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王若」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591 篇文章
張飛廟的大門開在側面斜向西南方的牆上,朝向蜀國據地成都的方向。(圖/王若攝)

山城重慶3/到張飛廟裡拜杜甫 上白帝城看劉備託孤

重慶位處巴蜀之地,在漫長歷史巨輪的轉動中,所留下的事蹟傳說,自然離不開英雄輩出、如史詩般精采的三國時代,尤其又以蜀漢劉、關、張、孔的故事最動人。 重慶雲陽縣的長江沿岸有座知名的張桓侯廟,供奉的主角是蜀漢猛將張飛,又稱為張飛廟。巴蜀地區有兩間張飛廟,另一間在四川南部南充市的閬中縣,據說張飛的頭顱葬在雲陽,身軀葬在閬中,所以有「身在閬中,頭在雲陽」之說。 張飛廟的解說員袁夢萍表示,張飛廟建於蜀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原本是建在雲陽老縣城對岸的飛鳳山麓,因為興建三峽大壩,張飛廟的將整間廟西移了32公里,搬遷到磐石鎮龍安村的現址。特別的是,搬遷時廟中的每塊磚、每片瓦甚至木板都逐一編號,到新址後再依序拚回原貌,浩大的工程既費時又費力。 此外,張飛廟的大門並不在正前方,而是開在側面斜向西南方的牆上。這種「邪門歪道」,據說是為了將廟門朝向蜀國據地四川成都的方向,以示張飛的忠心。 張飛廟不僅供奉張飛,由於唐代杜甫曾在廟中客居兩年,所以後人也建了杜鵑亭和得月亭來紀念一代詩聖,可說是間允文允武的奇廟。加上廟中收藏漢唐以來的石刻、木刻、字畫多達600餘件,其中包括黃庭堅〈幽蘭賦〉、蘇軾〈前後赤壁賦〉、岳飛〈前後出師表〉等名家字畫碑刻,件件珍貴,有文、書、刻三絕的美譽。 要登上白帝廟,得爬數百級高陡的階梯,體力不好的人,可考慮花錢乘轎輕鬆些。(圖/王若攝)從雲陽縣沿長江往東,抵達鄰近的奉節縣,此處名聞天下的招牌便是瞿塘峽和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這首〈下江陵〉,讓白帝城無人不曉。」在奉節,連學前幼童都能朗朗上口,不過要說清楚白帝城的故事,還是得重回三國。 白帝城位在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過去的白帝城一面靠白帝山,三面環長江,面對瞿塘峽口,氣勢十分雄偉,要從山腳到達白帝城入口,得經過漫長而高陡的石階。 2003年三峽大壩正式蓄水後,白帝山被淹入135公尺的水位下,白帝城成為一座四面環水的江心島。即使如此,要登上山上的「白帝廟」,仍得通過數百級階梯的嚴峻考驗。根據本刊記者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親身經驗,奉勸體力不好的人,還是花錢乘轎安穩些。 瞿塘峽別稱夔峽,是三峽中最短的一段峽谷,以宏偉壯觀著稱。(圖/王若攝)登上白帝廟,此處正是當年劉備託孤阿斗給諸葛亮之地,因此廟中也有祭祀劉備的先主廟,和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或者也可學學古人自白帝廟遠觀「夔門天下雄」,瞿塘峽別稱夔峽,歷代名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大量詩篇。 奉節也有道聲名遠播的招牌美食「竹園盬(音同古)子雞」,「盬子」是在奉節竹園鎮鄉間民窯才有燒製的烹調器皿,外型像個圓柱體的陶瓦罐,中間有些凸出。 「盬子雞」的特色是:「冷凝蒸餾,化氣為湯,肉質鮮嫩,湯醇味美,入味七分,餘韻三分」。主要材料是整隻土雞、切成小塊狀的臘肉,醃製的陳年大頭菜。作法不是整鍋直火燉煮,而是將放好食材的盬子放入加水的鐵鍋中,當鐵鍋裡的水燒開時,蒸氣會從盬子底的小孔鑽進,再從盬子壁的小孔噴出,如此循環利用蒸氣將雞「汽熟」,又叫「汽鍋雞」。出鍋的盬子雞有土雞的鮮、臘肉的香,和陳年大頭菜的醃香味,結合成一鍋鮮美無比又不油膩的雞湯。 「盬子雞」食材裡不需加水,湯汁全靠蒸熟雞隻的水蒸氣冷凝而落。(圖/王若攝) 

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時,在城東的山坡上種杏栽桃,並將當地命名為「東坡」。(圖/王若攝)

山城重慶2/蘇軾自號「東坡居士」 都是因為「這個人」

與重慶有關的古今名人不勝枚舉,譬如南宋僧侶道隆是重慶涪陵人,他東渡日本傳佛法,後來成為日本臨濟宗建長寺派開創人。又如明朝女將秦良玉是今重慶忠縣人,她平定叛亂立下汗馬功勞,是唯一單獨載入正史的巾幗女英雄。 而文人之間最值得稱頌的,莫過於宋代大文豪蘇軾對唐朝詩人白居易的「東坡情懷」,這段跨越時空的仰慕之情便發生在忠州,也就是如今的重慶忠縣。 白居易酷愛拈花惹草,幾乎種植成癮,他擔任忠州刺史時,在城東的山坡上種杏栽桃,便將當地命名為「東坡」,並留下兩首〈東坡種花〉及〈種桃杏〉等名詩。200多年後,蘇軾赴京做官船過忠州時,感念白居易曾在忠州做過刺史,於是停船登岸並到東坡賞花。再過20年,蘇軾被貶至黃州,他在黃州像白居易一樣栽花耕種,從此自號「東坡居士」。 忠州巷子的青石板路兩旁,仍保留著許多古老建築。(圖/王若攝)回到如今的忠縣,原先的忠州老城區因為三峽水利工程,已淹沒到只剩四分之一,成為三峽水庫區唯一留存的半座原貌舊城。僅存地勢較高的老街在當地政府重新規劃下,改名為「忠州巷子」,仍保留著許多古宅、木雕、石刻等寶貴的文化遺產。 走進忠州巷子,踏在彎曲起伏的青石板路上,兩旁多是民初時期的老建築,和幾棵古老的黃葛樹,彷彿走入倒流的時光隧道中,見證老城曾經的興衰歲月。東門舊址外,昔日的東坡花園仍在,桃、柳、木蓮依舊茂盛,只是換了新貌,添了詩廊、東亭、東樓、慕白軒、白蘋橋……,和紅牆上的兩首〈東坡種花〉一同追憶白居易。 要深入認識白居易,可走趟到忠縣城西長江北岸的白公祠。這是明末忠州知州馬易從為紀念白居易而建的祠堂,清道光年間又增建劇台、蓮池、醉吟閣,並在蓮池旁蓋四角亭。 白公祠依山面江而建,最初是明末時為紀念白居易而建的祠堂。(圖/王若攝)目前的白公祠景區,由由山門、蓮花池、樂天祠堂、白園、詩碑林、醉吟閣、白居易塑像、洗墨池、四賢亭、木蓮園以及加修的園林長廊、亭榭組成,整體建築新舊參半,多屬明清風格,總佔地約1.3萬平方公尺。 再加上因三峽工程而受保護的丁房闕、無銘闕、關帝廟、太保祠、老官廟等眾多古蹟亦相繼遷至白公祠,除可了解白居易畢生事蹟,也能親睹忠縣珍貴的歷史文物,很值得花上大半天細細品味。 在忠縣,還可吃到道地的酸菜魚,這是起源於重慶的一道名菜,台灣許多川菜館也都吃得到,但口味略有不同。當地餐廳的廚師說,酸菜魚主要原料多為草魚片、酸菜、泡椒、花椒、生薑等,烹飪時必須先炒香泡椒、薑,再加湯燉煮酸菜和魚。好吃與否的關鍵在於酸菜,尤其使用老醰酸菜烹煮的酸菜魚,入口後酸到回甘的湯頭,簡直人間美味。 酸菜魚首重酸菜,酸、辣、麻又回甘的湯頭十分美味。(圖/王若攝)如果說忠縣的白天,因東坡花園而繽紛,那麼忠縣的夜,必因《烽煙三國》而璀璨。從張藝謀在桂林的《印象劉三姐》開始,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已是大陸許多著名景點的招牌。重慶忠縣《烽煙三國》的主要觀眾,多半是到長江三峽旅遊的遊客,他們在遊輪停靠忠縣後,白天走訪忠州古蹟,夜裡看完《烽煙三國》再回到遊輪,繼續下一段旅程。 《烽煙三國》是以三國歷史為劇本的實景大戲,主軸是以關羽為主的忠義故事,再結合三國時期一些重大事件,譬如降漢不降曹、赤壁之戰、華容放曹等。整場實景劇共70分鐘,在3.5萬平方公尺的大場景水上舞台演出,觀眾台可180度移動,共出動300多名演員、50多匹戰馬,聲光效果震撼效果完全不輸張藝謀的「印象系列」。 《烽煙三國》以關羽的忠義故事為主軸,在大型的水上舞台演出。(圖/王若攝)

這條750公尺長的防空洞就是地下之城火鍋店,賣的是傳統重慶老火鍋。(圖/王若攝)

山城重慶1/750公尺長防空洞裡吃火鍋 湯底竟然沒有「這一味」

重慶市簡稱渝,因為地形、氣候、建設等方面的特色,又有「山城」、「江城」、「霧都」、「橋都」等別稱,雖稱為「市」,但面積約2.3個台灣大,常住人口3200多萬人,是中國西南最大城市,也是西部金融中心和西部國際轉運站。以上是文字裡的重慶,但對多數台灣人來說,遠不如重慶麻辣火鍋和酸菜魚來得親切。 其實重慶除了是中國西南的政經重地、工業大城,也是座擁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說遠的,巴蜀文化發源於此;長江三峽中的瞿塘峽、巫峽都在重慶境內,壯闊的山水讓李白、白居易、元稹、蘇軾等唐宋大家在此留下千古絕句。說近的,抗戰時重慶是戰時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皆集中於此。如此豐富悠遠的背景,也造就重慶今日多元而深厚的面貌。 來到重慶的第一餐,絕不含糊就是道地的重慶火鍋,而且是在號稱「宇宙第二大洞子火鍋」的地下之城火鍋店。重慶人所說的「洞子」就是防空洞,依山而建的重慶作為抗戰時的陪都,為防日機轟炸,挖掘了1600多個防空洞,如今多數都已變身活化。 傳統重慶火鍋底料用牛油炒製,以大量的辣椒、花椒、蔥、薑調味,鍋色鮮紅衝擊視覺。(圖/王若攝)地下之城火鍋店所在的防空洞,是一座擁有18個大小防空洞縱橫連貫的地下防空洞群,其中最大的一條就是這家超級火鍋店,全長約750公尺,有208張桌位,賣的是傳統口味的重慶老火鍋。店家號稱宇宙第二大,其實有「沒人敢稱第一大」的意思。 和台灣慣吃的麻辣火鍋不同,傳統重慶火鍋的底料是要用牛油炒製,而且不加香料,只以大量的辣椒、花椒、蔥、薑調味,鍋底也沒有台灣麻辣鍋必備的鴨血。火鍋一上桌加熱,只見滿鍋鮮紅衝擊視覺,不管涮入口的是羊肉、毛肚還是鴨腸,就是滿口麻辣,味蕾刺激直衝腦門,就是一個「爽」字! 重慶人吃火鍋就像台灣人吃鹽酥雞一樣稀鬆平常,業者表示,每個重慶人平均每天要吃兩次火鍋,整個重慶境內的火鍋店超過3萬家,每天有200萬人次在吃火鍋。這個巨大的火鍋產業鏈,產業規模甚至高達新台幣2500億元。 重慶之所以稱為「渝」,是因為流經重慶的嘉陵江古稱渝水,而嘉陵江流入長江的匯流處,就是現今位於重慶渝中區東北端的朝天門。據說,朝天門是秦將張儀滅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所建,明初時在此重修城門,因面朝帝都南京而稱「朝天門」。1927年時因修建碼頭而拆除城門,如今僅存城基牆垣。 在朝天門廣場上可俯瞰嘉陵江匯流入長江。(圖/王若攝) 現在的朝天門是重慶重要的客運碼頭,碼頭上方新建朝天門廣場,廣場三面由仿古城牆包圍,倚著城牆可俯瞰兩江匯流。尤其夏秋之際,碧綠的嘉陵江水注入褐黃色的長江中,壯麗景象彷彿曾在西安所見的「涇渭分明」。 連接朝天門廣場,則是重慶的新地標,由世界級的建築大師薩夫迪(Moshe Safdie)所設計的「來福士廣場」,總投資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這是由8幢摩天高樓組成的建築群,前面幢高350公尺,後排6幢高250公尺。 最令人矚目的,是薩夫迪在後排中間的4幢高樓頂上,興建一座串連每棟大樓的長走廊,遠遠看著彷彿就像4幢高樓上,橫躺著另一幢大樓,堪稱奇景。只不過在千年古蹟上,興建科幻似的摩天建築,這種強烈的新舊衝擊,總令本刊記者感覺有點「突兀」。 朝天門後方的「來福士廣場」,由世界級建築大師薩夫迪(Moshe Safdie)所設計,是重慶的新地標建築。(圖/王若攝)

張大千紀念館的牌匾,是張學良在91歲時所題。(圖╱王若攝)

甜城內江1/沱江畔訪張大千故里 品嘗家傳名菜「乾燒魚」

因為歷史因素,台北市的街道有許多以大陸的城市命名,西門町有條內江街也是如此,內江位在四川省中部,東邊緊鄰著重慶市,因為種植甘蔗和製糖歷史悠久,又有「甜城」的別稱。很多人沒聽過內江,但提起出生於內江的名人張大千,大概就無人不曉了。張大千在藝術方面的成就已無需贅述,他被徐悲鴻讚為中國「五百年來第一人」,被西方藝壇譽為「東方之筆」,有「東張西畢(卡索)」之譽。兩岸對於他的事蹟文物保存,除了台北市外雙溪的「摩耶精舍(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外,千里之外的內江市,也有座頗具規模的「張大千紀念館」,建在沱江畔的小山丘上,景色相當悠美。張大千紀念館占地約4000平方公尺,入口上方牌匾「張大千紀念館」幾個字,是張學良91歲時所題。幾座主體建築採三合院、四合院組合的院落式布局,院落間有長廊連接,配以粉牆青瓦、山頭屋頂,再加上亭、榭、水池、花園、假山等庭園造景,是很典型的川南民宅風格。張大千紀念館主體建築採三合院、四合院組合的院落式布局,院落間以長廊連接,是很典型的川南民宅風格。(圖╱王若攝)整個紀念館有五個展覽廳,共展示數百件照片、實物、詩箋、書信、畫稿、畫集、書籍及書畫作品,以介紹張大千的生平事蹟、各時期的藝術作品、藝術特成就,以及在世界藝壇的影響和地位。館內園林佈置精巧、環境幽靜,除了古樸的建築,還有生氣盎然的芭蕉林、百梅園、荷花池,走在其中,隨意一眼便是一幅山水,甚是美麗。走入中廳「大風堂」,映入眼簾的一幅面容慈祥、栩栩如生的張大千銅像。據說此銅像是由某位旅美收藏家所捐贈,價值不菲。張大千的塑像面容慈祥、栩栩如生。(圖╱王若攝)細觀張大千的展示作品、文物,令記者最感興趣的,不是氣勢磅礡的巨幅山水〈長江萬里圖〉(現藏於台北歷史博物館),而是幾幅張大千的宴客菜單。張大千不僅是國畫大師,還是美食家,也善於烹飪,燒得一手好菜外,還會視客觀條件改良或自創菜色,其中以「大千」命名的「大千雞」、「大千乾燒魚」等,都是現今川菜館裡必備的菜色。本刊記者也來到內江以「大千料理」聞名的川菜餐廳,主廚表示,乾燒魚是張大千的家傳名菜,需選用1公斤左右的野生公鯉魚,加入五花肉丁、薑蒜末、豆瓣醬、泡椒、宰海椒、醪糟等燒製而成,嚐起來口感麻辣、味道鮮美。而大千雞則據說是張大千旅居加拿大時,改良自宮保雞丁的菜餚,視覺上最大的差別是大千雞沒有放花生,入口則有明顯的花椒、辣椒、豆瓣醬的麻辣口感,是很道地的四川味道。張大千宴請表弟喻鐘烈夫婦的菜單。(圖╱王若攝)以「大千」為名的菜餚,左為大千雞,又為大千乾燒魚。(圖╱王若攝)在內江,還有一段張大千有關的藝術忘年之誼,傳為兩岸藝壇佳話。今年4月辭世、享年90歲的「嶺南畫派大師」歐豪年,曾經在1982年與張大千共同創作〈水仙梅竹〉,兩人早是忘年之交。2019年張大千120歲冥誕時,歐豪年正好造訪內江,提出捐贈畫作成立歐豪年藝術館的想法。2021年12月,同樣位在沱江畔,鄰近大千紀念館的歐豪年藝術館開幕,裡面展出160幅歐豪年捐增的畫作,其中包括3幅張大千的作品,以及黄君璧、謝稚柳等名家畫作。當時已是87歲高齡的歐豪年激動地說:「了卻了與大千先生再續前緣的心願。」

東興老街過去是內江特產中藥材「天冬」的集散中心,2014年重新規劃後,保留著清代的建築風貌。(圖╱王若攝)

甜城內江3/歷史名城處處皆古蹟 古鎮、老街、牌坊逛不完

四川內江早在殷商時期便有蜀族部落活動,之後在各朝歷代均與「蜀」字脫不開關係,尤其是東漢末年魏、蜀、吳形成三國鼎立。這些過往的歷史風雲或文人雅客,都在如今的內江留下無法抹滅的痕跡。在熱鬧的內江東興區,有條清代流傳下來的東興老街,因位於沱江邊東岸碼頭旁,過去這裡是內江特產中藥材「天冬」的集散中心,街上有不少醫館、藥鋪,是當地人主要的活動地區。如今所見的東興老街,是2014年重新規劃整修後的面貌,既保留清代的建築風格,又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功能於一體。若要尋古,老街裡清代舉人朱襄虞、朱壽朋、秀才王運俞的兩座宅院,保存較為完好,仍可從高聳的牆瓦看出當年的風光。隔著沱江,東興老街的對岸,有座規模龐大、歷史悠久的古剎「聖水寺」,是內江保存最好的古蹟之一。聖水寺依山而建,面向沱江,雖始建於唐代,但目前的格局多屬於明清風格的院落布局。寺院總佔地約2萬平方公尺,主建築包括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圓覺樓、古大悲殿、說法堂等,共有大小廟房170餘間,號稱「中川第一禪林」,在四川佛教界享有極高的地位。歷史悠久聖水寺依山而建,佔地遼闊,共有大小廟房170餘間,在四川佛教界享有極高地位。(圖╱王若攝)聖水寺最具價值的除了建築本體外,還有寺內保存大量的古石刻、碑文,這些石刻群歷史橫跨唐、宋、元、明、清各代,最古老的可溯自唐朝乾寧三年(西元896年)。其中還有著名的千手觀音石刻,高寬各約8公尺的石刻,觀音的臉頰豐滿,體態健美,是很經典的唐代石刻藝術風格。此外,位在內江市中區的翔龍山上,保存著規模較大的唐宋石刻造像區,其中也有座南宋時期的千手觀音造像。與聖水寺的千手觀音比較後,可看出唐、宋兩代石刻風格的差異,是很有趣的體驗。整個翔龍山摩崖石刻共有131處,還包括了張大千先生早年重新書寫的明代趙貞吉詩碑。內江市區南方的隆昌,又有「中國石牌坊之鄉」的稱號,保存著不少古牌坊,其中以南關石牌坊古鎮最具代表性。隆昌處於交通要道,是古代驛道必經之地,南關石牌坊古鎮所在的金鵝街,就是巴蜀古驛道遺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唐朝詩人杜牧所寫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運送荔枝到長安給楊貴妃的車隊,走的就是這條驛道。在320公尺長的古驛道上,一字排開共有6座古牌坊,其中以「愛新覺羅•國歡德政坊」造型最具特色。牌坊頂端雕刻了一隻站立撒尿的公猴,雙手還捧著官印,又被稱為「猴子牌坊」。這座牌坊建於清朝同治年間,主人翁愛新覺羅•國歡是隆昌縣史上唯一的皇族縣令。隆昌南關古驛道上共有6座古牌坊,圖中第一座為「愛新覺羅•國歡德政坊」,牌坊頂端有隻站立的公猴,雙手捧著官印,又稱「猴子牌坊」。(圖╱王若攝)內江市區往北的資中縣郊(古稱資州),也有座1700多年歷史的羅泉古鎮值得探訪。羅泉鎮因羅泉井得名,源自三國時諸葛亮曾紮營於此,在珠溪河畔挖井取水,井底湧清澈透明的泉水,諸葛亮見井像籮筐大小,即命名籮泉井。後來清朝時一位羅姓府衙,不滿資州一位姓竹的州官比他官大,「壓在他的頭上」,便將籮上的竹字頭去掉。現存的羅泉古鎮多是明末、清代和民初的建築,但當地發展的歷史卻極其久遠。《鹽法志》中記載:「資州羅泉井,古廠也,創于秦」,可見古鎮的歷史與興起,與羅泉採鹽業密不可分,所以古鎮中有座鹽神廟,也就不足為奇。羅泉的井鹽開發甚早,可追溯到秦代,比四川南部的自貢井鹽還早500年。清朝時羅泉鹽業達到頂峰,光緒年間約有鹽井1500口,所産的井鹽還曾在1925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獲得金獎。鹽神廟的正殿、戲台和兩側廂房,分別具有道、佛、儒家的建築風格。(圖╱王若攝)鹽神廟建於清雍正七年,是中國唯一朝拜鹽神的廟宇,正殿依照道家風格建造,但建於同治年間的戲台,則是依佛教造型,廂房又按儒家規範,等於集三種建築風格於一體。整座鹽神廟重檐三級、翼角高翹,廟堂木樓花窗、鬼斧神工,廟中的每塊樓牌、門匾或窗花、吊瓜,都是藝術珍品。拜優良的水質所賜,羅泉製作的豆腐堪稱古鎮一絕,有饕家評說:「刀切而不碎,雖硬而不老,色澤光亮,軟柔鮮滑,晶白細嫩,餘香留長,回味悠久。」當晚的豆腐宴,從常見的麻婆豆腐、三鮮豆腐到招牌的丸子豆腐、鱔魚豆腐,道道皆經典,令人齒頰留香,難以忘懷。羅泉古鎮的豆腐宴是必吃經典。(圖╱王若攝)

內將過去遍植甘蔗,製糖歷史悠久,素有「甜城」之稱。(圖╱王若攝)

甜城內江2/台糖首任總經理 曾在內江建糖廠

位處成渝經濟區中心的四川省內江市,面積5,385平方公里,大約是高雄加上屏東的大小。內江因為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很典型的農業城市,盛產許多農副產品,尤其以甘蔗產量多,製糖歷史悠久,曾是全大陸糖產量最大的城市,而有「甜城」之稱。回溯內江的糖業史,必然得提到曾達一。康熙48年(1709年),年僅16歲的曾達一從家鄉福建請來兩個製糖師傅,挑著甘蔗來到內江,從此開啟內江的甘蔗種植及製糖產業,曾家也因此致富,成為內江的糖業龍頭。清末民初時是內江糖業的鼎盛時期,沱江兩岸糖坊、漏棚星羅棋佈,最巔峰時曾達有3000多家,所以有「三里一糖坊,五里一漏棚」的形容。如今內江的糖業已不如過往興旺,逐漸轉型為結合文創、旅遊的精緻農業。當地政府並在以曾達一故居為中心的龍門鎮,啟動一項「甘蔗鄉農文旅產業科技示範計畫」,開闢了500畝現代化甘蔗種植園區,並規劃古法的紅糖工坊、內江糖業故事館等設施,讓「甜味」可以持續在內江有新的詮釋。 甘蔗品種博覽園裡,每個區域種著不同品種的甘蔗,是很有研究價值的甘蔗基因庫。(圖╱王若攝)記者隨著解說員走進位於龍門鎮龍門村的甘蔗品種博覽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廣闊的蔗田,60多歲的老蔗農表示,每個區域的蔗田都種著不同品種的甘蔗,功能、採收時間各不同,是很富有研究價值的甘蔗基因庫。並砍下幾支甘蔗,讓記者現場品嘗不同品種的甜味。再往示範區的另一頭走去,則可看見曾達一紀念館、內江糖史館、甘蔗紅糖科普館、農耕文化館等展館。目的是讓遊客可透過參觀展館、體驗手工紅糖製作過程,了解內江糖業300年來的發展進程與文化。記者也在展館中喝了幾杯現榨甘蔗汁,雖不如台灣的甘蔗原汁甜,卻有一股濃郁的蔗香在口中駐留許久。在甘蔗紅糖科普館中,遊客可親自體驗手工製作紅糖。(圖╱王若攝)隨行的解說員也表示,台灣的糖業也與內江有段淵源,但詳細情形並不清楚。本刊記者回台後幾經查訪,終於證實了此種說法。台灣在日據時代的42個製糖所在戰火摧殘下,光復後僅剩8個可用,經濟部「資源委員會」便指派曾於1942年在內江創設中國煉糖廠的沈鎮南,到台灣擔任台灣區特派員辦公處的糖業組組長。抗戰勝利後,日籍製糖技師都已遣返回日本,台灣嚴重缺乏製糖技師,沈鎮南上任後便從內江的糖廠找來一批老同事支援,這些技師有許多後來因為戰亂無法回到內江,成了第一代的台糖員工,沈鎮南也成為第一任台糖總經理。嘗過了內江的甜,自然也要品嘗四川的麻辣,離開龍門鎮,正是飢腸轆轆的用餐時間,一行人遂往市區美食林立的民族路上,尋找赫赫有名的「內江牛肉麵」。內江牛肉麵是四川著名特色小吃,據說也是張大千喜愛的麵食小吃之一,講究燒餡、用料、調味,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內江牛肉麵使用鹼性濕麵、大骨湯底,牛肉則是切成丁狀的臊子。(圖╱王若攝)走進「25年老字號」的智強牛肉麵館,迎面撲來陣陣麵香,老闆譚智強說:「內江牛肉麵是使用內江的鹼性濕麵,湯底是大骨湯,以紅燒牛肉為臊子(肉丁),再添加熟油海椒、韭黃等配料。」記者初次嘗試,沒看見台灣牛肉麵最講究的大塊牛肉,心中有點失落。但麵一入口,麵條的口感細滑,湯頭既有牛肉香,又有濃郁的麻辣鮮香,確實令人驚豔,難怪這小小的店面,每天可賣出三、四百碗。譚智強表示,內江民間已成立「內江牛肉麵協會」,明文規定了內江牛肉麵使用的原輔料要求、製作工藝等。不過畢竟只是民間團體,並非所有麵館都會參照執行,各家店還是會自行研發各自的特色。

三陽工業旗下南陽工業代理的現代汽車,在2022年上市全新國產MPV車款Custin,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也在記者會中現身。(圖/業者提供)

三陽怒退公會1/沒有及早告知+「有心人士」落井下石 吳清源:強烈不滿

經濟部新制「國產車自製率」上路4個月,國內大廠中華車、三陽工業全部躺槍,但12月2日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突然不滿,直言「退出車輛公會」,讓今年已不平靜的汽車產業,再添一樁「兄弟失和」。CTWANT記者調查,這樁失和源於12月1日的一場同業餐敘,吳董大吐苦水,不料隔天被傳開,氣話只好成真。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12月1日,吳清源參加南部一家汽車零組件商舉辦的家庭日聚會,在私下聊天中,吳清源告訴與會人士對於「國產車自製率」新制的看法,「我支持車輛國產化,但是我不認同車輛公會的做法。」餐敘上,吳清源越說越氣,他認為,身為車廠和政府橋樑的車輛公會應該從中協調,但公會不僅在規範出爐前未盡到告知會員的義務,三陽還疑似被公會成員檢舉,眼見12月又要繳會費了,吳清源索性退出。陳昭文(右)於2020年接任車輛公會理事長一職,並在2023年連任,眾望所歸。(圖/業者提供)CTWANT記者調查,惹怒吳清源的導火線是,「產發署有人私下透露給吳董,表示公會內有成員舉發三陽工業旗下南陽實業代理的Custin,也應該被限制生產。」知情人士說。依車界估計,今年新車銷量截至11月已累積416,528輛,其中,國產車有215,900輛,占51.9%。而經濟部祭出「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則鎖定中國原型車款,因此,新制上路後首當其衝的就是中華汽車導入及代工的MG,在2022年8月引進後,僅1年半時間就在台擄獲破萬名車主。而三陽同樣在2022年引進的Hyundai Custin,是台灣少有的7人座MPV車款,使用與北京現代共用的零件,採取CKD(完全散裝進口)模式組裝,在2023年以6,290台銷售成績寫下國內最暢銷MPV Custin。據傳,原本Custin並不在名單內,但因為有心人士舉發,因此也成為此次新制的受害者之一。為了盡快通過審核,三陽短時間已投入近4億元調整生產線,不僅進行Custin車款相關零組件國產化,也投入相關產品開發與模具費用。「現在有600、700車輛零件都滯留在海關,所以Custin的生產和銷量都有影響。」受到國產車自製率影響的中華汽車、三陽工業,都為了盡快通過審核不斷努力。(圖/翻攝自中華汽車官網)沒想到,餐敘上吳董一番氣話,隔(2)日一早被傳開來,「三陽工業不滿新制退出車輛公會」,成了今年歲末車市的大新聞。2日傍晚,吳清源也發出聲明表示:「車輛公會自詡是車輛業的大家庭、車輛產業與政府之間的重要窗口,惟令人遺憾的是該會近年於一些政府重要政策上,除未能及早知會會員、協助會員做好準備外,會中更有有心人士以落井下石、魚死網破之心態破壞會中秩序與和諧。」他再次重申對車輛公會的強烈不滿,並宣布三陽工業即日起退出車輛公會。不僅如此,吳清源也強調,「其餘國家政策云云,皆為媒體揣測,三陽一向恪尊法規,也支持車輛國產化,絕無不滿亦或不配合之說。」至於吳清源口中的「有心人士」究竟是誰?攤開車輛公會官方網站的簡介,可以發現中華汽車、國瑞汽車、裕隆汽車、福特六和、光陽工業、台灣本田、台灣山葉機車工業、台鈴工業等高層都在理、監事名單中,也引起外界的猜測。

考亭書院入口的牌坊設立於明朝嘉靖年間,上面「考亭書院」四個大字,據傳是宋理宗所題。(圖╱王若攝)

茶鄉南平1/走訪朱子三大書院 巧遇朱熹第32代後人

走出高鐵武夷山北站,立刻被空氣中淡淡的綠色香氣吸引,直到接近市區,看見接踵而開的茶莊,才確認那股香氣應是茶香。此處屬於福建省南平市,俗稱「閩北」,位於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面積約有三分之二個台灣大。 南平在先秦時即有閩越國,也算是歷史悠久。又因境內山明水秀,孕育出名茶武夷山大紅袍,以及因茶而衍生的建盞文化,加上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琴書五十載」,是以整個南平市,隨處可見民眾飲茶談理,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要在南平探訪朱熹文化,首先必去位在建陽區的「考亭書院」。這是朱熹晚年定居之處,也是他一生中創辦的最後一座書院。書院原建在建陽的麻陽溪畔,書院裡有學堂、食堂、宿舍、操場,和一座跑馬場,規模不小。朱熹晚年在考亭書院講學八年直到去世,當時四方學子不遠千里到考亭求學問道,形成理學史上著名的「考亭學派」。 1966年,考亭書院下游的西門發電站建成後開始蓄水,書院被淹沒,後人將書院牌坊撈起,並遷至玉尺山下的現址。這座牌坊設立於明朝嘉靖年間,高10公尺、寬8.6公尺,為四柱三間五牌樓的結構,上頭「考亭書院」四個大字,據傳是宋理宗的御筆。 寒泉精舍是朱熹位母親守孝之地。(圖╱王若攝)寒泉精舍是朱熹創立的第一座書院,位在現今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書院倚朱熹母親之墓而建,也是他為母親守孝之地。朱熹在寒泉精舍時期奠定了其學術體系的基礎,共完成《資治通鑑綱目》、《伊洛淵源錄》、《近思錄》、《論語集註》、《孟子集註》、《論語或問》、《孟子或問》等著作。 朱熹在南平住最久的地方,則是武夷山市的五夫鎮。根據解說員表示,朱子14歲時,父親朱松在臨終前把家事託付給住在五夫鎮的好友劉子羽,劉子羽便在自宅旁興建一座五開間的房子。這房舍在群峰疊翠的屏山腳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畔,景色非常怡人,劉子羽又闢出菜地、魚塘,供朱熹一家自給生活。在五夫鎮居住期間,朱熹考取進士,走上官途,並撰寫大量的理學著作。後來,朱子為此屋取名為紫陽樓。現今的紫陽樓,則是在2017年重新修建。 興賢古街保有10多處朱子文化遺址,圖為朱熹講學的興賢書院。(圖╱王若攝)朱熹14歲到五夫鎮,63歲才移居建陽,在五夫鎮「琴書五十載」,留下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至今五夫鎮內還完整保留着30多處理學文化遺蹟,其中又以1公里長的興賢古街最多、最集中,有朱熹講學立說的興賢書院,有濟災救荒的朱子社倉,以及劉氏宗祠、連氏節孝坊等10餘處古建築。 2016年12月,南平市政府在五夫鎮的文公山下,矗立起一尊高聳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也成為朱子故里的新地標。雕像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創作,雕像高23.66公尺(71尺),寓意朱熹71歲的生命歷程。雕像中朱熹面容慈祥,左手持卷、右手撫心,好像正對著訪客講述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學。 五夫鎮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高23.66公尺。(圖╱王若攝)意外的是,本刊記者也在此行採訪到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在武夷山下經營「石上英岩茶廠」的朱建才,同時也是南平朱子文化的推廣者,茶廠工作室中擺放的盡是與朱熹文化相關的書籍與書法。記者一行人與朱建才飲茶談理,聽他娓娓說著先祖的事蹟,頗有時空錯亂之感。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右)在經營茶廠的同時,也極力推廣朱熹文化。(圖╱王若攝) 

武夷山有36峰、99名岩,岩岩都有茶,通稱為岩茶。(圖/王若攝)

茶鄉南平2/6株大紅袍保費1億人民幣 「萬里茶道」從武夷山到俄羅斯

位在福建南平市北邊的武夷山市,因為名茶「大紅袍」而聞名遐邇,其實早在唐代,武夷山一帶就已開始栽種茶葉;宋朝時武夷山的茶已成為貢品;元朝皇室在武夷山的九曲溪畔設立御茶園,專門採製貢茶;到了明末清初,更創製了烏龍茶。整個武夷山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所以不論品種,都通稱為「岩茶」。 本刊記者來到武夷山,當然也得上山瞧瞧那名震天下的大紅袍母株。從「大紅袍」景區入口,經過一小段崎嶇山路,便可來到武夷山九龍窠高岩峭壁下,僅有的6株大紅袍母株就長在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寫的「大紅袍」石刻。 「大紅袍」母樹景長在九龍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寫的「大紅袍」石刻。 (圖/王若攝)這6株大紅袍母樹屬於灌木茶叢,葉質較厚。珍貴之處在於生長環境特別,終年有水帶著岩頂所累積的養份流下灌溉。此外,母株所處的岩石位置,日照時間短,又恰能好擋住正午時的毒辣陽光,卻又會反射太陽的光線往母株,生長環境可謂得天獨厚。據了解,武夷山市政府特別為這6株大紅袍母株投保1億元人民幣的保險,且從2006年開始,就對大紅袍母樹進行「停採留養」。 大紅袍母樹因為只有6株,在停採之前,每年也會根據雨水等因素限量採摘,所以即使在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所幸經過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多年培育,在1982年就有扦插繁殖成功的大紅袍品種推出。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大紅袍」,都是這些扦插品種的徒子徒孫。 至於大紅袍名稱的由來,源自於一則民間故事:傳說有一書生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被附近天心寺老和尚用茶葉做藥治癒。書生後來高中狀元,為了感恩,他回到武夷山將御賜的狀元紅袍披在茶樹上,後來人們就把這些茶樹叫做「大紅袍」。 看過大紅袍,認識武夷山岩茶在歷代的風光史,必然不可錯過「萬里茶道」的起點——下梅村古民居,當年武夷山的茶業,可是從此處開始萬里旅行,經過蒙古運到俄羅斯的恰克圖,最後再轉進到中亞各國。 下梅古村以人工運河「當溪」為中軸線,兩岸建起各式豪宅府第。(圖/王若攝)清初康乾盛世時期是下梅村的鼎盛時期,靠著村中央的人工運河「當溪」運輸武夷山的茶葉,地方志上記載:「日行筏300艘,轉運不絕」,成為武夷山最重要的茶業集散地,也因此帶來地方的繁榮富裕,村中盡是富商豪宅與官宦府第。 下梅古村的建築為明清風格,門面多飾有磚雕、吊樓,青瓦屋頂起架平緩,牆體採用立磚鬥砌,木柱板壁,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為一體。目前下梅村仍完好保存的民居有鄒氏祠堂、西水別業、鄒氏大夫第、施政堂、陳氏儒學正堂、鄒宅閨秀樓、方氏參軍第、程氏隱士居等近40幢,還有鎮國廟、天一井等古建築,值得逛上大半天。鄒氏是下梅村最富有的家族,鄒氏祠堂的建築也相當宏偉。(圖/王若攝)有好茶必也需要好杯,能夠體現武夷山茶文化的,還有位在武夷山景區蓮花峰山下的「遇林亭」古窯址。「遇林亭」主要燒製的是八大窯系中建陽窯的黑釉瓷(即建盞),興建於宋代,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窯,總面積達6萬多平方公尺。 「遇林亭窯址」景區建有博物館,博物館後方依山而建的兩座龍窯,是1998年至2000年間進行考古挖掘時,清理出的兩座半地穴式焰斜面龍窯。其中一號窯址全長73.2公尺、寬約2公尺,專燒製黑釉、青釉,一次能燒出5萬多件窯器;二號窯址全長113公尺,主要燒製黑釉瓷器,以碗、茶盞為主,一次約能燒出8萬多件窯器,產量相當驚人。 遇林亭窯址挖掘時清理出的1號龍窯,全長73.2公尺,一次可燒出5萬多件窯器。(圖╱王若攝) 

九曲溪漂流,自九曲順流而至一曲,穿梭群峰間觀山景,已成為武夷山的一大特色。(圖/王若攝)

茶鄉南平3/九曲溪漂流看丹霞奇岩 《印象大紅袍》轉一圈只要5分鐘

在福建南平,看到的盡是朱熹文化和武夷岩茶;到了南平的武夷山市,除了大紅袍外,還有武夷山的九曲奇岩。所以才有:「沒到武夷山,不算到南平;沒坐九曲溪漂流、沒看《印象大紅袍》,不算到武夷山。」的說法。 武夷山是福建省西北部與江西省的交界山,也是中國東南部最高山脈,擁有110多座1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58公尺。位在福建武夷山市的山脈屬於丹霞地貌,有許多陡峭的崖壁、巨石,乘筏沿溪而下,可看盡兩岸奇岩風光。 九曲溪發源於黃崗山,全長62.8公里,但開放乘竹筏漂流的長度約9.5公里,行程大概90分鐘。顧名思義,九曲溪彎彎曲曲,穿梭於武夷群峰之間,乘竹筏觀山景,成為武夷山遊覽的一大特色。 出發的九曲碼頭上有兩三百竹筏,據說旺季時每天都要撐上三到四回。每艘竹筏有船夫二人,撐著長竿自「九曲」順流而下至「一曲」,再用車載回出發處。說是竹筏,其實近幾年筏的材質已改為更堅固的玻璃纖維,乘坐人數也從6人增加至8人。船夫會一邊撐竹筏一面介紹沿途風光。本刊記者曾兩次在九曲溪漂流,心得是,上船前記得先給小費,給得愈多,講得愈精彩。 武夷山屬丹霞地貌,有許多陡峭的崖壁、巨石。(圖/王若攝)九曲溪兩岸幾乎每過一彎便有不同風景,或是形似青蛙、漢堡的奇石,或是崖壁刻著的古人題字。令記者最嘆為觀止的,是在三曲附近絕壁上的千年懸棺。據了解,此懸棺名為「架壑船棺」,約有3400年歷史,是古越族人的一種葬俗。究竟當時是如何將棺木架於那麼高的崖壁上,至今仍是個謎。 漂流的終點在一曲,下了竹筏拾階而上,可看見一條約300公尺長的「宋街」,因建築都是仿宋得名。街道兩旁商家林立,賣的都是跟茶、武夷山有關的伴手品或特色美食。據記者觀察,銷路最好的是「大紅袍冰淇淋」。把當地最具代表的大紅袍茶作為獨特的冰淇淋口味,也算是一種文創吧! 「宋街」上的商家,生意最好的是有茶味的「大紅袍冰淇淋」。(圖/王若攝)朱熹紀念館有兩棵南唐時栽種的千年桂樹,後來枯死一棵,直到宋代朱熹才又補種了一棵。(圖/吳德亮攝)宋街的盡頭是座千年名觀「武夷宮」,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宮院,最早建於唐朝天寶年間,宋代大幅擴建,後來毀於戰火,現在僅剩兩口龍井和萬年宮、三清殿。萬年宮現在改做朱熹紀念館,裡面有兩棵桂樹,相傳是南唐李良佐建觀時所種;後來枯死一棵,直到宋代朱熹才又親手補種了一棵。 下午到九曲溪漂流、晚上看《印象大紅袍》,是許多遊客到武夷山的標準配套。《印象大红袍》是張藝謀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之後的第五部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實景劇,以武夷山為實景背景,主題則是武夷山的茶文化,於2010年3月29日首次演出。 大型山水實景劇《印象大紅袍》的視覺半徑超過2公里,相當令人震撼。(圖/王若攝)比其他印象系列更令人震撼的是,《印象大紅袍》的視覺半徑超過2公里,能將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盡收眼底。此外,多達1988個座位的巨型舞台,居然可在5分鐘內完整地做一次360度旋轉。整齣《印象大紅袍》演出時間70分鐘,動員演員超過300人。 因為有實景潑水的劇情,入場時會發給每人一件簡易雨衣。當地導遊說,下著微雨的晚上看《印象大紅袍》最美、最感人。記者入場這晚下的是滂沱大雨,雖沒有感受到氤氳的燈光之美,卻紮紮實實地幾次被怵然晃動的舞台所震撼!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