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齊」記者的文章列表
心理壓力、工作過度都屬霸凌 專家呼籲「尋求職場外的支持」
勞動部職員輕生案,因官方否認職場霸凌,引爆大眾怒火。精神科醫師直指,「這確定就是職場霸凌」,且在心理層面、工作負荷層面都是霸凌。專家呼籲民眾尋求職場外的支持,別在情緒中做出任何決定。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職場主管過度指派不合理工作、故意孤立或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等則屬行為上的欺壓,主管情緒失控、辱罵員工,則屬於言語暴力的一種,這不僅傷害員工的自尊,還可能導致員工長期處於焦慮和壓力之下,進而影響心理健康,例如產生自我懷疑、憂鬱或焦慮,屬於心理層面的職場霸凌。另外,主管在非工作時間(如半夜一點或清晨五點)要求員工立即回覆,並要求短時間內完成,不僅工作過度負荷,也缺乏合理性,可能損害員工身心健康,也是一種霸凌。據勞動部勞安所2022年調查,約有5.8%受僱勞工、約42萬8962名勞工一年內曾遭遇包括霸凌等心理暴力,為遭性騷擾的4.4倍以上;更有高達13.7%受僱勞工曾遭遇職場暴力。職安法並無定義何為職場霸凌,而依部分機關及法定判決指出,職場霸凌為發生在工作場所中,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處置,造成持續性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或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並帶來沉重身心壓力。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博表示,職場霸凌的糾紛常見,原因是時代的改變。父母輩多受東方文化影響,主張「順從」,即便覺得要求不合理,也將其視為「訓練」;新一代則較西化,在意獨立性,尊重每個人都是個體。若上一代以過去的方式對待下一代,即便不是故意,也容易產生傷害,職場中的糾紛恐會不斷上演。林博認為,即便一些職場聘有心理師,但民眾也不敢去。要維護職場心理健康,他鼓勵民眾對外尋求幫助,找「局外人」,與醫師、心理師聊一聊,別在情緒中做出任何決定,或許就能避免悲劇出現。(珍惜生命,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電價漲!基本工資調幅推升勞動成本 超商茶葉蛋降價難
近期國內雞蛋生產數量嚴重過剩,每天過剩量已經超過100萬顆,零售市場甚至出現1斤25元的崩盤價,但到通路價格卻無明顯變化。綜觀超商茶葉蛋售價,除了7-11不受蛋價波動維持10元,其他三家均為13元,一家超商高層就私下透露,電費連漲後,單店每年支出增加至少1億元、成本多14%以上,加上基本工資調幅推升勞動成本,直言茶葉蛋要降價恐怕很難。近來萊爾富門市推單顆9元活動,相較同業更便宜,全家、OK亦不時祭促銷,就連盒裝蛋都有滿額可10元加購的好康。不過問及茶葉蛋是否回到10元?業者均態度低調,僅稱會隨時觀察顧客所需作調整,一切以公告為主。近期雞蛋生產明顯過剩,但消費力依舊不振,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表示,雞蛋每天過剩約5000箱(約100萬顆),即日起雞蛋價格再下調3元,產地價格從每台斤24.5元下降至21.5元、批發價格則從16日從每台斤34元再調降為31元,價格續探低點,甚至比新冠肺炎消費不振時還低。台北市蛋商公會常務理事劉威志表示,目前消費端仍有一定購買力,主要的問題為產量過剩,建議仍應該透過源頭減產,否則價格仍難回穩。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指出,由於蛋價不斷下探,蛋雞業者已盡量減養,目前一顆蛋產地價格才約2.15元。超市量販業者觀察,除了10月初颱風天民眾採購量較明顯外,平時蛋品並沒有特別搶購或滯銷的狀況,維持平穩買氣。家樂福常溫洗選蛋調價區間在42元至49元、冷藏蛋調價約原價的8折,79元至99元、非籠飼雞蛋特價109元至135元,都比之前檔期更優惠,至少都有調降5元。全聯目前10入盒裝平價蛋價格暫無調整,維持45元,後續將視市場情況因應調整。不少民眾疑惑,為何蛋價崩盤,通路卻不見大降價?通路業者也表示,業者與廠商長期合作,會依據市場機制,在保障農民收益情況下,將平均調整價格。
客運與遊覽車駕駛缺工未解 10萬高薪難留人
客運與遊覽車駕駛缺工未解,全台仍缺逾2000人,北部業者開出平均薪資6至8萬元、最高更上看10萬元,儘管待遇佳,但有官員分析,年輕駕駛仍認為「缺錢會做,但不久留」。北部最大的大客車駕駛徵才12日登場,22家業者共提供1300個職缺,業者不乏開出6萬至8萬元薪資,還有業者開出10萬元高薪,也順利媒合108人,只要完成受訓並到職滿3個月,更可享有駕駛訓練費、訓練期間生活津貼、穩定就業獎金等公路局3大津貼,最高可領13萬9288元。據悉,公共運輸量因疫情跌至谷底,客運司機因而流失,多轉至貨運、遊覽車及外送等行業,業界分析因駕駛開車需非常專注、乘客意識高,對駕駛要求嚴格,部分駕駛認為體力、精神壓力大,實在做不下去。「年輕駕駛不想久留」,新北市交通局副局長林麗珠指出,與年輕駕駛面談發現,他們對待遇很滿意,也會建議缺錢親友加入,但因工時較長、無法與家人好好相處等原因,工作一段時間後仍想轉職到更有發展性的行業。疫後大眾運輸回溫,加上Tpass導致需求大增,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說明,2022年起與業界合作找回駕駛,現在許多業者的情況為有車沒駕駛,想增班難度高,今年客運司機缺工約2000至3000人,徵才計畫從3月至今已招募531人,持續至明年2月底,目標招滿1000人。另推延齡措施,65歲駕駛若仍健康,可工作至68歲,目前已有1300多位延齡駕駛,同時向勞動部爭取僑外生以中階技術人力加入客運業,已提送計畫至勞動部,勞動部也表達支持。另據勞動部調查,截至2024年7月底前,有6.6萬個事業單位懸缺半年以上未能補實,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指出,目前缺工主因仍在僱主不願給較好勞動條件,認為企業應負起更多責任。
台電取消優惠電價 教育部編列59億元補助因應
台電因虧損取消社福團體、學校、農業等單位優惠電價,教育部為此編列59億元支應公私立學校電價優惠及電價凍漲的差額;農業部也編列24.26億元用於補貼電費差額,之後將逐年編列。不過,教育部則說,115年公校電費差額仍由政府支應,對私校補助方式則再議。台電將取消對學校的電價優惠,私立學校非常緊張,尤其私立大專校院面對少子化已經營不易,他們擔心增加的電費會造成財務更大負擔。且相較於中小學,大專校院因為人多、設備多,需要更多的用電量,因此可說是用電大戶。教育部長鄭英耀6月底時表示,明年起將編列預算支應公立大專校院平均電價和成本電價之間的差額,當時預估1年要20億元,至於私立學校電費,要不要補助還要再討論。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大約1個月前,他們去見教育部長鄭英耀,關於電費問題,當時部長表示,也會盡量爭取預算來補助私校。但到底會支應私校多少電費差額,教育部並未對他們說明。依中央政府總預算,114年教育經費為4254億元,較113年的3932億元增加322億元、8.2%,其中一般性教育補助款增72億元、學校用電及電價凍漲差額增59億元、2至未滿6歲幼兒照顧與服務經費增49億元、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增28億元、青年海外逐夢經費10億元。據了解,59億元將用於補貼學校用電及電價凍漲差額,其中包含補助私立大學,也讓經費一口氣爆增至59億元。教育部昨也說明,114年公私立學校的電價差額,全由政府經費支應;至於115年,公校差額仍由政府支應,至於私校,將視經濟部後續具體電價方案及教育部預算額度,再確認補助方式。中國科大校長陳振遠指出,教育部明年全額補助私立學校的電費差額,他們很感謝,同時私校也要自助人助,必須進行節能來減少電費支出,不能長期倚賴政府。他認為,115年如果教育部鼓勵學校節能,節能多者可以獲得多一點補助,這應該是不錯的方式。農業部明年度編列24.26億元用於農業用電優惠及電價凍漲差額。農業部官員表示,補助對象為台電提供農業用電戶,戶數共有約3萬7000餘戶,將直接撥付予台電,將從2025年後開始辦理差額補貼,之後將逐年編列。
基本工資連9漲...勞工實質薪資連3年負成長 中產階級好「薪」酸:調薪永遠沒份
勞動部4日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明年最低工資月薪為2萬8590元,調幅達4%,但工商團體擔憂調漲將造成通膨,國發會主委劉鏡清5日表示,為民眾的幸福與未來,工資調整一定要做,連續9年調升薪資未造成痛苦,將持續密切關注通膨,但藍委李彥秀質疑,「基本工資愈墊愈高,人民『薪情』卻是愈來愈差!」對於薪資調漲是否帶動通膨,劉鏡清說,經詢問各產業薪資占成本的比例約在10%至14%之間,影響不會那麼大,而連續9年調整最低工資也未造成痛苦。劉鏡清強調,目前核心通膨是1.82%,常態通膨受風災、節慶影響約為2.5%。而政府每個月都有通膨會議,密切關注通膨影響,若需要會採取因應措施。勞動部次長許傳盛則說,每年調整最低工資都會引發通膨疑慮,薪資審議會共識就是把物價漲幅充分反映在最低工資漲幅上,讓中低收入階層的勞工有充足薪資因應通膨,而依據最低工資調整辦法,決議做成後10日內送行政院,明年1月1日將實施。行政院代理發言人謝子涵表示,台灣近年經濟表現亮眼,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達3.9%,政院宣布軍公教調薪3%,期盼帶動民間薪資成長,政府秉持包容成長的施政方針以及民間需求,還有產業發展前提下,尋求勞工最大利益。不過,李彥秀分析,本國受僱員工約1150萬人,受惠於基本工資調漲約逾200萬人,占比僅2成,企業獲利屢創新高,但是勞工卻無法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中產階級勞工是最辛苦的一群,「調薪永遠沒我的份,物價飆漲卻是雨露均沾」,台灣連3年勞工實質薪資負成長,去年實質總薪資更是7年來首次負成長。台灣勞工陣線表示,除最低工資外,解決低薪問題需要制度化解決途徑,提醒應建立具體且可操作的薪資透明化機制,以促進不論是求職或在職階段,勞動條件實質平等,才能推動全社會的薪資結構更為公正透明。針對資方所提會造成通膨等,勞陣指出,從過去幾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波動情況觀察,也無顯著因果關係。甚至有年份出現最低工資調漲幅度較大,但當年度CPI卻較前一年更低的情形。這顯示對物價的影響,國際能源、原物料價格及國內租賃等成本的影響可能遠高於最低工資調整。
最低工資估漲4% 物價恐螺旋式上漲 專家:時薪、月薪調幅脫鉤
勞動部將於4日邀集勞資政學召開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2025年最低工資。由於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最低工資調漲初試啼聲,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為顧及上百萬廣大基層勞工權益,加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3.9%,調幅不能輸2024年的4.05%,因此新年度調幅至少是4%起跳。若2025年最低工資調漲超過4%,將創連續9年調漲紀錄。成之約表示,最低工資年年漲,影響各行各業,企業不只增加基層薪資,法定福利成本也增加,在連續3年通膨都超過2%警戒線後,恐推升物價呈螺旋式上漲。以上班族感觸最深的便當、飲料等外食費為例,成之約觀察,一次調漲幅度常是5%、10%,因為餐飲、服務業不僅考量工資上漲,還有店租、水電、食材等綜合評估,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情況下,最低工資調升,不意味勞工的實質購買力跟著增加。人資專家楊宗斌預期,最低工資調漲對製造業外籍移工、美容美髮學徒,或時薪制的速食店、加油站員工受惠最深,當然外溢效果會延伸到該年度社會新鮮人,假設2025年最低工資每月調漲為2萬8570元,企業3、4月校園徵才時,對社會新鮮人的起薪就會從今年的30K調漲至31K或32K。不過,楊宗斌認為,最低工資調漲僅基層勞工受惠,對月領3、4萬元以上的勞工幾乎不受影響。成之約觀察,近年最低工資調整,時薪、月薪調幅已脫鉤,時薪調幅比月薪大,致原本需要大量計時人員的雇主想採月薪制,而很多年輕人現在寧可身兼兩個工作也不想領月薪,除自由彈性,領時薪反比賺月薪還來得有利。楊宗斌提醒,除非有家庭經濟壓力,建議社會新鮮人還是以月薪制工作為主,對未來履歷表、職涯規畫較有幫助。
連鎖藥局崛起!祭高薪搶人才 醫院藥師荒變常態化
6月間,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大批藥師出走,爆發患者不滿看診10分鐘,領藥卻等1小時而大鬧醫院,炮轟「太離譜,等領藥居然等超久!」永康奇美醫院目前缺10名藥師,疫情前畢業季徵藥師,履歷如雪片般飛來,「1個缺2、30人投履歷」,疫後卻是「10個缺,只等到1張履歷」。10個缺額只來1張履歷 等嘸人全台每萬人有13名藥師服務,比例足夠,但逾半數藥師選擇在診所與藥局執業,分配嚴重不均,尤其疫情過後,連鎖藥局崛起,人力需求大加以祭出高薪,醫院更留不住藥師。據統計,全台藥師3萬多人,在醫院執業僅8000多人,其中台南市藥師執業登記約3000人,在診所、藥局執業約5成,醫院僅約2成,其他則分布藥廠、學校等其他業別,且大多數藥師在醫院服務滿2年就轉換跑道,導致各家醫院藥劑部常態性徵人。目前全台設藥學系的大專院校共計10所,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院長王四切表示,今年初衛福部、教育部、藥師公會全聯會取得共識,限制每年藥學系招生員額1148人,避免增設反而造成市場飽和。「藥師不患寡,患不均」。她強調,藥師荒並非藥師不足,核心問題是健保給付制度不友善,尤其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對醫療需求愈來愈大,健保制度確實有必要重新檢討,「大環境不改,問題無解」。健保給付不友善 不患寡患不均她說,台灣藥學教育偏重醫院區塊,現行規範二階藥師國考須檢具4個月640小時醫院實習,列必修學分,社區藥局實習必修僅1個月,部分學校則額外增加1個月藥局實習選修學分,藥師培育仍以進入醫院為優先,應屆畢業生首選也是醫院,問題是取得2年資格後就跳槽,讓醫院又氣又無奈「把醫院當跳板」。王四切指出,藥師淪為每天包藥,跟機器人沒兩樣,也是醫院留不住藥師的原因,藥界存在一個緊箍咒,就是「合理調劑量」,她多年來不斷反映,應讓藥師走進臨床藥事服務,才有機會留住有理念的藥師,但癥結點是健保給付不友善。台南市藥師公會表示,現仍有很多藥學系畢業卻考不上證照的「流浪藥師」,建議放寬國考難度,增加錄取率,一方面解決失業問題,一方面補足市場需求。公會理事長陳寶惠說,醫療院所重新全面檢討藥師待遇,改善藥劑部管理制度、環境條件與比例問題,才可能改善現況。藥局祭數十萬高薪 學術界反彈王四切說,歷年來第一階段國考題目可能偏難,未來國考題庫會再精進。以去年全國藥學系合格率來看,通過一階約20%(嘉藥逾5成),通過一階再考過二階錄取率則超過9成,藥學系1年可考2次,以嘉藥來說,1年畢業生約250位,應屆約7成學子考取藥師。目前醫院、藥廠、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都喊缺藥師,對於有連鎖藥局標榜月入數十萬攬才,王四切頗有微詞,「這已引起學術界反彈,簡直把藥學當商業行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 22日召開王四切汲取日本經驗指出,日本20年前面臨超高齡、醫療費用增加、健保瀕破產,部分醫師走向居家醫療,一來降低醫療費用,再者,醫院及社區藥師也能各自發揮專業,改變藥師嚴重分配不均現況。此外,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衛福部長邱泰源17日受訪時表示,首場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在22日正式召開,將討論健康台灣願景的工作項目外,也將討論如何完善健保讓其永續。
還受害者公道!民團籲「慰安婦事件」列入108課綱
8月14日是「全球慰安婦紀念日」,婦女救援基金會、民進黨立委范雲等昨發表四大訴求,呼籲108課綱應加入慰安婦事件。國民黨立委葉元之批,最後一位慰安婦阿嬤2023年已過世,生前沒得到日本的道歉,這段歷史至今仍未進入民進黨政府主導的108課綱裡,請范雲等人別打假球,要玩真的。為還給二戰期間日軍「慰安婦」制度下的受害者公道,2000年12月在日本東京舉辦「女性國際戰犯法庭」,又稱2000年東京大審,透過各國公民合作力量替「慰安婦」受害者伸張正義,並追究日本政府與天皇的戰爭罪行與責任;但直至2023年,最後一位慰安婦阿嬤已離世,她們一生追求的正義仍未實現。婦女救援基金會昨邀請曾參與2000年東京大審的律師尤美女、立委范雲及9個關心婦女、人權、被害人的民間團體,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辦紀者會追悼緬懷阿嬤們,並提出四大訴求。民團共同呼籲,台籍慰安婦事件在台灣歷史定位應是對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國史和歷史書籍要記載;108課綱應加入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事件;政府應有國家婦女人權館,保存相關文物和展示歷史真相、推動人權教育;並要重視且關注戰爭、武裝衝突下女性容易遭到性暴力、性虐待的性別人權議題。葉元之昨也表態支持將慰安婦的歷史納入108課綱,但看民進黨過去的所作所為,前總統蔡英文用的第一任閣揆林全「慰安婦自願說」惹怒眾人,在民進黨執政下的108課綱更是找不到「慰安婦」3個字,最後一個慰安婦阿嬤過世前沒得到日本的道歉,這段歷史至今還沒進入108課綱,范雲長期在教育文化委員會,既然表達對這段歷史的重視,那就一起要求教育部將這段歷史納入課綱,不要只是出來刷聲量。教育部說,12年國教課綱在國中教育階段,如在「日本帝國的對外擴張與衝擊」,在歷史考察部分建議探究「戰爭陰影下不同性別、族群人民的處境」;在高中教育階段,在歷史科的部定課程規畫「東亞地區人民在二十世紀重大戰爭的經歷」學習內容,以及在加深加廣選修規畫「性別與歷史」主題進行討論。學生都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了解慰安婦議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歷史上發生的事件,都應在課本中呈現,但份量及篇幅到底要多大,要再討論。
凱米走了菜價飆漲...網友轟貴還買不到!農糧署合作賣場推優惠區
凱米颱風帶來連日豪大雨,葉菜類價格應聲上漲,指標性的高麗菜價波動最有感,幾乎一上架就被掃光,台南網友大喊「貴爆還買不到」,台南市消保官展開稽查,防業者趁機哄抬物價;農糧署從27日起至8月5日連續10天於全台賣場,推出高麗菜優惠專區。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7日17時為止,全台農損已達17億9049萬元,受損作物主要為香蕉,金額2億4185萬元,其次為番石榴、梨、木瓜、落花生等,中南部蔬菜產區也遭重創。台北市蔬菜到貨量27日拉高至1121噸,其中葉菜類進貨量略增,價格跌多漲少,俗稱高麗菜的甘藍到貨量約277噸,價格下跌4元,大白菜到貨量約74噸,價格上漲1元,青江菜到貨量約10噸,價格下跌9元。南市消保官稽查發現,高麗菜在大賣場漲70元,每顆達169元,即使在傳統市場每顆也要133元左右,小黃瓜也漲近1倍,牛番茄每台斤漲20至30元。不過,根莖類的紅蘿蔔、洋蔥、馬鈴薯及菇類價格波動小,是暫時可替代購買的選擇。北農發言人、副總經理路全利表示,北農29日將釋出78.1公噸共11種平價蔬菜,29日至8月2日提供大台北地區232家連鎖超市通路販售,藉此穩定物價。曾獲「第二屆百大青農」並被稱為「台灣最正農婦」的青農陳惠琪,27日在粉絲頁發文預估,約7天後消費者才會真正感受到菜價飆漲。她呼籲農業部趕快盤點釋出早已購儲的蔬菜、訂定支持農民復耕的策略,並詳加確認進口蔬菜品項、數量、到台時程,以免屆時讓農民跟平抑菜價策略網內互打,承受二度傷害。此外,農業部已公告多個縣市全品項農糧天然現金災害救助,但畜牧及漁業至今仍未公告,對此,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李宜謙表示,畜牧天然現金災害救助目前已作業中,且肉雞生產期短,應不致於影響後續供應。
15種樹「易製造臭氧」!環境部點名建議少種 學者:本末倒置
環境部近期點名台灣肖楠等15樹種「異戊二烯」排放率高,易衍生臭氧,影響空氣品質,建議各單位新植樹盡量避免,不過林業學者指出,異戊二烯是芬多精的一種,即使會產生臭氧,濃度極低,沒有危險性,批評環境部本末倒置,應多去關注人為汙染物的排放。環境部回應,近期會找相關學者、專家討論是否要調整清單內容。環境部委託成功大學教授回顧文獻,整理出15種高異戊二烯排放率樹種,建議各單位新種植樹時,建議避免選擇,包含銀葉樹、烏心石、楓香、豬腳楠、台灣肖楠、水黃皮、水柳、福木、棋盤腳、野牡丹、土沉香、槲樹、刺桐、鴨腳木、厚殼桂。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指出,異戊二烯是芬多精的一種,也是植物的正常排放物,功用是增強自身抗熱能力,即使易與氮氧化物反應產生臭氧,但濃度極低,根本沒有危險性,何況環境部只是根據文獻回顧資料,就粗糙列出清單,完全沒有測量樹種的異戊二烯排放率,清單準確性有待商榷。王升陽強調,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遠比人為活動產生的汙染物少,也很難被準確捕捉跟分析,環境部不該本末倒置,限制種植樹種,而是要關注如何減少人為汙染物的排放。環境部大氣環境司解釋,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經陽光照射,便會產生臭氧,造成空氣汙染,其中異戊二烯就是揮發性有機物的來源之一,因臭氧的減量趨勢沒有PM2.5(細懸浮微粒)明顯,才委託大學文獻回顧,這15個樹種,僅供各部會參考,不具強制性,也不是公告。農業部林保署表示,環境部委託的研究方法與引用文獻,可能尚有探討之處,將再洽詢林業試驗所提供專業科學意見並向環境部表達,近期也會規畫邀集學者、專家及林業試驗所進行專業討論,有結論後,將周知相關機構及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