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李文輝」記者的文章列表
他郵輪上突發疾病送花蓮治療 兩岸同心跨越山海的救助接力
兩岸同心一場跨越山海的救助接力。圖為劉某回到家鄉湖北。(圖/中國新聞網)兩岸同心一場跨越山海的救助接力。圖為在兩岸醫護人員幫助下劉某安全抵達湖北。(圖/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網14日報導,隨著華信航空AE217航班14日下午緩緩駛入武漢天河機場,在花蓮治療近兩個月的大陸居民劉某安全回到家鄉湖北。10月11日,湖北宜昌劉姓市民搭乘郵輪從香港前往宮古島旅遊。13日晚間,郵輪行經台灣花蓮縣附近海域時,劉某突發疾病,經簡單救治後,仍有生命危險。郵輪發出求救信號,台灣方面積極回應,派出直升機將劉某就近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治療。事後,湖北省台辦發給傅(山昆)萁一封感謝函。感謝對「患者及其家屬給予鼎力相助」「特別是徐榛蔚縣長多次可醫院親自看望劉先生,令人感佩」「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劉某家屬接到相關資訊後,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遂向宜昌市台辦求助。宜昌市台辦和湖北省台辦通過多種管道,請託花蓮縣議員吳建志協助處理此事。吳建志多方奔走,請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山昆)萁、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辦公室幫助病人協調醫院救治事宜,並幫助家屬與醫院建立穩定的溝通管道,協助病人家屬辦理入台證件。與此同時,慈濟醫院對劉某展開了積極治療,經過兩次手術,病人脫離生命危險,生命體徵正常,意識清醒,能夠簡單交流。然而,種種原因,家屬的赴台證件辦不下來。家屬不能赴台,病人接不回來。在傅(山昆)萁、徐榛蔚辦公室的共同幫助下,慈濟醫院醫護人員14日在吳建志陪同下將劉某送回大陸。至此,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一場跨越山海的救助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病人家屬在機場見到劉某那一刻,忍不住熱淚盈眶,頻頻向醫護人員鞠躬致謝,並送上錦旗。
強震沒震垮希望!災後重建順利 甘肅積石山4萬戶過暖冬
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大陸央視14日報導,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去年12月18日發生規模6.2地震。震後大陸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統籌指導災區開展恢復重建工作,組織冬春救助。眼下,甘肅積石山地震災區住房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從帳篷、板房、再到新房,災民搬遷進入尾聲。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四堡子新村村民韓少明,正在自家小院忙活。今年10月底,他從活動板房裡搬進了新家,和他一起搬家的還有老宅裡的花。在地震中,韓少明家老房子嚴重受損,一家5口人住進活動板房。本以為新房要在明年才能建成,但驚喜的是,新房子從動土動工到完全建成,只用不到7個月時間。韓少明說,「房子本身是125平方米,建出來128平方米,最後是按128平方米算的,這裡面享受15萬元(人民幣,下同)國家補貼,還有10萬元無息貸款,自己籌5萬元過一點。這邊房子都修得比較好,交通比以前更加便利。」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搬進新房子,韓少明一家冬季取暖不再使用煤爐,而是用更方便的空氣能熱風機,不僅少了煙薰火燎,還可享受階梯電價。當地電力部門針對積石山縣給予特殊電費政策,從晚上7時到第二天中午12時,每度電只需要兩毛六分錢,比市場價低一半。村裡廣場周邊,也建起了衛生室和老年人活動中心,村委會服務設施也更完善。最近,韓少明的妻子馬小紅在村委會設置的零工驛站找到工作。如今,積石山地震災區房屋需維修加固和原址重建的3.9萬多戶受災群眾已全部重新入住。7個平房安置點和6個樓房集中安置點的1萬多套新房已全部建成,供水、供電和供熱、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在11月底全部完成,受災群眾搬遷已進入尾聲。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積石山縣副縣長馬雲平說:「我們全力以赴保障好群眾過冬問題,解決群眾在搬遷過程當中和剛入住以後出現的各種困難問題,受災群眾基本上能夠實現安全溫暖過冬這個目標。」積石山規模6.2地震,還造成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化隆縣、循化縣三縣46個鄉鎮419個行政村,約3.8萬戶民眾房屋受損。如今地震過去一年,在海東市民和縣官亭鎮,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全部完成。新鋪設柏油路連接家家戶戶,有的正在裝修,有的已搬入新居。來到受災群眾趙麗家中,屋內採暖設施,沙發、冰箱、灶爐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趙麗說:「挺高興的,畢竟災後都快一年了,我們也是從帳篷到板房再到我們的新房,都特別激動。蓋了這麼好的房子,對於我爸爸媽媽來說也是一種幸福。」趙麗家原本住在趙木川村台子社,他們家木質結構的房屋受地震影響,出現大面積裂縫。政府通過避險搬遷安置方式,將他們一家搬到現在新台子村安置區,像她家這樣避險搬遷安置全村有78戶。在民和縣,像趙麗家這樣需要重建的共有1653戶,其中選擇統規統建的264戶。以趙麗一家六口為例,光是房屋重建補貼款這一項就享受了16.5萬元。同時,政府還給每戶裝修補貼1.68萬元,再加上各級救助補貼款項,一共達到了20.5萬元。海東市民和縣應急管理局局長陳文合指出,按照戶報、村評、鄉審、縣定程序,精準確定冬春救助對象,明確掌握受災群眾救助需求,解決發放冬春救助資金。同時,為受災群眾發放衣物、棉被、糧油、煤炭等救災物資。截至目前,海東市185個安置點1萬2229戶5萬5040人,已全部回遷。青海省應急管理廳救災保障處副處長袁東寧表示,初步摸排,確定全省冬春救助對象14萬1800多戶58萬5900多人。正會同財政廳制定分配方案,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合理統籌救災款物,科學制定實施方案,確保每一戶、每一人在春節之前就能夠領到救助資金。
陸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遭約談後猝逝 官方稱疾病網掀內幕
社群平台X傳出,吉林官方媒體《吉林日報》11日緊急下架一則該省一、二把手10日與中國大陸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在北京舉行正式工作會報報導,顯示俞建華已經出事。遭紀檢人員約談後,10日深夜在辦公室輕生。中國海關總署網則於11日晚間22時過後,突發署名「海關總署俞建華同志治喪工作小組」發布《訃告》,指「2024年12月10日,中共海關總署黨委書記、署長俞建華同志因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享年63歲。」 陸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突然死亡,疑遭調查,官方稱突發疾病享年63歲。圖為《吉林日報》未及撤下的俞建華(左欄二題)報導。 (圖/摘自吉林日報)俞建華死因十分突然,因為大陸東北《吉林日報》先是排版於12月11日見報報導,俞建華於12月10日與中共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省委副書記兼省長胡玉亭,在北京舉行工作會談,指要「努力在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取得突破,更好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但印刷時,突然遭到撤稿,引人注目。中央社引述旅美中國時事評論人蔡慎坤今天下午在X平台發文稱,俞建華昨晚在辦公室輕生了。按說俞建華是中共20大經過習近平人事班子精心挑選的正部級官員,進海關的時間只有兩年多一點,如果要查俞的政治背景或者是腐敗問題,很可能是在商務部的問題,但俞在商務部更多扮演的是一個商務判斷高手,擁有的實際權力很有限,「周一中紀委人員才找談話,沒想到馬上就輕生了」。中央社報導,中國媒體人羅昌平隨後也在X平台發文稱,俞建華10日晚上10時37分在辦公室輕生;引線之一是每年花人民幣幾十億元搞的智慧海關項目的貓膩。在此之前,中共中央第五巡視組4月進駐中國海關總署巡視約3個月,當時俞建華還在「中央第五巡視組巡視海關總署黨委工作動員會」發表講話,要求「積極主動接受中央巡視組的監督檢查,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向巡視組彙報工作、提供情況、反映問題」;其後就傳出他的副手被查落馬。中共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9月24日通報,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10月22日,孫玉寧遭到免職。簡歷顯示,俞建華(1961年12月~2024年12月10日),男,漢族,江蘇鹽城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生前深受器重,現任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海關總署署長、黨委書記。曾任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大使、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
陸網紅流量歪風!聯合國總部打卡「凹菁英人設」 引公眾輿論批評
澎湃新聞7日報導,流量的風,吹到了聯合國?近日,大陸網上出現不少在聯合國總部打卡的網紅博主,當事人被包裝成在聯合國出席會議或演講,打造虛假菁英人設。引發公眾反感和輿論批評,也讓一些以正規途徑進入聯合國實習或工作的青年無辜「被誤傷」。澎湃新聞報導,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紐約辦公室主任馬可·蘇阿佐美東時間6日表示,聯合國設有專門參觀辦公室,為提前購票的遊客提供專業導覽服務。此外,聯合國內部還舉辦許多聯合國各機構、聯合國體系、會員國及其他相關組織舉辦的開放性會議,這些會議允許拍照、錄影及媒體活動。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紐約辦事處無法控制遊客或會議參與者常規的拍照等行為。據媒體報導,聯合國官網有著預約參觀的入口,成人價格為26美元,13歲以上學生憑學生證支付18美元,5歲-12歲兒童支付15美元,60歲以上老人支付18美金,現場還提供多國語言導遊服務。相關預約已到了2025年1月份。「應該尊重和支持通過正規管道進入聯合國工作的青年人才,同時也應該加強對虛假行為的打擊和監管,維護聯合國的形象和聲譽。」馬可·蘇阿佐說。澎湃新聞報導,進入聯合國實習和工作需要什麼樣能力?哪些正規管道?中國大陸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層次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專案」服務單位中科浩博聯合國實訓團項目相關負責人指出,進入聯合國實習和任職,首先需要具備的是扎實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和漢語)中,英語和法語尤為重要。除了語言水準,求職者還需要具備溝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國際組織、跨文化工作所需要的某些能力,如夥伴關係、團隊精神、協同配合等。其中,應聘實習生是較為常見的途徑,需要大學高年級在讀或碩士以上學歷,並具備一定語言能力和專業素質。聯合國青年專業人員考試(YPP)則是專門針對18-32歲青年人才專案,通過嚴格筆試和面試選拔,有機會成為聯合國儲備人才。此外,聯合國各職能機構也會單獨招聘,如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聯合國環境署等,這些機構官方網站、微博等管道都會發布招聘資訊。
受賄金額高達3億8136萬元 安徽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前副主任遭判14年
安徽紀檢監察微信公號公布,安徽省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27日對安徽省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前副主任、淮河能源控股集團前黨委書記、董事長孔祥喜受賄8474.7193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3億8136萬元)犯受賄罪一案,作出一審宣判,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併科罰金650萬元追繳違法所得及孳息上繳國庫。法院審理查明,1996年至2023年,被告孔祥喜利用擔任淮南礦務局謝一礦礦長,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便利,為他人在業務承攬、煤炭供應、融資借款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價值共計8474.7193萬元(其中4564.0575萬元未遂)。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孔祥喜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孔祥喜收受他人賄賂既有既遂又有未遂,應按受賄總額定罪處罰,未遂部分量刑考慮。鑒於孔祥喜如實供述罪行,真誠悔罪、退贓,自願認罪認罰,具有法定、酌定的從輕、從寬處罰情節。法院綜合孔祥喜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悔罪態度等情況,依法作出前述判決。宣判後,孔祥喜當庭表示不上訴。
「中國天眼」7年來發現上千顆脈衝星 數量遠超國際其他望遠鏡總和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26日透露,位於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調試以來,發現的脈衝星數量突破一千顆,超過同一時期國際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星數量的總和,貢獻了脈衝星領域多項重大成果,這對於理解脈衝星的形成和演化及檢驗前沿物理規律等具有重要意義。脈衝星是宇宙中一種旋轉的中子星,是中等品質恒星消亡後演變而成的,因其不斷地發出電磁脈衝信號而得名。專家指出,截至2024年11月,FAST發現的脈衝星數量已經突破一千顆,超過同一時期國際上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星數量的總和。從FAST在2017年10月發現首顆脈衝星至今,大陸國內科研團隊通過對銀河系盤區開展脈衝星快照巡天觀測的方式,發現了750餘顆脈衝星,其中包括偶發脈衝星、毫秒脈衝星、脈衝星雙星系統等,另外通過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球狀星團脈衝星巡天等觀測模式,也有200餘顆脈衝星被發現。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韓金林表示,銀河系盤區是恒星聚集的地方,大量的恒星在這邊演化,最後形成了脈衝星。團隊發現的脈衝星當中,其中有一部分脈衝星輻射特徵特別奇特,它們僅僅偶發一些脈衝,幾分鐘發一個,所以這些脈衝星是非常重要的,過去人類是不知道的。脈衝星輻射是長達半個世紀的難題,FAST高靈敏度的觀測,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新的線索。據瞭解,除了對脈衝星的監測,中國天眼FAST自正式開放運行以來,還在快速射電暴、中性氫、納赫茲引力波等多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原創性成果,其中發現最短軌道脈衝星雙星、捕捉納赫茲引力波信號的初步證據等突破性進展,極大提高了中國在國際射電天文領域的話語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主任姜鵬稱,批量地發現脈衝星是提供一種機遇,就是產生重大科學發現的這種機遇。現在僅用幾年時間,就走到了最前沿,它對檢驗一些前沿的物理規律,比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為人類認識宇宙太空奧祕,作出了中國的貢獻。
陸載人登月任務進入新階段 太空船等初樣產品研製測試中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21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六屆載人航太學術大會表示,大陸載人月球探測工程載人登月任務,已經完成前期關鍵技術攻關和深化論證,目前全面進入初樣研製階段。大陸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是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承載著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的偉大夢想。根據計畫,大陸將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等,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載人月球探測能力。「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太空船、攬月月面著陸器、載人月球車等初樣產品正在緊張研製過程中。不少初樣產品已經研製出來,正在進行相關測試。」周建平說。今年是神舟一號發射成功25周年。25年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已經圓滿完成34次飛行任務,將38人次太空人送入太空。「這說明我們擁有了一定規模的優秀太空人隊伍,他們所積累的太空飛行的經驗,一定會對未來的載人登月任務提供經驗,也是提供人力資源的充分保證,這正是我們載人登月任務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周建平說。截至目前,大陸已經先後選拔了四批太空人。據瞭解,大陸太空人隊伍未來不僅要完成太空站任務,還要執行載人登月任務。大陸載人登月任務的主要過程為:首先發射攬月月面著陸器,月面著陸器在環月軌道停泊等待,然後再發射夢舟載人太空船,太空船與著陸器在環月軌道交會對接。太空人從太空船進入著陸器,著陸器與太空船分離後下降到月面,太空人開展月面活動。之後,太空人乘坐著陸器起飛上升與太空船對接,太空人進入太空船。太空船與著陸器登月艙分離後,返回地球。
霧霾襲來!京津冀多市「重度空污」 專家分析:來得早、時間長、程度重
澎湃新聞10月31日報導,10月下旬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連日出現空氣汙染天氣。10月31日傍晚,北京市已達到中度汙染程度。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對此輪汙染過程解讀時稱,此次汙染過程概括為來得早、時間長、程度重等特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正高工王威說:「這次汙染過程一是來得早,比過去五年平均提前了一到兩周;持續時間上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本次汙染過程從10月23日以來一直持續至今,中南部汙染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清除,處於持續汙染狀態,累積形成了區域性汙染團;此次過程汙染程度重,截至10月30日,京津冀及周邊『2+36』城市共出現31天次中-重度汙染(其中重度汙染8天次、中度汙染23天次)。另外,氣象條件複雜多變,康芮颱風路徑北上,更增加了本次過程發展趨勢的不確定性。」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胡京南指出,從區域PM2.5組分特徵來看,硝酸鹽占比最高,達到50%左右,反映工業企業、重型柴油貨車、工程機械等排放的NOx在靜穩小風、貼地逆溫、高溼大霧等不利氣象條件下發生了快速的化學轉化,是出現PM2.5中-重度汙染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特別是秋冬季,空氣汙染情況明顯改善,但進入今年10月下旬,北京連續出現空氣汙染情況。對此,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教授級高工孫峰說,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最新預測預報結果,10月31日,中低層偏西南風,受區域傳輸和高溼、逆溫影響,預計北京市全天空氣品質為輕-中度汙染,部分時段部分區域可達到重度汙染。11月1日凌晨至上午,有弱冷空氣偏北風擾動,汙染略有緩解,下午擴散條件再次轉差、汙染水準再次上升,全天預計輕度汙染;11月2日,受低壓控制、偏西南風、高溼度影響,擴散條件不利,預計輕至中度汙染;11月3日,冷空氣影響可能推遲,預計全天空氣品質良至輕度汙染,其中凌晨至上午維持閉合低壓、高溼度、偏南風,擴散條件不利,預計輕度汙染,中午下午轉強冷高壓,強偏北風,預計優良;11月4-6日,受強冷空氣活動影響,預計空氣品質優良。胡京南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南部汙染依然較重,冀魯豫交界地區多城市已達重度汙染。10月30日夜間至31日上午,在不利氣象條件作用下,區域中南部地區汙染持續累積,其中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汙染形勢相對凸出,多個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過150微克/立方米,個別城市超過200微克/立方米。胡京南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區域北部空氣品質改善,10月31日上午北京市PM2.5濃度回落至70微克/立方米左右達到二級良水準,但部分沿山站點還處於中-重度汙染。胡京南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區域內37個城市依法依規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據大陸《大氣汙染防治法》和《關於進一步優化重汙染天氣應對機制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截至10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7個城市開展區域應急聯動,北京市啟動黃色預警,天津市、河北省11個城市、山東省6個城市、河南省全域啟動橙色預警,積極應對本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區域針對重點行業、重型貨車等採取管控措施,並對一些重點企業採取協商減排措施,有助於減緩PM2.5汙染累積。」胡京南說。
神舟十九號完成第5次「太空會師」 三代太空人拍下「全家福」報平安
綜合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太」與大陸央視新聞報導,在載人太空船與太空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神舟十九號太空人乘組從太空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北京時間30日12時51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八號太空人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九號太空人乘組入駐中國太空站,「70後」、「80後」、「90後」太空人齊聚「天宮」,完成中國航太史上第5次「太空會師」。據指出,執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太空人乘組由「70後」蔡旭哲、「90後」宋令東、王浩澤組成。執行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太空人乘組,由同為「80後」的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組成。神舟十九號3名太空人進駐中國太空站後,兩個太空人乘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牽掛他們的全國人民報平安。後續,兩個太空人乘組將在太空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6名太空人將共同在太空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工作。從神舟太空船轉移至太空站,太空人需要完成打開和關閉艙門等動作,開展穿艙活動。為了防止太空人在艙內生存的氣體洩漏,艙門必須始終保持良好的密封狀態。中國新聞網介紹說,早期的神舟太空船是整艙加壓,可通過檢測整艙艙壓變化來判斷艙門的密封性,這種方法雖準確可靠,但存在耗時長的缺點。對此,科研人員研發了艙門快速檢漏儀,實現了對神舟太空船艙門和對接面的快速準確檢漏。通過內部的核心傳感系統,艙門快速檢漏儀可以感受壓力和溫度的變化,在短時間內判斷艙門是否關閉完好,從而提示太空人「艙門已關好,可以脫航太服」。當前,艙門快速檢漏儀已成為載人航天器的「必需品」,為太空人艙內活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南京野豬氾濫成災!衝撞高鐵致機械師身亡 還闖旅店覓食
極目新聞29日報導,南京一列高鐵10月27日與野豬相撞,機械師下車排查故障時,被鄰近列車碰撞身亡,此事引發關注。南京市野豬數量 已超過每平方公里4頭。專家稱,野豬進入高鐵可能是因棲息地野豬數量太多,下山覓食所致。據鐵路南京站官方微博消息,10月27日傍晚,一頭野豬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東站間的高鐵聯絡線,與通過列車D5515次相撞,引發設備故障停車,造成途經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車晚點。D5515次隨車機械師下車排查處置故障過程中,被鄰線限速通過的列車碰撞,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極目新聞報導,南京市野豬已經氾濫成災。南京市林業站站長孫立峰接受媒體採訪稱,南京8個行政區均有野豬分布,且種群密度呈總體上升趨勢,從2021年的每平方公里3.24頭增加到2023年的4.43頭。而此次高鐵事故發生地附近的紫金山區域,就是野豬的主要分布地區之一。極目新聞報導,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胡慧建表示,野豬撞到高鐵導致人員傷亡情況罕見,至今未曾聽過同類案例。野豬氾濫並非南京孤例,由於野豬自身繁殖能力強、天敵缺失等原因,目前大陸多地野豬成災。胡慧建稱,南京紫金山生態環境好,可能因為棲息地野豬數量太多,高鐵沿線大多又荒無人煙,野豬才下山跑到高鐵行經區域覓食。近年來,南京地區野豬頻頻擾民,甚至攻擊市民。10月25日有媒體報導,有遊客在紫金山遊玩期間被野豬衝撞受傷。27日,還有一頭野豬闖進南京一四星級旅店大堂,被警方和保安攜手擒獲。能否通過捕殺野豬來控制野豬數量?胡慧建說,儘管2023年6月30日野豬被調出國家「三有」名錄,不再是受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但目前野豬的控制手段仍然極為有限。個人現在可獵殺野豬,但成本高、人身安全風險大,所以不鼓勵私人獵殺;政府組織獵殺也是不得已,由於手段受限,成本高、效率低,絕大多數地方的野豬危害控制可以說是不理想的。能不能完全避免野豬進入高鐵等公共交通區域?胡慧建稱,目前高鐵沿線的隔離網可能不夠結實,野豬攻擊力強,需要加固攔網,在可能出現的區域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設置聲音驅趕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