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工商時報張漢驊」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4 篇文章
(圖/報系資料照)

iPhone推「大幅折扣」策略奏效 在陸出貨量年增52%

綜合陸媒報導,蘋果手機iPhone並未保持一貫的上升勢頭,這最終導致蘋果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將頭把交椅讓給了三星。中國被認為是蘋果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但由於需求減弱,蘋果公司不得不在最新的iPhone 15機型上推出高達318美元的折扣,以確保在iPhone 16上市前保持健康的發展勢頭。幸運的是,這一計畫似乎產生了足夠的效果,因為根據最新報告,iPhone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2%。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最新資料顯示,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持續上升,其中有350萬部來自外國品牌,而這些出貨量中的大部分屬於蘋果公司。iPhone的需求量在1月和2月開始下降,但這些數字在3月出現反彈。雖然華為在該地區很可能會繼續保持其受歡迎程度,但分析師史蒂文·曾(Steven Tseng)和肖恩·陳(Sean Chen)在下文中就消費者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其購買決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史蒂文·曾和肖恩·陳表示「iPhone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可能很快就會穩定下來,因為我們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被華為擠出中國市場之後,蘋果又重新成為中國消費者首選的智慧手機品牌。用戶興趣的逆轉可能是中國高端化趨勢的結果,而消費者對華為高端機型漫長的等待時間產生的疲勞又放大了這一趨勢,因為超過半數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願意在下一部手機上花費超過人民幣4,000元(790 美元),但目前只有33%的人擁有高端手機。」報導稱,iPhone在中國的頹勢可能已接近尾聲,民意調查顯示消費者願意升級到更新的機型。報告沒有說明本月初對iPhone 15系列實行的上述折扣是否影響了消費者的決定,但這很可能會帶來積極的結果。新款iPhone 16系列預計將於9月發布,但蘋果將面臨來自華為及其即將推出的Mate 70系列的激烈競爭,據傳華為將於10月發布Mate 70系列。這將是兩家公司之間一場有趣的較量,到2024年底,哪家公司的市場份額最高。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搭乘的飛機,5日飛抵法國巴黎奧利國際機場。(圖/美聯社)

歐洲三國之行首站 習近平抵法:倍感親切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飛抵法國,展開歐洲三國之行。法國是習近平此行第一站,他在巴黎奧利國際機場的書面講話指出,2014年、2019年,他曾兩次在春天到訪法國,和法國人民一起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和55周年。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他再次踏上美麗的法蘭西土地,倍感親切。習近平表示,60年前,中法兩國突破冷戰藩籬,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60年來,中法關係始終走在中國和西方國家關係前列,為國際社會樹立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典範。他指出,近年來,中法關係保持高水準發展,航空、航太、核能、農食、綠色等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密切協調和配合。中法文化旅遊年各項活動正在全面展開。中法關係發展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福祉,也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習近平表示,訪問期間,他將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就新形勢下中法、中歐關係發展,以及當前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希望通過這次訪問,鞏固兩國傳統友誼、增進政治互信、凝聚戰略共識、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用歷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創造中法關係更加美好未來,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圖/翻攝shein.com)

陸跨境電商平台SHEIN去年賺逾20億美元 淨利增長翻倍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快時尚跨境電商平台SHEIN(希音),2023年淨利增長翻倍,超過20億美元(下同),高於2022年的7億元和2021年的11億元。報導說,SHEIN正等待監管部門批准其在紐約或倫敦上市。據悉,中國證監會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將在未來數周,批准SHEIN的股票發行。目前總部設在新加坡的SHEIN,去年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隱密上市申請。其後,有美國議員要求美國政交會須審慎評估有關申請,包括要求SHEIN公開其在中國的運作,以確保其不涉及新疆侵犯人權行為。消息人士指出,對於SHEIN在美國首次公開上市(IPO)及掛牌的申請,暫時看不到獲得美國證交會批准的時間表。因此,該公司正考慮在其他市場IPO及掛牌的可能性,一旦獲准,須向中國監管部門再次提交在新境外場所掛牌的申請。除了倫敦外,SHEIN也考慮在新加坡或香港掛牌的可能性。SHEIN發言人拒絕評論上述消息。

(示意圖/Pexels)

中國跨境電商來勢洶洶 歐盟立法「遏止快速擴張」並展開調查

美國之音(VOA)報導,為因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大舉進軍歐洲市場,歐盟正著手展開調查,加上歐盟的「數位服務法」等法案生效,中國電商平臺在歐洲面臨新的挑戰。報導稱,中國大型電商平臺藉由病毒式行銷而廣受青少年用戶青睞。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快時尚品牌Shein、拼多多國際版Temu,皆以低價和快速的供應鏈席捲歐洲市場,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也將加入戰局。報導指出,鑒於中國電商來勢洶洶,今年2月生效的歐盟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 DSA)針對每月活躍用戶超過4,500萬人的電商,像是全球速賣通及TikTok等「超大型平臺」做出規範。凡平臺的內容審核、投訴機制、廣告和推薦演算法的透明度方面不符數位服務法案規範,包括不能禁止假藥、營養補充品等影響消費者健康的廣告及色情傳播,可能面臨高達全球銷售額6%的罰款。此外,中國電商平臺透過郵寄進入歐洲市場的包裹價值難以估算,存在稅務漏洞,歐盟監管部門有意對郵寄包裹取消150歐元(約合新台幣5,100元)以下免關稅的規定。在德國關注中國電商平臺發展的諮詢師歐博洋(Björn Ognibeni)表示,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合規是正確的選擇,每天大約有40萬個包裹送往德國,其中有包裹不符合法律規定,這種情況在任何地方都存在。 瑞典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分析師卡爾森(Hanna Carlsson)表示,中國的電商平臺採取積極的銷售策略,他們確實取得成功,若是歐洲公司不關注環境問題,這些不考慮環境而持續發展的公司將占據優勢。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