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經濟學
」 腫瘤60多歲翁打嗝1周停不了 就醫才知「這東西」大到壓迫胃
打嗝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有時候吃太多或吃下容易脹氣的食物就會打嗝,不過胃腸科醫師錢政弘就分享了一個特殊案例,一名60多歲男子因整天打嗝,持續一週後決定求診,沒想到發現肝臟內有20公分大的腫瘤,而打嗝正是因為肝癌腫瘤已經大到壓迫胃部,並刺激橫膈膜。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下班經濟學」節目中指出,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中,與消化道相關的癌症包括肝癌、大腸癌、胃癌、胰臟癌和食道癌,可以看出消化道癌症對健康的影響。錢政弘也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當中提到一名男子就醫時,主訴一喝水就打嗝,除了睡覺時,其餘時間都不停打嗝,且持續整整一週,讓他不堪其擾,決定求助醫師。錢政弘在觸診時發現男子上腹部有如手掌大的硬塊,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確認肝臟內有20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壓迫胃和橫膈膜而誘發打嗝反應。錢政弘也進一步說明,肝臟本身沒有神經,因此癌細胞生長時不會引起疼痛,但當肝腫瘤破裂出血或過大壓迫其他器官組織時,才會導致疼痛和不適。事實上,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據調查,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的發作,有15至20%會發生肝硬化,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生率;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一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至5%會變成肝癌。根據衛福部公告指出,脂肪性肝炎是肝癌的致病因子之一,當肝臟內的脂肪占肝臟總重5%以上,即稱為脂肪肝。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指出肥胖與脂肪肝相關,並與代謝症候群密切相關,會導致肝發炎或肝損傷,且體內過多的脂肪也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提醒民眾若發現自己罹患脂肪肝,要先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著手,並接受正規治療,遵從醫囑、規律就醫、定期追蹤肝指數及腹部超音波。
80歲阿嬤罹肝癌沒開刀!竟靠喝1飲品「腫瘤神奇消失」 醫也直呼神奇
肝病及肝癌仍是國人生命相當大的威脅,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透露,有名80多歲的老婦就醫時,被診斷出有3.5公分的肝臟腫瘤,因為年事已高,所以也沒有選擇積極治療,然而她後來竟靠著每日喝「果菜汁」,腫瘤竟奇蹟般的完全消失,讓醫師也直呼「神奇」。錢政弘於近日在《下班經濟學》頻道中分享一樁特別的病例,他說大約在3年前,有名80多歲的老婦因為C型肝炎及肝硬化到醫院就醫,C型肝炎治療好後,經追蹤發現老婦有3.5公分肝臟腫瘤,錢政弘那時跟家屬討論是否要做抗癌治療,但家屬因為考慮到老婦年事已高,所以決定不接受任何治療。過了半年,老婦因為急性腸胃炎掛急診,住院發現她有急性腎衰竭,錢政弘推斷,可能是肝癌惡化才前往就醫,未料做了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腫瘤縮小到只有1.8公分。錢政弘好奇詢問,是否有做什麼抗癌治療,或吃中藥、西藥,但老婦並沒有接受任何治療,不過老婦的兒子透露,媽媽會將地瓜葉燙熟後,加入1/4顆洋蔥、1/4顆蘋果,每天早晚空腹各飲用1杯果菜汁。但疑似量喝太多,只不過喝了1個月,就導致腎衰竭的嚴重副作用,後來錢政弘建議,應該先暫停飲用,過了半年至一年再追蹤,竟發現腫瘤奇蹟般的完全消失。不過錢政弘也呼籲,如果病患想要嘗試蔬果飲食療法,還是應該詢問醫師或營養師,評估身體是否合適。
狂放屁卻只能「分段放」危險了! 他急就醫才知是大腸癌
正常人都會放屁,但不正常的放屁可能是身體在拉警報。有名50多歲的男子就有放屁異常的問題,近1個月以來放屁都會中斷,也就是說無法直接放完,經過大腸鏡檢查後才發現,是由於他的大腸長出了巨大的癌症腫瘤,導致大腸管徑的通道縮小,讓廢氣無法順利排出。基隆長庚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錢政宏於節目《下班經濟學》提到,上述患者表示,自己年輕時就常拉肚子,而近1個月腹脹變得嚴重,敲肚子時就像在打鼓一樣,會有空氣的聲音,並且也比較容易放屁,卻放了又再次中斷,無法1次把屁放完。錢政宏醫師在問診後,便判斷其腸道可能有阻塞,一照大腸鏡就發現,男子結腸處有巨大的癌症腫瘤,讓大腸管徑只剩小通道,所以僅有少部分空氣、水便能排出。對此,錢政宏醫師也解釋,人1天放屁10至18次是正常現象,是因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後會產生氣體,成分包括甲烷、氫氣、二氧化碳等等,而這些其實是沒有味道的,只有在氣體中佔比1%的硫化氫會有臭味,並與人食用之食物類型相關。另外,錢政宏醫師表示,像是肉類、雞蛋、牛奶、大蒜和洋蔥等食物,其硫化物含量較多,放屁也會比較臭,而素食者則因為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較多,造成放屁多但不臭的狀況。不過,若是放屁出現腥臭味、腐臭味,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腸道發炎、潰瘍、出血,甚至可能就是大腸癌。
阿伯頭皮痘痘擦藥沒好…竟是「胃癌末期」 醫曝5警訊
身體有異狀要小心!一名醫師表示,一位70歲患者的頭皮有痘痘,原以為是毛囊炎,擦了幾天藥沒好轉,結果後來竟在胃部發現8公分惡性腫瘤,且已是胃癌末期,所幸最後手術治療很成功,而這5種胃癌警訊要當心。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醫師錢政弘在YouTube節目《下班經濟學》說,其實胃癌的狀況跟胃潰瘍很像,有腹脹、胃灼熱,或有噁心想吐和體重減輕,還有一些人則是吞嚥困難。錢政弘指出,一位70歲的阿伯頭上長了一個痘痘,皮膚科說是毛囊炎,擦藥過了3、4個月都沒好,之後做切片檢查才發現是腺癌,做了胃鏡發現他罹患胃癌,有8公分的惡性腫瘤,做大腸鏡又發現大腸癌。胃癌5警訊。錢政弘表示,之後阿伯開始神智不清,經過斷層掃描發現,他的腦部也有5公分大的腫瘤,家屬很猶豫要不要治療,但他們還是建議能試看看,最後阿伯去開刀,清除腦內的3顆腫瘤,後來他已經能用走的進門診,1年後再追蹤胃癌跟大腸癌的腫瘤小了一半。錢政弘也呼籲病友不要放棄治療,都還有希望。國民健康署曾說,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固然可以減少胃癌發生的風險,但遠離胃癌的威脅必須從生活做起,提供3招保胃方是:健康飲食,少吃醃製及煙燻食品多蔬果、戒菸節酒、避免共用餐具;規律運動,每週3次、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至少達130下;及時檢查,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
不是危言聳聽! 名醫預言:未來十年每人必染新冠「疫苗一定要打」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許多人本來把接種疫苗,當成抵抗新冠肺炎的武器。但隨著疫苗開打,國內頻傳打完AZ疫苗猝死案例,儘管目前沒有一起猝死個案,被證實死因與疫苗相關,但國內已經出現疫苗緩打朝,許多長輩都聞AZ色變,不敢打疫苗。小兒科醫師黃瑽寧透露,就算打疫苗保護,新冠病毒也難以消滅,他並認為,未來十年內,每一個人一定都會得過一次新冠病毒,他更強調,「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黃瑽寧醫師在風傳媒《下班經濟學》節目上透露,他自己也是接種AZ疫苗;他並表示,很多人有錯誤的觀念,以AZ疫苗預防效果70%來說,並不是指100人接種後只有70人有效,「它是有打跟沒打的人,比起來得病的機率,這個保護效果,其實100人打了,應該九成多的人都不會生病」。黃瑽寧醫師並指出,若台灣群體接種新冠疫苗超過70%,是否未施打的人,就可以不用打了?黃瑽寧指出,如果台灣國內,真的在短短半年內施打超過七成,造成某種全體免疫的觀念「是對的」,但如果把時間再拉長,「一年、兩年、三年呢?這概念是這樣的,這個病毒不會離開人類了,在這10年內,我們也不可能每一年補這些疫苗,十年內每一個人一定都會得過一次新冠病毒。」十年內,每個人一定都會得一次新冠病毒這句話,黃瑽寧強調,「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就像流感疫苗打了多少年,「我們還是可能三年、五年就會得一次對不對」。他表示,向新冠病毒這種呼吸道病毒,是不可能光打一次疫苗,這輩子就OK的,提醒大家還是要積極接種疫苗,才能保護自己,降低染疫後得到重症與死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