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旺報龔俊榮」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22 篇文章
大陸的單身貴族愈來愈多,也促使婚戀平台APP愈受歡迎,甚至引起不少投資法人競相砸錢卡位搶商機。(中新社)

單身貴族越來越多 投資人搶攻「婚戀平台」APP

大陸的單身貴族愈來愈多,也促使婚戀平台APP愈受歡迎,甚至引起不少投資法人競相砸錢卡位搶商機。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大陸各地吹起就地過年風潮,不過,該相親的還是跑不掉,讓紅娘相親平台錢潮滾滾來,尤其是像海歸精英,名校畢業生,部分政府機構的公務員,年薪百萬的程式設計師等都十分搶手。根據陸媒報導,今年婚戀相親平台的生意很火紅,不少單身貴族趁著就地過年無法返鄉,最後選擇去相親,在過年期間還好有個伴陪,甚至有些90後或00後也加入這班熱門的相親列車,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其實有些單身貴族也是很無奈,即使不回家,也難逃父母逼婚相親的壓力。今年這些相親APP平台競爭很激烈,各種收費標準更是琳瑯滿目,有的APP加入只要花幾十元(人民幣,下同),有的甚至要高達數千元,就看要選擇的對象而定。從一些數據來觀察,可以發現婚戀交友平台市場有多夯。易觀分析《2020線上婚戀交友行業年度綜合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大陸網路婚戀交友市場整體規模達55.9億元,年增12.5%。另據第三方數據中心比達諮詢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大陸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為51.3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68.4億元。龐大的婚戀市場需求,近年來也吸引不少資本家進場爭奪這塊「甜蜜」 的蛋糕。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等老牌網路婚戀平台正面臨著伊對、糖唄、戀愛圈等新興婚戀交友平台的挑戰。然而,相親市場從不缺新的玩法,這次資本又相中新的玩家。2019年至2020年,視頻戀愛交友平台伊對APP獲藍馳創投、小米、順為資本、光源資本等投資法人青睞。目前,伊對APP融資累計金額達到近億美元。另外,2019年婚戀服務平台糖唄APP也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2020年6月又獲榮華資本的千萬元注資。2018年至2019年,戀愛社交APP戀愛圈獲得了熊貓資本、珪璋創投、伯藜創投的數千萬元的投資。似乎大陸資本圈正在掀一股婚戀APP投資熱潮。

(圖/業者提供)

漲聲継續響不停 Q1面板OLED當主角

最近大面板尺寸缺貨,漲勢凌厲,去年6月漲聲響起至今未歇,估計將在今年首季漲到最高點,是過去10年來最長的漲價周期。造成面板漲價的理由是需求太旺,特別是疫情下遠距辦公與娛樂等需求激增。同時最被看好的是柔性OLED面板,除了受惠於智慧手機暢銷外,產能的釋放也讓OLED面板躍為2021年顯示器產業的主角。《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43寸液晶面板1月預計均價上漲3美元,50寸和55寸預計1月均價都上漲5美元。尤其是大尺寸TV面板,上游供需緊缺、下游需求強勁,供應鏈呈現緊繃狀態。群智諮詢總經理李亞琴分析,大尺寸面板從去年6月起喊漲,預估持續10個月,漲到今年首季為止,這是10年來最長的漲價周期,漲幅也達到了10年之最,電視面板和顯示器面板主流的尺寸漲幅基本都在50%以上,部分規格甚至超過80%、90%。造成面板漲價的「元凶」是需求面激增,去年下半年開始,TV市場全球需求迎來了非常明顯的爆發式成長。群智諮詢TV研究總監張虹表示,成長的驅動力來自於海外,2020年全球TV整機出貨規模創近5年來的新高,達到了2.47億台,年增2.6%,比2019年規模上增加了600萬台。2021年首季全球前10大品牌廠商面板備貨需求依然維持強勁的態勢。但是,展望2021年,預計全球市場TV整機出貨規模將略有下降,降幅預計是3.1%。這一輪成長最厲害的是IT面板,疫情之下遠距辦公、娛樂需求激增。例如,群智諮詢IT團隊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顯示器整機市場出貨規模達到接近1.4億,年增8%,出貨金額則年增13%。預計2021年的出貨規模還會處於高位。同時,多位分析師也透露,由於上游零件的緊缺,也影響今年TV、IT面板供應,比如Driver IC(驅動IC)、玻璃基板,都受到8寸晶圓產能短缺的限制,加上NEG工廠意外停電,缺貨還會在首季持續。在手機面板方面,最突出的莫過於柔性OLED面板,2021年OLED產能繼續釋放。群智諮詢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陳軍認為,2020年大陸OLED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量約8300萬,預計2021年大陸OLED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量約達1億。陳軍強調,柔性OLED滲透率的上漲也來自於供應端的推動,到2021年以後,包括維信諾V3的產線、京東方綿陽重慶、天馬柔性OLED的產線產能逐步開始釋放,供給側的擴產也在推動柔性OLED的快速增量。

大陸本土電視品牌強勢崛起,在本土市場居領導地位。圖為青海西寧某賣場的電視專區。(圖/新華社)

進口品牌節節敗退!陸自家本土電視品牌崛起

過去大陸彩色電視市場是進口品牌的天下,現在進口品牌則是節節敗退,已由大陸本土品牌取代,現在大陸品牌電視本土市占率7成,外資品牌只剩3成。大陸的電視產量已衝上全球70%以上,光內銷的產量就占了1/4,大陸電視品牌如今可說是揚眉吐氣,穩居大陸本土市場第一梯隊,同時無論是技術或創新都是大陸品牌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大陸2020電視品牌銷量排行疫情拖累 去年銷量衰退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拖累,加上漲價因素,大陸電視銷量罕見出現衰退。據估計,2020年大陸電視市場零售量規模進一步收縮,全年零售量約為4613萬台,年減3.3%,零售額約1262億元人民幣,衰退約5.8%。大陸電視銷量最高峰是落在2016年,當時總量突破5000萬台大關,隨後因為市場競爭愈來愈白熱化,成長緩慢,特別是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巨大,讓整個電視業陷入衰退陰霾之中。雖然如此,去年電視價格卻因為液晶面板的漲價,從6月起開始漲價。到了11月的雙十一大促銷,電視業忍痛犧牲削價競爭,反而掀起一波降價潮,可是在疫情的壓力下,銷量似乎未見起色。綜觀全大陸電視品牌的市占率,顯然是由大陸本土品牌獨占鰲頭,根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小米、海信、創維、TCL、海爾、長虹、康佳這七大大陸品牌占據本土市場的「大盤」,市占率約7至8成。剩下不到3成的量才是進口品牌的市占,由索尼、三星、LG、夏普、飛利浦等外資品牌以及華為、榮耀、樂視、PPTV、OPPO等互聯網品牌在「廝殺」。掌握新世代 面板線投產目前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電視製造國,產量占全球70%以上,內銷量占到全球銷量的25%以上,出口量可以滿足海外需求的75%以上。換句話說,大陸市場的所有技術水準和創新都代表著全球。同時,大陸電視行業基本擺脫了「缺芯少屏」局面,在面板領域,大陸已有9條8.5代以上的新世代面板產線投產,大陸面板產量已經占到全球近一半,未來還至少新增6條10.5代線;在晶片領域,晶辰半導體和華為海思迅速崛起,占據市場的半壁江山。而隨著國家、資本、企業對顯示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視,加大對面板、晶片、感測器、軟體框架、雲服務、大數據等各方面的投入,未來智慧顯示技術將進入強人工智慧階段,電視連結操控「萬物」成為可能。

大陸網路巨頭為搶奪支付市場、流量,在春節前已開始高達百億人民幣的紅包大戰。圖為大陸網路公司字節跳動展示的抖音直播間。(圖/中新社)

中國網路巨頭搶奪支付市場 春節前已開始紅包大戰

春節腳步近了,並成為大陸網路巨頭較勁的新舞台,一場高達百億(人民幣,下同)的春節紅包大戰正如火如荼的爆炸開來。這場紅包大戰表面上看來是各巨頭的砸錢遊戲,然而骨子裡卻是一場赤裸裸的支付大戰,也是流量大戰,網路用戶正成為這些巨頭撈金的「兵家必爭之地」,整個戰場早已煙硝彌漫,引信一觸即發。《中國經營報》報導,在兩家短片影視龍頭抖音和快手分別宣布以20億元和21億元加入2021年的紅包大戰後,百度則是高調喊出砸下22億重金,互別苗頭。光這三家巨頭就拿出63億元,超過了2020年10家網路平台發出的紅包60億元左右。這時候,淘寶也不遑多讓再顯身手,成為大陸央視春晚獨家電商合作夥伴,至少將發20億元紅包。除以上幾家巨頭外,支付寶集五福,微信、天貓、京東等也沒在這場紅包大戰缺席。在春節「紅包大戰」走進第7個年頭後,網路巨頭動作越來越大,玩法也從原先單純的紅包不斷演化創新,從搖一搖到集福卡再到各種遊戲互動,不斷刺激和挑戰著用戶的神經和手速。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這些巨頭為何如此熱衷砸錢比拼紅包,無非是想通過紅包獲取新用戶和流量,這才是業者的本意,然後通過提取紅包時的銀行卡綁定等,來打造自身支付體系,再由此衍生出理財、信貸等各項業務,撒出的紅包就可以賺回來。現在的春晚熱鬧非凡,雖成為網路巨頭撒錢發紅包的兵家必爭之地,可是早期,並非如此,春晚的贊助商多半是鐘錶業、酒廠或家電業才是最大金主。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春晚幕後贊助的演變也是與時俱進,並成為網路巨頭廝殺火拚的灘頭堡。事實上,從早期的鐘錶、酒廠藥企、家電業競爭春晚標王,到現在網路巨頭的互動紅包,這38年來的春晚廣告贊助、冠名競標,正折射出大陸商業版圖沉浮的縮影。

人行定調今年貨幣政策,圖為北京中國人民銀行。(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因應人民幣出現大波動 人幣加速國際化、防金融風險

面對全球的疫情變局,以及今年大陸經濟可能要面臨的考驗,中國人民銀行已開會定調今年貨幣政策的方向,特別著重於貨幣政策的靈活性與精準性,並引導資源導向綠色金融。對於今年人民幣出現大波動,也強調要維持動態均衡,加速國際化腳步。另一方面要加速金融改革外,也要持續防範金融風險的發生。《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1月4日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定調2021年貨幣政策,決定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人行拍板2021貨幣政策平穩微調合理適度專家表示,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嚴峻,雖然大陸經濟成長內生動力強,但也存在疫情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此背景下,人行為2021年貨幣政策定調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意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健的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援。事實上,在去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就已確定整個貨幣政策不會急轉彎,因此,人行的工作會議大致也是遵循這個方向來實施。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鴻表示,這有兩方面的含義,首先是貨幣政策要穩健,不會出現大幅的收緊和調整,其次是不會髮夾彎,即考慮到經濟成長已經逐漸恢復,貨幣政策即便要調整,也是相對平穩的微調,保持合理適度。警惕房地產灰犀牛2020年以來,為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認為,2021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繼續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援,確保政策工具使用的可持續性和精準性,服務經濟的高品質發展。在網路金融的監控上,在人行小心翼翼的調控下,確實達到化解金融風險的危機。周景彤表示,由於宏觀經濟金融環境變化等多因素影響,部分中小銀行風險、網路平台風險等風險較為突出,同時需要警惕房地產「灰犀牛」和「影子銀行」風險反彈等。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快速升值,匯率穩定問題再度成為官方關注的重點,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重提「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目標。隨著美元持續疲軟,以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升破6.44,關於擔心跨境資本流動受挑戰、熱錢流入的聲音再起。這次人行會議再提出,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其次要嚴密防控外部金融風險,穩定擴大金融雙向開放。同時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著眼於服務實體經濟,順勢而為,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打擊外匯違法行為再來要逐步推動資本帳開放,支援企業合理審慎運用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另外,要加快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並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外匯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在完善綠色金融方面,會議提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做好政策設計和規畫,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推動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為排碳合理定價。逐步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明確金融機構監管和資訊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華為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門市。(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制裁大陸達最高點!356陸企遭表列封殺 反有助港股壯大

美國自從總統川普上台,與中國唱反調的態勢日趨嚴重,不僅打關稅戰,也打封殺陸企戰,從開始對華為下手後,制裁的名單愈來愈長,到今年12月為止,共有356家陸企上榜,可說是封殺陸企達到最高點,整個打擊涵蓋面很廣,包括通訊、航太、船舶、無人機與人工智慧等,甚至連學校與個人都慘遭列入制裁黑名單中。當前,美國對大陸企業、大學和個人的制裁越來越頻繁。以8月底為例,最後一周美國連續出手,繼美國商務部宣布將24家大陸企業列入制裁名單,隨後美國國防部宣布認定11家大陸企業為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為美推出新一輪制裁鋪路。中美爆發貿易戰開始算起,根據初步統計,自2018年至今美國政府對大陸企業制裁的全名單,共有11個批次356家大陸企業受到美國制裁。在這一連串制裁動作中,受創最嚴重莫過於華為,不僅因為美方的封殺,導致今天面臨缺乏高階晶片可用,最後被迫將手中手機大品牌榮耀品牌拋售出去,由深圳國資委所成立的集團接手。華為此舉明顯是採取斷臂求生的策略,希望以剝離方式,將華為受創降至最低,同時榮耀有機會脫離美方的制裁名單中。面對美方的晶片封殺,大陸也不得採取自保政策,大力砸重金出優惠措施,鼓勵發展半導體產業,計畫透過國產化機制,轉換進口替代,免得再受制於美方的制裁。大陸國務院特別8月4日公布重磅消息,推出發展半導體和軟體產業新政,砸重金採用更大手筆的補貼發展半導體產業,並加強國際合作尋求技術突破。最特別是,對製程小於28奈米且經營15年以上的企業或項目,免徵前10年企業所得稅。儘官大陸當局砸重金強力推動半導體產業,以減免稅制,激勵半導體業快速起飛,不再受制於人。可是,最近大陸卻一連串出現半導體連環爆事件,包括紫光集團債務危機,以武漢半導體根本是空殼子,使得大陸發展半導體埋下隱憂。中美貿易對抗,不僅讓雙方關係降至冰點,甚至開始出現脫鉤跡象,加上美方步步進逼大陸企業,尤其是鎖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並通過法令嚴審陸企的財報,導致不少中概股掀起回娘家的浪潮,包括阿里巴巴與網易等先後都返回陸港兩地二次掛牌,除了可避開美方的開鍘,陸港兩地的估值也較高,有專家形容2020年是中概股回歸元年。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2020年註定是中概股回歸元年。兩個原因:第一,早在2018年,港交所和大陸證監會就已作好中概股回歸的通道設計;第二,美國對華為及大陸高科技的無底線、赤裸裸打壓,已經嚴重波及中概股的生存,目前中概股在美國掛牌的成本與風險被數倍放大,甚至可能面臨集體摘牌的風險。因此,以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為代表的中概股,已率先回歸港交所,並搭建了中概股「第二上市」的通道,其他中概股也會紛紛仿效。2020年4月18日,搜狐公司宣布,暢遊完成私有化,正式從那斯達克退市。隨後,美股上市企業京東啟動了回歸計畫,很快它就登陸了港股市場,與它一起的還有網易。今年中旬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規定,即如果大陸等外國企業受到外國政府控制,或者不與美國企業遵守相同的會計準則,則有可能被禁止在美國上市。近期,美國眾議院全票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根據該法案,如果一家外國公司連續3年不允許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對其進行審計檢查,將面臨下市。未來,越來越多的中概股會從美國下市,而大陸的市場也會孕育越來越多的、改變世界的企業。

大陸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壟斷立案調查。圖為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大樓外景。(圖/中新社)

馬雲又被盯上了!公開批執政當局後... 這次阿里巴巴被控「壟斷」

屋漏偏逢連夜雨!目前這句話形容馬雲與阿里巴巴當前的處境最貼切。根據舉發,阿里巴巴再度被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盯上,將進行反壟斷調查。大陸政府的態度顯示正在步步進逼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網路巨頭,不能再利用新經濟業態的優勢,牟取企業私利,甚至最終執政當局可能面臨大到不能倒的風險。值此耶誕節夜,這個突如其來的「禮物」恐怕馬雲已消受不起了自從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一項論壇批評執政當局後,開始連環爆,政府一波波對準馬雲與阿里巴巴的調查動作不斷,而且打擊力度也不手軟。根據新華社披露,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黨媒《人民日報》更是再補上一槍,發表評論文早點出,對阿里巴巴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是大陸在網路領域加強反壟斷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這次立案調查,並不意味著國家對平台經濟鼓勵、支持的態度有所改變,恰恰是為了更好規範和發展平台經濟,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在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也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螞蟻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似乎一波波強監管的措施正劍指阿里巴巴集團。面對中央再而三對阿里巴巴開鍘,阿里巴巴24日公告表示,該集團已接到市場監管總局通知,依法對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該公司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同時目前該公司業務一切正常。根據分析,近年來,大陸線上經濟蓬勃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有助高品質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民生的便利性。不過,這些網路巨頭憑藉數據、技術、資本優勢也呈現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的趨勢,這種「壟斷」市場的風險,正引起執政當局的警愓,從中共中央政治局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接連發聲,要對反壟斷開鍘後,相關單位就開始動起來,馬雲與阿里就成了箭靶了。

機器人大廚在為顧客服務。(圖/新華社)

人口紅利沒了?陸服務業缺工請嘸人 企業搶進餐飲機器人市場

大陸面對餐飲缺工危機,餐飲機器人產業應運而生,商機潛力大到連賣房子的碧桂園都來插旗分杯羹。大陸重量級連鎖火鍋集團海底撈更是重金部署餐飲機器人,取代部分勞工。專家認為,餐飲智慧化已是大勢所趨,雖然目前還未全面化,惟未來的目標正朝向無人餐廳邁進,也將掀起大陸一股餐飲智慧化革命的風潮。《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大陸餐飲市場規模龐大,據《2020年中國餐飲大數據白皮書》顯示,從1978年到2019年,餐飲行業快速發展,餐飲規模成長850多倍,至2019年已突破4兆(人民幣,下同)大關。儘管市場潛力大,但是困擾餐飲業的最大難題是缺工。也因此衍生出餐飲智慧化或自動化的商機,有人就動腦筋開發出餐飲機器人,以取代部分勞工,解決缺工問題,未來搞不好連廚師都會面臨失業。這項商機連全大陸最大建商碧桂園也進來卡位搶分一杯羹,碧桂園旗下千璽集團已推出了漢堡機器人、單臂煎炸機器人、小龍蝦機器人等多款機器設備。碧桂園的機器人產業布局,不僅是銷售機器人,還有著更大的野心。消費者將來住在碧桂園的房子裡,樓下是碧桂園的機器人餐廳,由碧桂園農業提供餐廳所需的食材,這樣的生態系統理論上可以打通。事實上,早有投資法人看上餐飲機器人的潛力,例如雲啟資本從A輪就開始投資擎朗科技,該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昱說,從宏觀趨勢來看,未來大陸一定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問題,機器人將會成為勞動力的一個補充。「未來大陸的藍領勞動力有多少,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就有多大,他們是1:1的替換關係。」大陸餐飲機器人的銷量最近2年在迅速成長,銷量已經過萬,擎朗科技、普渡科技各自計畫的年度機器人產量達到1.5萬至4萬台。在實際應用上,以海底撈走在最前頭,目前海底撈擁傳菜機器人近1000台。據了解,每台傳菜機器人價格從1萬多到3萬元不等,餐飲行業傳菜大多是計件工資,若以每盤菜0.5元計算,一天100盤菜,一年的費用1.5萬到1.6萬元,如果使用傳菜機器人,1至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40萬(人民幣,下同)的年薪仍請不到一位麵點研發人才,這是目前餐飲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的痛楚。現在大陸餐飲業不僅缺高級研發人才,基層員工也是招人難,甚至流動率很高,加上跨國餐飲集團拚命搶人,搞得大陸餐飲業陷入找人難、留人更難的危機。《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目前餐飲行業人員的短缺問題呈現出結構化的特點。短缺的不僅僅是門市人員,後端的研發、技術、供應鏈管理人才亦非常緊缺。和府撈面營運、品牌負責人余晨表示,從瑞幸咖啡被曝出財務作假之後,奈雪的茶挖走了前者100位IT員工,就足以見得技術人才是餐飲行業比拚的關鍵因素。除了招人難問題以外,留人難亦是行業痛點,有些門市的人員流動率甚至高達2倍。事實上,餐飲行業招人難、用工難的問題由來已久,背後的原因並不複雜。余晨透露,由於長久以來許多人對餐飲行業持有偏見,加上即使選擇餐飲行業也會被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這樣的跨國企業所吸引,因此大陸本土餐飲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較為欠缺。在招工壓力之下,加華資本董事長宋向前認為,餐飲行業機器化、智慧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火鍋、烤串這類有限服務的場景面臨著提質增效的挑戰。不過機器不能完全替代人,大家最終會在機器和人的結合上尋求平衡。余晨認為,餐飲行業畢竟還是服務性行業,需要的是人與人的溝通,如果純粹依靠機器人,本身會失去服務行業的溫度。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結合了工業化、人工智慧或供應鏈服務的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緩解餐飲企業的用工壓力。

半導體晶圓代工廠產能吃緊引發市場缺貨,8吋晶圓產能尤其炙手可熱。圖為聯電在大陸專攻8吋晶圓代工的子公司和艦科技。(圖/取自聯電官網)

30年來最嚴重!陸晶片產能不足缺貨荒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陷混亂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全球產業供應鏈,也踢爆了晶片缺貨荒。最近大陸出現晶片缺貨潮,有業者形容是這是從業3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也因為缺晶片導致不少公司空有訂單,卻無法交貨的窘境,目前這次晶片缺貨難關恐將會持續漫延,並拖累不少相關產業,對大陸出口可能是警訊。《經濟觀察報》報導,此輪晶片缺貨潮的關鍵在於晶片代工企業產能相對市場需求出現不足。德州儀器、瑞薩電子等大廠尚可優先從上游拿產能,但也陸續發布了晶片產能不足、漲價的公告,而中小企業,只能向上游代工廠「排隊」拿晶片,一些公司甚至排到了明年第2季,面對車廠,它們不得不一再延期交貨。根據一位從事國產汽車晶片設計的中小企業負責人透露,「這是我從業30年遇到缺貨最嚴重的一次。」該公司目前面臨斷貨,原本是一個訂單的旺季,如今公司一直延期交付,延期時間在半個月甚至更久。北京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師、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祕書長朱晶表示,原則上,汽車晶片是很難出現缺貨、斷貨的,因為它的供應鏈在晶片產業中屬於週期較長、體系較穩定的一類。不料依然爆發缺貨潮,業者都認為這很反常。這一輪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至今的缺貨潮並不局限於汽車,也不僅在大陸。多位晶片業人士表示,從晶片的工藝節點來看,當前最緊俏的是8吋晶圓,全球工廠的8吋晶圓產能普遍處於吃緊狀態。缺貨較為嚴重的車用晶片主要來自此類。另外,消費電子、物聯網及人工智慧硬體也用到此類晶片。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上游對缺貨最敏感。有業者透露,今年下半年,代工廠開始進入一個產能緊俏的狀態表示,剛開始,代工廠會優先給更有發展潛力的大廠提供產能,砍小廠的訂單。如今代工廠不止是砍掉小廠的訂單,連大廠的訂單也無法完全滿足。汽車晶片設計公司表示,產能的緊張從2019年初開始,起初說說好話、排排隊,還是能從代工廠拿到產能的,直到今年9、10月,無論什麼方法都排不到產能了。朱晶說,如果美國進一步制裁大陸相關代工、封測廠商,則明年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也會階段性陷入混亂。面對晶片的短缺,目前上上策就是想辦法搶貨。甚至已有大陸多家主流的車廠上周都派人去半導體工廠駐廠囤貨了,至少得先去探探庫存的實際情況。目前,汽車晶片的生產製造主要在大陸以外的地區,而擴產無論從戰略決策還是廠房設備配置、生產調試所需的時間來說,都不太現實。《經濟觀察報》報導,儘管汽車晶片的短缺並沒有想像嚴重,惟恐慌性的情緒還是引起了行業的連鎖反應。有些二級代理商乾脆將手中剩餘的晶片囤起來了。有汽車廠透露,雖然在晶片短缺的情況下,這些二級代理商手中的資源也並不多,但至少有30%的價差利潤,還是足以讓他們選擇了在短時間採取惜售動作。對於晶片短缺最開始是如何出現的,各家說法不一。表面上,大多數人把這歸結於晶片封鎖的連鎖反應,這被認為是「手機業打仗,汽車業遭殃。」但有汽車零組件業者反映,這實際上和中美貿易摩擦並沒去任何關係。事實上,最近一系列複雜的事件和今年的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導致了汽車晶片的供應問題。賽迪汽車研究院總經理鹿文亮表示,這次斷供和晶片自主替代也沒有必然聯繫。就算是沒有斷供,大陸企業也在考慮汽車晶片的自主化。同時,隨著汽車產業的新四化轉型,晶片自主可控更加被認為是大陸向汽車強國進階的關鍵一環。自主替代還有些難,車規級晶片難度比消費類難得多,光測試認證就要三五年,成本也要高得多。

紫光集團展位的各類晶片吸引參觀者拍照。(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曾嗆要買下台積電!紫光集團再爆債務危機 恐觸動逾500億交叉違約

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拖累,儘管大陸經濟正從疫後慢慢復甦,可是對部分企業來說,債務問題卻可能成為企業倒閉的最後一根稻草。曾揚言要買下台積電的大陸紫光集團近來可說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個月前才爆發企業債違約事件,現在連美元債也出現無法兌付窘境,顯然當年的豪氣,如今已變成企業債頻頻爆雷的落水狗。路透報導,紫光的財務問題日益嚴重,這次恐怕不易過關。在紫光集團首次爆發境內債券違約不到一個月後,10日再度傳出紫光系境外美元債也宣告違約。紫光國際9日晚間公告指出,無法兌付10日到期4.5億美元債本息。紫光芯盛表示,若上述美元債違約,將觸發其發行的20億美元(約567億元新台幣)的交叉違約。紫光國際指出,發行人和擔保人正在研究各種防範來解決當前面臨的流動性問題。紫光芯盛說,公司美元債自11月18日下午開始暫停交易,停牌仍將持續。紫光國際發行的4.5億美元債票息6.0%,由紫光集團旗下Tsinghua International提供擔保。紫光芯盛發行的美元債有三檔共計20億美元,由紫光集團背書擔保,包括2021年1月31日到期的10.5億美元債、2023年1月31日到期的7.5億美元債和2028年1月31日到期的2億美元債。評等機構中誠信國際關注到,紫光公司本部境內公開存續債券未設置交叉違約條款,但此次違約或將觸發部分其他有息債務交叉違約,會進一步加劇該公司外部融資環境惡化、削弱其流動性,後續債券兌付存在很大不確定因此,中誠信國際決定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BBB,並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截至2020年半年度,紫光集團有息債務中一年以內到期有息債務金額為814.28億元(人民幣,下同),占比51.97%,一年以上到期有息債務金額為752.63億元,占比48.03%。除了積極籌措資金,紫光集團及股東也在試圖從治理結構上來解決問題。該公司表示,清華控股宣布進一步加強該集團公司治理,改善董事會和經營管理機制,同時引入專門經營團隊,積極穩妥化解經營風險,實現產業戰略發展。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