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法案》
」 台積電 美國 晶片法案 晶片 半導體美晶片法案第3筆補貼! 英特爾、台積電有望獲資金數十億美元
據外媒報導,臨近美國大選,拜登政府急於強調在經濟方面的施政成果,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向英特爾、台積電和其他頂級半導體公司發放數十億美元的補貼,以幫助這些公司建立新工廠,這也是美國530億美元《晶片法案》的第三筆補貼。報導引述業內人士消息聲稱,和前兩筆補貼不同的是,這一次獲得補貼的是那些生產用於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等先進製程半導體技術的公司,而且資金量要大得多,拜登政府希望加快推進全美各地新工廠的建設。據悉,英特爾最有可能獲得補貼,該公司已在美國的奧勒岡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俄亥俄州的工廠升級或新建工廠,耗資將超過435億美元。另一個可能的受益者是台積電,該公司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附近正在興建兩家晶片工廠,總投資額約400億美元;該公司近期聲稱第二座工廠的投產將推遲。作為全球領先的代工製造商,台積電在美國的項目頻頻遭遇挫折。該公司董事長劉德音近期的表態進一步表明,亞利桑那州廠面臨挑戰,包括熟練工人短缺、以及獲得美國政府資金數額的談判艱難。分析人士稱,上述推遲可能是台積電爲了從美國獲得更多資金支持,而採取的談判策略,也凸顯了美國在吸引晶片製造商到美國建廠方面所面臨的挑戰。美國官員表示,台積電強調亞利桑那州的項目面臨諸多問題,是一種談判策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擴大其能夠獲得的《晶片法案》資金佔比。據美國商務部稱,已有500多家公司表示有興趣獲得該計劃的資金,170多家公司已經提交了申請。2022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將《晶片法案》簽署成爲法律,該法案將提供約530億美元用於補貼美國晶片行業。該法案第一筆補貼於去年12月宣佈,價值3500萬美元,授予了BAE系統公司生產戰鬥機晶片的工廠。本月初發布了第二筆補貼,美國政府宣佈向微芯科技(Heater)提供1.62億美元,此舉旨在幫助該公司將其產能提高兩倍。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將在未來一年內為半導體晶片行業提供約12筆補貼,其中一些項目的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可能會徹底重塑美國晶片生產。
晶片補助390億美元將發放 AIT:美2名資深官員訪台說明
美國在台協會(AIT)上周五(27日)表示,有鑑於台灣是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夥伴,美國晶片計畫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派出2位資深官員在本周訪台,向台灣半導體業界的小型材料和設備供應商說明資金補助機會。AIT在臉書上指出,《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已由拜登總統正式簽署成為法律,美國晶片計畫辦公室正準備啟動發放390億美元的晶片補助,此舉為鞏固美國在半導體製造業的關鍵地位,踏出重大一步。文中也寫道,美國晶片計畫辦公室亦是負責管理《晶片法案》共390億美元預算的兩間辦公室的之一。本周將派2位資深官員訪台,與AIT官員一同造訪台北、高雄,向台灣半導體業者說明《晶片與科學法案》為他們帶來了哪些最新的資金補助機會。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還未正式公告,將在何時開始發放半導體補貼,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ondo)本月初向國會表示,正在盡最快速度作業中,希望今年秋天可以宣布一些發放晶片補助的消息。
職場文化不同、人力成本增加 台積電海外設廠難題不小
台積電最近風雨不少,不僅是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依照晶片法案申請補助,面臨美方對買回公司股票等重重限制外,最近還遭前總統川普嗆聲「搶走美國所有半導體工作」,要求執政當局阻止此事發生。另外預計在德國德勒斯登設的新廠,則有當地人力成本過高的隱憂,難題不小。還好台積今年要完工的日本熊本12吋晶圓廠,雜音就比較少,頂多就是時薪高達690元,讓當地民眾憂心衝擊就業市場。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紐約時報》專訪,針對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AZ廠)透露進展緩慢,已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除了《晶片法案》中520億美元補貼外,美方還需提供激勵措施,「否則該計畫很快將碰到瓶頸,台積電目前還想不到解決辦法」;分析師表示,美國上到半導體主管、工程師,下到建築工人,不僅人力成本貴,還叫不動,最尷尬的是頭洗一半、難以收拾,已預知未來結局了。分析師指出,台積電之所以能成為半導體領頭羊,仰賴的是台灣人「任勞任怨」的特質,隨Call隨到的文化,成功與時間競賽的高效率,造就了台積電護國神山名號;廠房搬到了美國,人力成本比台灣貴一倍,當地工會強勢作風、本地勞工優先任用,緊急事件半夜到公司根本是天方夜譚,台積電一到美國全變了調。分析師表示,台積電赴美設廠,內部絕對要付出代價,台灣去的工程師,領的薪水比美國人低,周末、半夜都可能要臨時來上班,未來將遭逢人員管理上的挑戰;另外,美國廠成本高昂,未來先進製程的晶片如何報價,以蘋果手機晶片為例,要報美國廠的價格還是台灣廠的價格?當蘋果討價還價時,如何向蘋果解釋兩者差價,也將是台積電面臨的難題。分析師透露,台積電1996年曾赴華盛頓州設立8吋晶圓廠,當時的成本,包括人、文化、管理等都是問題,設廠夢想變噩夢,台積電絕口不提,現在又重新面臨同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