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黃欣」記者的文章列表
港交所惡劣天氣交易9/23生效 有助於香港市場發展
證券時報報導,9月23日,港交所將正式落實惡劣天氣下維持市場運作的安排。目前,港交所官網上,有關惡劣天氣的交易安排已經更新,顯示為「若香港天文台懸掛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或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又或香港政府作出『極端情況』公布時,證券市場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所有產品均會維持交易服務及營運。若上述惡劣天氣發生於滬深股通交易日,滬深股通的交易亦會繼續進行」。港交所公布的影片顯示,香港交易所集團副行政總裁姚嘉仁表示,惡劣天氣交易安排是推動香港市場發展的重要一步。日後香港的股票及衍生品市場,不會再受颱風或暴雨影響而延遲開市或停市。
第二輪金融整頓風暴來襲 陸再關5地方金交所
近日,深圳、山東、吉林、江西和青島相繼宣布取消轄區內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金交所),並提示相關風險。這也意味著,時隔近兩月,大陸年內第二輪地方金交所整頓風暴再度來襲。本次關停的金交所分別為江西贛南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吉林東北亞創新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深圳市銀通前海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上述地方和3月份湖南等四地的公告內容基本相同,除了宣布取消轄內現有金交所的金融資產交易業務資質,提示「偽金交所」風險,並針對地方交易場所經營活動作出了規定和說明。證券時報報導,針對地方金交所的整頓潮已持續近三年。2021年12月17日,證監會要求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並開展金交所的現場檢查工作。此後,各省開始出手整頓地方金交所。之後2021年末,遼寧率先宣布取消金交所。2022年,江蘇、河北等省份也宣布取消省內多家金融資產交易所。2023年12月,證監會再發文加強監管,地方金交所整頓進一步加速。今年3月25日,湖南、重慶、西安等省市宣布取消金交所。今年4月天津也宣告取消。目前僅剩北京金交所仍可正常運作,並未傳出停業的消息。
不擔心美阻陸企獲尖端半導體技術 張忠謀《紐時》專訪:中國將找到反擊方法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近日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訪,對於中美科技戰如火如荼,張忠謀指他並不擔心美國阻止中國企業獲得尖端半導體技術,最終美國公司將失去業務,而中國將找到反擊的方法。報導指出,對於市場關心台海衝突是否升溫一事,張忠謀表示,他和許多人一樣,擔心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可能發生衝突,儘管他認為發生這種衝突的可能性很低。張忠謀說,「真正爆發衝突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我希望避免這種情況。」張忠謀還說,他並不擔心美國的政策會切斷中國公司獲得尖端半導體技術的管道。張忠謀也指出,美國公司將失去業務,中國將找到反擊的方法。(He noted U.S. companies would lose business and China would find ways to fight back.)張忠謀表示,在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挑戰之際,他對自己不能坐在駕駛座上感到有些遺憾。但他表示,2018年退休的時間安排是合理的,「我確實確信我們已經取得了技術領先地位」。
陸地方政府現催債新招!武漢登報要求259家企業還款 金額逾4億元
大陸地方政府現催債新招,武漢市財政局近日在長江日報公布一整版的債務催收公告,詳細列舉了259家欠款企業和欠款金額,要求相關債務公司儘速清償借款,合計總金額超過人民幣(下同)1億元。南方都市報報導,本次列出的欠款總額乃是統計至2018年底。聯合公告中列出的單位除了地方國企、民企、上市公司子公司以外,甚至連區財政局、科研單位等都在其中。其中有五家單位欠款過千萬,分別是東風武漢輕型汽車公司欠款2,354萬元,武漢紅桃開集團欠款2,000萬元,武漢工業國有投資公司欠款1,500萬元,江夏區財政局欠款1,251.9萬元,統一集團欠款1,000.09萬元。據悉,受疫情衝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近些年武漢財政收入受到較大衝擊。此次武漢市財政局列出來的欠款,很多借出時間早,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催收難度大,才會突發登報催債奇招。近年來,大陸官方不斷完善財政借款規範。2014年,大陸財政部針對此前財政資金對外借款規模較大,清理回收不及時等情況祭出最新規定,要求全面清理已經發生的財政借墊款,嚴格控制新增財政對外借款。另,統一企業28日澄清,武漢財政局公告中提到欠款千萬元的統一集團並非旗下組織機構,且旗下子公司也未與武漢當地政府借款。
陸房地產企業億達中國宣布「無法支付優先票據利息」 金額涉及逾573萬美元
在港交所上市的大陸房地產企業億達中國14日晚間公布,公司無法支付優先票據利息,涉及逾573.4萬美元。億達中國表示,該筆2025年到期的票據,原定於今年4月30日到期支付利息,並設有15日寬限期支付相關利息,不過由於宏觀經濟、房地產市場及金融環境的不利因素,無法於5月14日寬限期最後一天前支付相關利息。億達指出,相關利息未獲支付可導致持有人要求加快就優先票據還款,截至14日,公司尚未就加快行動收到優先票據持有人的任何通知。公司又稱,將與債權人保持主動溝通。
陸兩會即將登場 傳全年GDP成長目標拚6%
中國大陸「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即將登場,屆時將公布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稍早市場預期官方會將今年GDP成長目標定在5%~5.5%左右,不過消息人士指出,隨年初解封後復甦態勢強勁,增添經濟回穩底氣,官方擬將成長目標上調到6%,提振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大陸全國政協14屆一次會議將於4日開幕,隨後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揭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人大會議開幕式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揭示今年的宏觀經濟目標。路透2日引述多位參與政策討論的消息人士透露,大陸官方對於今年的經濟成長雄心勃勃,制訂的目標可能高達6%,冀望以此提振就業和市場信心,進而拉抬復甦動能。去年11月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政府顧問建議的經濟增長目標落在4.5%~5.5%。另有消息人士指出,目前房地產行業仍在下跌,今年外貿情勢料將繼續拖累經濟增長之際,主張設定相對溫和增長目標,同時應該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緩解房地產市場疲軟和海外需求減弱的影響。此外,為刺激增長,消息人士預期今年的預算赤字將擴大至GDP的3%左右,並發行約人民幣(下同)4兆元的專項債券以支持投資支出,今年也會繼續堅持3%左右的長期通膨目標。若消息屬實,則上述三項宏觀經濟和財政目標均較2022年更加積極進取,將向外界展現大陸今年全力拼經濟的決心。2022年的兩會工作報告中,GDP成長目標設為5.5%左右,赤字率則安排為2.8%,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為3.65兆元。去年大陸GDP實際成長率僅3%。稍早財經專家普遍認為,大陸政府今年經濟目標可能設定在5~5.5%區間。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原因有三:一是在去年低基期背景下,此一目標具有可行性。二是2022年設定的目標為5.5%左右,若今年低於此,難以堅定各方「穩增長」的信心。三是只有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水準,才能滿足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等綜合需要。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可能訂為5.5%以上,既可修復潛在增長水準又具可行性,同時也基本符合2035年遠景目標的進度。
末日博士魯比尼:未來10年全球儲備貨幣 美元不再獨大
「末日博士」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近日指出,美元在未來10年可能失去在國際儲備貨幣的壟斷地位。他認為,因應中美地緣政治關係,以及央行數位貨幣的出現,國際儲備貨幣將走向美元和人民幣的「二元體系」。魯比尼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自二戰後的布列敦森林體系建立以來,美國一直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全球儲備貨幣,其地位從未受到挑戰。但隨美元因「國家安全目的」而變得日益武器化,以及西方與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之間發生激烈的地緣政治對抗,導致「去美元化」進程正在加速。魯比尼指出,雖然中國實施資本管制,但美國也有自己的資本管制,這將降低美元資產對於敵對國家和相對夥伴的吸引力。這些措施包括對競爭對手實施金融制裁,針對特定國家敏感企業的外來投資加以限制,甚至對違反主要制裁的夥伴國進行二級制裁等。面對美國的「長臂管轄」,其他國家也開始進行反制。魯比尼指出,自2022年起,中國和俄羅斯以及其他金磚國家已進行談判,希望開發一種新的儲備貨幣。另外,俄羅斯和伊朗也在努力創建一種以黃金作為支撐的加密貨幣。與此同時,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在去年12月開展了人民幣石油交易,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中國和沙國間的經濟聯繫近年持續推進,中方已成為沙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魯比尼表示,中國向沙國及其他海合會國家透過人民幣進行石油交易,而中東國家在外匯存底中增持更多人民幣,「有這想法並不意外」。
力拚供應鏈「自給自足」!美財長葉倫:減少美企對台半導體依賴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於當地時間12日表示,美國正努力強化供應鏈,降低美企對台灣半導體和其他技術的「極度依賴」,同時還要防範中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的「地緣政治脅迫」。路透報導,葉倫出席「布列森林委員會」所舉行的活動時提出上述看法。葉倫說,全球經濟正面臨「強大阻礙」,而華府正在努力深化與歐盟及印度太平洋國家之間的整合。葉倫特別提出供應鏈「操之在我」重要性,尤其看到俄國以貿易作為武器,將其作為脅迫地緣政治的工具之後,葉倫指出,接下來要為供應鏈打造更多安全地帶,「減輕對中國等國家依賴造成的脆弱性」。葉倫還說,華府正試圖減少美國企業對來自台灣的半導體和其他技術的「高度依賴」。這些技術依賴也包括在中國等地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或電動車電池等關鍵零組件。她指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不一定只有少數國家,也不一定就是保護主義,重點在於取得的多樣性,方能獲得貿易的益處」。葉倫7月為「CHIP 4」(晶片四方聯盟)結盟前往韓國訪問時,就表達提高供應鏈彈性迫在眉睫。她當時表示,美方希望終止對中國稀土、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他關鍵商品的「過度依賴」,以避免供應鏈出現地緣政治的操控風險。
亞幣殺聲隆隆!菲律賓披索、泰銖全倒地 台幣貶勢煞不住
國際美元指數從年初的96一路上攻,9月21日盤中最高來到110.87,累計狂飆15.77%,非美貨幣全部跌趴。根據中央銀行統計,主要亞幣21日無一倖免,其中以菲律賓披索狂洩0.84%最多,其次泰銖慘摔0.65%,人民幣重挫0.57%,星幣大跌0.42%,反而是外資重兵布局所在的南韓及台灣,韓元及新台幣各貶值0.34%及0.3%,另日圓下滑0.2%,馬來幣和印尼盾各跌0.12%和0.1%。人民幣兌美元匯價21日盤中出現兩波急貶,在岸價和離岸價先後跌破7.05元和7.06元價位,再刷逾兩年新低。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岸價累計跌幅已逼近10%。新台幣21日終場收在31.44元,續創逾三年新低,單日貶值9.5分,總成交量15.7億美元。匯銀主管表示,21日美股四大指數全部震盪收黑,主要亞股也一片綠油油,台股殺聲再起,終場下跌124點至14,424點,加上外資續賣超92億元匯出,新台幣貶勢同步加大,盤中一度重挫1.17角,最低來到31.462元。匯銀主管認為,Fed面對通膨衝高,鷹派升息的態度強硬,歐洲也因俄烏戰爭長期未解拖累,能源價格大漲引發通膨狂飆,歐洲央行(ECB)及英國等央行跟進擴大升息應對,競賽式地已加大升幅至4碼,激勵美元衝高,新台幣等亞幣貶值壓力大,新台幣今年來累計貶幅達11.93%。目前市場預期,Fed可能到明年3月升息才會到頂。匯銀主管預期,短線國際美元指數不排除進一步衝破111,新台幣貶勢止不住,「看來31.5元重要心理關卡,隨時都會失守」。
香港前政務司長李家超新任香港特首 得票率99%
(圖/黃欣製表)香港8日舉行第六屆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香港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以99%的史上最高得票率當選,將於7月1日宣誓後就職。中新網報導,香港過去五屆特首選舉,只有兩次僅有一名候選人,分別是2002年的董建華及2005年的曾蔭權,但當時選舉規則不同,兩人都在無對手情況下自動當選。香港立法會在2006年修改特首選舉條例,加入信任票制度,即便只有一名候選人都要投票,且需得半數選委支持。本次特首選舉,李家超順利取得750張支持票的當選門檻,獲得1,416票支持票、8票不支持票。現年64歲的李家超在1977年以20歲之齡進入警界,2012年轉跑道至保安局出任副局長。2017年港府換屆,李家超晉升為保安局局長。2021年中,李家超取代退休的張建宗,成為首位警隊出身的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政綱有四大重點:強化政府管治能力、增加房屋供應、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建立關愛共融社會。李家超在當選後的記者會上表示,2022年是香港回歸25週年,新一屆政府將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全面提升競爭力。他表示,將堅定維護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確立的憲制地位,保障香港社會大局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香港業界對李家超提升香港競爭力政見充滿期待。香港信報報導,香港廠商會會長史立德8日表示,過去兩年香港營商環境遭受史無前例的內外衝擊,期待李家超上任後爭取恢復通關,為香港經濟復甦重拾動能。香港工業總會表示,期待李家超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把握大灣區機遇宏觀政策方向。陸委會8日表示,冀望新一屆香港特首多傾聽和回應民意,尊重港人追求民主的權利,停止傷害香港自由人權。陸委會指出,長期以來秉持互惠原則推動港台關係發展,未來也將秉持一貫立場,持續推動港台各領域有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