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時報蔡明亘」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139 篇文章
交通部公路局表示,截至今年8月15日止,全台可能還有超過47萬輛微電車尚未領牌。(圖/中國時報張妍溱攝)

微型電動二輪車全台尚有逾47萬輛未領牌 騎乘亂象、事故死傷攀升

全台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件數交通部公路局表示,自2022年11月30日實施微電車掛牌登記,統計至今年8月15日止,使用中車輛掛牌數為13萬7214輛,新車領牌數有3萬8158輛,總計有17萬2543輛完成掛牌登記。若以2年前估算的65萬輛計算,全台可能還有超過47萬輛微電車尚未納管。交通部祭出2年掛牌緩衝期,將於今年11月29日截止,屆時逾期未領用牌照行駛,可處1200元至3600元罰鍰。公路局提到,監理機關為便利車主辦理掛牌登記,開辦「到點服務」登記作業,已有6萬4105人受惠,將持續辦理至掛牌緩衝期結束。交通部統計,2020年全台發生6854件微電車事故,造成6041人死傷;2021年增加至8198件、7258人死傷;2022年再增至8499件、7567人死傷;2023年增至9025起,死傷人數也上升至8032人;今年截至5月也已發生3801起,死傷達3379人。現行規定騎乘微電車上路須戴安全帽,駕駛須年滿14歲,觀察交通事故年齡分布,2022年以25至64歲成年人占大宗,其次為65歲以上高齡者、13至17歲少年及18至24歲年輕人;2023年雖仍以成年人居多,但值得注意的是13至17歲少年事故件數增加,超越高齡人士;今年也是成年人最多,其次為少年,再來才是高齡者。數據顯示,13至17歲少年騎乘微電車發生事故率有上升趨勢。對於微電車騎乘亂象不減反增,公路局僅強調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微動車屬於慢車,涉及慢車動態違規案件處罰規定及執行程序,為警察機關權責;公路局與監理機關僅為車輛的靜態管理單位,負責登記、領用及掛牌等業務。

雷雨影響,松山機場暫停地面作業。(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北部地區雷雨狂炸!松山機場暫停地面作業 部分航班恐延誤

因雷雨影響,交通部民航局表示,松山機場11:47起暫停地面作業,部分航班可能因此延誤。民航局提醒旅客及接機民眾,請注意航班異動資訊,如有航班問題請洽詢航空公司。民航局提到,受此影響,與松山機場有航班往來的機場也將連帶影響,航班起飛或到達時間將有延誤,已要求相關航空站立即於航站內透過公佈欄、跑馬、廣播等方式告知旅客,並於官網提供最新航班資訊供民眾查詢,旅客可多加利用。

圖為桃園警方5月至7月加強查緝假車牌。(圖/警方提供/中國時報賴佑維桃園傳真)

假車牌大膽「趴趴走」!偽造車牌數量多3倍 最高罰上萬且有刑責

假車牌大膽趴趴走,去年上半年國道共發現331輛偽造車牌,今年上半年已達1043輛,增加逾3倍。交通部高公局與國道警方聯手查緝,透過ETC系統鎖定嫌疑車輛,短短2周查獲36輛,車輛當場移置保管,最高可罰1萬800元,駕駛也將面對刑責移送法辦。常見偽造車牌分AB車、原車假牌2類,高公局統計國道AB車牌通報件數,去年共924輛,包括上半年331輛與下半年593輛,但今年上半年已達1043輛,較去年同期增加逾3倍,顯示行駛高速公路偽造冒用車牌的車輛明顯增多。經警方詢問,駕駛多因車牌遭吊扣,但仍有開車上路需求,因此購買或偽造車牌。高公局表示,為維護國道行車安全與秩序,8月中旬起與警方成立專案小組,查緝車牌異常車輛,2周內查獲36輛,高公局直言「許多駕駛仍漠視車牌使用規定」。高公局說明,已與公路局、警方合作同步提供相關監理資訊,且每周更新,若遭偽造車牌的受害民眾已換牌,國道ETC門架仍辨識到該組車牌後,即代表又有假車牌車輛大膽上路,會立即通報警方並派員前往攔截。在國道查緝假車牌行動,ETC收費系統扮演「天眼」,若發現車輛交易時間差異小於8秒、時速高於210公里、距離大於100公里且時速高於100公里、相同門架交易且交易時間小於255秒,將由人工查核確認是否為AB車。據了解,目前高公局與警方在國道查獲的假車牌車輛中,約有10%車輛有裝設eTag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且申請車牌資訊與假車牌號碼不同,讓官方能更快辨識到假車牌,加速查緝。而偽造車牌車輛也導致高公局少收通行費,以7月為例,當月就少收約10萬元。高公局強調,駕駛別以為心存僥倖掛假車牌就可為所欲為,甚至免繳通行費,一旦查獲車牌異常車輛將追繳通行欠費。民眾若懸掛偽造車牌行駛上路,使用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高可罰1萬800元,另製造、販售及使用者涉違反《刑法》行使、偽造變造特種文書罪,不僅汽車可當場移置保管,還將面對司法制裁。

現行的孕婦停車證(左),交通部預告修法,孕婦停車證將改版(右)。(圖/交通部提供)

孕婦親子停車位「標誌改版了」!新圖案更簡單更直覺 預告最快9月上路

交通部今宣布新的孕婦及育有6歲以下兒童者的停車位標誌設置及識別證圖示,該圖示為台灣設計研究院去年推動公共圖標計畫成果,以中性且與國際接軌並導入人本思維來優化現行圖示;並以「通用性、簡單性、一致性、視認性」為原則加以更新,未來修法通過後將適用於新設或重置(製)的標誌或識別證,以節省經費人力,最快9月上路。交通部預告更新孕婦親子停車位標誌及識別證圖示,最快9月實施。(圖/交通部提供)交通部預告更新孕婦親子停車位標誌及識別證圖示,最快9月實施。(圖/交通部提供)交通部說明,有關停車位標誌圖示部分,過去民眾有反映不理解現行圖示之汽車圖像並誤認成加油槍,而該圖標設置之情境即為停車位(格)之下;參考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標誌圖示(僅標示無障礙圖標),已可被民眾理解該停車格係提供行動不便之身心障礙者車輛停放;延續上述民眾認知,圖案改以呈現孕婦及親子並同時呈現該標示之名稱;另為使圖標能被清楚辨識,圖標之圖形與背景色以有良好之對比性為原則。另外,有關停車位識別證圖示部分,參考地方政府意見及使用情境,識別證經常夾於擋風玻璃內側,因此在執勤查驗身份時,有效日期經常被遮擋、不利查看。新版本將重要資訊調整至識別證頂部。識別證之圖形與背景以有良好之對比性為原則,新版本以乾淨的背景突顯識別證資訊。交通部預告更新孕婦親子停車位標誌及識別證圖示,最快9月實施。(圖/交通部提供)交通部表示,依現行已設置的標誌或已印製之識別證仍可繼續使用,新增孕婦及育有6歲以下兒童者停車位設置管理辦法修正發布後,新設或重置的標誌或重新印製之識別證則應適用修正後的規定。交通部提到,上述內容已完成預告程序,考量預告期間內另有針對孕婦親子車位標線現行粉紅色內框修正為藍色內框之建議,交通部將於研商確認後,併同前揭預告內容辦理後續法制作業,新制預計最快9月上路。

疫後民眾熱衷出國、外國客來台少,墾丁遊客大不如前。圖為墾丁大街。(圖/報系資料照)

遊客人數減少 墾丁怎麼救?專家建議這樣做

疫後民眾瘋出國,又遇天災不斷,政府極力振興國旅,交通部觀光署調查,去年國旅最夯目的地為淡水與八里,1年就吸引近千萬人次造訪。學者認為,淡水距離都會區近,搭捷運即可到,若想拯救近日民間熱議的墾丁觀光,建議多辦大型活動吸引人潮,為人詬病的價格問題,則能以清楚標示價錢方式,讓消費者一目瞭然。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分析,淡水八里與墾丁2處旅遊目的不同,淡水距離雙北都會區近,搭乘捷運就能抵達,水岸旁許多店家可逛,是不少遊客單日遊的選擇,而墾丁除有熱鬧的墾丁大街,還有戶外海灘的遊憩氛圍,2者旅遊目的不一樣,若休閒度假會去墾丁,單純想走走就會選淡水八里。墾丁業者提出,當地鮮少政府補助資源挹注。黃正聰指出,墾丁較不會以補助方式辦理,因量過大。此外墾丁較適合辦理大型活動,例如當年的「春吶」就盛況空前,大規模活動易吸引大量人潮。針對許多人詬病的沙灘陽傘亂象,政府也已介入整頓,至於不少人覺得墾丁消費貴,他建議地方政府可提醒店家,不僅要明確標示價格,也須附上實物照片,讓消費者點餐前就能清楚了解。黃正聰提到,墾丁遊客數減少主因包括民眾熱衷出國、外國客來台少,4月地震後,國外對台灣仍有災區印象,觀光單位應於國際上多加釐清相關訊息,翻轉此印象。談及振興國旅,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助理教授楊勝評表示,許多縣市正努力開發景點,但關鍵是要提升整體旅遊品質,不是單看住宿,還包括景點、購物、導覽等多方面的體驗面向,要讓遊客不只是來看風景,需營造有故事性的五感體驗,深入設計地方遊程,打造屬於在地的觀光特色。

交通部觀光署統計,「淡水、八里」蟬聯最夯國旅目的地,而墾丁則連前10名都沒排進。圖為遊客在墾丁南灣沙灘戲水。(圖/報系資料照)

最夯國旅目的地 墾丁排不進前10名!冠軍地點已是3連霸

墾丁觀光衰退話題延燒,隨疫情解封,民眾旅遊習慣改變,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去年國人國旅總次數逾2億次,較2022年增加22%,其中逾7成屬單日遊。觀察國旅熱門據點,並非全台都觀光景氣下滑,「淡水、八里」扣除疫情期間已連3年蟬聯最夯國旅目的地,1年吸引近千萬人次到訪,而墾丁則連3年連前10名都沒排進。觀光署調查疫後民眾國旅習慣,去年國旅總次數達2億674萬旅次,與疫情前2019年的1.6億旅次比較,也成長22%,主要旅遊目的為觀光、休憩及度假,且調查顯示,國人旅遊時主要從事的遊憩活動以「自然賞景活動」比率最高,占約63%,其次為「其他休閒活動」與「美食活動」,若與前年相比,增幅最高的則是「美食活動」,上升2個百分點。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東部觀光,如今昔日觀光勝地的墾丁,也因住貴買貴印象,業者也喊苦,訂房率下滑至5成,再加上民眾疫後瘋出國,許多人認為國旅去墾丁不如飛日本沖繩,但其實台灣也有國旅熱門地點。觀光署統計,去年國人以到北部旅遊居多,再觀察主要到訪熱門據點「淡水、八里」,扣除疫情期間自2019年、2022年、2023年已蟬聯3年最夯目的地冠軍,到訪比率皆超過3.5%。淡水、八里知名景點包括淡水金色水岸、八里左岸公園、淡水紅毛城及淡水漁人碼頭,4處知名旅遊地點,光在去年就吸引超過980萬人次到訪。國旅主要到訪據點第二名,也已連3年皆為宜蘭礁溪,近2年第三名則皆是日月潭,另台南安平、高雄愛河旗津及西子灣、高雄駁二特區、台北東區信義商圈、台中逢甲商圈、台中一中街商圈、彰化鹿港等地,也都在前10名的行列,人潮未減,至於墾丁則自2019年起都未進入前10名。觀光署調查也發現,去年國旅有高達7成為一日遊。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助理教授楊勝評推測是因旅遊隔夜住宿的意願與吸引力降低,使一日遊比例增加,過去民眾若覺得住宿體驗佳且價格合理即可能留宿一晚,但也要視各地旅遊性質不同,以桃園為例,因鄰近大台北都會區,且高鐵、機捷等公共運具相當便利,旅遊族群就會以單日為主。

大陸福建省宣布開放居民申請赴馬祖旅遊。(圖/讀者提供)

福建宣布「即日起開放受理赴馬祖旅遊申請」 最多停留15天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21日下午偕同金門縣多位議員以及旅遊業者前往北京訪問,拜會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表達對盡速恢復兩岸觀光的期待。福建省稍早宣布,自2024年8月22日起,恢復受理赴馬祖旅遊簽注申請。福建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公告指出,福建省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可以向福建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辦6個月一次有效赴馬祖「個人旅遊簽注」或「團隊旅遊簽注」。符合條件的赴台旅遊組團社領隊,可申辦最長有效期1年的多次有效赴馬祖「團隊旅遊簽注」。獲發赴馬祖旅遊簽注的旅客,可以搭乘小三通航線經黃岐、馬尾口岸出境,並從上述口岸入境返回,最長可停留15天。

台鐵電機、工務類新進從業人員離職率近5成,因月薪4萬多還需輪班,難留住年輕人。(圖/報系資料照)

低薪又要輪班難留人才 台鐵電機、工務類新人離職率近5成

台鐵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調薪4成惹議,因基層員工薪資結構未改善,年初招人未招滿,藍綠立委多次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促請台鐵優化待遇。台鐵坦言,電機、工務類新進從業人員離職率近5成,因月薪4萬多還需輪班,難留住年輕人,目前薪給管理要點與待遇表已送行政院仍未核定,後續將補發差額給新進人員。政院人士表示,因該草案內容仍有未臻明確且尚待釐清之處,人事行政總處已於7月19日函請交通部就相關機關單位意見補充說明,並請交通部盡速函報回覆,以利及早完成差額撥補,保障台鐵同仁之權益。台鐵說明,從業人員薪資經修正後於8月12日才再提報交通部,並允諾今年新進從業人員已先依甄試簡章公告發給薪資,待薪給管理要點核定後將「立即補發差額」。台鐵公司年初首次招考開出936個名額,僅756人錄取,多位立委曾說,公司化後薪資偏低,職缺已非當年鐵飯碗地位,應改變薪資結構並創造誘因吸引人才,公司化才有意義。台鐵副總經理黃振照表示,從業人員薪給管理要點已送交通部轉報行政院審核仍未過,後續審查時程要視行政院進度,今年台鐵新進從業人員逾900人,明年預計再進用700多人,目前大部分員工為公務員,也有發放留才津貼2000元。「這一行薪資待遇不像其他國營事業好!」黃振照坦言留不住人,有些人做幾個月就離職,尤其電機、工務技術人員,薪資4萬多元又要輪班,年輕人較無法接受,離職率近5成,行政人員較會留下來,目前具公務員資格的員工待遇比照公務員,但無從業人員才有的績效獎金。台鐵統計,截至今年8月,從業人員有32人離職,工務單位有4人、電務單位3人,已遞補備取人員。今年下半年預計招634人,包括機務250人、工務94人、電務145人等,這3類單位將招489人,正取占預計招募人數77%。

公路局於墾丁打造陸蟹廊道。(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

防陸蟹淪「蟹餅」 公路局打造廊道3.0躲避路殺

屏東墾丁台26線香蕉灣路段,為全台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曾紀錄陸蟹種類高達62種,為全台95%陸蟹種類集中熱區。交通部公路局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力推動「護蟹過馬路」的陸蟹廊道,近年在廊道的路殺情形成功減少81%。公路局更打造陸蟹廊道3.0,透過軟硬體措施雙管齊下,並實施交管便於陸蟹通過,盼維護生態多樣性,防止陸蟹被路殺成「蟹餅」。  屏東墾丁台26線香蕉灣路段,為全台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公路局指出,台26線38至42公里路段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沿途景點包括船帆石、香蕉灣生態保護區、砂島生態保護區等,可欣賞世界最北端的熱帶海岸林、珊瑚礁岩地形及陸蟹生態。陸蟹依種類不同,棲息於潮間帶、湧泉及海岸林,台26線香蕉灣至砂島路段,正是陸蟹棲地,台26線38至42公里路段,共記錄到陸蟹8科42種,為台灣陸蟹多樣性最高的地區。陸蟹降海釋幼路殺情形,近年受社會大眾重視。(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不過,近30年來,因棲地開發、外來種入侵、人為捕捉,陸蟹族群數量僅剩不到5%,且道路切斷陸蟹降海繁衍路線,陸蟹降海釋幼路殺近年也受社會大眾重視。公路局說明,2017年將排水涵洞改造成具輔助攀爬設施的「陸蟹廊道1.0」,去年在道路下方設置世界上第一個架高式共36道連續性「陸蟹廊道2.0」,成功減少81%路殺情形。今年以咕咾石與漂流木鋪設於陸蟹廊道內,強化陸蟹廊道的微棲地功能,打造「陸蟹廊道3.0」將受道路切割的網絡縫合,達到還路於蟹目標。  台26線38至42公里路段擁有豐富陸蟹生態。(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  陸蟹會到海邊釋幼。(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今年公路局交管措施執行期間為7月20日至22日、8月18日至20日、9月17日至19日(農曆6、7及8月的15、16及17日),時段為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最後1個月為晚間6時至8時。管制時段內將4車道縮減為2車道,每封閉10分鐘開放10分鐘,同時配合志工在熱點區域以人力撈蟹進行調查記錄後直接帶到海邊產卵釋幼。交通部長李孟諺18日視察護蟹工作時,與工作人員一起護送陸蟹媽媽過馬路到海邊產卵「釋幼」,並呼籲民眾於陸蟹產卵期間經過香蕉灣能減速慢行、禮讓陸蟹先行,並對現場交管人員及志工多加支持與響應,一起創造友善道路環境。

觀光署統計,墾丁海水浴場今年1至6月每月遊客僅1萬多人。(圖/報系資料照)

近年最差一年!墾丁暑假住房率下滑至5成 業者盼改善沙灘亂象

疫後國旅未回溫,不僅東部受天災重創,觀光勝地墾丁也傳出因食宿價格高致觀光景氣下滑。當地業者感嘆,今年墾丁國旅是近年最差的一年,盼政府介入輔導業者改善沙灘亂象。也有業者反駁,近2年許多平價新民宿可供消費者選擇,餐飲物價高則是受房租等營運成本影響。繼肯德基、麥當勞相繼撤出墾丁,20年美式餐廳「冒煙的喬」也因疫後生意不見起色且人力短缺,宣布9月熄燈。連鎖名店紛紛出走,且「住得貴、吃得貴」形象深植人心,住房率下滑至5成,與過往相比,暑假旺季過去都需早早訂房,但今年卻像東部一樣慘淪觀光重災區。觀察墾丁海水浴場遊客量,觀光署統計,疫前每月遊客皆破2萬人次,今年1至6月僅1萬多人。墾丁大街業者直言,今年國旅狀況可謂近年最差,接觸到遊客僅一半是台灣人。業者表示,墾丁旅遊一直沒政策輔助,盼轄管單位趁此機會輔導,並整頓沙灘業者亂象,起碼雨傘可統一規格,「沙灘漂亮了,遊客自然想回來,去過許多國家旅遊,相信墾丁的海還是很有競爭力」。疫後日圓貶值,許多人稱去墾丁不如飛沖繩,但另名在墾丁居住2年的業者指出,近年墾丁開設許多新民宿,淡旺季價格皆合理,沒大家想像中貴,餐飲則視消費者個人選擇,墾丁大街物價高是受房租、攤位費推抬,背後營運成本也須考量。另沙灘狀態則與10年前沒太大變化,觀察國外許多觀光沙灘與墾丁相似,以南灣為例,僅有藍、橘色陽傘,沒顏色暴力情形。業者也感嘆,許多店家在疫前、陸客來台時賺得盆滿缽滿,但現在大不如前,也因旅客重心轉移至離島、日幣貶值等因素「就更涼了」,萬一旺季賺不到能攤平淡季的錢,恐會很淒慘。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