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洪秀瑛」記者的文章列表
「博士之父」今百歲冥誕 吳逢祥傳統禮教孕育博士家庭
有「博士之父」之稱的吳逢祥,生前對子女們的家庭教育嚴格,並從生活中實現「教育即生活」、「讀書最樂,但要有恆」的家訓,7個孩子拿了8個碩士學位、6個博士學位,因此獲此美譽。今(農曆8月26日)是他百歲冥誕,適逢教師節,吳家子女們特別舉辦紀念會表達對父親的緬懷與感恩。吳逢祥祖籍江蘇省蘇州市,1947年從大陸遷到台灣,終生服務公職,早年以知識分子從軍報國,1951年以特殊績效榮膺國軍第一屆克難英雄,後轉至國防部總政治部任職主任辦公室機要主祕,也曾在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工作,擔任內政部人事處長期間,曾獲行政院特保人員殊榮。教育有方的吳逢祥,7個孩子吳經國、吳緯國、吳建國、吳立國、吳忠國、吳冠英、吳瑞國個個優秀。曾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大兒子吳經國,在7兄妹當中名氣最大;排老三的吳建國是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前校長,吳冠英則是台灣培育出來首位獲得音樂博士的人才,現在更跨足國際服務業,是新加坡豐隆集團直轄的千禧酒店連鎖經營公司的總顧問,台北君悅飯店就是該集團物業之一。一門6個博士,在那個年代充滿傳奇色彩,吳建國記憶當中,父親對他們從小進行傳統文化薰陶,「最難能可貴的是,我父親永遠以身作則,為我們立下學習的榜樣,這是一般為人父母很難做到的地方,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也都做不到他那麼細緻與持久,足以為社會的表率。」吳逢祥非常重視子女的家庭教育,吳建國表示,1950、1960年代的台灣環境艱苦,「我父親只是個普通公務員、薪水微薄,養育7個孩子負擔很重,在那個年代很不容易。」由於家裡孩子多,他說父親以半軍事化方式管理,以大帶小,把大的訓練好,小的就有榜樣學習。吳家子女們分享,從小就遵照父親的規定,清晨即起,先整理內務再灑掃庭除,然後開始早讀;父親也無時無刻提醒、鞭策他們要養成專心念書的習慣,且規定他們每天寫日記,這對他們日後運用文字修辭與表達能力的提升,助益匪淺,這些嚴格的教育對他們一生產生莫大影響。令吳家7個孩子更感念的是,從小到大,父親在每年農曆除夕必定帶全家祭祖感恩、行跪拜禮,表達後人對前人尊敬不忘本的感謝之情;時至今日,他們對祭祖禮俗不敢或忘,這個傳統益增他們對父親的懷念與敬意。吳逢祥一生受人敬重,他常說:「我沒有做過任何虧心事,每天晚上都能安心入睡,不會讓你們子孫感到羞恥,這就是我留給你們最寶貴的遺產。」他以「多讀好書使自己芬芳、多做好事使別人快樂」自勵助人,曾受其幫助的人,難以計數。吳家子女以身為他的兒女為榮、為傲,「父親永遠是我們家族的精神領袖,帶領著子孫們在正路上向前邁進,牢記他的遺教與遺言,這是我們衷心願望。」
《繁花》奪5獎成白玉蘭獎大贏家 胡歌、周迅二度封視帝視后
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今(28日)晚舉行,胡歌稍早以《繁花》獲得白玉蘭獎視帝,2度獲得白玉蘭獎視帝;周迅最後擊敗唐嫣,以《不完美受害人》摘下視后,這也是她第2次獲得白玉蘭獎視后;《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拿下最佳導演獎,男配角是《繁城之下》的寧理,女配角為《南來北往》的姜妍。由王家衛拍攝的《繁花》,今年在白玉蘭獎入圍9大獎,分別有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電視劇、最佳編劇(改編)、最佳攝影、最佳美術等,這次胡歌迎戰丁勇岱、范偉、王仁君及王陽,全是演技派的死亡名單。《繁花》獲得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圖/澤東提供)胡歌28日晚間與《繁花》幕後團隊上台領獎與致詞。(圖/澤東提供)本屆典禮上,《繁花》除了男主角獎,亦摘下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編劇(改編)等,共計獲得五獎項,是最大贏家。胡歌上台領獎時,情緒相當激動,他謙遜表示「演員是整個劇組裡最幸福的職業」,同時也感謝《繁花》導演王家衛、家人以及劇組同仁,還加碼透露在飾演寶總時,身上所披戴的圍巾是拿媽媽留下的絨線編織而成,因此格外具有意義,令人動容。這也是他繼《瑯琊榜》的「梅長蘇」一角之後,二度在白玉蘭獎封帝。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繁花》共計獲得5獎項是最大贏家。(圖/澤東提供)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繁花》獲得5獎項其中包含最佳美術獎及最佳攝影獎。(圖/澤東提供)此次,斬獲多項白玉蘭獎也是對導演王家衛深耕作品多年的肯定和鼓勵。 飾演「寶總」的胡歌代表劇組在台上致謝詞中說:「《繁花》是一台戲,是大家努力的成果,所以這個榮譽應該屬於劇組的每一個人;整個劇組所有成員潛心勤耕一部作品,從滬上精氣神的『不響』符號,到撼動時代脈搏的『巨響』,離不開一群執著努力的匠人赤誠之心。 春風不負趕路人,相信電視劇的未來,處處繁花。」《繁花》獲得本屆白玉蘭獎最佳編劇(改編)之殊榮。(圖/澤東提供)據悉,近期《繁花》在騰訊視頻劇集印象展上,驚喜呈現了一座資料。 官方分享:「《繁花》前期資料3169冊,劇本共計1020377字,搭建場景36735平方米,參與拍攝人員7000餘名,拍攝歷時1065天,成片30集1270分鐘。 《繁花》的成功,離不開海量的殷實工作所蘊藏的功夫。」第29屆白玉蘭獎得獎名單最佳中國電視劇《繁花》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辛爽《漫長的季節》最佳編劇(原創)高璇、任寶茹《不完美受害人》最佳編劇(改編)秦雯《繁花》最佳男主角胡歌《繁花》最佳女主角周迅《不完美受害者》最佳男配角寧理《繁城之下》最佳女配角姜妍《南來北往》最佳攝影《繁花》最佳美術《繁花》
旺旺孝親獎頒獎典禮今上海登場 歌手文章獻唱得獎作品傳遞孝順正能量
「2023旺旺孝親獎詞曲創作暨短影片大賽」頒獎典禮今(23)日下午4時將於上海神旺酒店登場,將頒發旺旺最佳金曲獎3名等,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蔡紹中將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感謝所有參與的評審及得獎者。日前宣布新婚的金曲歌王蕭敬騰將以評審榮譽主席身分共襄盛舉,知名歌手文章也特別與作曲者黃匯雯共同演唱得獎歌曲〈老花眼鏡〉,精采可期。為宣導現代孝順觀念、帶動社會正能量,旺旺集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2016年、2018年舉辦第1、2屆旺旺孝親獎,分別以「朝念父志,暮思母恩」、「讓孝順成為一種習慣」為主題,闡揚「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受全球華人盛讚。今年以「孩子,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為主題,鼓勵父母或長輩們勇於傾訴自身所需,促進親子溝通與互動。今年活動規模空前,除詞曲創作大賽,也新增短視頻比賽,以多元形式傳達現代人孝親理念。今年總計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原創作品6653件,最終選出118件得獎作品,由〈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爸爸的摩托車〉、〈老花眼鏡〉獲得旺旺最佳金曲獎,其餘15名為旺旺金曲獎;短影片獎項則從全球6萬0299件作品選出60件,參賽作品於大賽期間總播放量達17.2億。本屆評審團陣容堅強,來自北京、台北、上海、香港等華人地區的知名音樂製作人、演唱者、詞曲創作人、教授、音樂平台等專家齊聚一堂,包括曾獲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的黃舒駿、「飛兒樂團」團長陳建寧、知名作詞人方文山、知名作詞人崔軾玄、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強斌、香港著名作詞人劉卓輝,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王祥基擔任監審主席。今天舉行的頒獎典禮將在快手短視頻平台及映客直播平台、中天電視YT頻道、中時新聞網全程直播,新加坡SINGTEL、馬來西亞Astro轉播,讓觀眾能一起共襄盛舉期待第三屆的孝親金曲誕生。另外,第二屆孝親獎詞曲得獎者六首歌曲,已分別錄製成MV及卡拉OK伴唱帶,未來將上架到各大音樂串流平台等,盼讓孝親的美妙歌曲傳唱於世。
旺旺孝親獎頒獎典禮 今上海隆重登場
「2023旺旺孝親獎詞曲創作暨短影片大賽」頒獎典禮今(23)日下午4時將於上海神旺酒店登場,將頒發旺旺最佳金曲獎3名等,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蔡紹中將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感謝所有參與的評審及得獎者。日前宣布新婚的金曲歌王蕭敬騰將以評審榮譽主席身分共襄盛舉,知名歌手文章也特別與作曲者黃匯雯共同演唱得獎歌曲〈老花眼鏡〉,精采可期。為宣導現代孝順觀念、帶動社會正能量,旺旺集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2016年、2018年舉辦第1、2屆旺旺孝親獎,分別以「朝念父志,暮思母恩」、「讓孝順成為一種習慣」為主題,闡揚「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受全球華人盛讚。今年以「孩子,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為主題,鼓勵父母或長輩們勇於傾訴自身所需,促進親子溝通與互動。今年活動規模空前,除詞曲創作大賽,也新增短視頻比賽,以多元形式傳達現代人孝親理念。今年總計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原創作品6653件,最終選出118件得獎作品,由〈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爸爸的摩托車〉、〈老花眼鏡〉獲得旺旺最佳金曲獎,其餘15名為旺旺金曲獎;短影片獎項則從全球6萬0299件作品選出60件,參賽作品於大賽期間總播放量達17.2億。本屆評審團陣容堅強,來自北京、台北、上海、香港等華人地區的知名音樂製作人、演唱者、詞曲創作人、教授、音樂平台等專家齊聚一堂,包括曾獲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的黃舒駿、「飛兒樂團」團長陳建寧、知名作詞人方文山、知名作詞人崔軾玄、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強斌、香港著名作詞人劉卓輝,台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王祥基擔任監審主席。今天舉行的頒獎典禮將在快手短視頻平台及映客直播平台、中天電視YT頻道、中時新聞網全程直播,新加坡SINGTEL、馬來西亞Astro轉播,讓觀眾能一起共襄盛舉期待第三屆的孝親金曲誕生。另外,第二屆孝親獎詞曲得獎者六首歌曲,已分別錄製成MV及卡拉OK伴唱帶,未來將上架到各大音樂串流平台等,盼讓孝親的美妙歌曲傳唱於世。
從小父親赴日發展 秦漢長大才知「二將跑堂」超佩服老爸
當年秦漢的母親和外婆帶著他先到台灣,孫將軍晚到,一到台灣之後就去陽明山繼續受訓,穿著軍服的孫將軍還曾帶秦漢體驗坐吉普車。秦漢回憶說,民國40年代,米油鹽等都是配給的,每月某日會有三輪車拉到家門前,大家生活都很艱苦,因家中吃飯的人多,他父親就起了養雞的念頭,湊了錢買了雞,心想就算賣不出去也可供家人食用,自供自足。沒想到遇雞瘟疫都死了,後來他父親申請退役,想去日本發展,當時秦漢只是個9歲的孩子,完全不明白詳情,他只記得父親時常「ㄚㄧㄨㄟㄛ」大聲的苦練日語,本來要帶他去日本,但母親反對,覺得會把他寵壞,「父親去了日本,我最大的靠山也沒啦,那年我10歲,整個人渾渾噩噩,也不懂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也不懂如何梳理自己情緒或思想,到底還只是個孩子。」秦漢因為沒去日本,不知道父親當時情況,長大後才知父親曾登一文在某雜誌,披露自己的窘境。他說,父親幽默的用「二將跑堂」形容自己,內文大概是描述自己和另一將軍在他們開的中華料理當跑堂的事,「想想曾經是帶領10萬大軍的總司令卻淪為跑堂,還自己寫出來,這和他具宏觀哲思有關係,人生世俗價值的成功或失敗,不過是過眼雲煙,只要不偷不搶不騙人也沒什麼丟人,就這點我敬佩我父親。」父親赴日後,外婆、母親常對他施以「反寵愛教育」,常說繡花枕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不好的,人要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要充實自己、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有氣質有內涵的人。「我外婆家世很好,也算是書香世家、受過教育,那個時代女性讀過書的應不多,後來外公到英國中國大使館當武官,母親也在倫敦就讀,老實說,孩子的我並不了解當時她們話中的意涵,但成年後,這些洗腦還真的發生作用,我當演員時很少照鏡子,也不太花時間把自己弄好看一點,都不自戀,這些洗腦話真的將我制約住了,我應該算是聽話的孩子。」
曾以為給最好的物質就是孝順 張曉龍嘆母病後才驚覺 陪伴的每分每秒更重要
第3屆「旺旺孝親獎」展開中,《中國時報》邀兩岸明星們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並呼籲大家「愛要及時」。曾以電視劇《後宮甄嬛傳》「溫太醫」角色走紅的大陸演員張曉龍,談到孝順之道,他養成的性格、收穫的果實,成長道路上的點滴都來自母親對他春風化雨般的影響,母親的格局成就了他,如今他也以春風化雨般的處世態度對待萬事萬物。張曉龍出身自東北小鎮的農村,昔日他對家鄉的回憶總覺得苦得不得了,因為東北酷寒天候零下2、30度,1年的冬季長達6、7個月,當時小小年紀的他,曾天真的以為全世界的冬天都是冷颼颼的。小時他們家做小生意,在農村裡相對來說是較有錢的,同學們很羨慕他,其實他也羨慕同學,因為他們下了課可以出去玩,而他放學後或周末假期都得幫爸媽擺攤,即使零下20多度也得待在外頭,唯一抗凍的方法就是不斷地踱著腳運動,讓身子發暖。張曉龍自認在學生時代不是個好孩子,讓父母操了不少心。(圖/張曉龍工作室提供)小時的艱辛,現在都成了甜美回憶,「後來長大到不同地方,發現我們東北人更受不了江南的冬天,那種屋裡比外頭都冷的感覺,想起小時候圍著火爐、睡在火炕,而且依偎在父母身邊、兄弟姊妹們在一起,這就是幸福吧;小時受的苦,也算是為懂事後能吃苦耐勞、笑對世界的性格播下種子,以前總想逃離農村,現在想的是回歸,但好像家人不在身邊了,那種幸福感只能懷念。」張曉龍的爸媽對5個孩子的管教是嚴厲的棍棒教育,「以前經濟條件不好,生活壓力也大,爸媽管孩子要聽話、有飯吃、有衣穿,那就很不容易了。」排老么的張曉龍也有過叛逆期,這跟爸爸的打罵有關,有段時間,逃離家園是他的目標,他曾打架、蹺課,媽媽知道後,在家裡追打著他,一度被氣得進醫院,後來他跪在媽媽身旁保證以後好好學習,這才得到媽媽的原諒,「小時候真的不是個省心的孩子。」走上表演路,張曉龍認為自己可能多少有點天賦,他童年在小鎮上,看著縣市裡的劇團下鄉演出,聽到音樂、戲曲,農村生活其實挺有趣,他當時會披著家裡的被單、站在大炕上扮著古人,有模有樣的跟著表演,加上媽媽愛唱歌,常讓家裡有喜氣洋洋的感覺。他說,其實爸媽沒特別栽培他,只希望孩子每一步都比前一步走得更堅實,「那時候一個鄉裡有個大學生已經不得了,不像現在每一家都有大學生,即使農村的孩子也能走到世界舞台。」成名後的張曉龍經濟較寬裕,曾帶著爸媽到瑞士旅遊。(圖/張曉龍工作室提供)回首求學經歷,張曉龍特別感謝姊姊,他小時候因愛跳霹靂舞,姊姊有天在報紙上看到招生簡章,於是帶著他進省城考試,沒有半點舞蹈基礎的他,一心想逃回家,後來遇到一位老師的鼓勵,意外順利考上,「我經常說我運氣很好,除了天生可能有這樣的基因,還有很多同學幫我練功,因為10幾歲才開始要下腰、練軟度,不管你哭啊喊啊叫啊,功夫就是這樣練出來的。」花了3年「硬往死裡練」的過程,他終於完成目標。考進北京舞蹈學院後,張曉龍除了被挑中拍廣告,也和同學們幫人伴舞,當時他覺得這可能是最好的出路了,直到大學畢業後當上老師,才開始慢慢進入戲劇圈,「如果沒進演藝圈,我仍會是個老師,我熱愛這個職業,我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可以把我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學生;演藝上,我不敢說自己是好演員,但在教課上,我是個好老師,包括在禮儀指導上,把這麼深邃的文化帶到影視劇裡,透過文字、畫面再創造,我覺得自己做得不錯的。」演藝圈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張曉龍的父母雖然鮮少給予警醒的話,不過他們做更多的是言傳身教,「我爸媽尊重每個朋友、鄰居,而且熱心善良;現在作為老師,我常說『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先成為什麼樣的人。」他也經歷過對父母的話總嫌煩、不聽不信的時候,「現在我變成年長的人,我對年輕人說,年輕人也不聽不信,只是多一個年長的人跟他們嘮叨而已,生活的常態就是這樣。」張曉龍和媽媽曾在海南島家門口前合影,可惜媽媽已離世,令他十分思念。(圖/張曉龍工作室提供)張媽媽有句話,讓張曉龍一生特別受用,「她曾說『當你善良了,你就幸福了』。」他分享,因為媽媽樂於助人,以前在農村零下20幾度的冬季裡,有人來問路,媽媽總是先給碗熱粥,等對方身體暖了,再告訴對方怎麼走;很多人說他熱心公益,這也是受媽媽影響,他希望用這方式表達對她的愛,他每次做好事也總會想到媽媽,現在身為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大使,他也肩負了幫助偏遠地區的婦女推廣手工藝作品重任,「媽媽教我做個善良的人,這是最重要的。」張曉龍形容自己的人生很斜槓,喜歡的事很多、做的事很多,雖然他貼心的很早就把爸媽從東北接到沒有冬天的海南島,但因忙碌、陪伴家人的時間少,內心仍滿是遺憾,「父母都希望孩子光宗耀祖、遠遠聽著你好就好,他們特別以我為榮,以前我從北京買了洗衣機送到東北農村,後來他們再從農村搬到海南島、給媽媽買的金項鍊,媽媽冬天也會戴在毛衣外面,這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看到孩子買的東西,他們已經滿足,對孩子,他們怎麼會有需求呢,這也是我難受的原因。」他原來總覺得自己是孝順的孩子,因為常把最好的給到父母,但父母認為最好的應該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他以前覺得給錢、給物質、給電話就行,現在才知道那時候應該多陪伴,但他爸媽從沒說出口。向媽媽撒嬌、親親她,這是張曉龍自認在孝順裡做的最好的事。(圖/張曉龍工作室提供)直到媽媽生病後,張曉龍帶著她拍戲、到處治病、送她離開這個世界,「那段時間,每一小時每一分鐘都是珍貴的,現在看來,我真不是孝順的孩子。當然,人生沒有圓滿的,我經常跟身邊朋友說,能多陪父母就多陪,因為有一天你一定會後悔,讓自己少後悔一些吧。」爸爸現在仍住海南島,張曉龍認為,盡孝道這件事不管怎麼做都不夠,其實他對爸媽表達愛還算早的,爸媽曾到機場送他,當時他會給媽媽一個擁抱、在她臉頰親一口,媽媽也會回親他,「親媽媽這件事,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媽媽去世好多年了,我經常在夢裡親她,有次我特別清晰感受到親到她臉頰肌膚的那種感覺,我想,如果平常沒有親過,做夢也夢不到吧。」看更多孝親獎相關訊息請點這掃QR Code看「孝親獎」相關活動訊息。
78歲主持天王經歷腦溢血小中風 隱居清邁遠離塵囂
曾以《八千里路雲和月》節目紅遍大街小巷的凌峰,走過大江南北,年屆78歲的他,這些年在泰國清邁隱居,依舊頂著招牌光頭、講起話來渾厚獨特嗓音,鏡頭前看起來硬朗,其實他動過心臟手術,前年還突發腦溢血導致小中風。雖有後遺症,不過凌峰現在說話和行動康復許多,他感性地說:「弟弟走了、二妹妹去年也走了,許多老友、老同學也不在,我的身體還健康著,很感恩、很幸運;生命嘛,都是一個檻接一個檻,好在復原力量很強大。」凌峰多年前回台動心臟手術,康復後移居清邁已6年多,前年卻經歷一場腦溢血意外。當時他以為感冒頭痛,就醫後醫生研判需做電腦斷層,沒想到發現腦內出血,當晚緊急住進加護病房,並出現嚴重病況,除了身體右側不能動、腿抬不起來,視神經也受影響,嘴歪、有幻覺,因年紀大,醫生建議改以藥物治療不開刀,在家人和朋友照顧下,20天後才脫離險境平安返家。
林青霞鬆口談劉文正 洩拍片「鞋內藏玄機」
「金馬影后」林青霞20多歲時曾和劉文正合作過劉維斌執導的電影《處處聞啼鳥》及劉立立執導的《燃燒吧!火鳥》,她今天在港看到劉文正的新聞,感性說:「一直很懷念他,他是難得的最有魅力的歌星。」林青霞憶及當年合作情景,拍攝《處處聞啼鳥》時,劉文正有一場要從樹上跳下來的戲,她看起來很簡單,但他感覺挺為難,「我不明白,後來我研究出,原來他鞋內有墊高,所以會危險。」她也說,劉文正當時拍《燃燒吧!火鳥》有個特寫鏡頭,他撒嬌的跟劉立立導演說:「劉姊,度~~。」劉導很有默契的點頭,她打聽之下,原來他是提醒導演拍他比較好看的角度。前經紀人夏玉順今表示,劉文正去年底在美猝逝,震驚外界,不過隨即有一位與劉文正擁有多年私交的好友出面駁斥死訊,一時之間,生死成謎。據悉,這位友人為新加坡媒體人,他曾是新加坡飛鷹唱片老闆之一,另一名老闆則是劉文正,私交甚篤,多年來仍在臉書社群曬出許多當年與劉文正的合照,他甚至在日前受訪,直言將擬辦「飛鷹三姝迴歸獅城演唱會」,還將邀「偶像始祖」劉文正獻「聲」舞臺。
丁強、李璇牽手52年 婚姻長久之道靠這2招
丁強與李璇這對銀色夫妻檔是演藝圈出了名的神仙伴侶,婚姻路走了52年,鶼鰈情深令人稱羨不已。李璇曾在電視節目中分享,生活中非常依賴丁強,她出門穿的衣服,都是丁強幫她挑選的,她還和丁強約好,以後要讓她「先走一步」,丁強則在旁對她說:「放心,我們會一起走下去。」面對老伴丁強的辭世,李璇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李璇是大鵬國劇學校劇團訓練班出身,當年因劇團常派她參加電視平劇演出,她充滿靈氣的大眼睛,加上秀氣端莊的臉蛋,因此被電影公司相中並簽約,一口氣連拍5部武俠片,且都是第一女主角。後來台視網羅她,先在電視劇《浮生六記》演芸娘,接著在《清宮殘夢》演珍妃一鳴驚人,聲勢如日中天,同時贏得「古典美人」稱號。她後來到華視與凌波演黃梅調《七世夫妻》造成轟動,還被觀眾票選為「最喜愛的電視劇明星」第一名。李璇是在台視認識丁強的,當時20歲的李璇和大13歲、有過一次婚姻的丁強交往,當年受到不少人極力反對,2人曾分手,之後重逢,丁強以一個撿貝殼的故事再度抱得美人歸。他們婚後4年,夫妻倆決定拋下演藝工作赴美闖天下,在美開花店、超市、餐館,那幾年,仍有不少製作人邀約,他們才返台回到老本行。丁強當年演而優則導,甚至還跨界主持,演藝資歷非常豐富,他轉到幕後,其實也是受到李璇的影響,因為戲劇裡,難免會和其他的女演員演出對手戲,他為了不讓李璇吃醋才轉幕後。李璇曾坦言,再好的夫妻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因此當兩人吵到不可開交時,除了忍讓,她也會祭出眼淚攻勢。10多年來,李璇從信仰中找到心靈依歸,偶爾拍拍戲,74歲的她,3年前曾以大愛《大林學校》入圍金鐘最佳戲劇女配角獎,戲外則投入慈濟醫院志工。
金鐘視帝丁強病逝 享壽87歲
資深演員、曾獲金鐘獎迷你劇集視帝的丁強27日傳出病逝,享壽87歲,經紀人稍早證實,丁強因為年紀大了,過年前在家不小心跌倒,送醫之後,由於血氧低,27日中午很安詳的離開,沒有任何折磨。丁強有遺願?經紀人說,「希望我們把璇姊好好的照顧好,璇姊很低調,怕麻煩朋友,我今天28日到殯儀館才會知道情況。」他們的3個兒女已從美國趕回台。丁強與李璇偶爾仍接戲演出,熱愛演戲的丁強,近年拍過《最佳利益》、《腦波小姐》等,夫妻倆前年也一起合演過《火神的眼淚》。丁強遺作是去年7月拍了李玖哲的MV〈從來沒愛錯〉,電視影集的遺作是《你好,我是誰》、《媽,別鬧了》。 丁強(右起)和李璇鶼鰈情深,前年曾合拍電視劇《火神的眼淚》。(圖/報系資料照)前年丁強受訪時曾表示,因長年有高血壓的毛病,雖年齡上適用於近日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優先族群,但他不急著趕打疫苗,先以「不出門」作為自身首要的防疫原則。當時他也說,除了定期出門至固定的超市採購食材、水果外,幾乎都待在家。丁強跟李璇是演藝圈公認的恩愛夫妻檔,今年他們攜手走過第52個寒暑,前年丁強受訪時表示,遇到妻子之後性格大轉變,以前做喜劇演員時愛出點小風頭,不過婚後他凡事以妻子為主,個性溫柔許多,相互體貼才成就模範夫妻。李璇當年22歲嫁給丁強,恩愛了52年,兩人的好感情也成為演藝圈的一對佳話,但夫妻感情再好,難免還是會有爭吵,李璇曾表示,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和老公吵到憤而離家出走,「也不知道一個人待了多久?一個禮拜吧,有一天有人敲房門...我打開門,對方竟自稱是八號分機!」才知道原來當時她還在華視拍戲,氣到忘了報備劇組,無故消失也讓所有人焦急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