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蕭麗君」記者的文章列表
![(圖/達志/美聯社)](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4466/sm-54fb2c26fecd837dc4a1144b9f869980.jpg)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營收成長放緩 今年仍大手筆計畫投資750億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4日盤後公布2024財年第四季財報,受到雲端銷售不如預期,導致營收增幅創下2023年以來最低。儘管如此,Alphabet對於今年資本支出仍舊毫不手軟,計畫大手筆斥資750億美元加速資料中心的投資。Alphabet財報顯示,到去年12月底的上季營收為965億美元、年增近12%,創下2023年以來增幅最小紀錄。不過每股盈餘(EPS)為2.15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13美元。其中雲端部門業務表現疲弱,營收雖較上年同期增加30.1%至120億美元,但成長幅度較去年第三季的35%增幅大為放緩,也不及市場預期的122億美元。自從DeepSeek上月推出用低成本打造與OpenAI不相上下的AI語言模型後,開始引發市場質疑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是否有必要花費如此龐大資金在AI基礎建設的投資。對此疑問,Alphabet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指出,為了滿足自家業務與雲端客戶需求,推動AI發展策略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他說2025年Alphabet的資本支出將為750億美元,除了高出2024年的525億美元,也大幅超出分析師預估的579億美元。Alphabet財務長阿什肯納茲(Anat Ashkenazi)解釋,該金額反映公司對基礎設施的投資,特別是在資料中心和伺服器,以支援 谷歌服務、谷歌雲端及DeepMind的成長。事實上,在AI基建競賽日益白熱化下,美國大型科技業者都在今年大舉加碼資本支出。例如Meta宣布將挹注600億至650億美元發展 AI。此外微軟承諾將在本財年對AI相關領域投資800億美元。
![川普20日重返白宮立即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圖/路透社)](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91836/sm-d9685581a5b98b04dac7e6166f92391d.jpg)
川普2.0走馬上任 關稅大戰開打!全球各國嚴陣以待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21日表示,考慮最快自2 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因為芬太尼是從中國運往墨西哥與加拿大。此外他的關稅砲火還掃向其他金磚四國與歐盟。針對前者他警告,若金磚集團(Brics)想去美元化,他將對這些國家徵收100%關稅;對於後者,川普則是欲藉由這把關稅刀、強迫歐盟購買美國更多油氣。川普當地時間21日晚間在白宮向記者指出,「我們正討論對中國課徵10%的關稅,因為他們將芬太尼送往墨西哥與加拿大。」他還說:「可能實施的日期是2月1日。」儘管川普提及將對中國商品徵稅,不過他所提及的10%稅率,比他先前承諾的60%少了許多。川普先前曾說過,可能在同一天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關稅,因為它們未能阻止非法移民和芬太尼流入美國。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揚言對加墨課徵關稅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真正目的是施壓兩國提前談判《美墨加協定》。針對金磚集團不斷崛起、並可能制定共同貨幣取代美元,川普也提出警告,他說:「如果金磚國家想如此做(取代美元),那沒問題,但我們將對他們與美國做的生意徵收至少100%關稅。」金磚集團創始成員國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不過多年來,埃及、衣索比亞、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印尼也逐漸加入該集團。沙烏地阿拉伯已接受入盟,但尚未正式加入。歐盟也被川普點名,批評對美國有相當大的貿易順差,他說「歐盟對待我們非常、非常糟糕。」「所以他們即將面臨關稅。這是取得公平的唯一方式。」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21日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回應,歐盟已準備好與川普接觸和談判,避免損害經濟的貿易衝突發生,同時也呼籲勿「逐底競爭」(race to bottom),盼為公民創造共同利益。歐洲央行總裁加拉德也強調,歐洲必須針對川普可能祭出關稅「做好準備」。歐盟執委會發言人Anna-Kaisa Itkonen表示,已與擴大向美購買燃料等事宜與美方進行多次討論。自2022年初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盟逐漸降低對俄國能源依賴,美國現是歐盟第二大天然氣和最大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國。
![(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87573/sm-7fd2b50a02f23a85d43d12c821ae934c.jpg)
美國汽車業持續復甦 通用、福特銷量創5年來新高
相較於歐洲汽車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美國汽車業卻因受惠於庫存補充、優惠措施與混合動力汽車需求上升,使得去年汽車銷量持續從疫情低點強勁反彈。其中通用與福特等新車銷量更均創下2019年以來最佳表現。根據研究機構Wards Intelligence指出,去年全美汽車銷量為1,590 萬輛,不僅較前年增長2.2%,並締造5年以來最高紀錄。標準普爾全球移動公司汽車情報部門副總監布林雷(Stephanie Brinley)也持類似看法,指稱美國2024年汽車銷量應該接近1,600萬輛,且在上季買氣還有增強趨勢。標準普爾全球移動公司預測,2025年美國汽車銷量有望持續增長,預計可達1,620萬輛左右。至於在電動車方面,根據Cox Automotive估算,去年美國電動車銷量預計接近130萬輛,約占汽車總銷量的8%,略高出前年的7.6%。然而美國傳統汽車大廠通用與福特汽車同一天均發布2019年以來最佳銷量的亮眼成績。通用估算,2024年汽車銷量將超過270萬輛,年增4.3%。它解釋去年銷量上升,主要歸功它旗下四個美國品牌的買氣熱絡,以及電動車銷量成長約50%至逾114,400 輛。但儘管去年電動車銷量激增,但仍占通用總銷量的4.2%。通用估計第四季它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占比為12%。這裡的電動車包含包括油電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與全電動汽車。此外福特去年的新車銷量為208萬輛,也較前年增加4.2%。該汽車製造商表示,傳統汽油車全年銷量年增0.2%,至於電動車銷量則大幅增長38.3%。目前後者占福特年總銷量的13.7%。豐田汽車、現代汽車與本田汽車也都在同一天公布去年銷量,結果均成長個位數、大致符合產業預期。其中通用汽車仍是美國最暢銷的汽車製造商,其次是豐田、福特,現代汽車,至於本田則排名第五。
![(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7217/sm-d551df84087759109a8a77ac6e181668.jpg)
產能過剩等危機衝擊 中國經濟超美國恐要延後數十年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受到房地產、債務與工業產能過剩等危機衝擊,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榮景已經不再。目前專家預測中國想要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有可能實現。中國經濟今日正面臨各式各樣的過剩困境,像是數百萬間空置或未完工的公寓大樓、地方政府背負的數兆美元債務,以及工業超額生產帶動出口激增,進而引發全球貿易陷入緊張。儘管如此,中國仍占有優勢。例如它在全球製造業的地位迄今無人匹敵,此外在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等新技術方面也取得主導地位。只不過在川普即將上任、新一波貿易戰已經迫在眉睫,如何解決中國經濟的過剩問題,已成為北京政府當前棘手的難題。歷史性的財富損失根據巴克萊集團預估,中國房市自2021年崩盤後,已讓中國家庭財富損失18兆美元。房市危機加上北京在新冠疫情期間採取鐵腕政策,有助解釋中國民眾為何消費縮手。擴大經濟規模延遲部分專家曾在2019年預測,中國經濟飛快成長,讓它有望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但現今美國仍是全球經濟主要引擎、中國經濟卻陷入停滯不前,讓這些專家已經改口,認為中國恐難在本世紀中葉前趕上美國。勞動力減少中國還面臨人口縮減的問題。鑒於勞動力持續萎縮,令它已無法利用人口紅利持續推升經濟高速增長。過剩問題中國過去主要透過投資來帶動經濟成長。不過數十年後,中國卻被龐大債務、過多公寓與製造業產能過剩所籠罩。中國政府、家庭與企業債務總額已接近年度國內生產毛額的300%。事實上在某些指標,它所背負的債務與償債情況,可能較金融危機前的美國或十幾年前的歐債危機更為嚴重。
![美國11月就業市場恢復成長,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2.7萬人,優於市場預期。不過,失業率也從前一個月的4.1%升高到4.2%。(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81194/sm-bea00275bc2ea666073173e39e89e367.jpg)
美11月非農就業增22.7萬人優預期 失業率卻上升
美國聯準會(Fed)12月利率決議前的最後一份非農就業報告已經出爐!在歷經10月颶風與罷工衝擊後,美國11月就業市場恢復成長,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2.7萬人,優於市場預期。不過同時間,失業率也從前一個月的4.1%升高到4.2%。這份好壞參半的就業報告出爐後,交易員大舉增加對Fed在12月降息的押注,從數據公布前的71%升高到91%。分析師認為,美國就業市場已全然擺脫颶風與罷工影響,逐漸恢復正常,緩解外界對於就業市場進一步疲弱的擔憂,也佐證Fed主席鮑爾日前認為就業市場下行風險已經減弱的看法。勞工部勞動統計局(BLS)表示,1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為22.7萬人,超出市場預期的22萬人。它還上修10月和9月數據,其中10月數據從前值的1.2萬人調高到3.6萬人,9月數據從22.3萬人上調到25.5萬人,兩月數據合計較修正前高出5.6萬人。此外失業率也從10月的4.1%上升到4.2%,主因是受到勞動參與率降低所致。在其他細項方面,11月時薪年增4%、月增0.4%,上述兩項數據都與10月持平。不過勞動參與率為62.5%,較前月62.6%略為下滑。知名經濟學家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形容11月就業報告「有些強勁、又不太強勁」,有望為Fed在本月稍後舉行例會的降息鋪路。他解釋就細項來看,雖然時薪增幅依然強勁,但由於失業率出現上升,讓Fed可以安心調降利率一碼。安永高級經濟學家布賽爾(Lydia Boussour)則提到,近來罷工活動增加、颶風和季節性就業變化,為美國過去幾月的就業數據帶來了相當大的干擾。但在消除這些波動因素,數據顯示「就業市場健康但放緩」。根據BLS統計,經濟學家高度關注的過去三個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平均月增17.3萬人。11月非農就業報告之如此受到高度矚目,在於這是Fed在12月例會前的最後一次全面評估。然而6日的就業數據,預料將強化Fed年底前進一步降息一碼的預期。
![(圖/報系資料庫)](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65769/sm-5111e82d25ad51428290050da100e0e4.jpg)
美國通膨壓力大緩解 Fed在11月降息2碼機率升
最受美國聯準會(Fed)重視的通膨衡量指標--8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已經出爐!其中整體PCE年增2.2%,創下2021年初以來最低水平。此外核心PCE月增0.1%,為5個月來新低,這些數據都證明美國通膨壓力大幅緩解,並最快明年初有望觸及Fed設定的2%目標。數據發布後,美元指數一度跌至100.16,再度面臨100關卡保衛戰。2年期美債殖利率走低3.3個基點、摜破3.6%到3.589%。現貨金價則上漲4美元到每盎司2669.48美元。美股主要指數開盤也延續日前漲勢,但以道瓊工業指數漲幅較大,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隨後在平盤附近震盪。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目前交易員押注Fed在11月降息2碼的機率續升到54.1%、一碼的機率則降至45.9%。商務部發布數據指出,8月PCE年增2.2%、月增0.1%,都較前一個月的2.5%與0.2%下滑。排除波動性高的食品與能源價格,核心PCE月增0.1%,低於前一個月與市場預期的0.2%。年增率為2.7%,雖較前一個月的2.6%溫和彈升,但符合市場預期。根據富國銀行的分析,住房價格和服務業成本的反彈,加上基數效應,是推動8月核心PCE年增率上升的主因。值得關注的是,Fed另一項密切關注的「超級核心通膨指標」,也就是不包括住房與能源的核心服務成本連續第二個月上漲0.2%,維持三年多來最慢成長速度。至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商品價格則下跌0.2%,創三個月來最大跌幅。該部門還在同天發布8月個人消費支出,月增0.2%,較前一個月的0.3%下滑,也低於市場預期的0.3%,若經通膨因素調整後,實質個人消費支出僅增加0.1%,幾乎與前一個月持平,顯示民眾消費支出已有縮手跡象。至於個人所得月增0.2%,也低於前一個月的0.3%與市場預期的0.4%增幅。Fed下一次召開決策會議是在11月,PCE數據勢必成為影響Fed決策的重要因素。素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評論8月PCE數據時指出,Fed青睞的PCE已經距離聯準會目標不遠了。相較一年前與兩年前,該指標分別為3.4%和6.6%。至於核心PCE在一年與兩年前則為3.8%與5.4%。
![(圖/路透)](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63614/sm-341ee7eb50da5a0c27f470df3124ffff.jpg)
Fed本周將首次降息 降2碼機率逼近7成
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會議已在17日登場,並將於台北時間19日凌晨2點宣布最新利率決策。目前市場押注Fed降息兩碼機率已逼近到7成。受此影響,美元走低,美債走高、道瓊工業指數也在日前創下收盤新高。Fed將在本周開啟2020年以來首次降息。根據FedWatch工具顯示,交易員押注Fed將降息兩碼機率已升至67%。相較一周前該機率僅有30%。然而包括華倫(Elizabeth Warren)等三名民主黨議員甚至火上加油,致函Fed要求降息三碼。在市場預期Fed將透過激進降息來開啟本次降息循環,美元指數17日盤中下滑0.14%到100.62,再度面臨一百保衛戰。至於對利率政策特別敏感的2年期美債殖利率也跌落至3.554%、創2022年9月低點。美債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走勢。此外道瓊工業指數更率先反映降息利多,16日收盤締造紀錄高點。這次Fed除了發布利率決策,針對利率路徑預測的最新點陣圖與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也同樣備受矚目。早在一周前,降息兩碼還被外界視為是Fed對經濟恐步衰退的恐慌訊號,但如今市場情緒卻出現大幅轉折,主要是上周華爾街日報與金融時報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降息兩碼被Fed列為考慮降息規模的選項之一,決策官員對此也沒有明確反駁。不過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重申,Fed本周降息幅度依然未定。他引述前Fed資深顧問英格里希(William English)的話說:這次會議對Fed的關鍵議題在於對風險平衡的感知。他解釋,如果Fed對成長與就業的擔憂更甚於通膨,他們可能想要採取保險措施,就是降息兩碼。Fed以往通常藉由漸進調整利率作法,來研判這些舉動對經濟造成影響。但是一旦他們認為利率立場與風險平衡沒有維持很好平衡,就會加速行動。例如它在2022年就曾以兩碼與三碼升息速度來對抗通膨。然而在市場對於降息兩碼預期已經拉滿,假若Fed這次會議僅降息一碼,金融部落格Zerohedge預期風險資產可能短期間將遭遇嚴重的拋售賣壓。
![(圖/unsplash)](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63107/sm-9891a4323eeac6b2f9404c140bc5b8b7.jpg)
超級央行周將登場! 標普那指連五天收紅 創今年最佳單周
超級央行周將登場!在投資人對於聯準會(Fed)降息兩碼預期再度重燃,激勵美股13日全面走高,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更是連五天收紅,令這兩大指數得以一反前周頹勢,創下今年最大單周漲幅紀錄。在公用事業、通訊服務與工業股領軍下,道瓊指數13日收盤上漲297.01點、漲幅為0.72%,以41,393.78點報收;標普500指數收高0.54%至5,626.02點,距離它在7月所創高峰不到1%。那斯達克指數也在大型科技股與晶片股帶動下,上漲0.65%,收在17, 683.98點。美股一周表現亮眼,道瓊累計上漲2.6%、標普與那指也各自強漲4.02%與5.95%,後二者均締造年初以來最大單周漲幅紀錄。此外國際金價也續創新高,現貨黃金上漲0.77%至每盎司2,577.7美元,COMEX黃金期貨上漲1.08%以2,608.4美元報收。現貨黃金與COMEX黃金期貨一周漲幅超過3%。超級央行周即將登場,包括Fed、英國與日本央行都將召開決策會議,又以Fed最為動見觀瞻。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Fed官員目前仍在考慮降息一或兩碼,加上前紐約聯準銀行總裁杜德利主張Fed有空間降息兩碼,導致市場對Fed降息兩碼機率再度捲土重來。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目前交易商押注降息兩碼與一碼的機率已出現五五波。除了Fed降息規模備受外界關注,投資者還將目光聚焦在Fed會後發布的最新經濟成長預測與利率點陣圖。根據LSEG的最新數據顯示,市場目前定價Fed到年底將調降利率115個基點。在市場瀰漫可能大幅降息的樂觀情緒,德意志銀行在13日也調高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價,從前估的5,500點上修到5,750點。Binky Chadha為首的德銀團隊在報告中表示,企業股票回購增加、獲利增長強勁與風險偏好強勁提振,都有望推升美股進一步攀高。報告顯示,根據歷史經驗顯示,大選相關波動恐讓美股自10月起將回檔4-5%,然而隨著大選結果明朗化,美股料將強勁反彈、並可能再度創高。
![(圖/報系資料照)](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59804/sm-12e5a685b84dd1e30dded5233fcbd0ad.jpg)
7月PCE大致符合預期 下個月降息有望
美國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衡量指標-7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已經出爐!儘管整體與核心PCE較上月微幅升高,但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加上該月消費支出仍然強勁,更加鞏固外界對於Fed將在9月對扣下降息扳機的預期。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目前交易員押注Fed在9月降息一碼的機率已從前一天66%升高到69.5%,兩碼機率從34%降至30.5%。數據發布後,美元指數溫和上升到101.6。美債幾乎沒有變動,指標10年期殖利率持穩在3.867%。至於美股主要指數開盤大漲,前一天才改寫收盤新高的道瓊工業指數延續漲勢,上漲逾0.3%,標普500指數走揚0.55%,那斯達克指數也勁揚0.71%。台積電ADR漲0.96%。美國商務部30日公布7月整體PCE月增0.2%,雖略高於6月的0.1%,不過卻在市場預期之內。年增幅則持平於6月的2.5%、沒有改變。另外排除波動性高的食品與能源價格,核心PCE月增0.2%,與6月和市場估值相符,至於年增幅則為2.6%,與6月相同,但低於市場預期的2.7%。該部門還在同天發布7月個人消費支出,月增0.5%,較前一個月的0.3%大幅加速,顯示民眾消費依然保持韌性,至於個人所得月增0.3%,也微幅高出前一個月的0.2%增幅。巴倫周刊分析指出,只要PCE數據持續維持下行趨勢,Fed就可將重心放在實現軟著陸,也就是在美國經濟不陷入衰退情況下,能讓通膨降至設定目標。在通膨風險逐漸消退,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勞動市場將取代通膨,成為決定利率政策走向的因素。LPL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羅奇(Jeffrey Roach) 認為,到年底攸關Fed利率前景的關鍵將是勞動市場。U.S. Bank首席經濟學家Beth Ann Bovino補充,鑒於9月降息已是板上釘釘,未來一周公布的8月就業報告勢必是牽動Fed降息幅度的重要依據。
![(圖/pixabay)](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58452/sm-b476caf76bfb703102eca2eb510660ed.jpg)
迎接貨幣寬鬆時代!Fed宣告加入全球降息行列
美國、歐洲與英國等三大主要央行官員23日在傑克森霍爾央行年會上均暗示將在未來幾月降息或是進一步調降利率,這也意味全球高利率時代已畫下句點,轉而迎接貨幣寬鬆時代的來臨。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3日在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時表示,政策調整的時刻已經到來,暗示Fed在9月決策會議將開始啟動降息。Fed宣告將加入全球央行的降息行列,多少緩解投資人的不安。國際貨幣基金(IMF)與前美國財長桑默斯對於Fed的寬鬆舉動表示讚揚。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莎(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稱,Fed即將實施降息計劃與IMF的建議一致。IMF過去曾主張Fed應該確保通膨獲得控制,但如今該風險已轉向勞動市場。桑默斯也認為,Fed在9月降息是「正確做法」。他說雖然Fed未能在2021年針對通膨飆升採取迅速行動,但最終它還是透過充分與積極措施來扭轉該危機。除了鮑爾外,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數名官員在這次央行年會上也提及9月再度降息的議題。芬蘭央行總裁雷恩(Olli Rehn)、拉脫維亞央行總裁卡薩克(Martins kazaks)、克羅埃西亞央行總裁武伊西奇(Boris Vujcic)與葡萄牙央行總裁沈德諾(Mario Centeno)都表示將支持歐洲央行繼6月首度降息後,9月再度調降利率。雷恩指出,歐元區通膨目前持續處於降溫軌道,但同時歐洲經濟前景趨疲,特別是製造業景氣不振,基於這項情勢發展,將升高歐洲央行9月進一步降息的機率。英國央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23日在央行年會上提到,長期通膨壓力正在緩解,但央行並不急著進一步降息。不過他對未來再度降息仍舊抱持開放態度。基於英國整體通膨大幅下滑,該央行已在今年8月將主要政策利率從5.25%的16年高點下調至5%。此外加拿大、紐西蘭與中國等央行也都在日前相繼寬鬆貨幣政策。唯獨日本是一大例外,歷經多年超寬鬆貨幣政策後,日本央行在7月底將利率升高到0.25%,並暗示未來還會繼續調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