北向65.5公里處發生3輛小客車追撞;3時54分,國1南向294.8公里處發生2輛小客車追撞。雖然事故均已排除,但分別造成2至6公里回堵,影響整體車流。高公局預測,明日重點壅塞路段包括國1北向西螺至埔鹽系統、南屯至后里、苗栗至湖口段;國3北向竹山至中興、草屯至霧峰、大山至香山、關西至大溪段;國5北向宜蘭至坪林段;國4西向潭子系統至豐勢段;國6西向舊正至霧峰系統;以及國10西向仁武至左營端等路段。高公局公布初四國道交通疏導措施,紓解農曆春節道路壅塞情況。(翻攝畫面)為因應車潮,高公局表示,明日將實施多項疏導措施: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封閉國1仁德、虎尾北向入口及王田雙向入口;中午12時至午夜24時封閉國1埔鹽系統、國3西濱北向入口;下午1時至6時實施國1下營系統至頭份、國3官田系統至竹南及國5蘇澳至頭城之北向入口高乘載管制。另實施單一費率優惠、國3部分路段8折優惠、凌晨0至5時暫停收費等措施。高公局呼籲用路人,出門前應檢查車況並保持精神充沛,行車時務必繫妥安全帶、遵守速限,並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高公局也祝福全體國人春節假期行車平安,喜蛇臨門。
![國道多起追撞事故致回堵,高公局:午後這些路段恐塞更久。(示意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93324/sm-6a22db504f93fa5fc094b5e02fbf7da9.jpg)
初三國道多起追撞事故「多處回堵」 午後「這些路段」恐壅塞
今(31)日適逢春節連續假期初三,高公局表示,截至上午11時,國道全線交通量為40.9百萬車公里,仍在預期流量之範圍內。預估今日交通量為139百萬車公里。高公局說明,上午國道壅塞路段主要為國1南向楊梅至新竹、彰化系統至員林;國1北向鼎金系統至高科、大灣至台南系統、南屯至大雅系統;國3南向樹林至高原、烏日至霧峰、草屯至中興;國3北向彰化系統至中港系統;國5北向宜蘭至坪林;國10東向仁武至燕巢系統,其餘路段行車大致正常。今(31)日09時03分國1北向176.7公里發生2小客車追撞事故占內側車道,導致回堵3公里。(圖/高公局提供)高公局指出,今日09時03分國1北向176.7公里發生2小客車追撞事故占內側車道,導致回堵3公里;10時02分國3北向197.5公里發生2小客車追撞事故占用內側車道,導致回堵2公里;10時06分國1南向370.3公里發生2小客車追撞事故占用外側車道,導致回堵2公里,以上事故均已排除,但導致車輛回堵,影響整體車流甚鉅。高公局預估,今日下午重點壅塞路段為國1南向楊梅-新竹、彰化系統-埔鹽系統,北向西螺-埔鹽系統、南屯-后里、苗栗-湖口、圓山-大華系統;國3南向土城-關西,北向竹山-中興、草屯-霧峰、大山-香山、關西-大溪;國5南向南港系統-頭城、北向宜蘭-坪林;國4西向潭子系統-豐勢;國6西向舊正-霧峰系統;國10東向鼎金系統-燕巢系統,西向仁武-左營端等路段。高公局呼籲,春節假期出遊車流量大,開車途中請務必保持專注,切勿分心駕駛並握好方向盤,不要滑手機、撿東西或放開雙手。(圖/高公局提供)高公局建議用路人,透過高速公路1968網站、App及警廣掌握即時路況資訊,避開國道壅塞路段及時段。高公局呼籲,春節假期出遊車流量大,開車途中請務必保持專注,切勿分心駕駛並握好方向盤,不要滑手機、撿東西或放開雙手。
![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於今(18)日登場,上午首先登場的考科為數學A。圖為考生及陪考家長紛紛抵達考場應試希望金榜題名。(圖/中國時報記者姚志平攝)](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0811/sm-409c6012ce3c7e2a76c9fe3a5e31b07f.jpg)
114學測第一天登場 老師指圖形要求更精準「數A變難了」
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於今(18)日登場,上午首先登場的考科為數學A。北市高中數學科教師群認為,題型與題目數與113學測數A相同,但難易度比去年提高,且圖形精準要求較以往高,增加破題難度,主修數B考生須自學程度足夠,方能應考。今年度數A考試的各冊配分比例,第一冊22.5%、第二冊27.5%、第3A冊20%、第4A冊30%。中正高中數學老師林榮福表示,今年數A比去年難,在每大題中,有照難易度排列。其中約有25%的出題,對於在校修習數B考生而言,須自行自學足夠時間,方能應考。就題型形式方面,林榮福指出,高一、二年級配分比例均等。題目文字量與去年學測數學A相仿,但需要理解的數學觀念較多,需要將題目的文字敘述轉化成圖表,且圖形的精準要求較以往高,增加破題難度。林榮福認為,113學年度的數A題目出得很好,難易度均衡,相較之下今年題目真的較難,因此希望數A難易度能穩定,趨近於113學測數A的難易度。也盼多選題中的選項能考慮引導順序。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數學A評論教師群認為,今年試題著重觀念定義與活用,繪圖題目多,整題比去年難,學生恐哀鴻遍野,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下降。且幾乎沒有基本題,考生需牢記與活用數學定義,方能答題。試題特色方面,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數學A評論教師群提到,第12題提到金屬比例與合金的波長,為結合物理的跨科考題。另外,不少題目極具巧思,多為考古題與模擬考未出現過之題型,如第9題,題目文字利用國中數學包裝,看起來很簡單,但需富有極強邏輯性才能解題;題組第18到20題的旋轉矩陣問題,線性變換為學測少出現的題目。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數學A評論教師群也說,混合題型配分約為15分,除了單選題外,亦包括非選擇題,例如第19題為求向量夾角,運用旋轉矩陣定義與求向量夾角公式。整體混合題型設計恰當。爭議題則有第8題指數冪次方中又有指數冪次方,恐有超綱之嫌。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79400/sm-66123f81546a9345f12286c8c1f345b2.jpg)
國科會補助棒球科學研究 「智慧化投球機」可模仿日球星戶鄉翔征球路
中華隊奪得世界冠軍,引發國人對於情蒐工作與運動科學的關注,本身是少棒世界冠軍的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天在答覆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的質詢時表示,國科會補助研發「智慧化投球機」,可以模仿對手王牌投手的球路,雛型明年就可以展示。葉元之質詢時指出,吳誠文是台南巨人少棒隊第一代投手,拿過世界冠軍,現在當國科會主委,具有這樣資歷相當不容易,希望可以幫棒球多做一些事情。他建議,吳誠文以個人從事棒球的經驗,可以主動出擊,跟研發團隊討論一下,設定跟棒球有關的運動科學項目來研究。葉元之表示,中華隊拿到世界棒球冠軍,與情蒐做的好很有關係,也導入運動科學。剛好國科會有一個「精準科學研究計畫」,針對棒球也有一個電子好球帶的項目,「在哪些方向能幫到球員?」吳誠文說,電子好球帶其實是來輔助裁判的好壞球判決,也可以讓觀賞比賽的觀眾能夠瞭解投手投的球落在哪個定點;但投手也可據此瞭解他投的球到底是進到好球帶的哪個區位;比賽期間屬於輔助性的功能,但也可以情蒐,分析投手投球的分佈、球種、軌跡,進到好球帶的比例以及方位的比例,對於攻擊方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對防止對手攻擊也會很有幫助。葉元之也提問,該專案第二期也是補助12個研究團隊,剛好也有棒球,國科會在棒球部分補助的項目為何?吳誠文表示,電子好球帶還會繼續,另一個就是投球機的智慧化,可以讓投球機模擬對手投手的球路,這是很困難的事情,也在發展當中。至於智慧化投球機什麼時候可以研發出來?吳誠文說,之前已經有了,但還沒有那麼準確,他也已經去看過,可以設定哪個投手,並模仿對方投球的球路,可作為情蒐。葉元之追問「可模仿日本王牌投手戶鄉翔征球路?」吳誠文說,對,雛型應該明年可以展示,現在實驗室已經做出來了,正在測試當中。吳誠文表示,該專案也資助很多的新創團隊,補助項目也包括透過攝影機、發球機進行選手的資料分析,投球、打擊都有,他表示,這種資料分析現在是情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葉元之提問是否趕得上經典賽?吳誠文說,從學術研發到產業發展還有一段路。
![行政院將《私立學校法》第62條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草案內容將使私人及企業在捐贈私立學校時,不論指定或不指定捐贈對象,皆可享有100%折抵稅負。(示意圖/本報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74207/sm-6afa43c2ab7ce9a3c6943b49e95e1842.jpg)
可100%抵稅!《私校法》擬放寬企業抵稅額度 教團憂:助長財團獵校風氣
行政院將《私立學校法》第62條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草案內容將使私人及企業在捐贈私立學校時,不論指定或不指定捐贈對象,皆可享有100%折抵稅負。高教工會認為,讓捐贈私校的金額得以完全免稅,除了將使財團得假藉捐款逃稅外,必然還將提供更大誘因,鼓勵、助長更多覬覦私校校產的財團,以捐資為名,如禿鷹般地競逐、不正入主私校的「獵校風氣」,勢必將開啟私校學生與教職員的惡夢。高教工會表示,若捐贈私立學校也要享有與公校同等免稅待遇,那主管機關對私校的監管也應該全面比照公校,並且大幅度將私校公共化。例如董事會納入公益董事、教職員董事並且限制連選連任。高教工會提到,對於指定與非指定對象之捐贈應該區別,能享有全額免稅的,需以「其捐款並無附有任何條件、負擔或對價關係」為前提要件,僅限於毫無附條件、負擔或對價關係的無償贈與。相對的,那些有附條件的贈與,不但不該享有全額免稅,甚至應降低現有免稅比例,以提高企業不指定對象捐贈誘因,讓真正基於公益捐贈私校的資源,可以透過公平的方式進行分配,杜絕帶有不正目的的財團侵蝕高教。高教工會指出,修正條文對於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僅增加監督二字,卻無實質監督方案,在財團捐贈全額免稅的情況下,恐讓「興學」基金會淪為「賣學」基金會,成為高教禿鷹買賣私校的買辦。高教工會認為,若要增加對不指定對象捐贈的誘因,應降低現有指定對象捐贈之免稅額度,必要時可適度提高不指定對象捐贈之免稅額度,同時強會對私校興學基金會及私校之監管。高教工會強調,目前《私立學校法》第62條的修正方向,顯然為圖利財團之惡法,是將國家公共資源,拿去餵養高教禿鷹。此惡法若是通過,將助長財團不正入主私校,成為財團避稅手法,且對高教公共性帶來嚴重破壞。高教工會呼籲,行政及立法機構不應修法免除對私校捐贈之稅負,以維護高教的公共性與公平。
![教育部通知高中以上學校發放「青年服勤同意書」徵詢學生服勤意願,家長認為是要送孩子上戰場,消息傳出引起軒然大波。(示意圖/本報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69983/sm-e19554f8d88d8a155ade08ebb649173d.jpg)
送孩子上戰場?高中「青年服勤同意書」引家長痛罵 教育部:即日起停用
教育部通知高中以上學校發放「青年服勤同意書」徵詢學生服勤意願,家長認為是要送孩子上戰場,消息傳出引起軒然大波,教育部於今(17)日表示, 此案已進行檢討並作出調整,自即日起,停止使用「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含個資提供)同意書」,也將調整修正「學校青年服勤動員準備分類計畫」。教育部說明,《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自90年11月14日頒布以來,學校依據該法實施青年服勤人員編組已超過20年。過往,以大專及高中階段學生為對象,由學校直接繕造學生名冊送地方政府備查,而為了尊重學生意願,教育部修改計畫內容,為必須徵得學生或家長的同意才可納入。教育部指出,因此在112年5月22日即已函頒「113年度學校青年服勤動員準備分類計畫」,內容即明確規定學生參加應基於自願原則,並提供「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同意書」範本,而所填寫的資料均由學校留存備查,毋須提供給教育部。教育部澄清,在112年即有青年服勤同意書填寫,不是近期才發放填寫,並非如外傳是因應兩岸局勢緊張、也非因為戰時狀態而調查填寫。教育部強調,在112 年國防部預告全動法修正草案引發爭議後,教育部就邀集相關單位檢討並修正學校青年服勤範圍,因此,計畫已明確律定學校青年服勤範圍僅限於「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避難引導」、「社區關懷」、「公共服務」及「行政支援」等活動,不包括軍警單位的勤務,而在學校教育階段就能完成人員教育訓練及演練,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校園安全、自救、救人功能。教育部說,辦理青年服勤動員計畫,是在增強校園安全及應變能力,並在過程中重視學生參與的意願與教育意義。教育部已進行計畫內容的檢討調整,並停止使用「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含個資提供)同意書」,未來相關計畫的執行,會研擬完整且清楚說明,降低民眾疑慮。
![台大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右)與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左)於高精度同位素質譜儀前合影。(圖/台大提供/中國時報李侑珊台北傳真)](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65925/sm-e561acb9ebe030b69cda5ff8c538e52b.jpg)
40萬年前地球現異常暖期 海洋暖化是主因!台大解謎團登頂尖期刊
台大地質系碩士班研究生宋文惠在北義大利女巫洞操作鑽機,鑽取石灰岩岩芯標本。(圖/台大提供/中國時報李侑珊台北傳真)暖化現象日益嚴重,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灣大學地質系組成跨國研究團隊,揭示40萬年前地球便出現的異常暖期原因,即並非需要特別高的溫室氣體濃度,而是只要長時間海洋暖化,便可達成升溫效應,所以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這項研究成果已於7月15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有助於預測未來氣候變遷。依地質紀錄顯示,距今約40萬年前,全球冰量少於現在,海平面卻比當代還高出10公尺。這個暖期持續約3萬年,是地球歷史上的最熱暖期。此時期太陽輻射弱,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也比現代低,此暖期於焉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著名謎團,被學術界稱為「MIS 11c悖論」。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與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率領國際團隊展開研究。胡訓銘表示,台大地質系攜手歐洲研究夥伴,2014年在北義大利的女巫洞,鑽取洞穴石灰岩岩芯標本,利用台大地質系實驗室的高精度鈾釷絕對定年技術,分析標本沉積時間,加上精細碳氧同位素與微量元素資料,重建南歐48到36萬年前的環境變化史。團隊比對太陽日照量、全球海面變化與大西洋各地氣候紀錄,終於解開謎團。研究結果顯示,「MIS 11c」極致暖期是多種因素導致。首先,約42萬年前,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上升,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受太陽力量影響,達到極致高溫。在海洋暖化後,地球傾角漸增,引發更炎熱的夏季,使溫暖海洋持續數萬年,洋流再把大量熱能傳到高緯度,造成冰棚持續融解,導致百萬年地球史上最熱暖期。胡訓銘提到,這項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對預測氣候變遷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於12日對校內教職員發表「校長的一封信」,內文提及受少子化衝擊,缺額人數或缺額率成為媒體報導焦點,才會參考他校做法,未將名額暫存完全回流。(圖/大葉大學提供)](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63115/sm-458d05275a2bfe7a488aee77d9efa68d.jpg)
隱匿缺額惹議!大葉校長竟稱「仿效他校」 教團:犯大錯應知所進退
今年傳出文化大學、真理大學、大葉大學與佛光大學4所私校未如實將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缺額回流至分發入學的醜聞,真理大學校長陳奇銘因此遭董事會解除職務,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也提出請辭,不過文化大學與大葉大學迄今均尚未作出人事處置。教團認為,大學校長都是博士,身為高階知識分子,犯下大錯應知所進退,不該戀棧權位,否則很難對學生樹立榜樣。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於12日對校內教職員發表「校長的一封信」,內文提及受少子化衝擊,缺額人數或缺額率成為媒體報導焦點,為避免學校因缺額招致負面形象,才會參考他校做法,未將名額暫存完全回流。方文昌坦承做法欠缺周詳思慮,為此道歉,也已回函向教育部說明,待教育部作成最終處分後由董事會議處。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認為,可以了解文大與大葉校長的壓力不小,不過大葉校長發表的校內信即便出現道歉字眼,還是讓人無法接受,「把不該做的事情,說成別人都有做,我學其他學校」,此舉就是錯誤示範,「難道以後可以跟學生說,遇到問題犯錯,也用這種方法,看人家作弊嗎?」陳柏謙直言,文大校長王子奇的校內聲明也存有相同的疑慮,大學校長都是博士,身為高階知識分子,犯下大錯應知所進退,否則很難對學生樹立榜樣。教育部回應,已收到4間學校檢討報告,經查文化大學及大葉大學113學年度為初次未將名額全數回流,而真理及佛光並非初次違反規定,將依個別學校違規情節輕重情形,作為調減114學年度招生名額總量、扣減相關獎補助經費及懲處相關人員參據。對於教團呼籲兩校校長此時該知進退,文大僅簡短表示,尊重教育部最後議處;大葉大學則是在截稿前未回應。
![教師上課示意圖。(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61402/sm-176c8ca63803994919b5191fe577e5d4.jpg)
基本工資漲幅187%教師鐘點費最低僅5% 全總教籲政府正視
自2006年至2025年,台灣基本工資從每小時66元一路提升至190元,整體漲幅達187%,國小教師鐘點費漲幅僅29%,國高中調漲幅度更只有5%,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認為,這種薪資的成長速度,遠遠未能跟上社會整體物價指數的上升,凸顯教師薪資待遇的嚴重滯後。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於今日表示,國小教師的鐘點費僅從260元上調至336元,漲幅僅29%;國高中教師的鐘點費更是微漲,國中從360元上調至378元,高中從400元上調至420元,增幅僅約5%,儘管教育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教師在人才培育與社會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薪資待遇卻多年來未見顯著改善。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提到,除了鐘點費的偏低外,鐘點代課教師在各種附加工作的補貼上同樣明顯不足。教師們經常需要承擔行政工作、擔任導師甚至特教任務,但這些加給在薪酬結構中的比重並不合理。對於負擔著多重責任的教師來說,他們的工資並未能體現出工作複雜性與責任感。這樣的薪酬體制,不僅讓現任教師感到挫折,也難以吸引社會優秀人才願意進入教育體系。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指出,長此以往,教育人力的不足將不僅僅是學校層面的問題,更可能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結構性危機。隨著教師數量減少,學生獲得的關注與指導將不可避免地減少,教育質量可能因此下降。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呼籲政府正視此問題,立即展開教師薪資制度的檢討與調整,尤其是針對教師鐘點費、行政加給、導師加給及特教加給,進行全面且合理的提升。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強調,教師待遇應當與其所承擔的責任和社會物價指數掛勾,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教育行業,並確保現有的教師能夠在充滿尊嚴與保障的環境下,專注於教育工作,維持教育的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