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12口
」妻18歲開始「狂生9女1男」…湊十全十美 他喊封肚:絕不是重男輕女
大陸貴州一家12口經常發布全家人日常生活影片,引發討論。網名為「十個孩子他爸」的陳男與妻子17年陸續生了9女1男。陳男強調,夫妻倆絕不是重男輕女,當時討論第10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生下後都堅決不會再生了,後來生下第10個是個男孩。根據陸媒《華商報》報導,貴州省一名43歲陳姓男子經常在網路上發布一家12口影片,4年累積23.8萬粉絲,其簽名檔寫下「生活很辛苦,有你們很幸福,你們是我奮鬥的動力」。影片大部分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做飯、吃飯、娛樂等生活日常,流量最高的影片有超過40萬次瀏覽。陳男表示,在浙江打工與小5歲妻子相遇,沒想到妻子與他的老家竟是同一個村子裡的,因此2人很快就墜入愛河,於2004年結婚,同年大女兒出生,後來他們陸續生了8個女兒,其中有一對是雙胞胎。陳男強調,夫妻倆絕不是重男輕女,當時討論第10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生下後都堅決不會再生了,後來生下第10個是個男孩,今年才3歲多,成了「十全十美」。陳男透露,這些年來,妻子一直在老家照顧這10個孩子,自己則賺錢養家,如今大女兒正在讀高三,今年6月份即將參加高考,二女兒在讀高一,三女兒國中三年級,四女兒在讀小學六年級,其餘的除了老十,均在念小學,一個都沒有輟學。從影片中可以看見,一家人住在政府幫忙建造的2層樓房子,10個孩子穿著乾淨,臥室裡面的衣物也擺放整齊。陳男說,「這房子是政府為我們建造的,共有7個房間,這些年來當地政府很照顧他們一家,有時會給他們送去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進行慰問,讓我們很感動。」他提到,平常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也很溫馨,哪怕生活再苦再累,也要把這10個小孩拉拔長大,不過謝絕社會各界的捐助,想自食其力,透過直播帶貨賺錢養家。當地政府相關人士指出,陳男一家不願意接受社會捐助,想自食其力拉拔大那些孩子,但逢年過節鄉政府和村裡都會登門慰問,給他們送上溫暖和關心。
遭丟包越南富國島 返台旅客:年代旅遊要他們簽「切結書」
年代旅遊近日遭越南旅行社控積欠款項,292人在富國島被丟包,越南WInnER旅行社說,願意讓遊客繼續跑行程,年代旅遊也會付所有費用。不過有返台的旅客說,年代旅遊要他們簽切結書。部落客「段段」也表示,一家12口半夜12點沒地方睡,她蒐集證據返台會提告。先回台的黃先生說,第一天下飛機吃到的菜都是冷的,隔天旅遊說要告訴大家壞消息,疑似發生金錢糾紛,當地旅行社說不給720美元(約新台幣2.2萬元),就會被丟包越南。黃先生那團的18人說,之前已經給5.6萬元團費,約也簽了,不想多給錢,加上還有帶小孩,還要多給2萬多元,也不能確定後續會沒問題,不如直接買機票回台灣。這時年代旅遊領隊知道後,在大家要Check Out時,拿出切結書要大家簽,是他們自願脫團,旅行社不用負責。黃先生指出,簽了回台還不能告,又要放棄所有權益,全團當然不簽。黃先生解釋,現在不少人還在越南旅行社談,他不懂為何這麼大的旅行社會出事,就算有意外也不該由旅客承擔,他一定會保留法律追訴權追究責任。段段也在12日於臉書發文,「如果你們打算找年代旅遊跟團的,請打消這個念頭,我們從第一天,付了近70萬的團費,沒有原本說好的導遊領隊。」段段表示,因為旅行社排的餐廳春節沒開,他們還要自己找吃的,纜車跟遊樂園買票都成問題,「昨晚還差點不知道要在哪過夜,一家12口有老有小,到半夜12:00還在喬住哪裡,因為根本沒訂好當初說好的飯店,太多太多狀況一言難盡。」
俄軍連日轟炸…烏克蘭難民爆漲達250萬 城市成煉獄「居民搶食互毆」
俄羅斯國防部終於宣布在11日上午9點(台灣時間下午3點)停火,開放人道走廊,讓烏克蘭難民可以從基輔、蘇梅、哈爾科夫、馬力波與切爾尼戈夫5個城市撤離;但是經過俄軍無情轟炸,馬力波早已成為「人間煉獄」,當地民眾苦不堪言,悲嘆現在街上只剩屍體,還有飢餓的民眾為了食物發生衝突。此外,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數據,烏克蘭在戰爭爆發至今,烏克蘭難民人數已經達到250萬餘人。綜合「半島電視台」等外媒報導,經過俄軍瘋狂轟炸、圍困,目前仍有約40萬人困在馬力波,該市市長瓦迪姆(Vadym Boychenko)痛訴,俄羅斯軍隊在過去2天,平均每30分鐘就會對馬力波發動空襲,頻繁的空襲導致該市根本沒有一個平民能夠離開馬力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亦控訴,俄羅斯的襲擊阻礙了烏國向馬力波運送食物、水和食物等物資,俄軍部隊甚至在週四進入該市,對人道走廊發動攻擊。馬力波死亡人數爆增,該市政府僅能挖出一條壕溝,將所有屍體草草掩埋,該市居民雯邱克(MarinaLevinchuk)就告訴《紐約時報》,當地政府告知居民,如果有家人死去「就把遺體放外面,雙手、腳綁起來」,她也感嘆「現在外面也只有死屍」。令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連遭轟炸又缺乏物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駐馬立波代表伏科夫(Sasha Volkov)透露,該市商店、藥局早就被洗劫一空,還有許多人沒有食物可以吃,甚至出現人們為了搶奪食物互相攻擊情形;此外,雖然政府官員試圖運送瓶裝水到馬力波,但仍然供不應求,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也早就買不到。根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FilippoGrandi)的說法,烏克蘭現在的難民人數已經達到數百萬,烏克蘭境內約有200萬人流離失所,數百萬人因為這場無意義的戰爭被迫離開家園。烏國男子抱著倖存的寵物貓,表情哀戚。(圖/翻攝自烏克蘭外交部)難民即使逃離家園,人身安全仍然難被保障,烏克蘭外交部今日稍早發出推文,該國一名男子日前帶著家人連夜從首都基輔逃亡到馬爾哈利夫卡(Marhalivka),沒想到該小鎮在近日遭到俄軍轟炸,火箭彈擊中男子一家12口的臨時居所,除了男子與一隻貓幸運存活外,其妻子、女兒、孫子、姪女共11人全數死亡;烏國外交部發布該名男子抱著倖存寵物貓的照片,只見他站在一堆破碎瓦礫上,神情透露無比哀傷,令人不忍卒睹。
聚餐吃火鍋沒開窗!男童返家抽搐昏迷...一家12口「一氧化碳中毒」
中國黑龍江一位齊姓女子和全家一起到一間火鍋店聚餐,期間孩子出現身體不適,當時他們以為是吃壞肚子,沒想到回到家後大兒子竟昏迷抽搐,趕緊送醫後,才知道是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火鍋店沒有排氣設備,也沒有開窗,導致一家12口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綜合陸媒報導,上月22日,齊女帶著老人、小孩,全家一共12人到黑龍江佳木斯一間火鍋店聚餐,因店內沒有排風設施,且也沒有開窗,導致孩子才吃了一個小時,就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當時他們以為孩子只是吃壞肚子,沒想到回到家後竟出現昏迷抽搐的症狀,送醫後才知道是一氧化碳中毒,且全家12口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事後店家表示是客人不願開窗,但後來才知道是服務員怕小孩冷,沒有告知就將窗戶關閉,後來店家也承認是他們的問題。齊女表示,目前醫藥費已經花了人民幣28700左右(約新台幣12萬多),但店家只付了10000多(約新台幣4萬多),一直拖欠,且沒有歉意,目前家人都恢復良好。
戰火英雄1/越戰難民從小立志當老師 有望成為台灣首位新住民校長
新北市汐止區金龍國小教務主任楊小梅,9歲時逃離烽火連天的家鄉越南,隨著家人來到台灣。但全家有9個小孩的楊家,父母實在無法負擔教養費用,楊小梅被迫與手足分離,在社福中心長大。國中前她靠著社會捐款讀書,高中、大學、研究所靠著自己半工半讀,加上手足資助完成學業,25年前她投身教育,作育無數英才,去年榮獲師鐸獎,更考取候用校長資格,即將成為台灣第1位具新住民身分的校長。楊小梅堅忍不拔、教學認真的精神,在去年獲得師鐸獎殊榮,總統蔡英文特別頒獎勉勵。(圖/讀者提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畢業的楊小梅(49歲),剛畢業時就在金龍國小服務,當時擔任輔導老師的她,不僅善於聆聽、觀察,更能夠貼近人心給予學生支持、鼓勵,她說:「我喜歡教孩子做夢,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像我一樣,站在屬於自己的舞台發光發熱。」楊小梅講話柔和的語氣中帶著堅毅,她說這是對與過往酸甜苦辣的累積。當她談到去年獲得師鐸獎的那一刻,語氣中盡是感恩,她驕傲的說:「師鐸獎是教育界最大盛事,我從未想過有一天站在台上的是來自越南的我。」1964年越戰爆發,且當時越南排華嚴重,楊小梅的父親不捨家人長期處於戰火又不容於社會,便透過管道帶著全家投奔台灣,但礙於經濟因素,一家人無法生活在一起。(圖/讀者提供)但鮮少人知道,暖如朝陽的楊小梅卻是經歷過了生離死別,1964年越戰爆發,楊小梅在戰爭結束前2年出生,因為父親是大陸廣東人,當時越南排華嚴重,楊小梅的父親不捨一家12口長期處在戰火中,加上不容於越南社會,便聯繫台灣親友,透過管道於1979年帶著全家逃離百廢待舉的越南,奔向自由但陌生的台灣。而飛機才剛降落,看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時,也宣告著一家人迎來自由,卻也被迫分散。走過家鄉的戰火、至親的分散,讓楊小梅身上流著一股堅強、不服輸的血液,支持她度過了許多孤寂、寒苦的歲月,這股力量也在她為人師長後,更加強大。楊小梅想起自己剛當導師時,班上有個弱勢孩子,常因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感到自卑,「我常常會告訴他和班上學生,跟別人不一樣,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有天他竟然跑到高樓層、站在窗檯上往下看,同學發現立刻跟上去勸他下來」。這一幕也讓當時的楊小梅感動萬分,「那個時候我才知道自己的影響力有多大,讓班上的每位孩子都成為另一個我,幫助更多的人。」受到學校老師和社福中心阿姨的鼓勵,讓楊小梅從小就想當老師。(圖/讀者提供)
戰火英雄2/從小在社福中心長大 貧苦女投身教育「如蒲公英散播愛」
新北市汐止區金龍國小的教務主任楊小梅投身教育25年,作育英才無數,以愛心關懷每個孩子,讓孩子都在充滿愛的環境成長;但在楊小梅溫暖的背後卻藏著一段讓她每回想起,都還會落淚的故事。越南出生的楊小梅,剛出生就碰上越戰,父親透過在台灣的親戚將一家12口接到台灣展開新生活,但父母無力負擔所有孩子的教養費用,便將孩子分別送至寄宿學校、社福中心,楊小梅的童年幾乎都在社福中心度過,裡頭的阿姨不斷鼓勵她學習,讓她下定決心要成為一位教師,期盼自己如同蒲公英般,散播愛的種子。楊小梅9歲時來到台灣,遠離戰火、迎來自由,但卻礙於現實因素,必須與家人分開,由於父母剛抵台灣,經濟能力無法同時撫養9個小孩和1個奶奶,楊小梅的爸媽就咬著牙,讓其中5個較年長的孩子盡可能住校,而排行老6的楊小梅與其他年紀較小的3個孩子,就安置在社福機構,全家人只有到周末假日才能團聚,「我童年中最快樂的事,就是每次跟家人相聚的時光」。楊小梅笑著說。楊小梅家有9個兄弟姊妹,加上奶奶,家庭經濟不足支撐12人共存,只好將3個年幼的孩子安置社福機構,全家人唯有周末假日才能團聚。(圖/讀者提供)然而,未受過台灣教育的楊小梅,不僅不識任何國字,就連國語都不會講,楊小梅回憶,她到台灣進學校後才開始學注音符號,學習過程比其他同學落後,讓她有些自卑,「當時除了課業壓力,我還得照顧妹妹,對我當時的年紀來說,要擔負如此沈重的情緒,我現在想起來還是會鼻酸。」楊小梅噙著眼淚說,「我真的很感謝當時幫助我的人,也感謝自己從未放棄。」楊小梅說,學校的老師和社福中心阿姨時常鼓勵她多努力、多給自己機會,「阿姨常告訴我,『不會的事情,要想辦法學會,只有靠自己努力,才有機會突破困境』。」阿姨的一席話,深植楊小梅心中,讓楊小梅鼓起勇氣挑戰自我,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以及自我存在的價值。「就是阿姨在我心中埋下為師的種子。」楊小梅大學畢業後,一路從代課、科任老師、組長,一直到目前的教務主任、同時還是專任輔導老師,投身教育界25載,她從未喊過苦,因為她知道「只要用心教育,孩子就會像蒲公英一樣,四處散播愛,讓社會更溫暖」。來自越南的楊小梅,在學校也會教導學生一些基本的越南話,孩子們也學習得相當開心。(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