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楊孟立」記者的文章列表
前駐美代表辭世享壽74歲 沈呂巡一生懸命為中華民國貢獻
前駐美代表沈呂巡近年疾病纏身,1月6日凌晨逝世,享壽74歲。前總統馬英九透過新聞稿肯定沈擔任駐美代表時,對鞏固台美關係貢獻良多,是中華民國極為優秀的外交官;外交部也已向家屬表達哀悼及慰問。沈呂巡告別式1月12日在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舉行,除了馬英九偕夫人周美青參與告別式,總統府祕書長李大維、外交部長吳釗燮、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外交部長胡志強、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政要,及許多親朋故舊皆到場送行。據媒體報導,沈呂巡的妹妹在告別式時表示,沈呂巡去世前,說的最後3字是「外交部」,盼大家能記得沈呂巡對中華民國外交的熱愛及貢獻。沈呂巡生於1949年,是清朝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楨的後代,跟馬英九、李大維是建中同班同學。沈呂巡在美國賓州大學取得國際關係碩士、博士學位,並以諮議名義進入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歷任職務多與美國相關,堪稱是外交部內的「美國通」。2008年出任駐歐盟代表、2011年出任駐英國代表、2014年出任駐美代表。沈呂巡的個性直率,素有「沈大砲」稱號,只要認為是對的事情,絕對不會退縮,多次在立法院與立委唇槍舌戰,不過也獲得不少外交同仁的敬重。沈不論是派駐在外或是人在外交部內,總會是焦點人物,曾有人形容,「沈呂巡在哪裡,世界就在哪裡。」在擔任駐歐盟代表時,沈呂巡開始投入爭取歐盟免簽證,並於2011年如願取得。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在擔任駐英代表的沈呂巡運作下,讓國旗得以飄揚在奧運會場觀眾席。2015年元旦,駐美代表處在華府雙橡園舉行了斷交以來的首次升旗典禮,一度引起美方不滿。沈呂巡事後解釋,升旗定位是內部活動,未事先通知美方,是不想讓中國大陸跑去找美方抗議,徒增美方困擾。馬英九在2016年曾頒發「二等景星勳章」以表彰沈呂巡長期為守護國家主權與尊嚴的努力。國民黨也指出,沈出身近代外交世家,具備深厚外交學養專業,一生公忠體國,「使於四方,不辱國命」,對中華民國有重大、卓越貢獻。
梵蒂岡調任駐台代辦引人聯想 外交部:台梵邦誼友好將加強合作
梵蒂岡駐台與駐港代辦相繼調任他職,引人聯想是否將與中國建交。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陳立國昨表示,台梵邦誼友好,溝通管道十分暢通,將持續攜手為宗教自由和人道關懷領域加強合作。教廷上月底宣布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任命駐台代辦佳安道(Arnaldo Catalan)為盧安達大使,本月初又宣布駐香港代辦何明哲(Javier Herrera Corona)調往剛果共和國。英國人權人士羅傑斯(Benedict Rogers)認為教廷可能在台灣和香港代辦調離後,準備採取下一步「行動」。羅傑斯強調,梵蒂岡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是「完全不可接受」,他也呼籲教宗應向外界保證梵蒂岡會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不會與中共建交。陳立國昨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佳安道升任駐盧安達大使,這是教廷駐外人員正常輪調,教廷目前正在進行新任駐台人選的人事作業,外交部和駐教廷大使館密切掌握相關情形。陳立國指出,我國與教廷邦誼友好,溝通管道十分暢通,在疫情蔓延期間,台灣各界積極回應教宗方濟通的呼籲,持續協助教廷和其他國家共同抗疫,獲得教廷許多正面回應。陳立國舉例說明,去年7月多國慰問教宗健康,教廷網站感謝名單上特別將蔡英文總統列名首位;去年10月我國國慶時,教宗也致賀並為台灣人民祈福,今年1月蔡英文致函教宗,響應2022年「世界和平日文告」,都是台梵邦誼友好的實證,我國和梵蒂岡將持續攜手為宗教自由和人道關懷領域加強合作。
愛三飛彈重鑑測在台執行 美信賴台灣有能力執行
國防部13日發布最新公告,2006年8月簽訂的「愛國者飛彈重鑑測暨壽限更換等六項」標案,履約期限延長到2022年9月30日。最引人關注的是,該標案履約地點從原先註明的「非屬台澎金馬地區」,修訂為「桃園市(非原住民地區)」,意即此案將會改在台灣執行,將可省下不少開銷。空軍擁有近400枚愛國者飛彈,為維護飛彈系統的妥善率及可靠度,過去都必須將部分愛三、愛二飛彈送回美國原廠,進行重鑑測及更換壽限零組件。軍方官員指出,經與美方多次協商,在美方信賴台灣有能力執行,且在台美軍事合作更加緊密的前提下,已同意將愛國者飛彈重鑑測的地點由美國原廠改到在台灣進行。在台重鑑測任務將在明年先試行一年,若經認證評估確實可行,未來不排除所有的愛國者飛彈重鑑測及更換壽限零組件等任務,全數轉移在台灣進行。台美自從簽訂愛國者飛彈重鑑測案之後,每隔幾年都要再簽訂一次,飛彈依服役年限分批送回美國原廠進行重鑑測。據今年4月簽署的發價書公告內容顯示,在2023年至2030年分八批執行飛彈重鑑測,每批48枚,每批重鑑測的期程約7至8個月,合約金額為164億2102萬餘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說,美方願意將愛國者飛彈鑑測案交由台灣執行,代表這部分的敏感性已經沒有這麼高了,不太會有洩密的疑慮,而我方也可藉由執行鑑測案,獲取相關技術。揭仲指出,此案最大的好處除了減省開銷,還有維修週期變短。光是愛國者飛彈不用再運送回美國原廠就省下不少時間,而省下來的時間成本,也讓國軍的空防調度更具彈性。
美軍駐台不是新聞 學者稱24人只是「單一項目」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軍特種部隊及陸戰隊已祕密駐台訓練國軍至少一年。戰略學者認為,美軍在台協訓國軍並非新的訊息,不過該報導透露在台美軍人數約24人,應該只是指單一項目的交流,在台美軍人數不僅於此。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說,美國的台海政策是戰略模糊,但戰術清晰,所以不時會露出一些訊息,像是美軍第一特戰隊穿軍服在台灣與國軍操演、美軍安全合作旅、美國海軍海洋研究船停靠基隆、美軍防爆小組來台與空軍技術交流、AIT現役上校葛佩迪參與國軍莒光日節目。蘇紫雲說,在外交層次的呈現,就是各種峰會都將台海安全與和平納入聯合聲明;在法案層面則是接連通過《國防授權法》、《台灣夥伴法》、《老鷹法案》等一系列強化台灣安全、自我防衛的法案。蘇紫雲認為,美軍駐台的新聞並不讓人訝異,但考量到前幾天共機大舉擾台的時間點,此時可能是美國在釋放清晰訊號。但台灣仍不能完全依賴美國,這樣太危險了。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美軍來台應是指導聯兵營為主,因為這是我們未來的作戰主力,美軍的任務不僅要幫助我們聯兵營建立火力協同、海空軍連繫,最好的結果就是讓我們的地面部隊可跟美軍連線作戰。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表示,報導揭露的美軍來台協訓已有一陣子了,若這消息是刻意釋放給媒體,可能只是想提醒相關各方,美軍會和國軍合作,提升國軍戰力,台海安全形勢關乎美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