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推定》
」 無罪推定 蔡黃汝 柯文哲 莊凱勛 黃鐙輝![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64405/sm-bf7653be844e77a14e19ed3311bf45a6.jpg)
黃鐙輝憶新冠經驗揣摩重獲自由 李杏談偏見為林郁婷抱不平
《無罪推定》本週將播出精彩大結局,黃鐙輝因速審法的實行而出獄,被關押十六年之久的他,雖然獲得自由卻已忘記自由的滋味,經常在半夜驚醒,也時常被突如其來的觸碰嚇得跳起來,黃鐙輝為揣摩劇中的心境花招百出,從自身退伍的經驗,到新冠三級緊戒又解封,每個重獲自由的瞬間,就連認識新朋友、到陌生環境的感覺都沒放過,笑說:「其實那種久違的心情,有點類似。」上週劇情一開始,飾演法官的李杏正在進行法官宣誓,對比被莊凱勛怒嗆,以及其他法官百般刁難黃鐙輝的畫面,格外諷刺。蔡黃汝就在劇中說到,因為法官看過太多壞人,日積月累下來難免有了偏見。黃鐙輝在戲外分享,「小時候偷打電玩晚回家被媽媽抓到,後來就算打完球全身是汗,也被當成去偷打電玩」。莊凱勛也回憶自己國中時在升學班與放牛班中游走,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同學上課吵鬧,老師聽聲音認定是某位同學,當場直接賞對方好幾個耳光,即便其他同學作證,老師依然不肯相信。李杏則說起近期讓他十分打抱不平的事,「我們才剛親眼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因為偏見而胡亂指控他人的例子,我們的奧運拳擊國手。」李杏看到林郁婷被胡亂指控,為對方抱不平。(圖/公視台語台、華視提供)楊小黎曾主持行腳節目訪問過從觀護所出來的一些孩子,發現這些孩子們求職經常碰壁,但實際相處後發現,「他們反而會因為重新得到自由,更努力的好好重新做人,更積極的好好工作。」認為這樣的偏見很可怕,容易讓人蒙蔽雙眼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在大結局的預告中,黃鐙輝在法庭一臉懇切地告訴法官:「我沒有殺人。」他表示最後這場法庭戲擠滿旁聽民眾,特別感動也特別有印象,蔡黃汝與楊小黎也認同,認為非常的有張力,楊小黎更說:「因為在奔波十幾年之後終於得到遲來的正義。」《無罪推定》本週頻道播出後,全劇也將上架netfli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64198/sm-2fe66d35b0c9dc914658141462604373.jpg)
「更生人專業戶」黃鐙輝監獄開講 化身劉德華一句話笑翻全場
黃鐙輝此次在《無罪推定》討論度破表,因為多次飾演「更生人」角色,他收到雲林第二監獄的邀約前往開講,與大家近距離分享屬於他的星路歷程,現場約400位收容人反應熱烈,開放問答時大家紛紛點歌,黃鐙輝笑著說:「反正我們也買不到劉德華的票,今天南港劉德華唱給你聽!」現場清唱劉德華經典歌曲〈冰雨〉、〈練習〉給大家聽,最後還加碼自己的「板凳樂團」主打歌〈殞落也帶不走我的勇敢〉,鼓勵大家勇敢追夢。曾子余到場力挺黃鐙輝開講。(圖/我在娛樂提供)從《艋舺》到《無罪推定》,這幾年黃鐙輝多次演出「更生人」角色,今年剛殺青的大愛劇場《九如一家人》,黃鐙輝飾演的楊九如師兄就是因為吸毒入獄,最後出獄後奮發向上,發願要陪伴更生人的感人故事。這幾年因為頻繁進出監獄進行拍攝,黃鐙輝號稱「更生人專業戶」當之無愧,演講當天一到現場他就開玩笑說:「這裡我很熟啦!同學們大家好!」引起現場一陣笑聲。演講中黃鐙輝表示自己從小就熱愛唱歌,為了獎學金高中三年努力考第一名,又考上國立大學進入竹科工作,為了讓自己沒有退路,更毅然決定辭去竹科工作,才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黃鐙輝感性與大家分享:「失敗要不放棄才能成為成功之母,如果放棄了就真的是失敗了!」當天參加「雲林滷肉飯節」的曾子余也到場力挺師傅開講,表示:「本來心情是很緊張,但師傅的演講真的又好笑又感動,然後我保證我一定會乖乖的喔!」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63444/sm-88eac38ec20b4b2bd75a278c33d4aaa2.jpg)
《無罪推定》黃鐙輝遭判無期徒刑 捍衛清白錯過父親最後一面
黃鐙輝在《無罪推定》為了捍衛自身清白,拒絕認罪換取減刑,卻因此錯過見父親最後一面的機會,同時因符合速審法條件讓他有望停押獲釋,然而隨著輿論壓力增加,李杏飾演的法官在速審法通過前,宣判他無期徒刑,司法仍未還給他清白,14年來的冤屈與社會的脫節,讓他獲釋後,將背著莫須有的罪名面臨艱難的適應挑戰。劇中的父親告訴黃鐙輝「做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清清白白,才不會被人看不起」,對此黃鐙輝深有同感,認為勇敢爭取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是應當的,但對於不勞而獲或傷害他人得到的東西應堅決拒絕。蔡黃汝則認為做人要腳踏實地,她認同母親的教誨,不佔便宜、不做壞事,守法誠實,這才是她理解的清白。蔡黃汝認為做人應該要腳踏實力。(圖/華視、公視台語台提供)莊凱勛則分享了他對角色的深入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角色變得更加世故,在面對漫長的案件時,不再堅持正義,而是選擇灰色地帶。在面對現實和理想的矛盾時,逐漸學會了妥協,這樣的轉變讓他變得更像一個「老狐狸」。莊凱勛反思表示角色的行為雖然出於服務正義,但他是否仍然堅守道德底線,或者已經被現實吞噬,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劇中「下筆千斤重,每個法官都是一樣的」強調了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的公平和一致性,談及每個決策背後要考量眾多面向的難處,蔡黃汝提到當她無法下定決心時,現實中她會逼迫自己靜下心,梳理並消化事件或即將做出的決策,她指出不會在有限的時間內給自己壓力,而是會消化幾天後擬出各種方案,只是希望透過家人或朋友們的意見再進行確認,讓自己的想法更加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