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床
」 手術 微創手術 大陸 跌倒 骨折陳菊腎腫瘤手術!出院前一天突「腦中風」 疑插管治療中
監察院長陳菊日前因流感,沒有出席監察院赴行政院例行巡查。不料近日傳出,陳菊人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接受照護。對此,監察院證實,目前健康狀況穩定,擇期對外進一步詳細說明。高醫則透露,陳菊在預計出院前一天早上突感右下肢無力,於1小時內迅速完成檢查確認其為左側腦血管阻塞,並立即展開治療,目前健康狀況穩定。監察院聲明指出,非常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陳菊現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接受專業醫療團隊的完善照護中,目前健康狀況穩定,後續將在家屬同意下,擇期對外進一步詳細說明,謝謝大家的體諒與尊重。高醫則表示,陳菊日前因感冒至高醫就診,順便安排例行性健康檢查,檢查過程中,高醫團隊發現院長右側腎臟有一約3.5公分腫瘤,雖未出現任何不適症狀,但進一步評估後,醫療團隊建議其採取早期介入治療;陳菊於12月21日接受精密的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治療,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第2天即可自行下床活動,原計劃於術後3-5天出院。高醫提到,然而在預計出院前一天早上,陳菊突感右下肢無力,高醫迅速組成跨科別專業團隊,於1小時內迅速完成檢查確認其為左側腦血管阻塞,並立即展開治療。高醫指出,由於在黃金時間內進行妥善處置,危機得以及時化解,目前陳菊健康狀況穩定,正依醫療團隊建議進行適當調養,家屬委託院方感謝各界的關心,也懇請社會大眾給予陳菊安心休養空間。不過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陳菊目前正接受插管治療。
菲國男首次到台灣健檢 自認身體健康卻揪出癌細胞
71歲來自菲律賓的吉多先生與親友一起到台灣進行健康檢查,在大腸發現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進一步細胞切片檢查後確認腫瘤為惡性腫瘤,即是罹患了大腸癌。自認身體健康 首次健檢揪出癌細胞吉多先生表示,平時生活正常,也沒有覺得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在菲律賓的健康檢查都很簡單,因為知道台灣醫療非常進步,所以這次與親友一起到醫院做詳細精密的檢查,沒想到首次接受胃鏡與大腸鏡檢查,沒想到就揪出了腫瘤癌細胞。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 增加治療難度童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乃元醫師指出,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年有數百萬人被診斷出此病。而根據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數據,大腸癌也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的癌症,僅次於肺癌。由於大腸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常等到病情進展到晚期才發現,這使得治療難度和風險大幅增加。達文西微創結腸切除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張乃元醫師與患者溝通後,建議可施行達文西微創結腸切除手術,順利成功切除大腸中20公分的病變部位。也因為達文西手術傷口小,出血量少,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恢復非常迅速與良好。定期檢查莫輕忽 避免不可逆危機張乃元醫師呼籲,定期健康檢查非常重要,因為早期發現疾病即早治療,能顯著提高治療成功率,避免病情惡化,也能減少後續漫長且昂貴的治療費用。
《麻辣鮮師》女星罹癌開刀!術後迫不及待回台東 身體現況曝光
47歲女星林利霏因演出《麻辣鮮師》中「Gina」一角打開知名度。12月初林利霏透露,自己罹患大腸癌一期,近日她完成手術治療,昨(21)日透露已出院,當天就迫不及待想要回台東,現在舒服休養,心情很好。林利霏日前開刀處理大腸2公分息肉,她昨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終於到了出院的日子,她迫不及待搭火車回到台東,可以回家實在太開心,「我可以好好的、舒服的休養,好好的生活。」林利霏憶起開刀後8天不能進食,住院時又只能喝米湯、流質食物,回到家收到思念已久的台南牛肉湯,讓她超感動。貼文最後,林利霏曬出一張住院照,她穿著病服、戴口罩,身上掛著引流管,女兒在旁貼心牽著她走路,另一張則是老公張翰在病房的照片,感謝家人的陪伴。演藝圈好友張棋惠、蔡逸帆回應:「平平安安」;網友也紛紛留言祝福:「好好休養,早日康復」、「要好好休息」、「保重身體」。張翰15日透露林利霏做完手術好轉,已可以下床走路。(圖/張翰IG)林利霏先前透露,10月到台東醫院做身體檢查,發現大腸有一顆2公分的息肉,經切除後化驗顯示為惡性,確診大腸癌第一期,必須開刀治療,轉診到台北台大醫院進行手術。張翰15日在社群透露,愛妻在手術後第5天有明顯好轉,現在的她已經能走路,「太太恢復得很好,謝謝大家的祝福。」
母女公園散步遇4惡犬圍咬!狗飼主「驚人身分」遭起底
大陸江西省贛州市日前驚傳惡犬傷人案,一名陳姓女子帶著3歲女童前往公園遊玩時,竟被4隻大型犬圍攻,導致女童遭撕咬受傷,而媽媽為了保護女兒,奮不顧身與猛犬肉搏,傷口血肉模糊。對此,陳女的丈夫提出4點訴求,要求嚴懲涉案人,目前飼主與遛狗人已依刑法處置,而惡犬主人的身份也遭起底曝光。綜合陸媒報導,該起事件發生於11月17日上午10時許,陳姓女子帶著大女兒及年僅3歲的小女兒,母女3人一同前往位於贛州市的濱江公園散步,沒想到走著走著,突有4隻沒牽繩的大型犬從後方迅速衝來,直接撲向女童攻擊。從現場影片中可見,陳姓女子見狀立刻將孩子擁入懷中護在身下,任憑4條野性大發的瘋犬狂咬,而當時走在前方的大女兒本想上前救援,但只要一靠近,惡犬便會作勢咬人,她只能眼睜睜看著媽媽及妹妹淪為利牙下的獵物長達1分鐘,最終一名男子見狀立刻趕來救援,這才讓母女倆逃過一劫。事發後,母女倆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所幸3歲女童僅受輕傷,不過為了保護女兒的陳女,則全身布滿多達10處的大小傷口,大腿還被咬下一塊肉,歷經4個多小時的手術後,陳女住了半個月的醫院,至今仍無法下床行走。據了解,咬傷人的4條大型犬平時被飼養在濱江公園內的祠堂裡,狗主人則是當地經營工程業的老闆,身家背景相當雄厚,只是不知為何會放任性情兇猛的愛犬四處溜搭。以下為陳女丈夫提出的4點訴求:第一、事發後,派出所沒有扣押作案烈犬,我多次反覆要求對作案犬隻進行收監,留存作案證據,並鑒定清楚是否屬於禁養烈犬,派出所對我方意見及要求並未落實反饋,到目前為止作案犬不知行蹤,是否會再次危害群眾生命安全也未可知,懇請政府單位責成公安部門落實,並正式回復。 第二、狗主人鍾某春長期在人員密集的公園飼養烈犬,每天不拴繩遛狗。我多次反覆要求派出所查明留存狗主人鍾某春長期在公園飼養烈犬及散放烈犬危害公共安全的事實,到目前為止派出所未對我們的要求做出反應及正式反饋,懇請政府單位責成派出所查明狗主人鍾某春長期在公園散放烈犬危害公共安全的事實,留存證據。第三、市中心的濱江公園裡居然長期養狗,還是用於鬥犬、狩獵等性質的烈犬,數量多不拴繩,卻沒有一個有關部門來監管,各管理部門是不是存在失職行為,才有今天的慘劇!狗主人鍾某春常年在濱江公園飼養如此眾多的烈性犬,是否有飼養證,管理部門是否縱容狗主人的飼養行為。在公園內出了全國也罕見的烈犬傷人事件,附近居民都人心惶惶,懇請政府單位責成有關部門積極整治,嚴肅處理不法行為,處分縱容非法飼養烈犬人員。第四、本人妻兒被烈犬嚴重咬傷,到目前為止還有1.5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7萬元)醫藥費,有關部門仍無法協助落實,狗主人鍾某春推卸責任,一拖再拖。後期我老婆小孩運動康復,疤痕處理,以及涉及到的賠償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此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不了了之,那將是一個天大的冤屈!懇請政府單位責成相關部門儘快落實前期賠付,並依法追究狗主人鍾某春的相關責任。對此,警方表示,經初步調查發現,王姓民眾在遛狗過程中未善盡安全管理義務,導致2路人遭咬傷,目前傷人犬隻已被管束,而鍾姓飼主及遛狗王男等2名涉案人,均已依刑法處置。
帶3歲女兒公園散步!母女倆遭「發狂4惡犬撕咬」血肉模糊傷照曝
大陸江西省贛州市日前驚傳惡犬傷人案,一名媽媽帶著3歲女童前往公園遊玩時,竟被4隻大型犬圍攻,導致女童遭撕咬受傷,而媽媽為了保護女兒,奮不顧身與猛犬肉搏,傷口血肉模糊。綜合陸媒報導,該起事件發生於11月17日上午10時許,陳姓女子帶著大女兒及年僅3歲的小女兒,母女3人一同前往位於贛州市的濱江公園散步,沒想到走著走著,突有4隻沒牽繩的大型犬從後方迅速衝來,直接撲向女童攻擊。從現場影片中可見,陳姓女子見狀立刻將孩子擁入懷中護在身下,任憑4條野性大發的瘋犬狂咬,而當時走在前方的大女兒本想上前救援,但只要一靠近,惡犬便會作勢咬人,她只能眼睜睜看著媽媽及妹妹淪為利牙下的獵物長達1分鐘,最終一名男子見狀立刻趕來救援,這才讓母女倆逃過一劫。為了保護3歲女兒,陳女遭惡犬猛咬,大腿被咬下一塊肉。(圖/擷取自微博)事發後,母女倆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所幸3歲女童僅受輕傷,不過為了保護女兒的陳女,則全身布滿多達10處的大小傷口,大腿還被咬下一塊肉,歷經4個多小時的手術後,陳女住了半個月的醫院,目前仍無法下床行走,目前警方已受理該案,正在介入調查中。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齊聲撻伐,「拴個繩有那麼難嗎!」、「犬隻管理形同虛設」、「一定要嚴懲」、「現在出門散個步都變成高風險行為」、「太可怕了,這和殺人有什麼差別」、「不拉狗繩造成傷害,狗主人應該入刑!」
8旬嬤跌倒「雙腿骨折2次」! 1治療順利恢復重拾園藝生活
年長者跌倒骨折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危及性命。根據醫學統計,髖部骨折的年長者若未及時獲得適當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在半年內兩度髖關節骨折後,透過先進手術技術重獲行動力,繼續享受退休生活,並提醒民眾重視骨折預防的重要性。及時治療助康復 專業手術效果佳一名87歲陳姓婦人平日熱愛園藝,在自家後院打理花草是她最大的生活樂趣;有天在修剪花草時不慎滑倒,造成右側髖關節股骨骨折。所幸在臺中醫院醫療團隊及時救治下,接受「正前開髖關節半置換手術」合併防感染骨水泥治療,術後恢復良好,隔天即可下床活動。豈料11月初,陳婦在與友人聊天時再度跌倒,這次是左側髖關節股骨頭骨折。雖然年事已高且半年內連續兩側骨折,但透過相同的手術方式,陳婦依然順利康復,重拾她摯愛的園藝生活。預防勝於治療 正確保健避免骨折臺中醫院周育名醫師強調,髖部骨折的後果不容輕忽,除了高死亡率外,更有50%以上的患者可能從此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他解釋,35歲是人體骨質密度的高峰期,之後就會逐漸下降,其中女性因更年期荷爾蒙改變,骨質流失速度特別快。為預防骨折,建議民眾應從日常生活做起:攝取足夠鈣質、維生素D,適度進行負重運動,並留意居家環境安全。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 降低骨折風險特別是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更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BMD)。若檢測發現已有骨質疏鬆情形,可考慮接受針劑治療,目前健保對部分脊椎或髖關節骨折合併嚴重骨鬆的患者也有條件給付,及早預防、及時治療,才能降低骨折風險,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體育老師「早發性髖關節炎」疼痛不堪! 微創手術助重回球場
47歲許先生是一位國中體育老師,近3年來右邊的髖關節越來越痛,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每天上班都得吃止痛藥。到住家附近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右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的早發性髖關節炎,就醫進行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經過2個月的肌力訓練,現在又回到籃球場上奔馳。接受人工髖關節手術者 以這2狀況居多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部長黃贊文說明,退化性髖關節炎的病人大多在70歲左右因為軟骨嚴重磨損而接受手術。在台灣大約50-60歲左右就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手術的病人,以股骨頭缺血壞死(飲酒過量或大量使用類固醇導致)和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為主。例如許先生就是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再加上從小就接受籃球訓練和比賽,長時間下來最終造成髖臼關節的嚴重關節炎,因此還不到50歲就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恢復時間長、易出現併發症黃贊文部長指出,由於許先生是體育老師,除了改善髖關節的疼痛之外,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功能需求高,需要切開肌肉的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會讓已萎縮的肌肉復原更加困難,不但復原時間變長,在籃球運動中也容易有脫臼風險,重建穩定的髖關節也可能導致長短腳的情況。因此,微創正前開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對許先生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手術方式。此外,針對許先生發育不良的髖關節與不到50歲年紀,醫療團隊建議使用3D列印的鈦金屬髖臼杯來促進與骨頭的癒合,使用維他命E墊片加上巨型陶瓷股骨頭,為許先生打造一個穩固又耐用的人工髖關節。微創搭配怡樂適療程 恢復快、降低併發症黃贊文部長建議,近年來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量不只增加,而且年齡層有降低趨勢。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下,治療患者需要傾聽病患的需求,提供個人化的完整治療方案。目前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在微創手術技術搭配「怡樂適(ERAS)手術快速恢復療程」,不僅讓病人恢復快、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也大幅縮短住院時間,98%的病人在手術後24小時內可以下床活動,48小時內即可出院。黃贊文部長提醒,如果有長期關節疼痛、保守治療無效,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意見,進一步檢查與治療,開心地享受健康人生。
7旬婦「血糖忽飆升」半年後查出胰臟癌末 醫師:小心「2前期徵兆」
一名70多歲婦人罹患糖尿病超過20年,病情一直控制得很穩定,然而她半年前血糖突然異常飆升,原以為是飲食問題,豈料後來情況迅速惡化,虛弱到無法下床,就醫檢查才知自己已是胰臟癌末期。醫師指出,一旦發現血糖無預警升高,以及體溫增加時,務必要特別警覺,可能是罹癌的前兆,應盡速就醫檢查。近日,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表示,一位年約70多歲的老婦人,已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但她過去都有透過藥物妥善控制病前。但約在半年前,她的血糖值卻突然上升。當時醫師懷疑是飲食控制過於放縱,於是建議她要注意飲食、避免吃甜食。結果3個月後回診,其糖化血色素竟從原本的7%以下升至8%以上。醫師認為可能是飲食控制效果不佳,或是藥物產生耐受性,於是決定加藥觀察。1個月過去,婦人食慾驟降至原本的一半,身體甚至虛弱到無法下床,還出現越來越明顯的腹部腫脹。家人們將她送醫,經過斷層掃描才發現婦人腹腔內有嚴重腹水,且胰臟內有一顆6公分大腫瘤,已擴散至肝臟、淋巴等器官,最終診斷為胰臟癌第4期,讓家屬感到震驚不已。但事後回顧,婦人半年前血糖無預警升高,其實就是胰臟癌發生的警訊。錢政弘指出,根據數據統計,在診斷出胰臟癌的18至30個月前,血糖上升往往是首要症狀,另一項症狀是體溫增加,原因是在癌細胞要出現時,它會燃燒體內皮下脂肪,導致患者產生發熱的感覺。當進入罹癌前約6至18個月,血糖會持續上升,而血脂肪(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則會下降,體重和皮下脂肪也會減少;最後在罹癌前半年,絕大多數人都有高血糖,並伴隨血脂肪、皮下脂肪、內臟脂肪及肌肉量皆減少,整體體態明顯消瘦。錢政弘指出,若在這位婦人最初血糖上升時,醫師能考慮到胰臟癌的可能性並進一步檢查,或許能早一步發現癌細胞,進而爭取治療的時機。
莫名下背痛後竟突然「半身癱瘓」!就醫發現這「1病」搞鬼 緊急手術助重新站起
一名72歲退休男性,某日平躺於床上做扭腰擺臀運動時,突感下背部疼痛,2小時後從肚臍下方延至雙下肢,開始出現麻木、無力,並合併解尿困難,立即被送至醫院急診,至急診時雙下肢已經完全無法移動。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 緊急手術治療因病患出現急性下半身癱瘓的神經症狀變化,立即安排胸腰椎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第八胸椎至第三腰椎處出現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疑似有潛在的血管異常問題。收治該名病患的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鄭皓中醫師緊急進行第十胸椎至第一腰椎椎板整形手術併血塊清除手術,術後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血塊,並無發現動靜脈畸形或高血管性腫瘤等容易出血之病兆。脊椎血管攝影檢查 無發現脊椎血管病變鄭皓中醫師指出,因手術中沒有發現明確的出血原因,故再安排脊椎血管攝影檢查,檢查結果未顯示任何異常的脊椎血管病變。患者手術後當天雙下肢肌肉力量隨即改善,一週後恢復下床行走,經由復健治療,出院時已排尿正常、能獨立行走,且日常生活恢復完全自理。血塊壓迫脊椎神經相當罕見 常見原因有這些鄭皓中醫師說,自發性脊椎硬腦膜外血腫造成脊髓壓迫的情形非常罕見,文獻上每年約百萬人會有一人發生。常見原因包含病患凝血功能異常,或脊椎動靜脈畸形、血流豐富腫瘤出血所致,但也有將近一半的病患找不到出血原因。典型的症狀為急性且劇烈的背痛,合併神經學症狀的快速惡化,如同上述患者在數小時內雙腳完全麻痺無法動彈。使用抗凝血劑 務必留意異常症狀早期診斷以及盡早開刀移除血塊減壓神經是脊椎硬脊膜外出血合併脊髓壓迫的唯一治療方法。鄭皓中醫師進一步提到,此個案早期就醫,加上及時手術介入,因而恢復良好,能回到正常生活。近年來隨著抗凝血劑藥物的普及,文獻上有越來越多患者的脊椎出血與抗凝血劑的使用有關,提醒使用抗凝血劑的病友務必留意。
壯年男吃美食配球賽!竟長出「痛風石」 醫曝致病主因
國內掀起12強棒球賽熱潮,33歲許姓土木工程師為了緊盯戰況,不僅大口喝啤酒、吃炸雞,甚至還跟朋友相約吃火鍋享受贏球氣氛,沒想到日前突然發現手指關節跟腳趾長出異物,破了之後還流出白色砂狀物,就醫檢查竟是「痛風石」惹禍。患者並沒有相關慢性疾病,但喜好美食而體重破百,雖然過去也曾發病痛到無法下床,但都是靠吃痛藥應急,症狀緩解後也就不以為意,沒想到這次竟然長出「痛風石」,讓他嚇出一身冷汗。醫師勸他務必要忌口,以免痛到要人命!痛風常於夜間突然發作 沉積久會變成痛風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主治醫師黃柏豪指出,痛風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足,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讓尿酸結晶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沉積,引發炎症反應。而痛風經常在夜間突然發作,典型表現是急性關節炎,最常見是大腳趾,但其他關節如踝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也可能受累,並伴隨紅腫、發熱和劇烈疼痛,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一旦發作久了,尿酸結晶會在關節及周圍組織中沉積,形成外表可見的痛風石,這些結節狀的硬塊可能會導致持續的關節損傷和變形。痛風以男性居多 危險因子有這些黃柏豪表示,痛風以男性患者居多,女性在更年期後發病比例後則與男性相仿,至於高風險原因包括遺傳、嗜吃高嘌呤食物如紅肉、海鮮、內臟,或者喝太多含糖飲料和酒精(尤其是啤酒),都會造成尿酸生成增加,而體重過重、腎功能不全、部分藥物也可能會增加痛風風險。藥物治療與改變飲食都重要 減少體重需適度運動黃柏豪強調,痛風可藉由抽血或抽取關節液檢驗得知尿酸指數有無異常,並用X光、超音波等儀器確認痛風石有無存在。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也要改變飲食與生活方式,例如減少體重、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和全穀物的攝入,同時務必限制酒精攝取、增加水分攝入,有助於尿酸排泄,預防腎結石。黃柏豪也建議,適度運動有助於控制體重和提高全身健康,但應避免過度運動,尤其是在急性發作期間。只要能配合上述作法,多數患者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維持正常生活,避免年紀經輕就成為「痛痛人」。
患難情3/兵家綺長甲狀腺腫瘤 追蹤3年變癌細胞
啦啦隊女神陳波波過去因為被拍到小腹微凸,且經常跑廁所,因此被粉絲開玩。日前她在社群網站公開病況,透露半年前發現肚中有13公分腫瘤,拖了半年以上才到大醫院檢查,最近都在專心休養,較少更新社群,而她在手術結束後也向粉絲報平安,僅希望傷口小、腫瘤良性,「我個人是看得很開的,什麼樣的結果我都接受!」尹馨去年身體不適,在家使用血壓機量測一度飆高至180、200,吃藥依舊血壓高漲,直到轉院治療,才發現是腎上腺腫瘤導致高醛固酮症,導致她容易疲憊、全身無力,還有情緒焦慮、挫折感等病狀,好在手術切掉腎上腺腫瘤後,一周內恢復正常血壓。兵家綺之前罹患甲狀腺腫瘤,追蹤3年轉變成癌細胞,她本以為只需要切除有癌的部分,但醫生建議甲狀腺全數切除,並要她終身服用甲狀腺素,她於去年12月接受切除甲狀腺手術。休養快1年,今年10月重返八點檔崗位拍攝民視《愛的榮耀》,兵家綺坦言體力大不如從前,她除了會避免自己過於勞累,每3個月會回醫院追蹤,身上也會帶補品隨時補充。女星王嫚萱(湘瑩)2012年捲入Makiyo「醉毆運將」事件,沉寂10年改名重新出發。今年3月,她自曝10年前右邊腎臟出現4公分脂肪腫瘤,好在追蹤下來是良性。沒想到之後卻因「腎血管脂肪瘤栓塞」入院動手術,她術後在社群報平安,表示雖然只是小手術,但她完全沒辦法下床,一動就痛,術後「目前發燒中,一直昏睡,胃脹氣嚴重」,連起身上廁所都難,自嘲像個老奶奶彎著腰,「一小步一小步的慢慢走,邊走邊唉唉叫」。
情侶凌晨入住飯店「恩愛一半2男刷卡開門」 男子控:往後親密行為有陰影
中國深圳一間飯店近日爆出爭議,一對情侶在該飯店入住,凌晨進行親密接觸時,突然被兩名陌生男子開門,嚇得這對情侶直接滾下床,氣得大罵「造成心理陰影」。根據《彭湃新聞》報導,這對情侶16日深夜透過旅遊平台訂購該間飯店的大床房,不過17日凌晨1點飯店、登記入住時卻被告知,大床房已經賣完,只好換成一間雙床房。這對情侶入住後便開始在床上親熱,怎料親密行為進行到一半,突然有兩名陌生男子拿房卡並將房門打開,嚇得這對正在滾床單的情侶直接滾下床。這對情侶指控,雖然兩名男子意識到房內有人入住後立即退出,並未造成其他損失和傷害,但已造成他和女友失眠,包括精神和心理上受到相當大的傷害,就連接下來想親密一下,可能心中都會想著「會不會有人推門而入」,已留下了極大的陰影。這名男友事後聯繫飯店經理,對方卻以「住得太遠」為由,拒絕幫忙處理,無奈之下,這對情侶選擇報警。針對這起事件,飯店表示,願意退回房費,並且賠償3晚的住宿價格,總共賠償1236元人民幣,約新台幣5559元,但不願給予精神損失費,也不會讓涉案的員工道歉,對於飯店作法,這對情侶並不同意,雙方確定要對簿公堂。
開刀住院不陪床!男友嗆「按鈴叫護理師幫」 她心寒:還想生小孩
女網友抱怨,自己住院,男友卻因為醫院不好睡而不陪床,讓她相當失落。貼文一出,不少人直呼「剛好看清分手」。原PO在Dcard表示,與男友交往多年,男友30歲,小她4歲,之前曾發生需要開刀小手術、住院2天,但男友覺得醫院的陪床太難睡、不舒服,所以要先回家,自己當下不太高興,豈料男友也不爽回「我明天一早就來了,總比我晚上睡得不舒服,精神不好陪著吧」。原PO透露,很衰的是,男友回家後,月經就來了,由於手術要穿紙內褲,護理師又是男生,導致自己焦慮一整個晚上都沒睡;手術完成後,傷口痛到走路都不方便,但男友依舊不陪床,「他覺得他會睡不好,所以變成他回家以後,我自己拿著點滴坐電梯下樓,在醫院樓下買麵包吃,男友說,有需要可以按鈴叫護理師幫忙。」原PO嘆,雖然還沒結婚,但有談論要結婚並且生小孩,但一想到如果自己生完小孩,無法下床,而男友也不陪床怎麼辦,「想到躺在床上都會覺得悲哀,而且萬一是不方便上廁所的情況下,我居然還要靠按鈴來請外人幫忙我嗎?」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完全不能接受,當然可以很理性的解釋他的行為,但伴侶不就是互相扶持用的嗎,如果是我會很心寒」、「以後生小孩有妳受的,影響到他睡眠就丟下你們母子落跑」、「感覺就是個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男人」。
張軒睿傳示愛簡訊...慘遭已讀不回
張軒睿、韓寧主演 《不愛,愛》,昨(12日)在西門町人氣串燒店舉辦1111光棍節宣傳活動。張軒睿劇中角色受嚴厲父親影響,變得不自信,現實中曾捐肝救父的他,談及與父親的關係,自曝示愛被已讀不回。張軒睿、韓寧宣傳新戲《不愛,愛》。(圖/趙文彬攝)張軒睿提到,爸爸比較傳統,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從來不擁抱、不說我愛你,但他發現爸爸會用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和關心,他以前跟爸爸同住時,拍戲到深夜,到家發現爸爸還沒睡,就為了煮一碗熱呼呼的麵給他吃。因為爸爸從不主動說愛,張軒睿捐肝給爸爸時,手術前一晚很緊張,覺得再不表達可能就沒機會,傳了訊息給爸爸說「我很愛你」,結果爸爸已讀不回,他哭笑不得地說:「欸!我開完刀就下床走去加護隔離病房看他耶!」現在他會鼓起勇氣表達自己對爸爸的愛,像是主動抱抱爸爸,要爸爸照顧自己。張軒睿在劇中跟韓寧組CP,有一場英雄救美的戲,令他很難忘,花瓣漫天飄落,結果有片花瓣黏在嘴唇上,糗到只能「呸」掉,因此NG,笑說自己「帥不過三秒」。戲外他跟柯震東經紀人Jessica穩定交往,他說自己是會想成家的人,不過目前還沒有下一步的規劃,「還是想先工作,如果有好消息會告訴大家。」也說自己沒有偶包,不會隱婚,結婚一定會公開。張軒睿說自己未來有成家打算,但目前還沒規劃。(圖/趙文彬攝)《不愛,愛》於11月17日起每週日晚間8點在東森戲劇台連播兩集、鎖定LINE TV每周日晚上10點上架。
虐死高雄1歲嬰…生母遭通報家暴「2度不成立」 社會局回應了
高雄一名23歲吳姓女子涉嫌虐待1歲大兒子,雖然聲稱摔下床撞到頭,但男嬰遺體解剖顯示頭部、顏面有多處新舊傷痕,認定是兒虐案件,檢方將她羈押獲准。其實吳女過去曾2度被通報家暴,但都沒有成案,對此社會局也做出回應了。社會局6日接獲醫院通報,發現急診室一名吳姓男嬰頭部、顏面、身體有多處傷勢,疑似遭到虐待。檢警調查後認為,吳女涉嫌重大,將她裁定羈押。原本李姓同居人疑似也動手施虐,被檢察官改列被告,經複訊後,諭知以5萬元交保。據悉,吳女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曾被婆婆通報家暴,發現孫子全身傷。社工第1次訪視時,發現男嬰身上有瘀青,但釐清後查出是撞到嬰兒床護欄,只能算是疏失,事後提供親職教育及追蹤案家確認有加裝護墊避免男嬰再受傷。社工第2次訪視時,沒有在男嬰身上發現傷勢,婆婆也無法提供證據,因此2次家抱都沒有成案。如今男嬰死亡,外界質疑社會局有疏失,對此社會局指出,截至2024年10月29日止,共訪視17次、電訪12次,今年3至10月訪視8次、電訪8次,社工訪視頻率符合衛福部規定。社會局強調,兒虐憾事是社工人員最不樂見的,本案後續將列入教材,對於傷痕判斷聯合醫療專業再提升敏感度;另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社會局主動提出獨立告訴,確保兒童權益。相關紀錄會提供司法機關,靜待司法調查結果。《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一人中風全家瘋?6成照顧者收入受影響 半年內密集復健是關鍵
中風是導致國人失能的主因,對家庭照護與社會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今(7)日公布最新「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結果,發現僅有37%患者中風後可自行進食、25%能自行洗澡、更衣,生活大小事都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同時,6成照護者工作與收入受影響。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患者在中風後一個月內的失能比例達61.2%、三個月是55.58%、半年仍高達51.72%。台灣腦中風學會連立明理事長表示,為了減少中風帶來的沉重負擔,學會多年來持續針對中風的預防以及中風後的復健進行衛教,幫助民眾「遠離中風,減少失能」。台大醫院神經部蔡欣熹醫師表示,約4成患者會在中風後半年出現肢體痙攣,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腦細胞壞死時,運動神經的興奮和抑制失衡,進而導致肢體張力變強、肌肉緊繃和關節活動度受限,也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及成效,照護者也往往要更費力。「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124名中風患者、與221名中風照護者發現,中風後常出現的肢體痙攣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僅有37%患者可以獨立進食、25%能獨立洗澡及更衣、僅17%可以獨立搭大眾運輸或開車、也僅有28%可以獨立行走3到5公尺的距離,多數患者中風後的食衣住行皆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周中興理事長表示,「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次調查也發現,超過6成照護者需要調整工作方式,如遠距工作或輪班,甚至無法繼續原本的工作,造成收入減少;另有近5成照護者坦言產生心理疾病或壓力,且因為照護家人影響人生規劃。除了照護的時間成本以外,中風照護的醫療花費也為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4成中風家庭平均每個月花費1-3萬元在聘僱看護、購買輔具、尿布、保健食品上,逾3成家庭每個月花費超過4萬元。2018年1月,鍾先生在上班時,被同事告知有嘴巴歪斜、走路靠左偏等症狀,送醫後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且左半邊身體失去知覺。初期無法自己翻身、上下床、飲食或如廁,除了聘僱24小時看護外,上了年紀的父母、乾媽、妹妹也需輪流照顧他,那時他的妹妹一週至少需請假三天,工作跟照護的壓力猶如蠟燭兩頭燒。也因此,鍾先生立志要早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在一週6天的密集復健訓練下,經過3個月的努力,鍾先生出院時能自己拄著四角拐走路、獨立搭公車回診復健,雖然原先的工作回不去,他也努力投履歷應徵,在2019年成功重返職場。但是,左手因肢體痙攣,就算以右手用力扳也無法伸直,生活上無法派上用場,鍾先生自嘲是「單手超人」,因為無法伸直的左手就像「裝飾」,五年多來只能單手過日子。幸好在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並搭配規律復健下,現在左手已經能拿起水杯,甚至輔助右手工作。熱心的鍾先生時常在社群上分享經驗鼓勵中風病友,也呼籲病友要調適心態,持續且積極地復健。雖然中風後盡早且持續復健對功能復原有很大的幫助,但此次調查發現不到4成患者持續復健半年以上。蔡欣熹醫師表示,持續的規律復健對於患者來說至關重要,若停止復健,患部攣縮可能更嚴重,甚至永久失去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的關節攣縮,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導致簡單的清潔、飲食、穿脫衣服等都變得困難。完整的復健計畫應採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行,非藥物治療是指利用支架、輔具、電敷等常規性的復健運動;藥物治療是口服肌肉鬆弛劑等抗痙攣藥物,但若劑量過低恐效果不足,而增加劑量後可能會嗜睡;手術治療如脊髓神經背根切除術,對全身痙攣治療效果較好,中風後的單側痙攣較不適用此種治療方式。近年新興的肉毒桿菌素治療,為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腦中風後痙攣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的治療方式,不過此次調查也發現,僅有2成的患者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肉毒桿菌素治療,是透過抑制神經訊息傳遞物質乙烯膽鹼的釋放,來抑制肌肉活動和收縮。醫師會先評估患者各部位張力及關節活動度,客製化訂定需治療的肌肉與劑量,透過每3-4個月一次的局部注射,對張力過大的上下肢肌肉達到放鬆效果及避免攣縮,且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待肌肉張力減緩後,患者再搭配積極復健訓練,可以先設定目標,鎖定自己在意的一、兩個動作,慢慢有進步,病人也會有成就感。肉毒桿菌素治療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符合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6個月以上、下肢至少3個月以上痙攣,影響其日常活動如飲食、衛生、穿衣等的患者即可申請給付,治療約3週就有肌肉鬆弛效果;若中風後初期肌肉張力太大,也可考慮自費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注射肉毒桿菌素除了幫助患者減緩疼痛、改善痙攣和增加行動能力之外,也能讓肢體外觀較恢復正常,提升對身體形象滿意度,有助於伸展痙攣的肌肉並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蔡欣熹醫師呼籲,中風後6個月至1年內是治療的關鍵期,此時的運動能力恢復最快,建議中風半年內可實行高強度的密集復健,待亞急性期結束後,將復健重點回歸職場適應或生活自理上,以免過度依賴照護者或家屬。患者若有肢體痙攣症狀可向神經科、復健科諮詢,降低失能風險,減輕照護者負擔並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七旬翁小腦中風!手術後又陷入昏迷 中西醫雙管齊下加速恢復
72歲蕭老先生某天準備上早市買菜,要起身時竟沒力氣站起來,兒子接到訊息趕回家警覺有異,立即送急診,醫師診斷是小腦中風也立刻手術。術後,蕭老先生意識恢復但講話不清楚,沒想到兩天後,竟又陷入昏迷,只能再緊急手術減壓,之後在加護病房觀察近一周。中西醫合作治療 共同協助患者患者兒子待父親病況穩定,撤除氣管內管可自主呼吸後,希望透過施行中西醫合療後恢復生活自理,遂決定從台北帶著父親南下到台中慈濟醫院,奔赴近兩百公里,就為了尋找康復的希望。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黃仲諄表示,蕭老先生已動了兩次手術,抵達急診室時臥床且意識混淆,神經外科黃伯仁主任立即收治住院後,也會診中醫部黃仲諄主任,隨後施行神經保養針劑、營養維持,以及靜脈雷射與高壓氧治療。中藥加針灸 「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加速恢復黃仲諄會診時,發現蕭老先生可能仍有腦部水腫壓迫周邊腦組織的狀況,決定以減輕出血量、改善循環及修復受損腦細胞為治療重點,使用化無形之痰、清熱、涼血、止血的中藥治療,讓腦部停止出血,並改善腦部循環,減輕腦部水腫發炎以降低對周圍腦細胞影響。黃仲諄解釋,中醫說的「無形之痰」,對照現代醫學是指腦部受傷後,因腦細胞間的間隙流通改變,而形成的積液與堆積的發炎物質。中藥方「溫膽湯」的加減藥方,能順暢中焦脾胃氣血,可有效協助代謝排除積液與發炎物質,幫助修補腦部、消除腦水腫,再加上補氣、補腎、改善循環的中藥,讓受損的腦細胞恢復,並施以針灸、復健,病人就能恢復得更好。牢記FAST中風口訣 把握黃金急救3小時患者兒子說,父親治療三天後就可以清楚說話,一周後就能下床站立、扶著床沿走路,也開始復健。經過一個月的中藥、針灸以及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高強度的復健治療後,肢體活動與平衡都恢復得很好。他高興的說,爸爸出院當天是自己走出醫院,回到台北也是自己爬樓梯上四樓的家。黃仲諄主任呼籲,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如果發現身邊親友有症狀,就要把握黃金三小時趕緊送醫治療。
胸悶易喘恐是心臟瓣膜生病! 主動脈瓣狹窄如何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潘昱僑報導】一位85歲長者平日規律運動,但心絞痛與呼吸喘的狀況逐漸變嚴重,照心臟超音波竟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且合併冠狀動脈狹窄,若不治療恐有生命危險!林口長庚心臟瓣膜團隊由內、外科醫師合作為患者進行經導管瓣膜置換(TAVI)與心導管手術,一次就將兩種狀況處理好,讓患者能重新上場揮舞球拍!雖然導管瓣膜動輒上百萬,但健保可有條件給付等4+1種特定風險族群,大幅減少經濟負擔。心臟大門無法正常打開 3大警訊要當心主動脈瓣膜是位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的「門」,通常由3片瓣膜組成,是控制血流方向的重要關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葉集孝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有如門片無法正常打開,心臟需要更費力才能把血液輸出去,常見原因為老化,好發於70-80歲以上的民眾;另一原因是先天異常,患者僅有2個瓣葉,較一般人少1個,50-60歲就會發生早發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狀況。提醒民眾,若出現「走路易喘」、「頭暈目眩」、「胸悶胸痛」3個警訊,恐危及生命,應積極治療。國際標準治療方針 外科開胸長期效果佳針對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陳紹緯說明,3大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外科開胸手術與經導管療法。開胸手術經證實有效且可提供穩定的長期效果。手術方式是切除老舊主動脈瓣膜,縫合新的人工瓣膜。雖然須裝人工心肺機、暫時停止心臟功能實施手術,但手術視野廣,適合年輕或伴隨多種心臟問題(如血管阻塞、冠狀動脈狹窄或二尖瓣問題等)的患者,一次打通心臟門戶。 藥物治療:幫助緩解不適症狀。 標準開胸手術:適合伴隨多種心臟問題的患者,穩定耐用。 經導管瓣膜置換:適合高齡或高風險族群,微創恢復快。至於人工瓣膜要如何挑選呢?陳紹緯表示,金屬瓣膜耐用度高,牛、豬製成的生物瓣膜產生血栓機會較低,因此不用吃抗凝血劑,患者可依個人需求選擇。長者高風險怎麼辦? 經導管微創傷口小不過,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多為70-80歲以上的年長者,而且常合併其他疾病,進行開胸手術需要暫時停止心臟,對於年長者負擔較大。好在另一種「經導管療法」,由內外科醫師共同合作,為高齡患者克服了治療風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解說,經導管療法最大的特色是不需要插管麻醉,從靜脈注射麻醉藥物即可進行。傷口小不用縫合,只要簡單止血即可完成,恢復時間非常的快速,不少患者即使是90歲高齡,中午治療、下午就可以正常進食,2、3天後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動。經導管療法流程:從病患的鼠蹊部做股動脈穿刺,植入導引鞘管,將帶有人工瓣膜的導管引入血管內。從股動脈一路沿著主動脈,進到退化瓣膜所在的位置。經由影像定位,把瓣膜擴張,退化的瓣膜推在外側,新的瓣膜取代舊瓣膜。4+1條件健保給付! 團隊擬定治療策略然而,經導管置換瓣膜動輒上百萬,讓許多患者與家屬卻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目前健保可給付4+1條件置換瓣膜: 4點必要條件:心衰竭症狀達到2~4級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至少2位心臟外科醫師判定進行開胸手術風險過高病人有1年以上的術後存活率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無法接受開刀手術或開刀風險性過高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曾接受心臟手術,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嚴重主動脈鈣化,胸腔燒灼後遺症,曾接受過縱膈腔放射治療,嚴重結構組織疾病,導致不能進行手術,肝硬化及肺功能不全者。符合以上規定者,即可申請健保之給付。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共病多、病情複雜,手術風險也提高。謝宜璋表示,對於高齡患者,侵入性低的治療為優先考量。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心臟內外科醫師會在手術前召開聯合會議,擬定對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手術也會由內外科醫師一起執行,確保患者的安全。長庚醫院的團隊合作模式越來越成熟,期許未來為國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持續提升台灣的醫療水準,跟世界接軌。
恭喜!高爾宣女兒出生 甜曬可愛小手「很難形容的感受」
27歲的高爾宣與大9歲的芮德穩交多年,6月時宣布兩人已經登記結婚,而且芮德已經懷孕,是個小公主,今(29日)早上8點兩人的女兒出生,高爾宣曬出女兒的小手,透露是個2700克的健康陽光寶寶,高爾宣全程陪產,表示在手術室外祈禱母女均安,「手術一個小時內就結束了,醫師非常厲害,很順利!」問及見到女兒第一眼的心情,高爾宣覺得心裡非常溫暖,但很難形容自己真正的感受,芮德則說:「聽到她的哭聲,護理師把她抱到我的臉旁邊貼著我時,覺得一切都滿足快樂,和女兒一起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感動!」高爾宣也分享女兒的嘴巴很像自己,「最像芮德的地方是手指與腳趾,超級修長,一看就是強大的基因!」高爾宣更大讚老婆超級猛,已經下床走了一圈,「有運動有厲害,小朋友狀況也很健康穩定,很愛喊餓!」他也說會陪老婆坐月子,表示:「肯定要的,希望太太吃多一點不然補到我,我會變很肥!」而高爾宣將在11月底在高流舉辦演唱會,好奇是否會請育嬰假?他笑說:「可以遠端連線讓女兒聽我演唱會!」高爾宣曬出愛女的小手。(圖/翻攝自高爾宣IG)
男友把床借給異性睡!女友糾結許久 兩派人吵翻:旅館的床都不能睡
男友要將床借給異性睡一晚,身為女友你可以接受嗎?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詢問,男友假日才回家,某次男友弟弟女友的妹妹要來睡男友的床,讓她滿介意的,才想問問大家的想法,結果留言區吵成一團,有人認為沒必要執著這種小事;也有人認為「怎麼會覺得沒差?」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以「男友同意讓其他女生上床」為題發文表示,男友平時在店裡睡,休假兩天要回家時,被弟弟告知女友的妹妹要來睡他的床,原PO表示「雖然並不是有意圖的,但我還是在意」。原PO跟男友說,能不能讓他弟弟睡他房間、弟弟女友跟妹妹睡他們房間, 但最後男友並沒有去跟他們溝通,因為他覺得無所謂。弟弟跟女友不能分開,讓原PO相當苦惱,「可是那是男友的床…他平常還是會回去睡呀… 妹妹又不會幫忙洗床單」,她表示心裡真的好糾結,因此上網尋求大家的意見。一部分網友認為,這是件小事,要原PO不要太在意,「妳怎麼不問問那張床的感受,被妳男友躺著麼多年,終於來了個妹子,卻要被妳擋?尊重一下床好嗎」、「標題下得讓人以為是一起睡床,這種小事你一直執著,只會讓對方對自己觀感更差而已」、「原來這就是處女情結」、「那張床前女友睡過是不是要整張丟掉?」、「那這樣旅館的床都不能睡了,因為一堆人在上面交歡過。」也有另一部分的人支持原PO的想法,「那是男友的床欸,到時候上面就會留下其他女生的氣味跟頭髮...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你也把你的床借給其他男人睡,看你男友作何感想」、「是我也會介意耶,可畢竟女友的身分,只是個外人,所以不喜歡也只能接受」、「不行+1,個人潔癖,床很私密」、「標題改為借床睡一晚比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