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工商時報方歆婷」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28 篇文章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圖/台灣董事學會提供)

9家中型企業成疫情最大贏家 市值成長躍升大型企業

台灣董事學會攜手中華家族辦公室協會、華人家族企業聯盟2日舉辦第十一屆華人家族企業年度論壇,發布第十一年的「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博士調查指出,疫情三年間,家族企業營收成長較非家族企業低4%,不過贏家卻是中型家族企業,有9家中型企業市值成長躍升大型企業,其中包括長榮、萬海等航運及半導體科技業等。論壇引介國外家族企業永續長存的案例,顯示善用專業夥伴及治理工具,得以協助家族資產順利傳承,值得台灣家族企業深入研究。論壇亦邀請國際百年企業典範與台灣家族企業現場對談,並匯集歐洲、香港、日本等跨域專家借鏡不同家族治理模式。台灣上市櫃企業中70%是家族企業,市值為0.74兆美元,占總體44%。第十一年的「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以中國、香港、台灣三地8,286家上市櫃企業為樣本整合分析,報告指出疫情間(2019~2021年),華人家族企業市值成長高於非家族企業;但今年截至6月,兩岸三地家族企業中,卻以台灣家族企業跌幅最明顯。另外,受人注目的家族財富也有顯著成長。2019年台灣百大家族財富為0.11兆美元,三年後增加到0.29兆美元,漲幅達163%。成長最多的為有科技業的家族,如鴻海、日月光、遠東、華新麗華、大立光等。不過,2021年底至2022年中,家族企業財富減少0.05兆美元,降幅為17.2%,下跌最多的也是擁有科技業的家族。疫情期間,台灣家族企業的財富波動為兩岸三地最高。台灣家族企業掌門人正面臨家族和企業的抉擇。家族企業表現兩極化,家族公司落後專業經理人的公司,且家族企業的重要性下降,同時台灣家族企業也面臨接班問題。兩岸三地中,中國科技業在政府支持下,大型家族企業成長最快,不過中國家族企業多為第一代,因政經環境變動,百大家族排名變化大。香港大型家族企業以金融地產業下降最多,主因中資恆大地產風暴領跌;新上市家族企業以消費品及醫療保健行業為主,成長快速。香港百大家族老家族排名穩,但新上市家族排名竄升快。與國際(英美德法日五國)相較,華人家族企業規模較小,僅為國際家族企業的一半至四分之一大小。儘管台灣家族企業尚在創業早期,然而已提早進入共治階段,是故台灣家族企業可借鏡西方,藉以找出自己的模式。法國萊雅集團是全球美妝業龍頭,已成立112年,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台灣萊雅執行長Eva Leihener-Stefan指出,萊雅集團採取家族與專業經理人「共治模式」。股權規畫上,家族占三成為最大股東,但在14席的董事會中僅占3席,平時尊重公司經營層。但在重大決策如雀巢意圖收購時,經營團隊則力挺家族。30年來萊雅市值翻了38倍,年複合成長率14%。30年間歷經三次轉型的晶華酒店集團,在董事長潘思亮靈活帶領下,總是將危機轉為契機。這兩年疫情嚴峻,潘思亮善用飯店資源,先是將客源從國際商務轉為主攻城市度假,接著推出防疫期宅食經濟,成為全球唯一獲利的飯店集團。清華大學副校長簡禎富博士指出,家族企業遭逢危機時能決斷轉型,專業經理人與家族成員之間的默契極為關鍵。歐美家族企業運用「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作為家族傳承方式的風氣越來越盛行,包括比爾蓋茲、Google創辦人布林等富裕家族都以此為家族財富的專業管理機構。前瑞士百達銀行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主管Gregoire Imfeld指出,家族企業要永續經營,要讓企業從家族為主轉化成企業為主,另外則是在轉化過程中以家族機構化的方式,來處理家族企業面臨包括人才培育、家族企業治理、財富管理甚至公益慈善等領域。為兼顧以上領域,家族辦公室實為極佳的機構化功能平台。政治大學商學院專任教授湛可南博士表示,在台灣,包括中租集團所屬的辜家,以及克緹國際陳家,都開始引進家族辦公室作為企業傳承的治理工具之一,未來華人家族企業應會將設立家族辦公室作為重要工作項目。在國際交流的部分,邀請的講者以歐洲和亞洲的家族企業為研究對象。香港科技大學資深顧問金樂琦博士,專門進行華人、印度和猶太僑民家族企業之特點和成功的關鍵,並分析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以及不同家庭文化培養出的創業家精神,對家族企業發展的影響。浙江大學企業家學院院長陳凌博士,則剖析中國創業一代和二代的同異,以及家族企業交接班的困難點。日本立命館大學竇少杰博士分析華人與日本家族企業在經營上的同異,分別就企業、家族、財富三面向進行探討,並分享日本百年家族企業家族精神與理念。倫敦商學院的Heinz-Peter Elstrodt博士則從歐洲超過兩百年的家族企業談起,講述這些企業如何在屢屢遭逢時代劇變後仍能繁盛發展,其中家族價值觀、家族辦公室,與定期更新資產配置這三項功不可沒。家族企業經常是支撐社會重要的經濟體,但人無法百年不死,企業則可以永續經營。家族成員若能將大我放在小我之前,企業才能永續長存。透過論壇中的深入探討及國際典範研究可以發現,大股東與專業經理人的「共治制度」是不可避免的現實,也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做法。只有分享才能做大,這樣的精神值得華人家族企業深思。同時,台灣家族企業已屆二、三代接班之際,如何善用家族辦公室達成家族財富與家族永續傳承,更是家族企業掌門人們應儘早思考的議題。

台股25日表現。

台積電利空夾擊!市值跌破10兆 外資賣超66.5億

台積電利空夾擊,不僅外媒看衰股價,總裁魏哲家一封鼓勵員工多休假的內部信,意外引發高盛等外資警戒,且因台積電ADR被列入中概股的「MSCI金龍指數」成份股而慘遭被動型基金提款,25日台積電股價重挫16元,市值跌破10兆元、至9.62兆元,創二年多來新低,外資賣超66.5億元是元凶。台股25日表現。台積電25日股價收在371元,跌幅4.13%,再創二年多來新低,單日市值蒸發4,148.8億元。外資再大砍17,700張,10月以來累積賣超已破13.2萬張、金額達517.7億元。加權指數25日重挫190點,收在12,666點,失守12,682點、台股32年前的歷史高點,成交值1,930.2億元。美中科技戰火延燒,身為關鍵台廠的台積電動見觀瞻。繼傳出台積電暫停出貨予大陸AI設計商壁仞科技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因地緣政治尷尬,半導體市場領頭羊的台灣,反而處於險境,以及各國政府以高額補貼強化在地生產,有利競爭對手,台積電技術領先地位恐受挑戰。另一方面,台積電繼法說會釋出景氣下行訊息後,總裁魏哲家日前發出影音員工信,罕見地鼓勵員工多休息,市場解讀,半導體產業衰退訊號更為明確。不僅如此,台積電名列「MSCI金龍指數」第一大成份股,在中共二十大落幕後,中概股遭空襲,MSCI金龍指數成份股淪為外資提款機,台積電首當其衝。外資高盛證券與超過30組的香港機構法人交流,發現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升高對大陸的出口管制後,地緣政治問題成為法人最擔憂重點,導致投資情緒低迷,尤其對台積電的討論熱度極高,凸顯市場對台積電股價下挫的關注程度。高盛提出,儘管目前為止,美國新的科技禁令對台積電影響甚微,對評價面的影響卻不容忽視,台積電目前已交易在過去十年本益比10倍~27倍下緣,並接近金融海嘯時的約10倍本益比水準,高盛認為投資價值已經浮現,加上台積電技術領先無可撼動,反而無懼外部利空,重申「買進」投資評等與550元推測合理股價。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指出,現階段股市信心問題較大,重點在於大盤跌破5年線,台幣持續貶值,顯示外資賣超尚未停止;但另一方面,就歷史經驗來看,限空令的成功機率有75%,因此預期,台股在萬三附近震盪築底,隨時會有技術性的反彈。

台股8月11日表現與專家看法(製表:方歆婷)

「高通膨」告一段落 台股有望重返萬五

通膨降溫、雙軋行情啟動,以及投信連35買等三大利多,市場信心回溫,台股11日成交量升至2,237.5億元,三大法人也同步翻多,加碼167.22億元,推動加權指數勁揚258點,重返萬五,終場收在15,197點,距離季線15,334點,僅一步之遙。外資11日回補140.39億元,對淨多單增加5,872口、至11,566口;投信則續加碼11.05億元,12日將挑戰史上投信連36買的紀錄,自營商也買超15.74億元。台股軋空手及軋空頭氣氛再起,融券餘額於9日創下一年半新高63.18萬張後,連二日回補1.07萬張,借券賣出餘額也下滑至968.93萬張,創本波段新低。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都表示,相較國際股市陸續站回季線、半年線,台股明顯落後。不僅是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釋出通膨降溫訊號,台股還有軋空及軋空手「雙軋」助攻,落後補漲開跑。台股今年以來最多跌逾4,600點,重擊市場信心,散戶心態偏空,11日融券餘額至62.1萬張,包括敦泰、驊訊、中磊、山富及鈊象等18檔券資比逾五成。黃文清表示,一般當融券近70萬張時,就有軋空味道出來;因台海局勢緊張,且產業面籠罩庫存調整陰霾,使市場放空行為增加,然這波行情看回不回,只得被軋。另一方面,台股從最低13,928點反彈至今已逾1,200點之多,空手者有「來不及買」的迫切感,如今通膨有趨緩現象,資金大舉回流更見明顯。從技術面來看,陳奕光指出,台股正在進行「均值回歸反彈」,加權指數將先挑戰季線15,334點,有望震盪攻堅站上;由指數點位推估,15,616點將是這波反彈的中繼站,近期就有機會看到,若出現回檔,在月線14,879點~14,800點附近也將有撐。蔡明翰表示,導致上半年股市慘淡的「高通膨」,趨勢浮現翻轉跡象,油價的下跌是重要指標,特別是在夏季用油旺季,原油需求量大、油價反而走跌,無異宣告油價多頭已結束,要再走高機率不大。隨「高通膨」這最大利空告一段落下,美股早在一個多月前開始反彈,台股卻始終疲弱,兩者有千點的落差,因此看好台股接下來補漲力道強勁,不僅萬五有撐,近兩周站回季線也可期。

通膨惡化通集產業情況。

通膨、升息衝擊財報 台股Q2保守看待

受通膨、美聯準會(Fed)升息、俄烏戰爭、新冠變種病毒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台股4月初起震盪修正。凱基投顧表示,從基本面觀察,通膨惡化的衝擊實不容忽視,其對終端消費的打擊及代工廠無法將高原料成本進行轉嫁的現象已開始充斥各產業,企業在4月中旬即將展開的財報季,恐面臨獲利下修的壓力,因此,保守看待第二季前半季台股表現。凱基投顧建議,現階段布局包含抗通膨之高殖利率類股與原物料類股、升息受惠之銀行類股、戰爭受惠的軍工國防與綠能類股,以及剛性需求支撐之必需消費、雲端/資料中心、汽車電子等族群。針對產業,在NB訂單方面,在高通膨與全球經濟解封的雙重壓力下,除原受惠疫情紅利的TV與消費性NB訂單持續下修之外,電競NB或商用NB也開始出現雜音,凱基投顧預估,今年NB出貨量將由年減2%下修至年減6%。就手機訂單部分,因全球通膨惡化,導致中國安卓手機第二季復甦希望落空外,就連蘋果(APPLE)iPhone也出現砍單現象,尤其剛推出的iPhone SE3更面臨顯著的訂單調整,預估今年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由年增0.6%下修至年減2%。高通膨除了造成客戶砍單潮之外,凱基投顧也觀察到,許多代工廠或中間商,苦於無法將高原料與高運價轉嫁給下游客戶,此現象已擴及塑化、鋼鐵、成衣、製鞋、汽車端子、8吋MCU(微控制器)、DDI(面板驅動IC)等。此外,歐洲地區在通膨與俄烏戰爭夾擊之下,市場共識已將歐洲今年的GDP預估值由俄烏開戰前之4.0%下修至3.3%,而屬非必需消費品的手機、Desktop、NB與自行車等恐怕將面臨下修。通膨惡化也將逼迫Fed更激進地升息,市場目前預估,Fed今年恐將升息9~10碼,高於Fed最新利率點陣圖之7碼,同時Fed最新貨幣政策會議記錄當中亦預告將加速縮表,勢必增添國際資金流出台股的壓力。

(圖/報系資料照)

2021年報五大天王出列 大成鋼、華義竄起

2021年台股上市櫃公司年報揭露31日截止,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手機鏡頭大廠大立光、矽智財(IP)業者力旺分別蟬聯獲利王、績效王、毛利率王,而轉機王則由美國鋁板捲與不銹鋼品最大通路商大成鋼奪得,遊戲軟體公司華義則摘下獲利成長王冠。2021年上市櫃公司年報五大天王(圖/方歆婷製表)台股權王台積電2021年稅後純益高達5,965.40億元,較前一年度的5,178.85億元,更上一層樓,再度勇冠台股獲利王,惟獲利年增率為15.19%,小於前一年度的約五成,毛利率51.63%也微幅小於前一年度的53.1%。儘管近期手機、PC 需求出現雜音,但面對5G、高效能運算(HPC)與車用電子市場等趨勢成形,市場對台積電長線發展依舊樂觀以待。大立光股本長期維持13.41億元,2021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39.28元,已連續2年呈現下滑,並降至8年來新低,但EPS仍是台股中最強。大成鋼則是受惠需求暢旺與鋼價高漲,2021年業績傳捷報,稅後淨利大賺96.73億元,較前一年度稅後淨損5.73億元,大幅好轉,並創歷史新高,EPS為5.76元。去年美國在疫情緩和後,經濟加速復甦,帶動鋁板捲和不銹鋼需求大增,加上鋼鐵原物料行情高漲,與缺櫃塞港等影響,供需嚴重失調,鋼品價格大漲,法人對今年上半年鋼市前景依舊樂觀。華義2020年底私募引進網銀國際為策略投資人,與網銀旗下星城平台聯運,多款遊戲穩定營運,該年起也甩開連續七年虧損,小幅獲利56.4萬元;而2021年全年稅後純益更一舉攀至9,294.4萬元,成長暴增16379.43%。力旺因營運主要以授權金為主,其餘為技術服務,毛利率長期高達100%,穩坐台股毛利王寶座。雖然同為IP廠的M31,毛利率同樣也達100%,但進一步以稅後純益來看,力旺以11.01億元勝過M31的2.53億元。

台灣詐欺猖獗,縱使警方加強力度打擊,民眾仍不可不慎。圖為警方破獲投資詐騙集團「紅心J」。(圖/警方提供)

投資前上網搜一下好簡單 期貨公會「反詐騙專區」都有教

近來不少金控、證券、期貨、投顧業者及財經專家遭冒名、盜用LOGO及照片,吸收會員,或詐騙開戶交易,行對賭之實或詐騙入金卻人去樓空。為強化交易人保護,亦達保障合法期貨業者權益之目的,期貨公會官網設有「反詐騙專區」,提供合法期貨業者名單及合法期貨業務員查詢專線,交易人可逕自利用專區查詢。期貨公會官網連結網址:https://www.futures.org.tw。疫情期間金融業獲利亮眼,加上股匯債市、ETF交易熱絡,虛擬貨幣千倍漲幅,不僅投資人心動、更加引來詐騙集團的覬覦,以財務顧問管理公司、投資公司、資訊公司,或以網路平台非法招攬投資交易。也有不法之徒架設網站盜用合法期貨商代號、許可證號及地址,或盜用合法營業員拍攝之廣告影片,於影片中架設line超連結,或冒用期貨商交易系統名義,招攬地下非法業務。案例:小李與朋友聊天,朋友談到前幾天參加一講座,主辦公司是國內知名的期貨商,主講人是公司副總,對期貨交易很有心得,朋友說自己當場就開戶並繳交保證金。小李聽著覺得開戶入金作業有問題,期貨商不收現金的,立即到期貨公會網站查詢公司電話號碼,並要朋友撥了電話確認。朋友赫然發現期貨公司及副總姓名都遭人冒用,於是立馬撥了名片上的電話,已是空號,發現自己受到詐騙,為時已晚。而類似這樣的詐騙手法,屢有耳聞。期貨公會提醒,交易人確認為合法成立期貨公司及合法登錄之業務員後,仍應留意收到簡訊或行銷活動等資訊之真實性。務請再次確認,以期貨公會官網所登載之期貨商聯絡電話,打電話到公司確認真實性,才是保護自己權益最好的方法,「多打一通電話不麻煩、少打一通電話麻煩來!」小心求證,才是王道。

台股尾盤遭急殺,收跌逾277點。(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外資大逃殺 台積電砍在最低價591元、台股收跌277點

台股早盤受美股激勵彈升,但逐步走低翻黑,尾盤更急殺近90點,收盤時跌277.57點或1.80%,報15138.31點,連2日低於月線,成交量3544.12億台幣。權值股龍頭台積電最後1盤慘遭外資倒貨15000餘張,不僅失守600元大關,摜破周線591.4元,收盤價591元,跌幅1.66%。隨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數據公布、優於預期後,美股道瓊指數反彈、收紅300點,費半大漲逾2%,台股29日開盤彈升,然卻開高走低、顯得欲振乏力,加權指數雖一度上漲百點,但目前走疲至平盤上下,暫報15,413點,櫃買指數同步翻黑,目前下跌0.22%,暫報182.66點。統一投顧表示,外資連5日賣超台股,加上國際股市動盪,台股28日指數跳空下跌、失守月線。考量春節長假漫漫,台灣疫情持續,節後不確定因素升高,加上外資持續調節台股,且期貨避險空單增加,目前僅剩5個交易日就封關,追價買盤觀望,壓抑指數表現空間,宜提高風險意識,落袋為安,確保戰果。選股僅建議工具機、腳踏車、高殖利率及防禦型類股。

(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現在買電子股還是傳產股? 專家都這樣說了

繼傳產的航運、鋼鐵、塑化股之後,電子族群也陸續向客戶通知漲價,專家認為,漲價帶動公司營收、獲利成長,兼具題材面、基本面優勢,然操作布局仍需搭配籌碼面與技術面,統計目前包括聯電、長榮等15檔個股,挾漲價題材,本周獲法人買超且技術面續強,續航力可期。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在全球疫情緊繃下仍調漲報價,顯示產業供需吃緊,而後續隨產品漲價,營收獲利也看增,特別是吃緊狀況短期無法舒緩者,相關公司不僅營運看好,且極具想像空間。惟因公司漲價動態不一,產業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加上股價反映時點不易掌握,通常在漲價訊息出現時,股價可能已大漲一段。專家建議,當產品報價喊漲時,可持續觀察供需吃緊情況延續多久,而當趨勢確立,有望大幅增加股價續航力,例如先前的半導體產品漲價潮。蔡明翰則指出,報價喊漲是基本面,而切入點則可搭配技術面與籌碼變化,以降低追高風險,當然技術面轉弱時需特別提高警覺,以貨櫃族群為例,雖然報價持續上揚,但在籌碼面凌亂、短多調節下快速拉回,讓看好漲價題材追高者當場套牢;此外,技術面若跌破月線也被視為趨勢轉弱訊號,簡言之,操作漲價題材應謹記操作紀律,需停損時應果斷執行。綜觀具漲價題材、且本周獲法人青睞者,電子族群包括聯電、華邦電、世界、旺宏、南茂、日月光投控、頎邦、矽格、義隆、富采、宏捷科、超豐等;傳產族群則由長榮、中鴻、力麗雀屏中選,本周各獲法人累積買超5,575~202,218張不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也認為,當產品漲價,可預期廠商獲利將增加,但須深思漲價背後原因。若非僅因為短線缺工、缺料,而是長線需求暢旺、產業供需態勢調整,則行情可望延續,近期轉為賣方市場的晶圓代工業就是一例。德信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林信富指出,傳產族群2020年第三季挾漲價優勢漲了一波後回檔,即使漲價題材仍在,但因近期資金偏愛電子族群,讓行情表現相形失色不少,應緊盯資金流向,隨輪漲節奏操作,預期傳產股後續仍有表現機會。(圖/工商時報)

英特爾表示2023年前產品仍會以自行生產為主。(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有變數? 英特爾CEO一席話動搖台積電股價

美股正值財報周,並隨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上演慶祝行情,標普、那指、費半齊創新高。然台股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在英特爾(Intel)釋單有慮下,股價翻綠,台積電ADR在美股盤後跌逾2%,台積電目前下跌13點、1.78%,暫報661元,加權指數波動加劇、一度觸15,984點,惟拉升力道不小,目前回到平盤附近,暫報16,101點,下跌52點。英特爾(Intel)即將上任的執行長杰辛格(Pat Gelsinger)法說會表示,2023年的產品仍將以自行生產為主。惟考量產品極廣,特定的技術與產品可能擴大利用外部晶圓代工。這番言論導致台積電ADR在美股盤後跌逾2%。

全球資金寬鬆,外資回補台股動能逐漸加大,外資買盤持續回籠,將成為推動指數向上揚升的主動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資大敲16檔!選股避雷 匯率恐侵蝕獲利

上市櫃公司2020年12月營收下周一(11日)公告截止,近期成績單陸續揭露,市場聚焦去年業績表現,特別是第四季成長幅度,欲早一步嗅出財報先機、提前布局,包括鴻海、聯電、友達、台積電等16檔個股,去年第四季營收成長,並獲外資大動作敲進,下周行情不容小覷。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步入新年度,上市櫃近日陸續召開法說會,揭露去年第四季財報等重要數據及展望未來。而觀察2020年第四季營收表現,是現階段選股的好方向,如能繳出年增成績,意味獲利看好且成長動能無虞,但他也提醒,由於新台幣強升,匯率恐成侵蝕獲利影響因子。針對籌碼條件,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本周外資大舉買超634.56億元,較12月最後一周的442億金額再放大,顯見全球資金寬鬆,外資回補台股動能逐漸加大,預期未來外資買盤持續回籠,將成為今年推動指數向上揚升的主動力。而已公布2020年12月營收的上市櫃公司中,包括鴻海、聯電、友達、台積電、義隆、仁寶、台塑、南亞科、華夏、金寶、大成鋼、國巨、正新、日月光投控、南亞、合晶等16檔,去年第四季營收繳出佳績,本周獲外資回補,累積買超7,511~163,538張,外資卡位加持下,下周行情不容小覷。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也指出,2021年開春外資買盤歸隊,台股連日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元月行情啟動,而目前融券仍在相對高點水位,整體軋空行情持續,多頭格局不變。美國總統拜登確定就任,疫苗施打進度持續進行,美股上演慶祝行情,且即將進入財報季,製造業及消費需求數據創佳績,延續產業利多氛圍,股市中多格局持續。黎方國表示,2021年首季電子及傳產利多不斷,選股聚焦半導體、漲價概念股、蘋概股、航運、鋼鐵、汽車等財報利多及第一季展望佳的業績題材股。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