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旬
」 周杰倫 疾管署 腸病毒 日本 流感![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96824/sm-d490f88b450fa0d8166921a9809fa91f.jpg)
台東勇鷹高教機失事墜海 承包商漢翔資深員工透露「過去早有爭議」
空軍台東志航基地1架勇鷹高教機15日失事墜落在都蘭外海,所幸飛行員跳傘已獲救,負責戰機製造任務的漢翔公司,今天強調會配合調查。有內部資深員工表示,漢翔去年起接連發生不少爭議,但都不願聽取建言,員工憂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漢翔公司是台灣航空器製造商,也是國防承包商,去年12月傳出位於岡山的發動機廠,發生產線NADCAP認證過期,讓內部員工擔憂,認證問題嚴重影響該廠交貨,恐影響漢翔聲譽和營收,有兩家重要客戶要求認證通過才能交貨,因此認證過期形同失去兩大客戶。有員工透露,漢翔在岡山園區主要為發動機組裝,有獨立品保系統,但去年從台中派駐主管前往岡山督導,因台中來的主管不熟悉岡山產區製程,導致特殊製程被NADCAP取消證照。漢翔公司當時對此發聲明,指NADCAP化學製程必須具公信力的獨立認證機構查核,公司於去年11月上旬接受排定年度稽核,並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缺失申覆及改善回覆,所有程序屬正常流程,並非外界所言證照過期且未再取得認證,公司發動機廠生產及交貨並不會造成影響,更不影響公司去年營收。另,漢翔公司去年也傳出將雇用移工,以解決人力不足問題,部分員工認為,隨便進用移工不只剝奪本國勞工工作權,更可能因為雇用移工,導致國防機密外洩,恐成為資安破口。漢翔則指出,相關配套措施都有謹慎研議,並取得多數員工認同及支持,若進用外籍移工,將按照政府法律規範執行,也不允許其接觸任何國防機敏業務。而由漢翔承製的勇鷹高教機,昨天在台東都蘭海域墜落失事,這次是勇鷹高教機交付空軍後,首次發生失事。漢翔公司今天則表示,勇鷹高教機失事調查,由空軍主導,該公司配合辦理,現階段該公司不便做任何說明。內部資深員工也再度發聲,漢翔公司從去年起出現不少爭議,不少員工都有給予建言,但多數都未被採納,如今又發生勇鷹高教機墜落,大家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6721/sm-84973dcee9e71ede9a883bccc2b5c78c.jpg)
2025日本櫻花季第4波預測出爐 氣象專家:整體較去年提早
目前日本氣象株式會社發布了第4次開花預告,其中直接點名東京、福岡、高之等地最快在3月22日就可看到櫻花綻放,但如果要等待盛開的話,預計要到3月29日。而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也提到,今年日本的櫻花開花期預測整體會是偏早,特別是在北日本地區。氣象粉絲專頁「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由於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上旬之間,來自北方一波接著一波的冷空氣流入,且持續時間較長,環境冷度是夠的。因此日本櫻休眠強迫被打破,2025年的開花時機,將會是落在過去年氣候平均值時段或是提早的機率最高。整體來說,今年日本的櫻花開花期預測整體會是偏早,特別是在北日本地區。 根據日本氣象株式會社第4次預報情報指出,全日本最早開花的地方是東京、福岡、高知,初綻日是在3月22日。但如果要等待到完全盛開的話,東京與高知均是在3月29日,而福岡則是3月30日。(圖/翻攝自2025櫻花花況預測)概要地區部分,東京與福岡地區的初綻日為3月22日、名古屋地區則是3月26日、大阪地區則是3月27日、仙台地區則是4月5日、新潟地區則是4月8日,北海道地區則最晚,札幌當地是4月25日。據了解,日本氣象株式會社2025年將會進行6次的櫻花開花預報,其中前3回分別是1月23日、1月30日、2月6日。而在最近一次,也就是第4次開花預報則是於13日公布。後續則依序是在20日、27日繼續公布。而從3月3日起,則變成每周一、週四更新預測消息,每日也會即時更新各地實際情形。在開花預報中,日本氣象株式會社採用「初綻日」與「盛開日」兩種預估,其中初綻日是指樹上有5至6朵花苞綻放的日子,而盛開日是指樹上有80%的花苞已經綻放的日子。而從初綻到盛開,花期平均為7天的時間。(圖/翻攝自2025櫻花花況預測)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5993/sm-46d9da889c5e7d35535772dc5712a548.jpg)
整修老舊校舍至少逾億!協志工商校地捐贈案 中正大學證實破局
嘉義縣民雄鄉協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6年前停辦,6公頃校地原定捐給國立中正大學,雙方也簽署備忘錄,但近來生變傳聞不斷。中正大學12日證實捐地案破局,原因是整理協志工商校地及老舊校舍至少要花費約1億元,沒有中央及地方奧援,學校根本負擔不起。中正大學主任祕書李藹慈表示,協志工商欲捐贈的校地有數棟老舊校舍,不僅沒有建照、使用執照,結構也需補強,校方評估約需1億元整修經費,但因未獲教育部、衛福部、經濟部、嘉義縣政府資源協助,單憑學校之力難以負擔此龐大費用。此外,依《國有財產法》規定,中正大學若接手協志校地,只有使用權、管理權,加上雖然初步構想規畫作為學士後醫學系相關用途,但目前尚無具體進度。李譪慈說,今年1月上旬協志工商行文捐地事宜時,中正希望再商談,但1月17日協志即再行文表達「停止捐地」。據了解,協志工商6公頃校地位於省道台1線旁,交通便利,2021年11月與中正大學簽署捐地備忘錄時,地方人士均表示樂觀其成並傳為佳話,但如今確定破局,美事未竟,地方都覺得遺憾。協志工商2019年停辦後,2024年1月經嘉義地方法院公告解散及清算,董事會股東成為清算人,負責處理捐校地事宜;但因費心勞神,前董事長何明宗、王姓董事、林姓董事等3位清算人分別以年事高、健康、旅居國外等原因,向嘉義地院聲請請辭清算人遭駁回,理由是清算人均由學校委任,與學校合意解除委任關係即可。嘉義地院指出,財團法人除因合併或破產解散外,應即進行清算,清算人除由法院選派者外,得由股東會決議解任;經查清算人與協志工商是委任關係,得由聲請人向協志工商終止委任關係,不必由法院解任,若終止委任關係有爭議,則另行提出訴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95704/sm-55c80a0a2b86213b359fbdc60dda0b97.jpg)
角逐天空之城1/全球業者秀無人機「具身智慧」 專家逛CES曝「3大趨勢」台廠迎良機
「AI從想像到落地,『具身智慧』將成為無人機演化的最終目標。」金蛇年前,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機械與系統研究組組長岳俊豪接受CTWANT記者訪問,他1月上旬前往2025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鎖定無人機和機器人領域,一週內密集走訪了全世界頂尖的五六十家業者後,總結出此一產業的最新趨勢。何謂無人機「具身智慧」?岳俊豪笑著解釋,「就是把智慧裝在一個裝置上面」,「AI上身」的硬體裝置,宛如科幻電影般,即將走入人們的日常,整個產業發展正隨之改變。再者,「國際上目前有『推動非紅無人機多元商業應用』、『以無人機應用提高社會韌性』、『無人機改變現代作戰模式』三大趨勢。」岳俊豪進一步說明。美中貿易戰(2018年起)開打後,幾乎被中國的大疆(DJI)壟斷的無人機市場,也因全球掀起一股「去紅化」風潮,市場及供應鏈出現劇變,給了台灣業者「搶佔天空」的良機。全球無人機市場概分為「軍用」與「商用」兩大應用,其中,軍用無人機在烏俄戰爭中大放異彩,成了戰場上「牽制神器」,但因技術門檻高,並非一般廠商能輕易進入,相比之下,現階段商用無人機才是全球業者競逐的最大目標,據美國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指出,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2025年將達1292.3億美元(約新台幣4.2兆元)。 軍用無人機在烏俄戰爭中大放異彩,成了戰場上「牽制神器」。(圖/美聯社)這塊商用無人機大蛋糕,誰都想分一塊,進入門檻也隨之墊高。「以往比較是消費型,如今,並不是買回去給小朋友當聖誕禮物這麼單純,產品出現包含巡檢、物流配送等更多元的應用。」岳俊豪笑著說,投入玩家多了,自然也加深應用深度。無人機如何從小朋友禮物演化成巡檢、物流的好幫手?「不管是無人機還是機器人,都能靠著AI跟GAI(生成式人工智慧)進化。」岳俊豪走完今年的CES展後總結道,「具身智慧」使得無人機不再只是玩具,而能夠更像人類,產品開始呈現「自主、應用、進入UAM(都市空中運輸)」三大關鍵,協助參與解決問題。首先是自主,「一部分因為飛手非常缺乏,第二就是視線是有距離的,無人機很多任務是在視距以外的飛行,所以需要有更高的自主性。」岳俊豪解釋。同時,無人機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從物流配送到測繪、航拍,甚至救災,應用場景正以驚人的速度多元化。而UAM則描繪了一幅未來城市的圖景,「空中的自駕車」的新概念,使無人機從工具搖身為城市交通網路的一部分,為未來都市空間運輸提供新解方。這次CES端出「自主化」概念的參展者中,讓岳俊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韓商「beyless」,目前已是現代汽車的長期合作夥伴,今年新推「車機一體」產品,將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無人機結合,實現「快遞配送最後一里路」。為何車裡要搭一台AMR和一台無人機?他要記者想像一下,「配送車開到指定地點後,如果是平地,AMR就可出動,下車把東西送過去;如果送貨點在高樓層,就讓無人機起飛完成配送。雖然現在還需要有人開車,但他們的目標是實現全自動化。」韓商beyless CES推出車機一體產品,將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無人機結合,力圖實現快遞配送最後一里路。(圖/翻攝自 beyless YT oar2A)另一間美商「anello」,號稱擁有無GPS導航技術,也就是無需依賴外部衛星群,可以再訊號受限的環境中繼續執行任務。「『GPS Denied』現在很重要!」岳俊豪強調,俄烏戰爭期間,很多烏克蘭無人機因為GPS被干擾,飛出去就回不來,所以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做無GPS,「這間美國公司是透過一個外掛模組裝在無人機上,模組內建3D測量系統,即時掃描環境,建立地圖。」台灣廠商同樣不甘示弱,在CES上也秀出研發能力,例如無人機最為關鍵的晶片方面,鈺創科技(5351)子公司鈺立微電子就端出「多傳感器影像控制晶片」,整合空間感知技術打造全新解決方案,後續有望結合多模態視覺語言模型(VLM),促進無人機發展出全區域AI智慧感知系統。還有無人機業者「艾知科技,將AI邊緣運算功能導入自家產品,結合即時影像處理和數據分析,減少人為操作失誤,提升嚴苛環境下的飛行精準度和競爭優勢,可用於邊境巡防等高要求任務。目前,台灣的無人機供應鏈,從內部的核心技術到外部的關鍵零組件,已展現出不容忽視的實力,比如飛控系統的軟體研發相關公司如致茂電子、聯華電子等;無線通訊系統設計則有佳邦科技、文興電子等,GPS晶片設計有嘉矽電子、鼎天國際等,無人機應用晶片方面,有聯詠科技的影像處理晶片、盛群半導體與聯發科技研發無人機微控制晶片(MCU)。另外,捷普集團綠點科技為國際上知名的無人機外殼製造商,而雙鴻科技則製造散熱模組,晨星電子也提供無人載具上訊號與電源配線的服務。隨AI技術進步、應用場景多元,這片「天空之城」爭奪戰才剛剛開打。業界人士對CTWANT記者感嘆,「過去硬體產能多,殺手級應用難覓,如今AI以10倍速成長,可能面臨硬體追不上的窘境。」岳俊豪持相同觀點,「搞不好我們現在談的『具身智慧』,未來發展反而卡關在硬體部分。」岳俊豪提醒,國際上正積極建立民主供應鏈,台灣可善用產業群聚完整的優勢,聚焦於提升AI與硬體連結,包括提高載重能力、延長續航時間、自主避障技術等,以應對市場需求和技術挑戰,爭取商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4517/sm-934165613899bb7b71d78f93cf30422a.jpg)
30年承德敦煌天橋拆除!改善通行動線 減少人車爭道
北市大同區承德敦煌人行天橋,位於承德路3段與敦煌路路口,興建於1991年,迄今超過30年,當時設計以車行優先,對高齡長者、身障人士、採買或推嬰兒車的民眾不友善,隨北市人本交通政策推動,已於2025年1月上旬拆除完成,還給市民人本友善的通行空間及開闊天際視野。北市新工處規設科長郭玉仙指出,承德敦煌人行天橋所處路口畫設行人穿越線及行人專用號誌後,民眾使用天橋通行次數大幅降低,經新工處徵詢地方意見及試封閉後,絕大多數地方民眾表示支持拆除。承德敦煌人行天橋位於往來大同區、士林區交通要道上,為國道客運進入圓山轉運站必經之處,天橋拆除後,行人可直接穿越馬路,不再受樓梯與墩柱阻擋,改善通行動線,減少人車爭道問題。(圖/北市新工處提供)新工處工務科長蕭志龍表示,為降低拆除工程施工對交通的衝擊,拆除時間安排於夜間、假日等人車流量較少時段進行,橋梁主體及墩柱樓梯拆除分別在2024年12月底與2025年1月初作業,後續人行道及路面等復舊工程也於1月中旬完工。蕭志龍強調,天橋拆除前對市容天際線景觀造成視線阻礙,樓梯墩柱占據大部分人行道空間,行人及輪椅族通行動線不良,需行走於馬路上,常造成人車爭道,危害用路人安全,天橋拆除後,行人可直接穿越馬路,不再受樓梯與墩柱阻擋,改善通行動線,減少人車爭道問題,天際線也更加開闊。新工處工務科西區工務所主任劉人豪說明,天橋位於往來大同區、士林區交通要道上,為國道客運進入圓山轉運站必經之處,拆除前即邀集相關單位如交通局、警察局、交工處、公運處、大同區公所及重慶里辦公處等單位協商、跨局處合作,及鄰近住家、客運業者和用路人配合。大同區重慶里長張艷鴻說,工程完工有效改善周遭人行道使用空間,也提升市容景觀,讓里民有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4231/sm-94b21488cb44815e1c86d113ec1e8328.jpg)
日本流感藥「生產總量充足」卻斷貨? 專家曝原因:儲存問題
女星大S(徐熙媛)過年期間與家人到日本旅遊,卻因流感併發肺炎逝世,享年48歲,消息引起各界關注。據悉,目前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已有40個地區達到「流感警報水平」,更有部分醫療機構和藥房的抗病毒藥物短缺,有觀點認為,部分機構是因過量訂購才導致庫存分佈不均,而為應對下一次疫情,日本政府應採取相應措施。根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報導,2025年1月上旬,日本製藥公司澤井製藥就曾通知醫療機構,將暫時停止出貨流感治療藥物「達菲」(Tamiflu)的學名藥,原因是需求量激增,儘管在年末年初工廠仍在持續運轉,產能依舊難以負荷。由於學名藥供應中斷,生產原廠藥「達菲」的中外製藥也不得不限制出貨。鹽野義製藥的「速福達」(Xofluza)以及第一三共的「Inavir」等藥品也採取了供貨調整措施。由於患者數量持續增加,藥品供貨受阻,部分醫療機構出現了庫存耗盡的情況。報導指出,當一家製造商的供應中斷時,訂單會迅速湧向其他製造商,導致生產跟不上需求,並引發連鎖式的出貨限制。這次1月流感藥物供應受限期間,許多製藥企業無法滿足暴增的訂單,只好採取「限定出貨」措施,僅向部分交易夥伴供貨。而日本製藥業通常採用「批次生產」模式,按照一定數量進行批量生產,從製藥、包裝到品質檢測,每個階段都須按照批次進行,因此即使決定增產,也需要1至數個月才能完成出貨。然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截至今年1月12日的一個月內,日本流感感染者約為680萬人,但同期醫藥批發商向醫療機構等供應的流感治療藥物數量達到了約1070萬人份,「整體來看,藥品供應量是充足的」。神奈川縣立保健福祉大學的高級研究員坂卷弘之認為,「大型藥店等採購能力較強的機構可能訂購了超額藥品。」有些機構在庫存剩餘的情況下,可以將藥品退回批發商或生產企業,但退回的藥品往往無法滿足國家規定的儲存標準,讓很多藥品仍在有效期內也會被廢棄處理。隨著流感感染者數量的減少,早在1月中旬流感藥物就不再短缺,但為了避免今後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再次出現類似問題,《日經》呼籲當局應採取以下措施,包括「改變醫療機構和藥店的過量訂購行為」、「政府支援製造商確保庫存」。《日經》表示,針對流感等季節性傳染病的治療藥物,關鍵在於流行開始前能儲備多少庫存,但由於儲存成本較高,製造商通常會根據當季的預期消耗量來控制生產。此時,如果政府能夠補貼儲存成本,製造商將能夠更早擴大生產。加上要是醫療機構和藥店能嚴格執行「先使用生產日期較早的藥品」,也能降低藥品因過期而被廢棄的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92230/sm-1d041180f08b6fe0265d43437b25dff7.jpg)
今年首例瘧疾!外籍女子入境發病確診「惡性瘧」 衛生局:有這些症狀別輕忽
台南市確診2025年首例境外移入瘧疾。疾病管制署今(24)日公布國內個案,一名30多歲外籍女性,因為丈夫在台工作,1月上旬從肯亞入境台灣,後續出現頭痛、發燒等症狀,23日前往奇美醫院急診就醫,今日經疾病管制署研判確認感染惡性瘧。目前個案經過治療症狀已經緩解,已回到丈夫公司宿舍休養,衛生單位將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後續檢驗結果。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個案1月上旬自肯亞入境,1月19日出現頭痛、發燒,1月23日至醫院就醫,經診斷為惡性瘧(又稱熱帶瘧)。疾管署表示,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的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可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惡性瘧最常見。大多數人感染後,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症狀,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的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周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累計1例境外移入個案,與過去4年(2021~2024年)同期0~1例相當。近5年(2021~2025年)累計19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疾管署指出,國際間瘧疾疫情持續,且於我國發生境外移入病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年報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有2.63億病例及59.7萬例因瘧疾死亡,約9成4以上病例均發生在非洲,其中肯亞約300萬餘例病例。此外,亞洲國家終,印度於2024年累計逾20萬例,高於2023年同期,另於泰國及韓國分別累計4000及700餘例。疾管署呼籲,民眾若計畫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1個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請穿著淺色長袖長褲,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儘量安排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給醫師,以便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另外,根據台南市衛生局資料,目前台灣某些區域仍有瘧蚊分布,像是高雄、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都有,台南山區龍崎、左鎮、關廟、新化、南化也還有瘧蚊。若有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返國後出現疑似症狀,應避免前往瘧蚊分布區域,以免將瘧原蟲傳給本地瘧蚊,而造成瘧疾的散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89537/sm-9ff2d1da184efa10aa06d9eeb837e599.jpg)
一早出門天沒亮?台北今年最晚日出6時41分 天文館解釋了
有人有發現最近天亮特別晚嗎?據台北天文館的精算,13日至16日是台灣各地今年日出最晚的日子!隨地點不同,日出時間約在6時37至42分間,台北市今年最晚日出是在13日的6時41分。天文館指出,以位於台北市的台北天文館為例,今年最晚日出是在1月13日(一)的6時41分;台灣最東端的三貂角則在6時39分;花蓮七星潭為1月14日(二)6時38分;台灣最西端的台南七股是15日(三)6時42分;而最南端的墾丁則在16日(四)6時37分才會迎來一年中的最晚日出。天文館解釋,一般常以為「冬至」是最晚日出、最早日落的日子,但事實上冬至只是白晝最短的一天,至於最晚日出的日期則受到地球自轉軸、繞日公轉軌道與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而不同。天文館說,台灣大約落在1月中旬左右;相對地,最早日出也不是在夏至,而是6月上旬的5時整左右,比起1月中旬的日出時間足足早了超過1個半小時,對民眾的日常作息頗具影響。天文館也指出,若想精算所在位置的日出、日落時刻,歡迎使用台北天文館網站的「天象導航通」互動網頁查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7790/sm-3e3d90caf835722581ef2fe1a843d636.jpg)
流感進入流行期!國際疫情也升溫 日本升幅劇東京6年首發「流行警報」
國內流感疫情已正式進入流行期,而且疫情正持續上升,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12月22日至12月2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已有約10萬9千人次。而國際流感疫情也有明顯上升,其中鄰近國家日本東京更時隔6年再次發布流感流行警報。1死亡個案初期劇烈咳嗽 入院檢查已肺炎、呼吸衰竭疾管署公布,上週(12月24日至12月30日)國內新增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0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有一例較年輕流感死亡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本身有氣喘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11月下旬開始有劇烈咳嗽、呼吸喘、全身無力等症狀,前往診所就醫診斷為感冒,領取一般口服藥物就返家了,不過後來症狀加劇,於12月上旬前往醫院就醫。經醫院檢查發現,這名個案已有肺炎的情形,進行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陽性,經檢驗確定感染H1N1流感病毒,醫師診斷有肺炎、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因此收至加護病房治療。不過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在住院過程中肺炎持續惡化,而且又併發細菌感染,住院大約3個星期後還是不幸於12月下旬過世,主要死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呼吸衰竭。1流感重症未接受醫師建議住院 之後症狀未改善入ICU另外,也有一名較年輕的流感重症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林詠青醫師提到,這名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2月中旬時開始有呼吸喘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醫師懷疑他有肺炎因此建議住院,不過當時個案並沒有接受醫師的建議,所以沒有住院,但3天後症狀未改善而且又出現發燒、意識狀態改變等情形,因此又再度至急診就醫。經急診檢驗發現,個案腎功能異常而且有肺炎、肺水腫情形,醫師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急性腎臟損傷並收至加護病房治療。林詠青醫師表示,目前個案已經住院近2週,症狀已有改善,不過仍在加護病房繼續治療中。北半球往來頻繁國家中 日本流感疫情升幅最劇而除了國內流感疫情外,日本流感也已經進入流行期。疾管署表示,北半球流感活動度於第50週起就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往來頻繁國家中以日本升幅最劇,在2週內就已經驟升到往年高峰水準,而且較往年提早3-4週,預期未來疫情將會持續上升。另外,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中國、韓國、香港等鄰近亞洲國家近期流感疫情也都呈上升趨勢,主要流行病毒以A型H1N1流感為主,而歐洲、美國、加拿大的流感疫情也有上升情形。歲末年初,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增加。林詠青醫師提醒,目前流感已經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應盡早接種疫苗,才可以安心度過年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87369/sm-9dd5cea3395a4576e02728df3783957a.jpg)
專訪 I人使用手冊 詹懷雲(上)/《影后》的表演課初期讓導演有點緊張
在MBTI性格評量裡面,I型人內向、更專注於內心、有自己的小世界,身為I型人的詹懷雲,面對攝影機、面對觀眾、面對掌聲,然後機會到來,散發的光熱被看見,在無數投注在身上的目光中,找到讓自己自在的那個位置。去年的現象級電視劇《影后》引起的迴響之大,讓演員們都成為討論焦點,其中與楊謹華談姊弟戀的詹懷雲,竄升成為新一代鮮肉天菜,但其實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行動代號:孫中山》,已經是2014年的事了。「我覺得《影后》應該是會被看到,因為畢竟就是這些厲害的姐姐哥哥們,大家一定會來看他們,可能剛好會看到我一下,拍攝的時候我確實沒有去想那麼多,就專心,我只有專心在表演。」(圖/林士傑攝)11月上旬播出的《影后》,詹懷雲直到月底出席公開活動,看到滿場媒體跟粉絲,「在那個時候才感覺到,好像其實真的滿多人比較認識我是誰」,這段期間外面討論度早就鋪天蓋地了,詹懷雲只覺得網路上、IG上關注度有變比較多,但沒親身感受到,等真的站上台面對人潮,「哇,滿酷的」。「我當然是開心的,就是畢竟(當演員)也一段時間了,然後好像因為《影后》的關係更多的人認識我、也願意認識我,但其實也有一點……應該說是壓力跟緊張,突然受到很多關注,感覺有點突然。」談到劇中角色「流氓」,詹懷雲說:「滿多部分像我的啦,但是比較不像的地方可能就是我沒那麼主動,因為他對很多事情都比較主動,我個人比較內向、害羞、被動一點。」詹懷雲認為「角色會選擇上你」,一定是有很多地方相似,不像的地方就嘗試、去理解、去找導演討論、一起解讀劇本,「其實我覺得我還滿可以去換個角度思考,所以還好,我到目前也沒有遇過特別讓我覺得可能表演起來很奇怪的。」(圖/林士傑攝)對詹懷雲來說,上戲跟收工分得很清楚,演員跟自己分得乾淨俐落,「沒在演戲的時候,就會覺得我就是我」,導致在上《影后》安排的表演課初期,詹懷雲自覺表現還沒那麼好,讓導演嚴藝文有點緊張,因為剛開始流露出的尷尬、害羞很明顯,怎麼去找到舒適圈?「我蠻需要服裝、環境、一些外在因素去給我那個感覺,我如果穿著自己的衣服,然後在一個不是(劇情)那個地方的環境,我就會覺得一切都怪怪的。」「你是一個容易不自在的人?」詹懷雲回答:「我其實有一點……」(圖/林士傑攝)I型人當演員,在自己的感受下挑戰不同角色的情緒跟情境,詹懷雲曾經也覺得當演員真的適合自己嗎?「後來我發現其實好像不需要想那麼多,只需要專心在那個當下就好了,那個地方、跟你一起演戲的對手演員,然後很信任這一些導演啊、所有的人、攝影師啊大家,我覺得我就可以滿專心、滿放鬆地在表演。」詹懷雲生日:8月21日2014年首次演出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2023年演出《人選之人-造浪者》、2024年演出《何百芮的地獄獨白》《讓我看見你是誰》《影后》等電視作品(圖/林士傑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7246/sm-43c7b1b926f1dc6f28eb3dd47784c6ed.jpg)
台積電帶頭收復失土! 台股3日早盤漲逾260點
台股2025年首日表現失利,美股2日開局也先升後跌,不過台股3日以上漲186.5點的23018.56點開盤後,隨即漲逾200點,由台積電(2330)領軍一票電子權值股全面上衝,9點半前最高曾到23092.07點,漲逾260點,後續漲勢稍歇。台股2日開低走低、終場收在22832.06點,下跌203.04點,跌幅0.88%,成交量3698.9億元,創下歷來新年首個交易日跌點次高紀錄。但不少股民表示跌得莫名其妙,3日一開場就大漲逾200點,收復前一天失土,除了半導體股一馬當先漲逾1.2%,包括電腦周邊、航運、油電燃氣類股都漲逾1%。塑膠股也紅通通,台塑四寶出現久違的全面上漲,南亞(1303)回到30元以上。近期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例持續上升,防疫概念股康那香(9919)、恆大(1325)、毛寶(1732)等早盤一度漲停。投顧表示,2024年大盤年線大漲5104點,2025年1月上旬外資放假歸來,讓成交量開始放大,大盤在短線拉回後可望再度上攻,將有機會向第4季高點23700點附近挑戰。電子權值股方面,9點半左右,台積電漲15元、在1080元;鴻海(2317)漲1元、在183.5元;台達電(2308)漲2元、在419元;廣達(2382)漲1.5元、在281.5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跌5元、在1345元,大立光(3008)跌40元、在2580元。其他電子五哥全面上漲。美股2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51.95點,或0.36%,收在42392.27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0點,或0.16%,收在19280.79點。S&P 500指數下跌13.08點,或0.22%,收在5868.5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41.36點,或0.83%,收5021.29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86957/sm-a825473c03a28fd813b9383af704145d.jpg)
日本2025年新規定!台灣人可預先通關 大阪路邊全面禁菸
迎接2025年來臨,9天農曆春節假期將在月底到來,許多人會趁機出國度假放鬆。而台灣人最愛去的國家日本,在新的一年也祭出不少新規定,去日本旅遊的民眾需多加注意。台灣去日本可以「預先通關」桃園機場公司與日本合作實施「日本入境事先確認」作業,實施期間為2025年1月16日起至2月12日。預先通關包含核對身分、檢查是否名列「要注意人物」名單、確認入境目的和停留時間、採集並比對指紋及拍攝臉部照片,在台灣機場預先完成後,抵達日本後只需要再次確認身分,就能直接蓋上入境許可章,可以大幅減少入境的時間,僅限旅遊為目的的旅客使用。大阪市路邊1/27起禁菸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將於2025年4月開幕。為了迎接這場國際盛會,大阪市政府宣布,自1月27日起全面禁止在市內路邊吸煙,違反者將被處以1000日圓(約新台幣214元)的罰款。但為了有需求的民眾,市府將在市內設立140個合法吸煙區。為了確保這項新政策順利推行,大阪市政府還將增加巡邏人員,預計將巡邏指導員人數增至100人,務求加強執法,維護公共秩序。大阪關西世博最近車站「夢洲站」1月啟用大阪市政府為了這次博覽會所新設的「夢洲站」,將於1月19日正式啟用。夢洲站是唯一可以出入2025年阪關西世界博覽會的鐵道路線,世博期間將會有16個剪票口。夢洲站位於大阪地下鐵中央線上(綠線),從中央線COSMOS SQUARE站到夢洲站的票價為330日圓(約台幣69元)。關西機場第一航廈設施使用費漲價關西國際機場公告,將於2025年4月1日起調漲第一航廈的旅客服務設施使用費(PSFC),第二航廈目前不受影響。如果是國際航班,費用從2780日圓(約新台幣591元)漲至3310日圓(約新台幣704元),兒童則由1390日圓(約新台幣296元)漲至1660日圓(約新台幣353元);若是轉機,成人費用將由560日圓(約新台幣119元)調整為660日圓(約新台幣140元),兒童則由280日圓(約新台幣60元)調整為330日圓(約新台幣70元)。至於搭乘日本國內航班,成人的費用由440日圓(約新台幣94元)漲至560日圓(約新台幣119元),兒童則由220日圓(約新台幣47元)漲至280日圓(約新台幣60元)。國際航班的旅客,2歲以下的嬰兒免收相關費用;日本國內航班的乘客,則為3歲以下的嬰兒免收相關費用。東京Metro 24小時券漲價暢玩東京最超值的車票「東京Metro 24小時券」自3月15日起將從600日圓(約新台幣128元)調漲至700日圓(約新台幣149元)。預售票也不再提供於售票窗口或自助售票機購買,而是改為Amazon等線上發售。熊本5大眾交通不能使用西瓜卡等交通卡2024年11月16日起,熊本縣熊本市的九州產交巴士、產交巴士、熊本巴士、熊本巴士及熊本電鐵等5家地方性運輸公司宣布,包括西瓜卡、PASMO、ICOCA等10種全國性IC卡已無法在熊本搭乘大眾運輸時使用。明年3月起將脫離全國IC卡系統,改用新型信用卡感應支付系統。至明年3月上旬的過渡期,在熊本搭乘大眾運輸,支付方式僅能用現金或是在地的「熊本熊的IC卡」2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86739/sm-3dfa26a75c769193bf03661b4eed8a84.jpg)
腸病毒2重症!新生兒「併發腦膜炎」險死 40歲女染流感呼吸衰竭亡
疾病管制署今(31日)表示,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兒及南部10多歲男童。新增病例中未滿1個月新生兒,於今年12月18日出現新生兒黃疸、發燒、發紺及血氧下降情形,經檢驗發現白血球及血小板偏低,肝指數升高,疑似腸病毒併發腦膜炎,隨即收治新生兒中重度病房並通報,住院期間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轉收治兒童加護病房,檢驗後確認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疾管署表示,另名10多歲男童於今年12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及流鼻水等症狀就醫,12月11日出現肢體無力症狀,12月14日再度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認為感染腸病毒D68型併發重症。2名個案目前皆已出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52週(12月22日至12月28日)門急診就診計14,434人次,較前一週(16,137人次)下降10.6%,疫情呈下降趨勢,惟仍處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今年累計10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克沙奇B4型、伊科病毒11型及腸病毒D68型各1例,其中年齡未滿1歲幼童計7例,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腸病毒D68型症狀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為主,與典型腸病毒常見的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等症狀較為不同,少數病患可能會發生肺炎、腦炎、肢體麻痺等併發症,目前尚無疫苗或藥物可供預防及治療,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流感疫情方面,第52週(12/22-12/28)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0萬9千人次,近期呈上升趨勢,且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達11.2%,超過流行閾值)11.0%),進入流行期。近四週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流行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國內上週(12/24-12/30)新增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30日累計369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8%),另死亡病例累積85例,死亡數為近十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為40多歲北部女性,未接種流感疫苗,感染H1N1型流感後病情迅速惡化,12月上旬再度赴急診時,已出現右側肺炎、敗血性休克等,收治加護病房後又併發細菌感染,住院3週不幸病逝,死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呼吸衰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85629/sm-0d8585196bffd661dbb8cd47c77d3355.jpg)
20歲女赴非確診瘧疾重症「返國再發」 疾管署籲:前往流行地區前1個月先至門診諮詢
疾病管制署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20多歲本國籍女性,她於2024年11月上旬曾至非洲盧安達,但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到了11月20日在杜拜當地醫院診斷瘧疾重症,經治療後症狀改善,並於11月30日返國,12月21日因出現發燒,伴隨寒顫、骨痛、肌肉痛且無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至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惡性瘧再發,個案經治療後狀況穩定,目前在家休養中,衛生單位將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後續檢驗結果。對此,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1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12月24日共計9例瘧疾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較過去5年(2019至2023年)同期2至7例略高,分別為5例外國籍及4例本國籍,發病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檢出病原體為5例惡性瘧、3例間日瘧及1例三日瘧,感染國家為非洲安哥拉、喀麥隆、奈及利亞、衣索比亞、尚比亞、馬拉威、盧安達及亞洲緬甸及印度,其中1例死亡。國內近10年(自2015年起)累計63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年齡以21-50歲為多(占71%),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疾管署指出,國際間瘧疾疫情持續,且於我國發生境外移入病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年報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有2.63億病例及59.7萬例因瘧疾死亡,約94%病例及95%死亡病例發生在非洲區域,超過一半的死亡病例發生在4個國家: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尼日及坦尚尼亞,其中,剛果民主共和國於近期爆發不明原因疫情且已導致近600人罹病,大部分是兒童,致死率約6.2%,亦研判與瘧疾及營養不良有關。另盧安達今年迄今累計逾51萬例,已高於去年同期。此外,亞洲今年疫情部分,印度迄今累計逾20萬例,高於去年同期,泰國及韓國亦分別累計4000及700餘例。疾管署表示,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之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可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惡性瘧最常見。大多數人感染後,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症狀,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的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間日瘧跟卵形瘧可能潛伏在肝臟數星期或甚至數年後再復發,所以在治療完血液瘧原蟲之後,必須再服用primaquine 14天做根除治療,以避免間日瘧或卵形瘧復發。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1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請穿著淺色長袖長褲,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儘量安排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以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84208/sm-61b01dc8f705149e20e6f410f9142f27.jpg)
全球近萬例死亡!3年來首例「萊姆病」境外移入 法國男遭蜱蟲咬「腿冒紅疹」確診
睽違3年再爆「萊姆病」境外移入!疾管署今(20)日公布1起「萊姆病」境外移入病例,一名60多歲法國籍男性,在今年5月至10月至法國,自述9月中旬在法國被蜱蟲叮咬後,腿部出現紅疹,來台後因大腿紅疹情形未改善,於12月上旬就醫,經醫師通報採檢驗確認感染「萊姆病」。疾管署提醒,「萊姆病」是由被感染的蜱蟲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但如果沒有妥適治療,後期可能會出現心臟或神經系統異常。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該名法國籍男性為在台外籍配偶,今年5月至10月返回法國,自述9月中旬在法國被蜱蟲叮咬後,腿部出現紅疹,返台後因大腿紅疹情形未改善,於12月上旬就醫,經醫師通報採檢驗,確認感染「萊姆病」。個案潛伏期間具法國旅遊史,且於自述從法國來台前遭蜱蟲咬傷,研判感染地為法國,個案目前正服用抗生素治療中。疾管署說明,「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藉由被感染的蜱(俗稱壁蝨,tick)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多發生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萊姆病潛伏期為3至30 天(平均約7天),70%至80%感染者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會有頭痛、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疼痛及淋巴腺腫脹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若無妥適治療,後期可能會出現心臟或神經系統異常。疾管署統計,台灣自2015年至2024年迄今,累計了12例確定病例(每年介於0-3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美國7例(占58.3%)為多,其餘為瑞典、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今(2024)年截至10月,累計報告超過1331萬例病例,近1萬例死亡病例,為有記錄以來疫情最嚴重之一年。疾管署指出,國際萊姆病近年疫情上升,且分布區域有擴散趨勢,台灣鄰近及東南亞國家疫情持續,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病例數高於近年同期,大陸廣東省近1週新增180例病例;美洲地區疫情持續,今年迄今累計報告逾1,270萬例,以南美洲巴西逾1,002萬例為多,另墨西哥、哥倫比亞、巴拉圭及秘魯等國疫情亦為嚴峻。疾管署也提醒,民眾若到野外踏青或前往流行地區時,應加強防護措施,包括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等,並於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返家前應檢查是否遭蜱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及換洗衣物。疾管署強調,如發現遭硬蜱叮咬,應用鑷子夾住蜱的口器,小心將蜱摘除,避免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並立刻用肥皂沖洗叮咬處,降低感染風險。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4161/sm-cd5e13de0d7d53ede158e898c26a4b0e.jpg)
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接種 年滿6個月以上皆可打!明年1/1開跑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近期國內流感疫情呈現緩升趨勢,預期中下旬會進入流感流行期,並在春節前後達到疫情高峰。為提升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發揮疫苗最大效益,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至全民接種,民眾只要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年輕流感重症個案 不知自己糖尿病屬高風險可打疫苗疾管署公布,上週有一例較年輕的流感重症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未接種過流感疫苗,12月上旬出現嚴重咳嗽的症狀持續約2、3天,後來發生虛弱無力、意識改變的情況,經由家人送往急診就醫時已意識不清,而且有發燒、血壓偏高的情形。經過檢驗發現,這名個案血糖特別高,在這次就醫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有糖尿病的問題,另外也經急診檢驗發現他有肝腎功能異常。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於急診進行流感快篩後確定感染A型流感,醫師觀察到他呼吸特別費力,而且血壓後來有急速下降的情形,研判已有休克的狀況,因此進行插管、收治加護病房治療,並且通報流感併發重症,後續檢驗確認這名個案感染型別為A型H1N1病毒株,林詠青醫師表示,個案在加護病房住院治療第6天病況改善,並已轉出加護病房,不過可能還需要住院觀察一陣子。若從年齡來看,這名個案並未符合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但以糖尿病慢性病史來看,事實上這名個案可以接種疫苗來減少重症的風險。林詠青醫師也藉此個案提醒民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有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除非做健檢不然不易發現,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若有慢性病史其實是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條件的,應盡早接種疫苗。沒慢性病年齡又不符公費? 好消息曝1月將全民接種不過,如果沒有慢性病史、年齡不符合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的民眾也不用擔心,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提供年滿6個月以上的民眾進行接種至疫苗用罄為止。曾淑慧發言人表示,經過諮詢會議建議根據目前流感疫情以及疫苗接種情況等評估後,疾管署決定在明年1月1日開始擴大公費流感疫苗全民接種,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者或是持有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只要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屆時民眾都可接種疫苗來增強保護力、減少流感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但曾淑慧發言人也提醒,在還未開放全民接種之前,已經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還是應盡速接種,因為從接種到產生保護力大約需要2週左右的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83450/sm-54525dfa035cf4bb3a19ad212bf841f7.jpg)
全民免費!明年元旦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 所有民眾都可接種
為提升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同時發揮疫苗最大效益,疾管署今(17)日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的民眾接種,目前剩餘量約96萬劑,將開放到疫苗用完為止。疾管署指出,本流感季自今(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16日,累計327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9%);另死亡病例累積69例,死亡數為近10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透露,上周最年輕的重症個案為一名北部4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就醫前不知道病史,也未接種疫苗,自12月上旬出現嚴重咳嗽症狀2至3天,後續出現虛弱、無力症狀,送醫急診發現意識不清,並有發燒、血壓偏高、血糖過高、肝腎功能異常,流感快篩確認感染A型流感,給予抗病毒藥物後,觀察其呼吸十分費力,休克插管收治於加護病房。疾管署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自11月1日起,已再開放第二階段無高風險慢性病之50歲~64歲民眾接種公費疫苗。疾管署統計,截至12月16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62.6萬人次,整體疫苗使用率約85.4%,低於去年同期(617.3萬人次),另全國65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為43.3%,學齡前幼兒則為60.7%,皆尚未達接種目標。對此,疾管署建議,目前全國約有4000餘家合約院所(含部分衛生所)提供接種服務,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名單,並向合約院所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疾管署也說到,長者及幼兒是感染流感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最高的族群,流感疫苗雖無法完全避免感染,但確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降低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手段。疾管署強調,為了保護家中長者與幼兒等重要成員,呼籲民眾,儘速帶著心愛的家人,接種流感疫苗,早打早安心,若來不及在年底前完成接種,明年1月1日起,全家都可以接種,記得全家一起來接種,一起保護家中的長者與幼兒。另外,疾管署也提醒,國內流感疫情即將進入流行期,且明年農曆春節較往年提早,請民眾儘早接種,以於疫情達高峰前獲得足夠保護力。近期氣溫偏低,為防範流感衝擊,民眾除接種疫苗,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出現類流感症狀儘速戴口罩就醫,並在家休息,減少病毒傳播機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3436/sm-926e69c78f5cd8eec84797cf5940c6ac.jpg)
出生5天男嬰患腸病毒重症 醫師提醒新生兒應注意發病前兆
國內腸病毒進入冬季後仍處於流行期,不過近期疫情出現了下降趨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上一週腸病毒疫情與前一週相比下降了20%,但目前尚未脫離流行期,疫情還是近十年來同期最高。另外,上週國內新增一例克沙奇B3型腸病毒重症個案,出生後第5天就因感染腸病毒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是今(2024)年最小的腸病毒重症病例,提醒民眾這段期間依然要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如果有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盡快就醫。5天大嬰染腸病毒克沙奇B3型 引發腦膜炎、心肌炎等上週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為北部5天大的男嬰。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是今年腸病毒重症病例中年紀最小的病例,他本身沒有潛在疾病,11月中時也就是出生後第5天,出現發燒、食慾及活動力下降、尿量減少等症狀,就醫後醫師診斷疑似敗血症而收治加護病房。在住院過程中,這名個案經檢驗確定感染克沙奇B3型腸病毒,後續經醫師診斷有腦膜炎、心肌炎、肝功能異常、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異常等重症情形,因此判定為腸病毒重症。林詠青醫師表示,所幸個案在治療之後症狀緩解,病況也逐漸穩定,在12月上旬也就是住院約2週多,就順利康復出院。經疾管署疫調顯示,這名個案的案母在產前並沒有不適症狀,個案產後收住的醫院及產後護理之家接觸者也都沒有疑似症狀,因此目前個案的感染源還有待釐清。新生兒易染2型別 上一例克沙奇B型個案也僅7天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感染型別分別為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1例、克沙奇B4型1例。林詠青醫師表示,新生兒感染腸病毒較常見的病毒型別通常是克沙奇B型、伊科病毒,像這一例5天大的新生兒個案是感染克沙奇B3型,之前克沙奇B4型的個案也是一位出生7天大的個案,新生兒若感染腸病毒可能會發燒、活動力下降、食慾不佳、躁動不安等,有些個案會出現紅疹、腹瀉、嘔吐等狀況,如果進展到重症可能會有心肌炎、肝炎、腦炎、敗血症、凝血異常等情形。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林詠青醫師提醒,應特別注意感染後孩童有沒有出現重症前兆,如果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應儘速就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82956/sm-9d0d013eb7e17140c83955213bfa1acd.jpg)
一貫道教徒赴陸遭逮 侯友宜籲主管機關具體行動助台人返家
3名一貫道教徒赴中國大陸後遭逮捕並失聯至今,引發社會關注。陸委會警示台灣民眾,前往中國大陸前務必謹慎評估,切勿以身涉險;海基會則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應在即將舉行的雙城論壇中向陸方反映此事。相關事件顯示兩岸過去建立的互信基礎逐漸弱化甚至瓦解,如何重建正常的交流與對話機制,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國台辦日前證實,3名台灣一貫道信徒(周姓、江姓、謝姓),在中國涉嫌「組織、利用會道門破壞法律實施罪」,被廣東省公安機關逮捕;目前3人均已聘請律師。相關人員於10月上旬在中國大陸失聯,至今下落不明。據悉,海基會等相關部門日前已積極展開了解,並多次透過各種管道試圖了解當事人的情況,但均未獲對岸回應。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兩岸關係在中美角力的影響下,對抗形式愈演愈烈。自澎湖大進滿88號漁船遭扣留、金門胡姓長官遭扣押,以及陸籍高校師生團訪台爭議等事件發生後,如今再度爆發3名台灣民眾滯留中國的案件,凸顯出在兩岸緊張態勢下,跨境活動的風險正持續升高。如何在此背景下降低風險、維護台灣民眾的安全,已成為政府與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對此,侯友宜表示,宗教自由必須要得到保障,尤其在這個事件裡面,呼籲中國大陸要尊重、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他呼籲,在台主管機關如陸委會、海基會,一定要拿出更有具體的行動,協助國人能夠順利返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82948/sm-c8cfa01f4709ee4e917f77335cd43cdc.jpg)
天氣濕冷病患人數暴增 疾管署提醒「有7徵兆」要馬上就醫
目前時序已進入12月中,不僅氣溫降低、寒流來襲,由於陰雨的關係,天氣變得又濕又冷,這也讓醫院的病患人數持續增加。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就在FB發文表示,近期上呼吸道疫情和腸病毒十分流行。而疾管署也表示,如果有7大重症前兆的話,應立即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日前在FB發文表示,12月上旬開始,上呼吸道感染和腸病毒交替流行,容易引起兒童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家長應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保持警覺,尤其在公共場所要減少接觸,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張弘醫師也提到,近日頻繁接診病童,許多學校因疫情導致小朋友停課,家長們也因此倍感辛勞。而他也提醒家長,腸病毒主要透過腸胃道與呼吸道傳播。腸胃道感染通常是經由糞口途徑,食物或水源受到污染時也可能引發感染;呼吸道則是透過飛沫傳播。因此,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酒精乾洗手對腸病毒的效果有限,醫師建議應使用肥皂徹底洗手,以有效防止病毒傳播。而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1日至7日門急診就診有2萬1911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9.3%,但疫情仍處相對高點;另上週就診人次以0至4歲幼兒為主(46.0%),但是10至14歲(10.9%)近期呈增加趨勢。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落實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如家中有孕婦、新生兒及幼童,應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也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