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山
」 嘉明湖山友三叉山罹難「遺體放置多日」警和協作輪揹下山 家屬感動:謝謝送他回家
陳姓山友11日在台東縣海端鄉三叉山罹難,由於颱風造成連日豪大雨,直升機無法上山吊掛,遺體放置山上多日;台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向陽派出所警員嘪慶霖與登山隊協作人員共4人冒雨輪揹遺體2天,終於抵達向陽管制站,家屬感動表示「謝謝你們送他回家」。近日受到圓規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東山區持續豪大雨,使得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無法上山載運大體,家屬及友人不捨其遺體一直停放在山區,只好轉向警消求援。陳姓山友日前不幸罹難於海端鄉三叉山,台東警與高山協作人員輪揹2日終於返回向陽。(圖/台東縣警局關山分局提供)嘪慶霖和嘉明湖天馬及熊出沒登山隊協作人員共4人,整備好攜行裝備及防寒雨衣褲,於12日19時40分由向陽派出所出發,13日清晨4時40分在由向陽山屋挺進至三叉山事故地點,復於12時45分,4人開始以輪揹方式,冒著風雨及低溫,不畏艱難的翻山越嶺越過小溪,終於在14日10時45分抵達向陽管制站,再以搬運車將大體順利運抵向陽派出所,家屬不時向工作人員致謝表示「謝謝你們送他回家」。據了解,58歲陳男9日和2名友人由向陽遊樂區進入,由嘉明湖步道前往南二段,但11日氣候不佳,3人於是折返嘉明湖山屋避難,不料陳男就在途中失去了呼吸心跳,同行的2名山友也有骨折和擦傷,在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人員陪同護送回到嘉明湖山屋,而陳男遺體就用帳篷外帳包裹防雨,暫時先安置在三叉山下。關山警察分局肯定嘪慶霖此次表現,指出他在南橫高山地區派出所服務已10年有餘,對於山徑及登山步道相當熟悉。
直擊嘉明湖/戒茂斯路線令人驚豔 入山是否管制「林務局給完整說明」
由於前往嘉明湖的戒茂斯路線登山人數漸增,公部門是否會採取控管入山人數及管理營地等措施,引發山友們討論,林務局對此給予本刊完整的說明,並提及正規畫於戒茂斯山徑推動「背木屑上山、帶垃圾下山」活動,邀請民眾響應降低遊憩行為的衝擊。戒茂斯路線登山人數漸增。(圖/李蕙璇提供)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座落於三叉山東側的嘉明湖,擁有「天使的眼淚」、「上帝遺失在人間之藍寶石」美稱,是許多山友嚮往前往之處。記者過去三次前往嘉明湖是從向陽登山口出發,今年首度從戒茂斯登山口出發,在向陽登山口下山,呈O型的三天兩夜路線。出發前同行隊友們看到天氣預報有雨,還做了晴天娃娃,祈求好天氣,讓我們很幸運連日來的爬山行程,晴空萬里。尤其第三天清晨摸黑出發,一路陡上直到嘉明湖畔,觀賞日出與湖景,讓記者感動地眼眶熱淚著說:「謝天謝地,感謝神!」2021年3月所拍攝到的嘉明湖。(圖/金清志提供)此次的行程是從戒茂斯登山口上攀,沿途經過戒茂斯山、溪底營地、排球場、足球場、高爾夫球場、嘉明湖妹池營地、新武呂溪營地,於第三天一大早抵達嘉明湖。沿途原始森林景色,令人驚艷,讓人大嘆地說不虛此行。抵嘉明湖處,我們停留約一個小時,休息補充體力、盡情拍攝照片之外,有的隊友還走到湖畔繞嘉明湖跑一圈,有的則是拿出空拍機拍攝,做為和朋友打賭登頂眺望嘉明湖的證明。回程時,體能較佳、腳程較快的隊友便再前往三叉山、向陽山,一路經過嘉明湖山屋、向陽名樹、向陽山屋,看到了改建過後的山屋及使用木屑掩埋糞便的生態廁所,新穎又乾淨,讓山友們印象深刻。2016年7月拍攝到的嘉明湖。(圖/山友提供)此次登山過程中,記者首先在第一天看到戒茂斯登山口旁有一座木製涼亭,之後連續二天在營地了解當地協作提供的帳篷、餐食的支援。聽聞領隊、嚮導們熱烈討論到,林務局計畫管制戒茂斯線登山人潮,讓許多山友聽了多說:「登山口那座涼亭會不會就是管制站?還好,我們先來一步了!」對此,記者下山後,即採訪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對於戒茂斯路線的現況,他說「戒茂斯那邊正由台東林管處努力整合協作夥伴中,很快就會有好消息。」林務局長林華慶(右),以及參與森林遊樂區天天行巴士啟動記者會的雄獅旅遊董事長王文傑。(攝影/黃威彬)林務局森林育樂組遊樂科則澄清「未有管制」一說,登山口處的木製涼亭,其實為臺東處為教育宣導推廣用途所設「簡易木屑站」,內將放置木屑及登山宣導解說牌,並規劃於戒茂斯山徑推動「背木屑上山、帶垃圾下山」活動,邀請民眾響應降低遊憩行為的衝擊。至於從戒茂斯山前往嘉明湖的沿線山徑,出現當地協作以石塊、木頭、帆布、帳篷就地堆置的營區,還有大型桶子裡裝睡袋等的露營裝備等,已讓山友多次於網路、媒體發文議論。高山協作於妹池附近的新武呂溪營地,臨時搭出的炊事區。(圖/李蕙璇攝)林務局森林育樂組遊樂科對此則表示,山林開放後,各級政府機關亟為重視民眾親近山林之權利,又多數山林為一般開放空間,不分散客或團客,管理單位尚不排除基於登山過夜需求之短期紮營使用。臺東林管處目前也與海端鄉公所及海端鄉高山協作協會,已針對戒茂斯山徑管理成立協作平台,陸續對於環境生態、登山安全及登山文化及環境教育等面向進行改善推動,近期預計將簽署「戒茂斯山徑管理合作備忘錄」,落實協作團體承擔環境維護之義務。稱做高爾夫球場的營地。(圖/李蕙璇攝)戒茂斯登山口前往嘉明湖山徑中,沿途可看到「排球場、足球場及高爾夫球場」的標示。(圖/李蕙璇攝)對於戒茂斯路線的協作搭設營區事宜,林務局表示,經查係作為炊事使用,其於林班地堆置物品等相關問題,臺東林管處將考量於符合生態環境與整體美感的前提下,與協作團隊共同討論規劃及調整出適當的物品管理與收納場地。目前臺東林管處已與在地高山協作團隊獲致共識,落實垃圾廚餘揹下山,同時也已委請廠商製作防熊箱,未來將設置於營地周邊,提供民眾及協作團隊收納食物。再者,為維護山徑環境品質,臺東處已導入生態衝擊監測工作,據以與協作團體持續研商改善現場管理及服務設施,後續山徑沿線宿營管理工作,亦將配合後續山域遊憩管理規範,在前述合作管理基礎下強化合作模式及提升管理品質。林務局森林育樂組遊樂科也強調,長期而言,林務局正推動森林法之修正,導入承載量管理,避免部分熱門登山路線之使用人潮過度成長,造成山林負擔。近幾年從戒茂斯登山口前往嘉明湖的山友漸增,沿線營地可見帳篷紮營。(圖/李蕙璇攝)山友在溪底營區煎蛋,用餐。(圖/山友提供)嘉明湖小檔案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座落於三叉山東側,海拔3310公尺,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湖面呈橢圓形,長約120公尺,寬約80公尺,面積約1.9公頃,湖水為湛藍色,深度為6公尺;值得一提的是,嘉明湖並未和任何山澗或溪流交會,湖水卻常保終年不枯,因此被登山客稱為「天使的眼淚」,同時也是布農族聖地。2021年3月,記者親眼目睹的嘉明湖。(圖/李蕙璇提供)
奇案/軍機撞三叉山26人亡!98人搜救隊上山遇難 罹難人數驚藏死亡密碼
國內近年掀起戶外活動風潮,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人無法出國,連帶使登山人數暴增;而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座落於三叉山東側的嘉明湖又擁有「天使的眼淚」美稱,多年來一直是登山客魂牽夢縈的聖地。雖然嘉明湖景色優美,卻也暗藏死亡陷阱,發生過的山難不計其數,其中又以「三叉山事件」死傷最為慘重。據了解,嘉明湖座落於三叉山東側,海拔3310公尺,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湖面呈橢圓形,長約120公尺,寬約80公尺,面積約1.9公頃,湖水為湛藍色,深度為6公尺;值得一提的是,嘉明湖並未和任何山澗或溪流交會,湖水卻常保終年不枯,因此被登山客稱為「天使的眼淚」,同時也是布農族聖地。與三叉山事件失事機款同型的美國陸軍航空隊的B-24轟炸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1945年9月10日,日本宣布戰敗投降後,一架載滿美軍俘虜的軍機從菲律賓起飛,途經中央山脈南段時,突然在三叉山東北方失事;即便當時正值國民政府與日本交接時期,日本警方依然決定出動搜救隊,成員包括警官2名、憲兵3名,以及布農壯丁3名等共8人,由駐守霧鹿地區16年的警部補城戶八十八擔任隊長上山搜救。經過近3天的長途跋涉,搜救隊終於抵達失事現場,發現機身全毀,現場屍塊四散,機上26人全數罹難,回報後決定就地安葬死者;由於現場是高山草原,沒有材料能製作棺木,因此臺東廳下令由關山郡通令各部落會長,挑選出壯丁70名,加上警官2名、警守2名、憲兵隊15名,共計89名,組成第二批搜索隊上山。不過,搜索隊的人數龐大,還得攜帶笨重木料,加上沿途地形崎嶇,一行人出發不久便逐漸失散;雪上加霜的是,搜索隊出發3天後天氣驟變,不僅下起大雨,氣溫也急速下降,已經開始有成員凍死,然而當時已有2批人馬抵達失事現場,即便城戶立即下令撤退,最後仍有26人在下山途中罹難,和墜機死亡人數不謀而合。三叉山事件的2名倖存者。(圖/報系資料照)
奇案/嘉明湖畔藏無名塚!3救難勇士「端坐石洞」凍死 擲茭曝心願:不想下山
位於中央山脈的嘉明湖景色秀麗,又有「上帝遺失在人間之藍寶石」、「天使的眼淚」等美稱,多年來卻頻傳山難事件,也曾有軍機在附近的三叉山墜毀,機上26人全數罹難;更慘的是,當時共98人上山搜救,途中天氣驟變,其中26人不幸死亡。據悉,嘉明湖畔至今仍有一座「無名塚」,就是為了紀念當年的救難英雄。1945年9月10日,日本宣布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後,一架載滿美軍俘虜從菲律賓起飛,在三叉山東北方撞毀撞山失事,機上26人全部罹難,後來又造成由日本軍警、原住民、漢人組成的搜救隊遇難,除了即時撤離的中隊、後隊得以倖免,前隊共26人在途中死亡,生還者僅憲兵曹長後山定1人,史稱「三叉山事件」。三叉山事件罹難者家屬撫碑追思。據了解,當時倖存隊員下山時,因無力將罹難者帶下山,只好把死者手掌剁下燒成灰送回給家屬,因此剩餘骨骸過了數十年,都還遺留在山上。當年在林務局任職的鄧達義回憶,過去曾有人在嘉明湖畔發現骨骸,至少有3、4具,經過調查才得知和「三叉山事件」有關,疑似就是當時罹難者的遺骨。鄧達義表示,從骨骸體型判斷,身材較嬌小的死者為日本人;另外2名死者則是阿美族人,2人被發現時呈現坐姿,很可能是坐在洞口幫忙擋風;當時3人似乎知道有去無回,於是用石頭堵住對外窗口,盤坐於石洞之中凍死。奇怪的是,當法師上山處理時,無論怎麼擲筊,亡魂都不願下山,最後只好把他們安放在原處,並寫上「無名氏」,紀念無名的救難英雄。
項婕如解鎖人生第一座百岳 忍胃絞痛登合歡北峰
一直懷抱登山夢想與計畫的項婕如,最近搭上「報復性登山」熱潮,趁著拍東森新戲《神之鄉》空檔,和朋友結伴一起登上3422公尺的合歡北峰,成功解鎖登上人生第一座百岳!項婕如興奮地說:「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不管住在哪裡,總能看見山。親近山之後,就會想要往更高、更遠的地方去看看,能夠趁著20歲以前完成這件事,非常幸福和滿足。」項婕如成為百岳新人。(圖/群星瑞智提供)項婕如平時就有健身習慣,出發前對自己的體力及意志力很有信心,但出發前受氣象預報影響,對於天氣狀況有些擔心,曾一度擔心降雨機率太高而考慮放棄這次行程,但最後還是決定前往。幸好天公作美,不但沒下雨、還幸運遇見彩虹雲,讓她驚喜大呼:「我們真是被眷顧的山友!」她背著10幾公的裝備,一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野外露營、炊食、過夜,甚至就地上廁所,都讓她止不住驚奇並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她因吃了熱情山友送的溫熱飯糰,結果消化不良胃絞痛,還要忍痛跟上山友以免脫隊,在懊惱自己貪吃之餘,也體會到「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的道理。項婕如有感而發地說:「能體會到大自然帶來滿滿的恩惠,覺得非常踏實。」她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前往有「天使的眼淚」之稱的嘉明湖、向陽山及三叉山,更期盼今年能再登頂、完成下一座百岳。喜歡自我挑戰的她,接下來還將參加太魯閣馬拉松。
北市中山國小資源班9學童 成功挑戰3千公尺嘉明湖
新冠肺炎逐漸趨緩,台北市中山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的學生,在今年5月成功登上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嘉明湖,9位4年級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克服各種挑戰,校方指出,資源班特色課程的主軸為「山是一所學校」,因此每學年度都會帶學生挑戰百岳高峰,107學年度資源班才完成玉山和雪山主峰的挑戰。北市中山國小資源班在班導師李佩玲的帶領下,成功完成4天3夜嘉明湖的山野教育,這次旅程隨行家長、志工和老師共21人,在大家同心協力下才能完成任務,尤其是班導師李佩玲,年紀大健康狀況欠佳,仍不畏艱難陪學生完成挑戰。校方表示,4天3夜的山野教學,學生先搭火車前往台東池上後,再搭車到向陽森林遊樂區,走到陽山屋夜宿,適應高度,第2天登百岳向陽山至嘉明湖山屋夜宿,第3天則從嘉明湖山屋經百岳三叉山再回到嘉明湖山屋,最後一天則下山返程。李佩玲說,疫情的考驗,更凸顯山野教育在生活的重要,山野教育能教導孩子在最低物質需求下生存,學生也能探索潛能,學會觀察周遭環境、欣賞美麗山景,最重要的是互助合作,建立革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