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時報廖素慧」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151 篇文章
民雄農會疑1票6000元賄選,嘉義檢方再傳喚1候選人及數名選民。(中時資料照)

民雄農會傳1票6000元賄選! 檢方再傳1候選人及數選民調查

全省鄉鎮市農會會員代表、農事小組長今(15)日改選投票,嘉義縣民雄鄉農會藍綠競爭激照,傳出1票6000元涉嫌賄選,檢調繼日前傳喚2名候選人等14名涉案人,第2波再帶回1名候選人及7、8名選民訊後請回,檢調嚴密掌握改選防止賄選。檢調日前查獲民雄農會2名代表候選人、2名樁腳及10名選民涉嫌以1票6000元賄選,4嫌交保,10名選民請回,14日投票前夕再傳喚1名代表候選人及7、8名選民調查,訊後均請回。為嚴防賄選暴力介入選舉、或發生會員代表「集體出遊」變相「監管」等情形,主任檢察官江金星、民雄駐區檢察官江炳勳均留守地檢署待命,隨時掌握情資以機動部署查察。嘉義縣農會及各鄉鎮市農會現任總幹事都爭取蟬聯,民雄鄉代表會主席涂文生推出兒子涂榮城登記候聘,挑戰現任綠營的總幹事陳加茂,但涂榮城未通過資格審查,提早出局。藍綠掌握的會員代表人數五五波,藍營仍不甘示弱,由涂文生操盤力拚會員代表過半席次,則可掌控理事會,卡陳加茂遴聘案,本屆民雄鄉公所及代表會是藍營當家,此次農會選被視為2026縣長及鄉鎮市基層選舉的前哨戰。

嘉義縣民雄鄉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於2019年停辦,中正大學證實不接手校地。(圖/報系資料照)

整修老舊校舍至少逾億!協志工商校地捐贈案 中正大學證實破局

嘉義縣民雄鄉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6年前停辦,6公頃校地原定捐給國立中正大學,雙方也簽署備忘錄,但近來生變傳聞不斷。中正大學12日證實捐地案破局,原因是整理協志工商校地及老舊校舍至少要花費約1億元,沒有中央及地方奧援,學校根本負擔不起。中正大學主任祕書李藹慈表示,協志工商欲捐贈的校地有數棟老舊校舍,不僅沒有建照、使用執照,結構也需補強,校方評估約需1億元整修經費,但因未獲教育部、衛福部、經濟部、嘉義縣政府資源協助,單憑學校之力難以負擔此龐大費用。此外,依《國有財產法》規定,中正大學若接手協志校地,只有使用權、管理權,加上雖然初步構想規畫作為學士後醫學系相關用途,但目前尚無具體進度。李譪慈說,今年1月上旬協志工商行文捐地事宜時,中正希望再商談,但1月17日協志即再行文表達「停止捐地」。據了解,協志工商6公頃校地位於省道台1線旁,交通便利,2021年11月與中正大學簽署捐地備忘錄時,地方人士均表示樂觀其成並傳為佳話,但如今確定破局,美事未竟,地方都覺得遺憾。協志工商2019年停辦後,2024年1月經嘉義地方法院公告解散及清算,董事會股東成為清算人,負責處理捐校地事宜;但因費心勞神,前董事長何明宗、王姓董事、林姓董事等3位清算人分別以年事高、健康、旅居國外等原因,向嘉義地院聲請請辭清算人遭駁回,理由是清算人均由學校委任,與學校合意解除委任關係即可。嘉義地院指出,財團法人除因合併或破產解散外,應即進行清算,清算人除由法院選派者外,得由股東會決議解任;經查清算人與協志工商是委任關係,得由聲請人向協志工商終止委任關係,不必由法院解任,若終止委任關係有爭議,則另行提出訴訟。

嘉義市政府前交通處長鄭君健將2支公務手機送給女兒、妻子當禮物。嘉義地院判其2年、緩刑5年,向公庫支付20萬元,可上訴。(圖/報系資料照)

公費買2支iPhone寵妻女 嘉義市前處長貪汙緩刑

嘉義市政府前交通處長鄭君健將2支公務手機送給女兒、妻子當禮物,遭控侵吞公款1萬6000元,被起訴貪汙罪,嘉義地院審酌鄭男坦承犯行且繳回2支手機,犯行輕微,最後判其2年、緩刑5年,向公庫支付20萬元,可上訴。鄭男已於2023年8月退休,檢方起訴指出,鄭男2019年1月14日至2023年4月10日擔任嘉義市政府交通處長,2018年7月間指示下屬以「為辦理活動或外出會勘時公務所需」為由,簽辦購置處長公務手機,他再到中華電信門市用公務機門號辦理每月1399元資費綁約2年,以1萬3300元購買iphone 11(當時空機市價約3萬元),申領8000元公款,自付5300元,1年後這支手機交給女兒使用。公務機使用2年後可報廢,鄭男於2022年8月欲申辦新公務機,指示下屬用他牌手機向市府行政處申請報廢遭拒,改拿破損、無法關機的黑色iphone11混充報廢,白色iphone11仍由女兒使用,自己持用小米手機處理公務。鄭男2022年9月以同樣手法,申購1支白色iphone 14 pro當公務機,當時空機市價約3萬8400元,搭配月租費1399元綁約4年,以8800元購入當天即送給妻子當生日禮物,申報公費核銷8000元,自費僅800元。法官審理,鄭男前後購買2支手機送妻女,侵吞公款1萬6000元,犯貪汙罪之侵占公有財物罪共2罪,各處1年6月、應執行2年,褫奪公權2年、緩刑5年,並向公庫支付20萬元,犯罪所得2支手機均沒收,可上訴。

阿里山公路起點處的地久吊橋今年起封閉禁通行,將另建新橋。(圖/中國時報記者廖素慧攝)

這下情侶該去哪?阿里山「天長、地久」吊橋將拆除 未來僅有它重建

往阿里山必經的嘉義縣番路鄉觸口「天長橋」、「地久橋」2座吊橋,流傳著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浪漫傳說,吸引遊客絡繹不絕,因橋梁結構年久老舊,都封閉了,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表示,為顧及安全,2座橋都將拆除,地久橋會建新橋,工程最快3月發包。阿管處指出,出口的天長吊橋、地久吊橋遊客相當多,2座橋興建至今40餘年,屢次檢修,但仍有主索、垂吊索等鋼索斷絲等吊橋構件嚴重老化情形,加上近年來地震、風災影響,為遊客安全、提升旅遊品質,對2座吊橋全面整理。但「天長吊橋」橋塔位處陡峭河岸邊坡,下邊坡長年受水流侵蝕,橋塔基礎、錨定座周邊邊坡崩落明顯,多次修復邊坡效果有限,崩落風險極高,嚴重威脅橋塔及錨定座安全,且該處地質不宜改建,自去年2月29日起永久封閉, 將拆除,只保留橋塔紀念。阿里山公路起點處的天長吊橋已封閉禁通行,將拆除,只保留橋紀念。(圖/阿管處提供)「地久吊橋」則有多處木縱梁腐朽損壞,考量遊客通行安全,依《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第8條規定辦理,今年1月1日起封橋,由於損壞的主構件已超過使用年長,且不易更換,此橋將拆除,另建新橋。阿管處表示,規畫新建的地久吊橋約136公尺長,經費約1億元,已完成設計圖說審查,正辦招標前置作業,最快今年3月辦理工程招標,初估工期420日曆天,預計2026年下半年竣工。嘉縣府文化觀光局指出,天長地久兩座吊橋座落在八掌溪與獨寮山間河岸上的觸口村,是阿里山公路的起點處,是早期番路鄉內公田庄經觸口至嘉義的必經之橋,天長橋在高處,位在龍隱寺後方,地久橋在低處,與觸口橋平行於台18線上。2座吊橋一高一低,跨越溪河,在橋上俯瞰風光,視野開闊,尤其天長吊橋距離溪底深,走完吊橋是一大挑戰,而橋名天長地久,更吸引成雙入對的情侶漫步橋上,既浪漫又考驗膽量,但隨著天長橋永久封閉,試膽量成絕響。

阿管處力推阿里山觀光,圖為阿里山林鐵蒸汽火車行駛林間的美景。(圖/阿管處提供)

餘震不斷遊客卻步!阿里山較去年少3萬觀光人次 嘉義旅客全來這

0121嘉義大埔6.4地震後餘震百餘起,年初二更有5.6地震,阿里山雖榮獲紐約時報評為2025年全球最值得造訪的景點之一,但春節期間觀光客比去年大減3萬多人次,民宿退訂約2成,反觀嘉義市文化路夜市天天爆人潮,1周來突破50萬人次,地震讓觀光客對上山旅遊卻步。嘉義市文化路春節期間從下午就人潮滿滿。(圖/中國時報廖素慧攝)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力推阿里山榮獲紐約時報評為2025年全球最值得造訪52處景點的第19名,是台灣唯一上榜的旅遊目的地,力邀遊客上山飽覽阿里山的天然美景,只是餘震連連,年初二嘉義大埔又發生5.6地震,震壞上山旅遊的興致。阿管處統計初一至初三大阿里山觀光客共6萬3269人次,每天各約2萬多人次,而去年春節初一至初三共有9萬7042人次,每日平均3萬多人次,阿管處副處長陳榮欽認為地震頻繁,影響民眾上山旅遊,還有連假長很多人出國旅遊也有關係。阿里山榮獲紐約時報評為2025年全球最值得造訪景點之一,圖為楓紅阿里山雲海。(圖/阿管處提供)嘉義縣民宿協會理事長簡坤瑩苦笑說「遊客少就賺到休息啦!」,他說,比往年至少減3成遊客,原本訂滿的旅宿因為地震搖不停,退訂約2成,住民宿很多年輕人因長輩叮囑不要到山區玩,就卻步了。嘉義市檜意森活村、城隍廟、蘭潭、市立美術館等景點則人潮湧現,特別是文化路夜市天天爆人潮,平日徒步區交通管制從晚上7時開始,春節期間提早從下午6時開始管制交通,但人潮從下午3、4點就已占滿街道,攤商也提早從中午就營業,愈晚愈是人山人海,而被網友戲稱「大型暖暖包」。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長張婉芬說,以電信流量統計,自1月24日至31日,文化路夜市累積50.2萬人次,是平日人潮的3倍,顯示市府近年來多元、積極推動城市觀光有成,加上此次春節連假長,吸引遊客來嘉體驗木都文化及吃獨「嘉」美食。

嘉義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說明國運籤詩意涵國家要和,人民才有福氣。(圖/廖素慧攝)

新港奉天宮抽出「中上籤」國運籤 董事長曝國家「不和」無用

今天大年初四迎神,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抽出國運籤為己巳「欲去長江水闊茫,行舟把定未遭風,戶內用心再作福,看看魚水得相逢」,董事長何達煌表示,是中上籤,國家要「和」,是不錯的籤,還要注意地震等天災。新港奉天宮今天開廟門迎神,何達煌率董監事、鄉長葉孟龍、縣議員黃啟豪、陳文忠等人及信眾們參拜開台媽祖後,從內殿請出公籤,放入籤筒,由何達煌擲筊抽國運籤,經多次擲筊後抽出己巳(33首)籤才獲得3個聖筊,象徵媽祖諭示為國運籤。何達煌說,這支籤不錯,是中上籤,籤詩意涵今年國家要「和」,國家若不和都無用,國家和大家都有福氣。嘉義新港奉天宮今天抽出國運籤己巳籤。(圖/廖素慧攝)  嘉義新港奉天宮今天抽出國運籤及各行業公籤。(圖/廖素慧攝)

土木技師公會到大埔鑑定震災民宅屋頂狀況。(圖/黃敏修提供)

嘉義地震致逾130建物受損 縣府曝修復、拆除補助辦法

0121嘉義大埔6.4地震,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到大埔鄉勘察鑑定130餘件公有建物及私有民宅,災損提報至2月14日,嘉義縣政府表示,修復最多補助200萬元、拆除最多補助300萬元;連日來餘震不斷,大埔鄉長吳明勲說,幸無新災情。0121嘉義大埔6.4地震後,餘震連連,25日上午7點18分台南楠西芮氏規模5.4地震,嘉義縣市4級地震,尚無災情傳出。吳明勲說,大小餘震一直搖,過年都怕怕的,幸好沒有新災情,0121地震至少有50個以上水塔受損,已報請立委陳冠廷希望爭取政府專案補助復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13位技師與大埔鄉公所24日到永樂、茄西、西興、和平、大埔等5村勘察鑑定130餘件公共建物及民宅受損情形。嘉義市議員、技師黃敏修指出,學校及公共建築10多件,民宅逾百戶,少部分建築因梁柱或牆壁傾斜、壁體受損有墜落物之虞等可能受餘震影響而有危險者貼紅單,還有多處有次級危險則貼黃單,土木技師公會此次提供即時鑑定,希望協助災戶盡速補強或重建。嘉義縣政府表示,受損的危險建築物後續經縣府所委託專業技師公會認定符合資格者,修復最高補助200萬元、拆除最高補助300萬元,張貼紅、黃單災戶另發給每口4000元至2萬元不等慰問金,公布「嘉義縣社會局仁愛基金賑災專戶」帳號,籲請捐款協助災戶。嘉縣府表示,0121地震災損提報受理至今年2月14日,民眾在清理前拍照存證,於限期內向公所提報,公所會協助震後災區各項專業勘查鑑定和相關救助申請。

嘉義市垂楊路上的「陳聰明沙鍋魚頭」店已熄燈歇業。(廖素慧攝)

陳聰明暫時退場 嘉義林聰明沙鍋魚頭一人制霸

嘉義市「林聰明沙鍋魚頭」是國際知名美食老店,每逢假日年節就大排長龍,民進黨嘉義市黨部前主委陳英華在垂楊國小對面開「陳聰明沙鍋魚頭」,引爆沙鍋魚頭爭霸戰,但陳聰明沙鍋魚頭店因房東要漲房租,去年8月已歇業,林聰明沙鍋魚頭順勢成為沙鍋魚頭美食界霸主。陳英華說,該店租約至今年1月到期,但房東去年5月即以土地漲價為由,租金從5萬元漲成6萬元,因租金談不攏,他去年8月就暫停營業,先休息一陣子,想在中正路、文化路商圈一帶找適合地點重新再開張。「陳聰明沙鍋魚頭」自1992年起營業8年,生意一直不錯,當初先開在林聰明沙鍋魚頭的老店相隔5家店的旁邊,陳英華掛起「請支持我,不能一家獨霸」看板,後來才搬到垂楊路的店面。中正路林聰明沙鍋魚頭店已傳承3代,去年歡慶70周年,林聰明的女兒林佳慧用心經營,將沙鍋魚頭推上Netflix美食節目,打開國際知名度,最近也登上「一碗江湖」美食紀錄片,還開發出沙鍋多元商品熱賣,平日生意就熱鬧滾滾,每逢周休假日年節更是大排長龍,是嘉義市第一家用「抽號碼」牌叫號的美食老店。陳聰明沙鍋魚頭店初始開在中正路上,叫陣意味濃厚,也引發正統、山寨沙鍋魚頭的爭議,很多人看得霧煞煞,但林聰明沙鍋魚頭有註冊商標,而中正路陸續有店家賣沙鍋魚頭,曾被網友戲稱是「沙鍋魚頭一條街」。有民眾在阿里山公路上發現一家「陳聰明沙鍋魚頭」開店營業,陳英華說,並非他開的店,店主另有其人。

阿里山林鐵3日慶祝通車112周年,眾人體驗搭乘檜木車廂小火車。(圖/嘉市府提供)

阿里山林鐵通車112周年 林務局將投60億推動「軸帶計畫」

阿里山林業鐵路中斷15年後,去年完成長達1106公尺的42號隧道新建工程,終於全線通車,讓百年林鐵能繼續搭載許多人的夢想向前行,林鐵及文資處3日歡慶小火車通車112周年,林業署將以60億元推動「阿里山林業及文化軸帶計畫」。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3日在北門車站舉辦「篳路藍縷林鐵人,復舊創新慶重生」感恩會,慶祝阿里山林鐵通車112周年,林業署長林華慶、林鐵及文資處長黃妙修、已退休林務局長顏仁德、前副局長楊宏志等林鐵人,齊聚一堂,嘉義市長黃敏惠、多位市議員及各界人士參加。現場播放《林鐵的靠山》影片,帶大家回顧百年林鐵阿里山小火車從載運林木、轉型搭載旅人、再蛻變為華麗的觀光列車,還有各世代林鐵人致力守護鐵道文化所用的技術、心力及精神,向林鐵人致敬。阿里山林鐵歷經莫拉克風災、杜鵑颱風重創而中斷15年,2024年7月6日才全線通車,7月19日賴清德總統親至阿里山慰勉林鐵人的辛勞,並宣布會投入更多資源繼續推動「阿里山林業及文化軸帶計畫」。林華慶表示,「阿里山林業及文化軸帶計畫」分8年2期推行,共約60多億元預算,逐年編列,今年是第1期第2年,以鐵路為軸心沿各車站場域,結合嘉縣市府推動,打造文化深度旅遊的體驗。林華慶還說,林鐵全線通車首重安全,會繼續改善鐵軌的道渣、路基加固,沿線通訊、監測、光纖埋設陸續執行,正在埋設網路光纖,此外,下半年還會有新購買的觀光列車加入營運。黃敏惠表示,過去阿里山林場開發成就了嘉義市「木都」,阿里山林鐵是台灣、嘉義的珍貴的文化資產,在林鐵人打拚下終於恢復全線通車,形同是「接骨、轉骨又脫胎換骨」,我們懷抱著感恩、感動及前瞻未來心情,慶祝林鐵通車112周年,市府持續推動木都3.0計畫,打造新永續木都生活。

女遊客闖入軌道區背對著小火車拍照,瞬間遭小火車擦撞。(圖/讀者提供)

鳴笛還在拍!女遊客背對鐵軌拍照 遭阿里山小火車撞擊畫面曝

阿里山小火車今(14)日上午11時13分開往山上的定期列車,行經25公里330公尺處(第1觀景臺),發現有民眾違規闖入軌道區,經列車鳴笛示警,仍有1位拍照旅客走避不及,與小火車擦撞,旅客左腳受傷小火車倒退嚕至樟腦寮車站,由救護車送醫,列車延誤約60分鐘,62位遊客受影響。從曝光影片可見,阿里山小火車14日開往山上的定期列車行經24.330K處(第1觀景台),有1名女遊客闖入軌道區背對著小火車拍照,小火車鳴笛示警,她似乎置若罔聞, 瞬間遭小火車擦撞她的後背包後整個人摔倒在地,旁人驚聲尖叫,有名女子大喊「妳不要動了,不要動,妳沒怎樣吧?」驚險畫面曝光,怵目驚心。對此,林鐵及文資處PO文表示,有關今日民眾違規入侵阿里山林鐵軌道,致遭受列車撞擊受傷事件,本處除將依鐵路法給予該民眾重罰外,該民眾是參加「夢想國際旅行社」的帶團活動。經查,「夢想國際旅行社」之前亦曾有帶團違法行走林鐵軌道,經工作人員勸導不聽之前科,此次帶團行走軌道,並放任團員於軌道區域四散拍照、無人管控示警,置團員安危於不顧,本處除予以強烈譴責外,並已協請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給予禁止申請進入眠月線必經之阿里山一葉蘭保留區之權利1年。本處另將行文交通部觀光署查處該旅行社之行政責任,並依規定給予嚴懲。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