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時報謝佳潾」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198 篇文章
「屏東西市場」斥資2億元打造,標榜是南台灣首座可以空調室內溫度、自動換氣的綠建築市場。(圖/民眾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斥資2億打造! 「屏東西市場」卻沒豬肉攤?縣府解釋了

「屏東西市場」斥資2億元打造,標榜是南台灣首座可以空調室內溫度、自動換氣的綠建築市場,目前試營運已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採購,但有民眾發現,偌大的市場竟找不到1攤賣豬肉的,連縣議員蘇資婷也很不解,對此,縣府表示,因為首輪抽籤沒有抽中豬肉攤,但第二輪有4個豬肉攤。近日屏東西市場試營運,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採購,但不少民眾都有個疑問,「沒賣豬肉」的疑問,連縣議員蘇資婷也很不解,為此,她28日在屏東縣議會質詢縣府,而縣府城鄉發展處則回應,是因首輪抽籤沒有抽中豬肉攤,但第二輪有4個豬肉攤。對於縣府的回覆,蘇資婷質疑,縣府怎麼會採用身分證盲抽的方式讓攤商進駐,她說,縣府當初承諾進駐的都是優良攤商,但憑身分證就能知道攤商優良?她說,屏東西市場一開始的招商計畫是遴選廠商,不懂為何後面會變成抽籤,縣府應該採用原計畫以遴選的方式並規畫好攤位,比如若有100攤,就可以規畫5攤是豬肉攤,然後從所有報名的豬肉攤中挑選最優質的5攤,這樣才不會有現在78攤都沒有豬肉攤、但卻有很多雞肉攤的窘境。對此,城鄉處表示,當初確實是計畫採評選方式,但這會有舊攤商怎麼進來、攤商評選機制的配比配分要如何公平等問題,最後為以公平機制為主,決定採用抽籤。

屏東市天清宮有個傳承至少一甲子的傳統,也就是用草人進八卦亭、紙人過七星平安橋的方式改運。(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

逾一甲子傳統!屏東天清宮辦改運 用草人除霉運、紙人改壞運

屏東市天清宮有個傳承至少一甲子的傳統,也就是用草人進八卦亭、紙人過七星平安橋的方式改運,每年都會吸引1、200名信徒前往改運,而一年一度的改運儀式23日登場,再度吸引眾多信徒前往,當中除有坐輪椅改運的信徒外,還有信徒改運到一半聲淚俱下,神明透過乩童不斷安慰她。屏東市天清宮有個傳承至少一甲子的傳統,也就是用草人進八卦亭、紙人過七星平安橋的方式改運。(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天清宮主委謝忠成表示,天清宮每到吳府三太保聖誕前1周,就會舉辦傳統改運儀式,儀式以犯太歲、沖煞與否分成2種,有犯太歲者要手拿草人進到八卦亭,由乩童祭改驅除霉運,反之手持紙人走過七星平安橋即可改壞運帶好運,而儀式走完後,廟方會贈送眼紅包及安發財米,象徵給予吉利祝福。屏東市天清宮有個傳承至少一甲子的傳統,也就是用草人進八卦亭、紙人過七星平安橋的方式改運。(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屏東市天清宮有個傳承至少一甲子的傳統,也就是用草人進八卦亭、紙人過七星平安橋的方式改運。(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謝忠成說,這項傳統天清宮已經傳承至少60年,期間除疫情間中斷外,幾乎每年都會舉辦,可以說是天清宮一年一度的大事,信徒也會從四面八方回來,最遠曾有從台北回來過,每次幾乎都會吸引1、200名信徒回娘家參與。屏東市天清宮有個傳承至少一甲子的傳統,也就是用草人進八卦亭、紙人過七星平安橋的方式改運。(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屏東市天清宮有個傳承至少一甲子的傳統,也就是用草人進八卦亭、紙人過七星平安橋的方式改運。(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今年的改運儀式在23日登場,參與改運的信徒中,老中青三代都有,還有人拿衣服幫親友改運,也不乏有坐輪椅的信徒,當中還有信徒改運到一半突然聲淚俱下,乩童見狀不斷安慰她,還特別交代要留下來再聊一下,對此,信徒說,宗教上的心靈慰藉在某種程度上,對現在生活壓力大的人來說,真的很重要。《CTWANT》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屏東離島琉球鄉因台電主機盤跳閘,全鄉4171戶15日晚間大停電,李姓鄉民自我調侃,只好「戴頭燈吃帝王蟹還要邊搧扇子」。(圖/李姓鄉民提供)

全家聚餐遇上大停電 琉球鄉民戴頭燈、搧扇子吃帝王蟹「真是難忘」

屏東離島琉球鄉因台電主機盤跳閘,全鄉4171戶15日晚間大停電,當中上福村更是在7點半至8點半期間停了3次電,李姓鄉民說,今天好不容易全家聚在一起吃大餐,沒想到遇上停電只能「戴頭燈吃帝王蟹」,還沒有冷氣吹只能搧扇子,自我調侃笑稱,真是難忘。小琉球15日晚間大停電,且一停就是1小時,不少居民抱怨連連,住在上福村的李姓鄉民說,今天是家族聚餐日,特地準備了帝王蟹,想說可以在涼涼的冷氣房與家人大啖美食,沒想到竟然遇上大停電,且還1小時內停了3次。屏東離島琉球鄉因台電主機盤跳閘,全鄉4171戶15日晚間大停電,李姓鄉民自我調侃,只好「戴頭燈吃帝王蟹還要邊搧扇子」。(圖/李姓鄉民提供)「只能戴頭燈吃帝王蟹了。」李姓鄉民笑說,遇到停電也沒辦法,只能苦中作樂,想想戴頭燈吃帝王蟹也是不錯的經歷,但沒冷氣吹真的好熱,一邊吃飯一邊搧扇子,感覺有點淒涼。屏東縣長周春米在臉書表示,獲地方秘書通報,晚間7點30分左右,琉球鄉台電主機盤跳閘,全鄉停電,茲事體大,她立刻打電話給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要求加派人力,務必盡快復電,而據曾文生回報,琉球鄉海底電纜有2條,1條故障會造成停電,現在台電已經啟動備用發電機,8點46分全鄉復電。

今年芋頭減產,但屏東縣九如鄉77歲劉潘秀蘭用「愛」種芋頭,種出重達8台斤、有如炮彈的大芋頭。(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

阿嬤種的!屏東7旬農婦種出超大「炮彈芋頭」 1顆重達8台斤

今年芋頭減產近五成,但屏東縣九如鄉77歲農婦劉潘秀蘭卻在檳榔園種出重達8台斤的「炮彈芋頭」,連九如鄉農會總幹事龔泰文也看得直呼驚奇,並協助以1台斤59元促銷價在農會超市上架販售,消費者換算1顆芋頭近500元,還喊說很便宜。「從沒看過這麼大的芋頭!」彷彿「炮彈」般驚人,龔泰文不禁好奇,農友是怎麼種的?劉潘秀蘭笑說:「當然是用愛!」她說,以前種過檸檬,近5、6年才嘗試種芋頭,一開始種好玩的,所以比較隨便,但她今年非常用心。劉潘秀蘭指出,她的芋頭種在檳榔園裡,採用有機肥加複合肥與培土當肥料,在9個月的生長期內施肥3至4次,讓芋頭吸收足夠營養,同時也把種植間距拉寬,大概有30公分,好讓芋頭有更大生長空間,最重要的是用心管理,才能種出這麼大的芋頭,園區最小的也有5台斤。劉潘秀蘭說,以前種芋頭除了自己吃,部分也會賣給朋友,但今年有高雄菜販跟她訂貨,此外,九如農會也協助在超市上架,讓她有種被肯定的感覺。龔泰文說,今年芋頭歉收,市價從每台斤4、50元飆升至90元,但為了幫農友推廣「炮彈芋頭」,特別以促銷價1台斤59元在農會超市販售。「炮彈芋頭」比一般市售芋頭大8倍,且品質又好,整顆吃起來都很鬆軟。有消費者算過,1顆芋頭要價472元,但可以吃很久,直呼賺到了。

檢警前年在屏東來義山區逮獲陳姓男子違法捕抓熊鷹,並在他家起獲大批珍貴羽毛,案經屏東地院審結後,法官判陳男緩刑,可上訴。(圖/資料照)

「熊鷹」黑市價格高!屏東原住民捕獵擁大批珍貴羽毛 法官1原因判緩刑

在排灣與魯凱族神話中,「熊鷹」被視為英雄的象徵,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黑市1支叫價高達6萬元,檢警前年在屏東來義山區逮獲陳姓男子違法捕抓熊鷹,並在他家起獲大批珍貴羽毛,案經屏東地院審結後,法官認陳男捕熊鷹是為製作傳統頭飾非販售,因此判緩刑,可上訴。判決書指出,前年警政署保七總隊第八大隊獲報,屏東來義鄉山區有違法獵捕熊鷹情事,專案小組經查訪、蒐證,鎖定1名陳姓男子涉有重嫌,隨後發現他在來義附近山區利用捕獸鋏捕捉熊鷹,並拔取羽毛及利用其他身體部位製作頭飾等飾品。檢警在陳嫌住處查獲熊鷹相關產製品及捕獸鋏等犯罪工具,全案調查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屏檢偵辦;案經檢方調查後,認陳男捕熊鷹是為製作傳統頭飾非販售,因此建請法院從輕量刑,而法官也聽從檢方建議、採信陳男說詞,因此判陳男緩刑,但須向公庫支6萬元,並接受法治教育2場次,可上訴。據了解,熊鷹學名為赫氏角鷹,是國家級瀕臨絕種保育類一級野生動物,據2021年學者相關研究及報導指出,全台熊鷹數量僅剩不到500對,不僅被原住民視為聖鳥,也是權力象徵。而由於以熊鷹羽毛為頭飾及聘禮是排灣族傳統文化,在熊鷹銳減的情況下,相關飾品跟著水漲船高;據了解,羽毛市場行情從每根1萬元起跳,三角黑斑清晰的鷹羽,特別是第5、6根羽毛,在坊間甚至喊價達5至6萬元,因而成為獵人狩獵的目標。

屏東縣3國小在裁併校評估期間引發抗議,民眾嗆教育處黑箱作業,家長怒訴「以人數作為廢校考量是對偏鄉的不公」。(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

少子化衝擊!113學年18所小學將停辦 都會、偏鄉兩樣情

廢校議題中,代理老師是另一焦點,他們沒有正式老師的保障,所以常以「免洗筷」自嘲,大家想到就用、用完就丟。(圖/中國時報謝佳潾攝)台灣近10年因少子化衝擊,共裁併44所國小,113學年度又將停辦18所,創歷年紀錄,其中僅剩2名學生的澎湖縣虎井國小祭出送機票招生仍回天乏術,屏東縣5年內裁併6校更引發爭議,地方憂心廢校如廢村,反觀都會區年年增新校,全台少子化出現都會、偏鄉兩樣情。裁併學校 多在苗栗南投屏東等偏鄉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從103至112學年度,以不包括附設國小、分校分班計算,全台公私立國小共裁併44所,多在苗栗、南投、嘉義、屏東、台東、花蓮、澎湖等偏鄉,同時新增27所國小,集中在雙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等都會區。依各縣市政府公告統計,113學年度全台有18所國小停辦(含分校分班),分別有桃園市4所、苗栗縣1所、南投縣3所、屏東縣3所、台南市4所、高雄市1所、澎湖縣2所,創下台灣教育史紀錄,廢校背後的隱憂引起地方熱議。將停辦的18所國小中,澎湖縣虎井國小是全國人數最少,因屬二級離島,加上與馬公本島船程不到半小時,島上人口外移嚴重,全校只剩2名學生,校長率5位老師撐了好幾年,曾祭出「三餐免費、加送5張機票」等方案,無奈仍無力回天,連5年招生掛零;今年2名學生畢業後,就因沒有學生形同自動廢校,將整併為馬公國小虎井分班。澎湖虎井國小送機票招生 仍回天乏術澎湖縣竹灣國小則因工作機會不多、人口老化嚴重,僅4名學生,連下課時都玩不了鬼抓人,將整併為池東國小竹灣分班,學生仍在原址上課,至114學年度才停辦併入池東國小,該校學區轉為自由學區。由此可見,偏鄉、人口老化與外移成了廢校前奏,即使大撒幣也回天乏術,而廢校的下一步是否等同廢村?近來已成屏東縣民的擔憂。依資料指出,屏東縣在109、110學年度共裁併3所國小(另有4所分校、分班遭廢,統計處未算在列),加上113年度又裁3所,近5年內裁6校引起不少爭議。屏東縣將停辦的學校中,除凌雲國小地處屏東市、人數足夠,但考量未來會與屏科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學制重複、學生來源重疊而決議停辦外,僑智、舊寮國小都是連續4、5年學生總數低於50人的偏鄉學校。3所國小在評估期間即引發民眾不滿,居民不僅到縣府前舉布條抗議,還嗆教育處黑箱作業,家長更是怒訴「以人數作為廢校考量是對偏鄉不公」,雖然教育處澄清人數僅是評估項目之一,但家長不埋單,直言偏鄉小學就是不受重視。屏東還有9校岌岌可危 教育政策須因應屏東縣議員洪明江也認為,針對少子化衝擊,政府應在教育政策有所因應,而非以裁併校來解決;縣議員蔣月惠更擔憂,廢校的下一步可能就是廢村,她說,學校存在不僅是教育功能,更是地方精神象徵,同時也是社會安全網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於廢校爭議,屏東縣長周春米日前在縣議會專案報告,詳細交代屏東縣內國小狀況,卻驚見還有9所國小岌岌可危,且都是偏鄉小校。雖然澎湖縣與屏東縣政府都強調,經費不是學校整併的考量,提升學生與老師的競爭力才是主因,但廢校幾乎都在偏鄉的事實,已對地方造成莫大衝擊。

屏東洪女控訴遭親戚辱罵五字經長達400多秒,索賠80萬,但法官1字1秒計算發現與事實不符,判洪女敗訴。(圖/中國時報記者謝佳潾攝)

控遭哥哥、姪子電話五字經痛罵400秒害送急診 法官科學計算結果曝

屏東洪姓兄妹因故生嫌隙,洪女控訴遭哥哥與姪子接續打電話辱罵五字經長達400多秒,導致她身心受創、還失眠引發肝臟化膿掛急診,要告洪男父子索賠80萬元,但法官以1字1秒計算,發現與洪女所說的時間不符,加上醫囑無法證明發病因果關係,因此判洪女敗訴,但可上訴。判決書指出,洪女向法官控訴,她與哥哥因故發生嫌隙後,某天接到哥哥兒子的電話,不料姪子竟以五字經連續飆罵她,隨後換哥哥接聽電話,也一樣以五字經辱罵她,時間長達400多秒,導致她失眠需要吃安眠藥才能睡,並引發肝臟化膿掛急診,她的身心嚴重受創,要向哥哥父子索賠80萬元。洪女還向法官強調,「姪子罵她五字經1、2句,哥哥則罵了3至4分鐘」。但法官以1個字1秒計算,五字經2句是10秒,3至4分鐘則是180秒至240秒,總計至多250秒,與洪女說的400多秒不符。此外,法官也認為,從醫生開的醫囑中,不管是診斷病症或是就醫時間,都與洪女的控訴有落差,無法從中證明病發與遭辱罵有因果關係,因此判洪女敗訴,全案仍可上訴。

屏東縣九如鄉7旬翁被診斷出罹患本土日本腦炎,是今年屏東縣首例確診案例,防疫人員趕緊在其住家周邊懸掛捕蚊燈。(圖/屏縣府提供)

首例本土日本腦炎在屏東發現 7旬翁「住豬舍附近」

屏東縣九如鄉7旬翁18日起陸續出現嘔吐、發燒等症狀,後因呼吸喘、抽蓄而住院,27日被診斷出罹患本土日本腦炎,是今年屏東縣首例確診案例,屏東衛生局發現患者近期沒有旅遊史,但住家附近有豬舍等高風險場所,呼籲民眾要加強防蚊措施、帶幼兒接種疫苗。屏縣府指出,7旬翁18日出現嘔吐、發燒等症狀時,曾至診所就醫,不料21日又出現呼吸喘及抽搐等症狀,當下立即住院診治,而經醫院通報採檢後27日確診,目前持續治療中,同住者無疑似症狀。屏東縣衛生局經疫調發現,7旬翁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也無相關疫苗接種史,平日活動地點以住家周圍為主,而住家或活動地附近有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場所,為此,防疫人員已在其住家周邊懸掛捕蚊燈,進行誘捕病媒蚊及噴藥等緊急防治措施。屏東縣衛生局表示,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的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110至113年全國同期截至5月28日止,確定病例數分別為5、1、4、4例,以50歲以上成人較多。衛生局長張秀君說,日本腦炎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和白頭家蚊為主,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她強調,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家中如有出生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應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而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加強防蚊措施,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衛生局呼籲,民眾儘量避免在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也就是黎明或黃昏時,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東7旬葉翁不知悔改與黃男合謀「故技重施」,去年底檢警查獲6公噸不法動物用原料藥,案經檢方偵結後,依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罪嫌起訴葉等3嫌,並向法官聲請延長羈押獲准。(圖/屏東地檢署提供)

7旬老翁走私藥販售遭緩起訴 隔年故技重施又被羈押 

屏東7旬葉姓老翁用王女的名字登記開商行,非法向大陸地區及外國廠商訂購動物用原料藥,再自行調配成動物用藥品販售,5年前遭查獲後,檢方考量葉翁年事已高,處以緩起訴處分,王則不起訴,不料,2人不知悔改又與黃男合謀「故技重施」,去年底檢警查獲6公噸不法原料,案經檢方偵結後,依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罪嫌起訴葉等3嫌,並向法官聲請延長羈押獲准。起訴書指出,葉翁用王女名字成立的獨資商行,只取得販賣動物用藥品的許可證,並沒有輸入動物用藥品許可證,但其等為牟暴利,2018年至2019年間,向大陸地區及外國等不詳廠商訂購動物用原料藥,以船運或空運方式寄送包裹入境後,再自行調配為動物用藥品,並販售給不詳買家。2019年檢警查獲葉、王的不法行徑後,檢方考量葉年事已高,便處以緩起訴處分,鼓勵他改過自新,王女部分則不起訴,而該商行則撤銷販賣動物用藥品的許可證。不料,葉、王不知悔改,2020年至2023年與黃男合謀「故技重施」,去年底經檢警嚴密蒐證、確認其等違法輸入及販賣網絡後,動員百餘名人力、兵分多路對葉嫌等3人住家、營業處、倉庫及海關倉儲發動同步搜索,結果查獲6公噸的動物用原料藥,而經查帳冊等證物發現,雖有販賣行為但沒有交易成功過。案經檢方偵結後,屏檢依涉嫌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起訴葉等3嫌,並認其等有逃亡、勾串證人及共犯、湮滅證據之虞,因此繼去年底向法官聲請羈押禁見獲准後,月前又向法官聲請延押獲准,目前3嫌在押中。屏東縣動物防疫所指出,對於違法製造、輸入、販賣動物用偽禁藥者,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450萬元以下罰金,而畜禽養殖業者使用動物用偽禁藥可處以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1年內再犯者加重處以50萬元以上250萬元以下罰鍰。

屏東縣車城福安宮出現外來種「家麻雀」的窩巢,是全台首次發現家麻雀群聚繁衍,對此,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指出,移除作業持續進行中。(圖/屏縣府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全台首見!外來種「家麻雀」入侵屏東繁衍 專家憂生態恐失控

今年4月,有鳥友在屏東縣車城福安宮觀測到外來種「家麻雀」的窩巢,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證實這是全台首次發現家麻雀群聚繁衍,對此,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指出已花1個月捕捉13隻鳥並移除11個窩,移除作業持續進行。據了解,中華鳥會4月通報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指稱有鳥友在福安宮的窗戶觀測到「家麻雀」的窩巢,屏東分署派員到場後發現,以往在台灣僅零星有外來種家麻雀紀錄,如今竟出現群聚繁衍現象,當下即請屏縣府農業處協助移除,以防外來種擴散。屏東分署表示,家麻雀的入侵點遍及全球各地,但在台灣這是首次出現群聚繁衍的狀況,所以目前還算是初階段,如果能盡早移除,可有效防止外來種壓迫到本土樹麻雀的生存空間,而之前在移除外來種埃及聖鹮時會使用槍枝,因為效果好,但移除家麻雀不能用這辦法。屏東分署解釋,因福安宮周圍人流多,如用槍枝移除家麻雀,擔憂會造成不好影響,在屏東鳥會的建議下,決定採霧網圍捕,目前已清除成鳥1雄8雌、4隻雛鳥及11個窩巢。中華鳥會祕書長呂翊維表示,他依窩巢推測,家麻雀在台繁衍應該不只有1年的時間,牠們起初可能是跟著人為交通方式如船運等,來到台灣成了「迷鳥」,希望政府單位盡全力移除牠們,因本土樹麻雀目前已面臨外來種白尾八哥的威脅,如果家麻雀再加入戰局,生態怕會失控。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