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工商時報鍾志恆」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95 篇文章
(圖/達志/美聯社)

美1產業正夯!市場每年成長至少30% 拼命生產仍供不應求

美國基建不斷老化,促使政府和企業擴大使用AI驅動的機器人,協助維修和監控從橋樑到煉油等關鍵基礎設施,讓檢測機器人市場每年成長至少30%,業者拼命生產仍供不應求。根據運輸部資料,全美36%橋樑、相當於22萬座橋樑需要重大維修或改建。另外,截至2023年底的六年裡全美煉油設施,部份結構因老化而受損,導致逾1,500人受傷和153人死亡。除了構成生命威脅,還讓污染問題惡化。隨著設施快速老化,即使最有經驗的工人也難以趕上需要維修的速度,因此帶動檢測機器人的需求。檢測用機器人製造商Gecko Robotics執行長魯沙拉瑞安(Jake Loosararian)指評估像橋樑、水壩或船舶等龐大實體結構過程裡,投入人員親自檢測是極過時做法。Gecko配備感應器和AI軟體的機器人能攀爬、涉水和飛行,為需要檢測實體顯示結構建全程度。儘管機器人仍依賴專家操作,但不需要人員親到現場,就能在人類難以到達之處完成檢測任務,並以AI模式預測設施何時損壞。新創公司Perceptoy產品長索哈(Udi Zohar)強調其無人機能在極惡劣氣候環境下,為能源業者找出設施的滲漏點和受損零件。像Gecko和Percepto等公司目標,是透過機器人運作來提高人員安全和檢測效率,並為國防、能源與製造等產業節省完成任務的費用。在美國軍事預算裡,操作與維修等成本就占39%。專家指全美國防延期維修費用可能至少1兆美元。但透過機器人主動完成結構評估和找出優先維修地方,能為企業和政府機關以更低成本,得到更健全和安全的設施。目前基建檢測機器人產業每年成長率至少30%,魯沙拉瑞安表示沒有單一公司能全部吃下,業者不斷生產但仍供不應求。

(圖/美聯社)

美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高於預期 1月份科技業裁員最多

美國6日公布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高於市場預期,1月民間企業宣布裁員數逼近5萬人。專家指1月裁員最多是科技業,在AI整和和追求營運績效下,未來將有更多裁員行動。勞工部公布截至1日止一周的上周初領數,較前周增加1.1萬人至21.9萬人,高於市場預估21.3萬人。波動較小而較能反映實況的四周移動均值,上周增加4,000人至21萬6,750人。前周續領數增加3.6萬人至188.6萬人。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公布,企業1月宣布裁員數49,795人,較12月的38,792人增加28%,但卻是2022年來同月份最低。跟去年1月82,307人相比,年跌40%。其資深副總裁查倫傑(Andrew Challenger)說,1月裁員數「相對平穩」,但2月以來已有一些重大企業裁員計劃,因此目前看似平穩的狀況不可能持續。1月宣布裁員最多的是科技業,月增128%至7,488人,自2022年來一直是各產業之冠。查倫傑指AI整合、追求效率和生產力是裁員主因,預計未來有更多裁員。值得注意是裁員第二高的零售業,月增96%至6,419人。儘管去年底傳統假期消費旺季讓商家業績大好,但到店購物人數卻下跌,顯示自動化和網購已令零售業發生根本轉變,目前商家要求的員工技能,跟十年前有很大差別。以地區來看,1月裁員最多是西部企業合計19,899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9.2%。其中,加州裁員11,862人為西部最多地區,第二多為德州2,966人,第三名是華盛頓州的2,667人。至於裁員最大原因是企業倒閉,令16,123人因此丟飯碗。其他主要原因包括企業重整而裁員12,618人,因市場與經濟環境轉變而裁員8,159人,其他企業未宣布特定因素占6,810人。

(圖/達志/美聯社)

因應川普2.0和在AI領域取得主導地位 韓國花230億美元成立高科技基金

韓國企劃財政部5日宣布將成立一個逾34兆韓元(約230億美元)高科技基金,為電池、生技和其他先進科技產業,以入股和低利貸款等方式提供所需資金。韓國除了要因應川普2.0,也正找辦法讓其在AI領域取得主導地位。雖然韓國目前仍未遭到川普的關稅威脅,但政府要成立新基金目的,旨在解決川普採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和中國生成式AI公司DeepSeek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韓國代理總統兼財長崔相穆說:「政府承諾會盡力和快迅地加強對高科技產業的支持。」他表示將成立名為「高科技策略產業基金」,規模是政府去年針對半導體產業推出17兆韓元金援計劃的逾1倍。崔相穆強調這新基金將由韓國開發銀行(KDB)負責管理。高科技產業裡從事零件、設備與原料等中小型廠商,也在新基金要照顧的範圍之內。至於新基金相關細節,將透過修訂相關法規來做最後定案。政府計劃3月與國會討論該基金的成立。崔相穆警告,川普關稅威脅等因素令全球面對各種不明朗因素,並形容DeepSeek是科技業的「新衝擊」。他與多個部會首長開會,討論國內外政治問題,和找出加強韓國產業競爭力的辦法,尤其強調確保AI競爭力的重要性。因為各國要爭奪AI主導權的競賽,可能擴大至包括軟體實力等多層次競爭。因此韓國將加快成立國家級AI運算中心,並在本月內由AI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如何讓韓國成為全球前三大AI領導國的特別策略。韓國政府認為川普的貿易政策對韓國有利有弊。若美國對中國電池加重課稅,將提高韓國電池業者的價格競爭力,加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但川普關稅會打擊韓國車商,而汽車占韓國出口比率逾半。

(圖/美聯社/達志)

川普增加關稅 美銀點名美6家製造類股最受衝擊

川普威脅對外加徵關稅,外界認為進口成本大增會衝擊美國製造類股。美國銀行最新報告列出當中最受打擊的6檔股票和5檔最不受影響的個股,其差異關鍵在於依賴墨西哥生產比重有多高。供應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美國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至50.9,擺脫連續26個月低於50榮枯線窘境。在景氣復甦之際,川普關稅可能引發貿易戰,讓業界要面對另一難題。美銀按整體製造業資料指出,全面加徵10%關稅,會拖累業界利潤率平均減少約1.2個百分點。雖然其未計算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關稅的影響,但外界認為對利潤率的影響只會更大。有投資人按經驗法則推估,目前川普威脅的關稅可能令美企今年獲利大減10%,但具體影響程度因不同產業而有落差。美銀列出6檔最受衝擊的股票為鎖具製造商安朗傑(Allegion)、資料中心基礎架構供應商維諦(Vertiv)、空調製造商開利(Carrier)、洛克威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過濾設備商Atmus、和電力設備GE Vernova。這6家公司在北美產能,約25%位於墨國,只要川普確定加徵25%關稅,所受打擊將最重。其股價3日平均下跌約3%,跌幅超過標普500指數的0.8%。美銀同時列出另6檔所受衝擊最低股票,即溫控系統公司詮宏(Trane)、電子設備商阿美特克(Ametek)、工業設備商道爾(Dover)、自動化供應商艾默生(Emerson)、加油器製造商Vontier、和工業零件商派克漢尼汾(Parker-Hannifin)。它們墨國產能占北美比率不到10%,因此股價3日平均跌幅不到1%。不計詮宏的其餘5檔,平均約70%華爾街分析師列買進評等,高於標普500企業的平均55%,和詮宏的28%。

(圖/達志/美聯社)

改善美國產業競爭力 關稅不是答案

川普對墨加中三國加徵關稅,從建商到零售等美國工商界乃至工會領袖都坐立難案,幾乎認為關稅會令物價和出口商成本上漲,無助改善美國產業競爭力,汽車、製造和營建等產業可能受創嚴重。美國商會(USCC)官網以標題「關稅不是答案」來回應。其資深副會長墨菲(John Murphy)指透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加徵關稅是前所未見。他說總統是有權力專注邊境和芬太尼等重大問題,但加徵關稅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反而增加美國家庭負擔和打亂供應鏈。USCC將諮詢各行業會員的相關影響,找辦法避免衝擊美國經濟和民眾。對加墨課關稅引發汽車業與工會大反彈。雖然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主席費恩(Shawn Fain)支持以關稅來保護美國工人飯碗,但反對利用工人當棋子,去解決非法移民和毒品等問題,應重新談判「美墨加協定」(USMCA)後才以關稅來讓加墨屈服。代表資方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主席布朗特(Matt Blunt)指關稅將增加美國製造汽車的成本而妨礙投資,並破壞車商競爭力。美國製造商協會(NAM)主席提蒙斯(Jay Timmons)指拜登執政時稅制改革,已增加製造業的成本壓力,現在再給加墨增關稅,只會破壞本來讓美國製造業具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中小型製造業將最受傷。全美住宅建商協會(NAHB)主席哈里斯(Carl Harris)指課加墨關稅將引發反效果,因為木材和石膏等美國建商最重要原料逾70%來自加墨,加關稅等於增加營建成本,最終令建商不推新建案,由民眾為高房價買單。鋼鐵工人聯合會(USW)主席麥卡爾(David McCall)指加拿大是美國最強力貿易夥伴之一,政府應該對付向外傾銷鋼材的中國。

比特幣。(示意圖/資料照片)

美國將成立加密幣工作小組 比特幣應聲走高

美國證交會(SEC)代理主席烏耶達(Mark Uyeda)21日表示將成立加密幣工作小組,為數位資產建立監管框架,為相關產品註冊、設定公開資訊要求、和審慎配置執行資源等給予方向。消息刺激比特幣應聲走高。該小組將由委員皮爾斯(Hester Peirce)負責。他被視為SEC內部對加密幣態度最友善的高層之一。幣圈希望SEC要成立工作小組的倡議,是代表川普仍有意兌現減少加密幣諸多限制的承諾。根據加密幣交易平台Kraken報價,比特幣21日報中每枚價格上漲約2%至106,000美元附近,逼近20日報中創108,228美元新高。川普20日正式上任後簽署連串行政命令裡,沒有一項跟數位資產有關,令比特幣投資人失望而觸發龐大獲利回吐賣壓,使其價格在當天創新高後又被迅速拉回。加密幣支持者一直不滿SEC未公平對待數位資產,像剛卸任SEC主席職位的詹斯勒(Gary Gensler)曾控告Coinbase和幣安(Binance)等加密幣交易平台違反證券法。支持者指加密幣的去中央化本質,讓其不可能依循現有證券法來運行。幣圈希望川普上台後能帶來改變,所以支持SEC成立工作小組的舉動。反而對於川普提名前SEC委員、支持加密幣的阿特金斯(Paul Atkins)擔任SEC主席的任命,竟然還有待確認而感到意外。加密幣業者預期國會很快會推出法案,為加密幣產業釐定明確規範,有可能把大部份監管加密幣的權限,由SEC轉移給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因為CFTC對加密幣態度更友善。但由於國會有許多包括稅改等更迫切需要處理的問題,因此有關加密幣產業的法案可能要花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在國會通過。在此之前,SEC仍是執行新規範的重要主管機關。

(圖/路透)

川普將上任關稅引恐慌 全球1,600億美元湧向貨幣基金

川普即將重返白宮,外界擔心他很快調高關稅而衝擊全球經貿,加上預期聯準會(Fed)今年減緩降息步伐,觸發過去一周全球近1,600億美元湧向貨幣市場基金,為近五年來單周淨流入規模第二高,顯示投資人目前態度極謹慎。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理柏(LSEG Lipper)資料顯示截至8日止一周,全球貨幣市場基金淨流入金額逾1,587億美元,為2020年4月來單周淨流入第二高。當年4月因新冠疫情剛爆發而引起市場恐慌。貨幣市場基金特性是低風險和流動性高,適合保守型投資人,也是其他投資人用來暫時停泊資金或供緊急應變之用。川普揚言20日就職後,把全球貨物進入美國的關稅全面調高10%,甚至立即把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稅率調高25%。儘管許多投資人為觀察川普調高關稅後影響而態度轉趨謹慎,但全球股票基金上周仍然連續三周淨流入,合計金額113.6億美元。其中,歐洲股票基金淨流入87億美元,為三周來最大金額。亞洲股票基金也淨流入56億美元。但美股基金淨流入僅50.5億美元,低於歐、亞股票基金。這趨勢反映美股去年漲多同時,市場預期Fed今年減緩降息步伐,都令美股基金的吸引力下降。相反地,投資人預期歐亞央行降息幅度將超過美國,藉以提振當地經濟而有利股市表現,吸引更多資金轉向歐亞股票基金。在全球產業型股票基金方面,上周淨流入金額逾5.26億美元,為五周來首次淨流入。其中,科技股基金淨流入11.3億美元,扭轉連續五周淨流出的局面。通訊服務股基金淨流入4.13億美元。全球債券基金也再次活躍起來,淨流入195億美元,為過去四周內第二次淨流入。其中,公債基金淨流人19.4億美元,為六周來第二度淨流入。參與貸款基金淨流入22.4億美元。全球商品基金連續兩周淨流出,主要受到黃金與貴金屬基金淨流出2.93億美元拖累。去年黃金與貴金屬基金全年淨流入143.2億美元,目前投資人趁漲高後獲利出場。

(圖/達志/美聯社)

燒不停!洛杉磯野火持續延燒 升級成公衛事件

南加州野火燎原,截至11日止導致至少16人死、13人失蹤、1.2萬幢建築受損或被燒燬,洛杉磯市受災面積逾1.4萬公頃。在消防人員逐屋搜救下,預料死傷人數不斷增加。野火造成嚴重空污而被當局升級為公衛緊急事件。美國家氣象局警告11日晚上到12日早上繼續迎來焚風,13日到14日再受影響,持續風速30英里,最高風速估計70英里,預計情勢到16日才緩和。燃燒範圍最廣的斷崖大火(Palisades Fire)截至11日止24個小時內,讓災區再擴大400公頃。正往東部人口更密集地區蔓延,當局出動消防飛機往山區灌水和噴灑阻燃劑以阻止火勢擴散。由於災情產生大量有害的煙霧和懸浮微粒,洛杉磯當局11日把持續燃燒的災情升級,宣布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為阻止野火產生的灰燼和煙塵四處蔓延,甚至禁止民眾使用吹葉機避免揚飛灰塵令空氣品質更惡化。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FEMA)署長克瑞斯維爾(Deanne Criswell)指目前情況「仍然極危險」,因為氣象報告預測未來幾天會再迎來焚風吹襲。美國私人氣象預報公司AccuWeather估計這次南加州野火,可能造成的破壞在1,350億到1,500億美元之間,為美國有史以來導致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野火災情。摩根大通估計保險理賠金可能高達200億美元。專家認為如此嚴重損失,預示未來要從災情中復元相當困難,加上保險業損失慘重,這代表之後的住宅防災險保費會不斷飆升。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1日提出稅收減免等措施來降低受災民眾負擔。像洛杉磯郡包括一般民眾與商家等納稅義務人,可在1月7日到10月15日之間延後申報所得稅與繳納稅金。往常一般得在4月15日前申報與繳稅。

(圖/freepik)

Fed理事警告美股估值偏高至恐大跌 美股未受影響反應冷淡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庫克(Lisa Cook)6日認為美股估值偏高至可能大跌,為目前Fed高層針對美股發出最直白的警告之一,但美股未受影響。庫克指目前美國的股市和公司債市場等資產估值偏高,讓風險溢價接近歷年來底部,表示市場定價難以再高。若經濟出現壞消息或市場情緒轉變,美股就可能大跌。這讓人回想前Fed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96年底發出「非理性繁榮」,警告當時股市估值過高。當年葛老發出警告後立即拖累美股下挫,但庫克的警告未對美股造成影響。標普500指數6日收紅並逼近6,000點大關,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公司債市場壓力指數(CMDI)仍處歷史低檔。在美股估值處歷史高檔之際,高盛指標普500指數目前帳面價值和銷售額,相對其過去10年均值高2個標準差。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提出的周期性調整本益比(CAPE ratio),目前標普500指數約37倍,接近科網股泡沫爆破以來的最高水準。但CAPE並非用來準確預測股市登頂的工具。葛老發出非理性繁榮警告後令當時全球股市震盪,但科網股抱沫仍持續至2000年初。因此庫克的警告未引起目前股市多頭重視。投資人看好AI能提高企業生產力,和樂觀川普將放寬許多產業監管,讓華爾街預期美股繼續上漲。投顧Capital Wealth Planning執行長辛普森(Kevin Simpson)說美企下周開始密集公布第四季財報,市場希望獲利成長以支撐估值,並分析企業對聯邦基金利率走低的反應。他說目前市場預期美企今年每股獲利增幅近15%,是歷史均值的1倍多。若美企尤其科技七雄的展望出現警訊,會放大市場對估值過高的憂慮。

(圖/freepik)

巴菲特狂囤3,250億美元 預示美股將陷困境

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截至9月底止,囤積現金與約當現金共達3,250億美元創新高,讓人擔心這代表美股估值過高而未來可能崩跌,因此預先做好應變準備。巴菲特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科技巨頭股價狂漲並帶動美股屢新高,波克夏不但未順勢加碼,反而持續囤積大量現金而引起華爾街高度關注。專家認為這表示他預期美股熊市將至,選擇囤積現金來等待美股崩跌後,將有機會以遠低目前價格買進優質股票。網路財經新聞網MarketWatch專欄作家赫伯特(Mark Hulbert)以過去經驗觀察,波克夏增持現金可能代表其認為美股未來陷入困境。巴菲特認為要抓最佳買賣點的擇時交易,是不可能也是愚蠢想法。他堅信自己不會知道經濟高峰和股市頭部在哪裡,所以從不以擇時交易判斷來做投資決定。但外界仍認為波克夏所持現金部位,在擇時交易上具重要性。即其持更高現金部位後,隨之而來是低於均值的市場報酬,反之亦然。赫伯特根據過去廿年來波克夏所持現金部位,占其市值比率來分析接下來美股走向。截至9月底止該比率32%高於長期均值,尚未打破2004年創逾35%最高點。美股牛市在2004年後持續近三年,就發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波克夏2004年現金部位創新高,在擇時交易判斷上是成功或失敗,要視乎投資期長短而論。短至1年沒有統計上重要關聯性,長至5年則為重大負相關,即更高現金部位不代表接下來有更低股市報酬。赫伯特認為就長期來看,波克夏目前所持部份接近歷史最高,在反映美股前景上是具價值資訊,可能顯示美股未來幾年將陷入困境。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