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
」 下背痛 背痛 椎間盤突出 止痛藥 僵直性脊椎炎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所致!「這些」症狀都是警訊應及早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科主任何春生表示,臨床上患者常會因為下背痛,前來就醫後發現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另外也有許多人是出現脆弱性骨折(如:輕微跌倒就手腕骨折、踢到東西就腳趾骨折等)、身高減少、駝背越來越嚴重等情形。何春生主任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又合併體重過輕或是多重內科疾病患者,就要懷疑可能是「骨質疏鬆症」,應及早就醫與評估,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了解骨密度、確定診斷,經專業評估後如果是屬於骨鬆高風險族群或是嚴重骨鬆的患者可以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骨質疏鬆有地域差異 偏鄉地區骨鬆較嚴重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主要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何春生主任指出,不同地區的居民面臨不同的骨質健康挑戰。都市地區因飲食西化及運動量不足,骨質疏鬆問題較為普遍;然而,研究顯示,雲嘉南地區的骨質疏鬆情況也相當嚴重。醫師呼籲,除了調整飲食外,日照充足與否也會影響骨質健康,建議民眾適當接受日照,促進維生素D生成,以減少骨質流失的風險。女性50歲後每3人就1人骨鬆 「這些」都是高危險群不過,這並不代表其他地區的民眾就不需要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何春生主任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50歲以上的停經後婦女大概三分之一都有骨鬆的風險,年紀是危險因子之一,以下族群其實都是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年紀(女性50歲以上、男性70歲以上)早期停經家族有骨質疏鬆病史體重過輕合併有慢性病共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等)長期使用類固醇(如:風濕免疫科自體免疫患者、胸腔科慢性肺阻塞肺病患者等)用DXA檢測骨密、診斷骨鬆 及早發現、治療避免骨折目前臨床上會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進行骨密度檢測來診斷是否有骨質疏鬆症。何春生主任表示,檢測時會測量兩邊髖關節、腰椎等三個位置,並取其中最差的T值作為身體的骨密度,如果T值≦-2.5就屬於骨質疏鬆,建議要介入治療,不過如果T值≦-3.0則為嚴重骨鬆,這時就要採取積極的介入措施。何春生主任建議,女性45-50歲接近停經前後,或是因婦科問題提早停經者穩定治療後都應考慮進行一次DXA檢測,另外男性65-70歲左右,或是被診斷出有慢性腎臟或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等民眾,也建議應追蹤DXA檢測。若未及時發現、治療骨質疏鬆而不幸發生骨鬆性骨折,不只會影響生活、行動,甚至會有死亡的風險。何春生主任指出,臨床上至少有2-3成的脆弱性骨折患者合併有骨鬆的問題,若為髖關節骨折,國人髖部骨折一年死亡率為14%,五年死亡率高達42%,非常驚人,不過慶幸的是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實證研究發表指出透過骨鬆藥物治療後可以明顯降低國人的全因死亡率。治療藥物分為抗骨流失藥物、促骨生成藥物 嚴重骨鬆應遵照醫囑考慮先用促骨生成藥增加骨密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簡單分為兩類藥物,治療概念就有如替骨本銀行「開源節流」,一類為抗骨流失藥物,能幫助骨本銀行「節流」;第二類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開源」增加骨密度。在健保給付上,目前都需要先有骨折發生並符合相關條件才會予以給付,不過骨鬆專科醫師臨床執行時多會希望骨質疏鬆的患者在骨折發生前就進行治療,並建議採「先行增加骨密度,鞏固骨骼」的治療策略,依患者情況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續接抗骨流失藥物。何春生主任表示,如果是T值≦-3.0的嚴重骨鬆患者,或是T值在-2.5--3.0之間,但有2處以上的骨折或合併其他內科問題的極高風險患者,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因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很快地將骨密度補上,臨床相關研究指出,骨鬆藥物使用順序,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銜接抗骨流失藥物,幫助提升骨密度。何春生主任提出治療個案分享中就有位50多歲的婦女,雖有規律運動與日曬活動,感覺該婦女生活型態似乎不錯,但檢查骨密度T值卻是-3.5,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症。回朔患者病史後發現原來患者在40歲時,因為婦科疾病接受子宮全切除術而提早停經。針對這名患者,醫師評估後建議可直接選擇自費促骨生成藥物,目的是讓骨密度先行增加。搭配復健與肌力訓練可提升生活品質 持續治療、追蹤也很重要而除了藥物治療外,何春生主任表示,搭配復健治療,適度的進行負重、肌力與平衡訓練等,提升肌力與協調性,有助於減少跌倒風險,進而降低骨折的機率,直接有效地提升骨質疏鬆患者的生活品質。另外,持續維持性治療也很重要,何春生主任指出,如果停止治療,骨質疏鬆的再發率會超過一半以上,民眾應將骨鬆視為慢性病持續追蹤、治療,除了「三高」以外,也要注意骨密度「一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並主動諮詢相關專科意見,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適當的治療方式,若在用藥期間有不良反應或副作用建議應第一時間與臨床專業人員做進一步地討論,避免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Ref:https://www.ylh.gov.tw/?aid=102&pid=0&page_name=detail&iid=72TWN-162-1124-80005
莫名下背痛後竟突然「半身癱瘓」!就醫發現這「1病」搞鬼 緊急手術助重新站起
一名72歲退休男性,某日平躺於床上做扭腰擺臀運動時,突感下背部疼痛,2小時後從肚臍下方延至雙下肢,開始出現麻木、無力,並合併解尿困難,立即被送至醫院急診,至急診時雙下肢已經完全無法移動。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 緊急手術治療因病患出現急性下半身癱瘓的神經症狀變化,立即安排胸腰椎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第八胸椎至第三腰椎處出現自發性脊椎硬脊膜外血腫合併脊髓壓迫,疑似有潛在的血管異常問題。收治該名病患的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鄭皓中醫師緊急進行第十胸椎至第一腰椎椎板整形手術併血塊清除手術,術後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血塊,並無發現動靜脈畸形或高血管性腫瘤等容易出血之病兆。脊椎血管攝影檢查 無發現脊椎血管病變鄭皓中醫師指出,因手術中沒有發現明確的出血原因,故再安排脊椎血管攝影檢查,檢查結果未顯示任何異常的脊椎血管病變。患者手術後當天雙下肢肌肉力量隨即改善,一週後恢復下床行走,經由復健治療,出院時已排尿正常、能獨立行走,且日常生活恢復完全自理。血塊壓迫脊椎神經相當罕見 常見原因有這些鄭皓中醫師說,自發性脊椎硬腦膜外血腫造成脊髓壓迫的情形非常罕見,文獻上每年約百萬人會有一人發生。常見原因包含病患凝血功能異常,或脊椎動靜脈畸形、血流豐富腫瘤出血所致,但也有將近一半的病患找不到出血原因。典型的症狀為急性且劇烈的背痛,合併神經學症狀的快速惡化,如同上述患者在數小時內雙腳完全麻痺無法動彈。使用抗凝血劑 務必留意異常症狀早期診斷以及盡早開刀移除血塊減壓神經是脊椎硬脊膜外出血合併脊髓壓迫的唯一治療方法。鄭皓中醫師進一步提到,此個案早期就醫,加上及時手術介入,因而恢復良好,能回到正常生活。近年來隨著抗凝血劑藥物的普及,文獻上有越來越多患者的脊椎出血與抗凝血劑的使用有關,提醒使用抗凝血劑的病友務必留意。
秋冬來臨!心血管疾病高峰期多留意 醫曝「致命心臟隱患」:別輕忽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僅次於惡性腫瘤。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秋冬季節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為了提升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亞東醫院舉辦「心臟守護▪健康常駐 - 不可不知的隱藏危『肌』」衛教活動,告訴你致命的心臟隱患,以幫助了解這些潛在的健康威脅。心房顫動未治療 中風及死亡風險激增社區健康發展中心主任暨心臟血管內科莊文博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問題,因心房跳動不規律,導致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送至全身。根據統計,國內約有1%的人口患有心房顫動,其中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若心房顫動未得到妥善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日常活動,還可能引發疲勞、心臟衰竭,甚至增加中風與死亡的風險。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沉積心肌病變 出現這些症狀應警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沉積心肌病變(ATTR-CM)則是一種少見但致命的心臟病變,對一般民眾而言較為陌生。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醫師解釋,類澱粉沉積症屬於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無法被代謝的蛋白質沉積在組織中,影響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若出現心臟衰竭,並伴隨腸胃不適、手指麻木無力、下背痛或腿部沉重疼痛等症狀,應警覺是否為 ATTR-CM 的徵兆。曾炳憲醫師補充說明,ATTR-CM可分為「野生型」及「遺傳型」。野生型通常在60歲以上開始出現症狀,若診斷後未及時治療,中位存活期約為3至5年;遺傳型則較早發病,症狀通常在50至60歲間出現,未治療的中位存活期僅約2至3年。自今年2月1日起,致命心肌病變的治療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勿輕忽身體微小症狀院長邱冠明呼籲,應養成規律作息、控制情緒、適度運動、均衡飲食,並遠離菸酒,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他特別提醒,若出現心衰竭等症狀,切勿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加州女議員爆性侵醜聞!強逼「已婚男幕僚車震」害他下背痛開刀
美國加州共和黨女參議員阿爾瓦拉多吉爾(Marie Alvarado-Gil)近日捲入性侵案件,她遭一名男性幕僚長控訴,利用上位者的權力逼迫他發生關係,甚至詢問能否邀其妻子加入「3人行」,幕僚長屢次拒絕吉爾的性邀約後,不久便遭到解雇,氣得幕僚長怒向法院提出告訴。綜合美國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等外媒報導,現年50歲的女參議員吉爾涉嫌性侵前幕僚長查德康迪特(Chad Condit),遭到男方向加州薩克拉門托高等法院提告,甚至指控加州參議院還默許吉爾的性騷惡行。查德在訴訟中表示,身為老闆的吉爾於2023年12月間在車內要求他提供性服務,他被迫在狹隘的空間裡「扭動身體」直到對方滿意為止,害得他背部椎間盤突出、髖關節塌陷,必須動手術治療。事後他以傷勢為由,不斷拒絕吉爾的性邀約,沒想到卻引起對方惱怒,進而將他開除,不僅如此,該份訴訟文件還透露,欲求不滿的吉爾甚至噁問已婚的查德,是否能接受「3人行」性關係,還試圖邀請他的妻子一起玩。針對指控,吉爾透過律師發布聲明駁斥性騷,指查德是因不滿薪資才「捏造故事」詆毀名譽,相信司法最終會還給參議員一個清白。對此,參議院表示,將積極介入調查此事,不過對於正在進行的訴訟案則拒絕多做評論。
高齡手術全身麻醉有風險? 醫建議:「麻醉深度監測」精準調控藥物
78歲阿琪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日前因下背痛、雙腿會麻到院就醫,醫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椎神經,安排住院進行腰椎椎弓切除手術放置椎間體護架,術前麻醉評估需全身麻醉,屬中高風險,病人和家屬對術中術後風險感到不安焦慮。麻醉伴隨風險 未知還是恐懼全身麻醉是常見的麻醉方式,讓病人能夠在失去意識和感覺的情況下完成手術。雖然全身麻醉在醫學上被廣泛應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中,最常見的風險之一是麻醉深度不當,麻醉過深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和低血壓,影響術後意識變化、延遲恢復、增加譫妄發生率甚至危及生命;而麻醉過淺則可能使病人在手術過程中感受到疼痛或意識到周圍環境,增加手術的風險和不適感。麻醉深度監測 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奇美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游嘉鴻建議家屬考慮使用「麻醉深度監測」,精準調控麻醉藥物外,還可避免手術中因麻醉藥物抑制作用而導致的不良反應。游嘉鴻醫師說明,透過監測病人的麻醉深度,醫護人員可以確保病人處於安全的麻醉狀態,避免麻醉過深或過淺所帶來的風險。麻醉深度監測有助於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麻醉相關的併發症的發生率,確保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獲得最高品質的醫療照護。腦波監測分析 精準麻醉深度游嘉鴻醫師指出,麻醉深度監測是一項現代麻醉科技的利器。它通過在病人的前額貼上非侵入性的電極貼片,即時收集腦波訊號和額前肌電圖信號進行處理分析,提供腦波變化數據並計算出「麻醉指數」。透過麻醉深度監測,臨床專業人員可以透過「麻醉指數」,依據病人身體需求狀況調整用藥,達成「精準麻醉」。麻醉深度監測在手術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能減少術中麻醉藥物的暴露,也有助於改善病人的預後,加速康復和甦醒過程。
4類人「易得子宮肌瘤」 醫曝5習慣能預防
每4名女性就有1人長有子宮肌瘤!新竹國泰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其常使得女性經血量多、經期疲勞、頭暈、貧血,也可能發生便秘、頻尿等情況。而且肥胖、攝取超過500毫克咖啡因、常吃油炸燒烤及加工肉品的女性,都有更高機率罹患子宮肌瘤。因此養成少吃油炸燒烤、少熬夜喝酒、多運動、多吃蔬菜等好習慣就是預防的關鍵。醫師張瑜芹在臉書粉專《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發文衛教,根據統計,每4名女性就有1人長有子宮肌瘤,40歲以上女性更有5成患有此病,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內的平滑肌瘤,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其中約有99.5%為良性,大多不會有症狀,只有約3成的人會因為肌瘤大小及生長位置引起症狀。張瑜芹補充,子宮肌瘤的常見症狀則包括經血量多、經期疲勞、頭暈、貧血、便秘、頻尿、下背痛及性交疼痛等。但她也指出,基本上5公分以下的肌瘤是完全沒有症狀,所以很多罹患子宮肌瘤的人,其實不知道自己有子宮肌瘤,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至於子宮肌瘤的成因,張瑜芹說明,目前尚無定論,但推測跟遺傳、雌激素有關。根據統計,肥胖、攝取超過500毫克咖啡因、常吃油炸燒烤及加工肉品,都有更高的機率罹患子宮肌瘤。因此,平時能養成一些習慣,預防子宮肌瘤,包括應少吃油炸燒烤,避開環境荷爾蒙;少熬夜喝酒,保護肝臟;少喝咖啡;多運動,避免肥胖;多吃蔬菜,少吃加工肉品及紅肉。關於子宮肌瘤的治療,張瑜芹解釋,若沒有症狀,其實可以不治療;但當症狀已影響到生活,則可採取藥物治療如避孕藥、避孕器及柳培林,並於3至6個月定期回診追蹤。另外,若有懷孕需求或是藥物治療無法改善症狀,就會考慮手術切除,常見的手術方式有:開腹、子宮鏡、腹腔鏡、達文西手術、海芙刀。張瑜芹文末也強調,子宮肌瘤罹患率不低,但多數為良性腫瘤,大家若有健檢發現肌瘤,若無顯著徵狀可以不用太緊張,定期回診追蹤,維持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健康,不要讓肌瘤變大就不用太擔心,有任何問題或疑慮也可以跟婦產科醫師討論。
椎間盤突出導致大小腿痠麻! 接受「這1治療」快速又安全
一名50歲男性,最近3個月開始下背痛,加上左邊下肢痠麻,吃了止痛藥跟復健幾個月後,症狀仍然沒有改善,而且痠麻的下肢造成行走不便,有許多次都差點跌倒。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是第四、第五節腰椎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左側神經。椎間盤突出 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宇聖指出,椎間盤突出是脊椎神經系統很常見的疾病。每10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會在一生中遭遇椎間盤突出,最常在30~50歲的族群中發生。有家族病史、吸菸、體重過重、習慣久坐、和進行粗重活動的人是發生椎間盤突出的高風險族群。而椎間盤突出時,容易壓迫到周邊的脊隨與脊隨所分出的神經根,造成下肢的痠麻,這就是大家所俗稱的「坐骨神經痛」。神經壓迫嚴重時,也可能會造成下肢無力以及大小便失禁的情形;若是如此,應該要儘速就醫。藥物治療及復健為主 把握6個月治療黃金時機 陳宇聖表示,由於90%的椎間盤突出症狀會在3到6個月內消退,目前的第一線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及復健。當症狀在進行第一線治療效果不佳,或是症狀難以忍受,就會考慮進行介入治療。統計發現,跟6個月內介入治療的人比起來,拖延超過6個月才進行介入治療的人麻痛症狀的進步會比較少,所以病患應當密切的關注及追蹤。治療選擇一次看 依突出的位置決定介入治療的常見選擇目前有脊椎硬膜外注射、微創內視鏡手術。陳宇聖說明,脊椎硬膜注射是局部麻醉的處置,在旁側型椎間盤突出可以迅速改善症狀,不會切除任何壓迫組織,所以風險相對於手術也較小。內視鏡手術適用在中央型及旁側型的椎間盤突出,雖然要全身麻醉,但是可以切除壓迫神經的組織。調整生活 避免椎間盤突出復發 陳宇聖提醒,由於椎間盤突出的成因和病患的生活型態高度相關,醫學統計在8年之內復發率仍約有10%。要避免復發除了減少吸菸之外,在進行劇烈運動或是負重時最好穿著護腰。此外,也須調整站與坐姿,避免久坐不動,從事運動改善脊椎周邊的核心肌力。
頭痛、背痛、肩頸痛好困擾! 精準醫療時代下「疼痛」可以如何治療?
現代人常因工作、生活承受著種種壓力,常常覺得頭痛、肩頸痛,而平時不正確的動作、習慣也會造成許多疼痛問題。診所院長神經外科醫師張麟表示,根據門診統計,下背痛、骨盆腔綜合症候群、纖維肌痛症、肩頸上背等是最常見的疼痛問題,甚至COVID-19疫後造成的莫名疼痛在門診也相當常見。這些疼痛到底該怎麼治療呢?張麟醫師指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現在精準醫療的時代已非定律,疼痛可以透過全面性評估、個人化治療,精準有效改善惱人的疼痛問題。門診常見疼痛問題有「這些」 需個人化全面性評估疼痛的原因有相當多可能,常見疼痛包括下背痛、骨盆腔綜合徵、纖維肌痛症、肩頸痛、五十肩、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頑強性頭痛、偏頭痛、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以及全身痛(是否合併代謝、內分泌及情緒問題)等。疾病、外傷等也可能是疼痛的原因,張麟醫師提到,疼痛是一種受損與修復的過程,因此疼痛門診在治療上會優先處理、排除一定需要開刀的緊急或嚴重問題,傾聽病患主訴及觀察,經過完整評估後下一步才是治療。張麟醫師表示,在疼痛的部份,治療目標就是症狀能夠改善,矯正背後力學結構異常或營養素失衡問題,再依據病人情況訂定個人化治療計劃,包含相關支持系統等,全面性個人化疼痛評估與治療,以精準、有效改善疼痛問題。治療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止痛藥也非唯一解方而疼痛其實並非一般想像的單純吃止痛藥治療而已,張麟醫師分享,門診曾有一位患者是20歲女學生,中線兩側背痛已隱約出現一陣子,但上課時突然地刺痛,診斷發現其中下段背部脊柱旁兩側肌肉廣泛壓痛,兩側近腰方肌處也有壓痛,不過,這名患者無創傷或其他疾病史,月經正常但臉色顯得有些蒼白。張麟醫師提到,治療上建議患者到婦產科同步進行內分泌及風濕免疫科檢查,並先為她做增生治療,不過有暈針、怕針的情形,之後改用非侵入式的震波治療,並補充維生素C加強軟組織修復,2週後疼痛改善,後續再配合內分泌、維生素D補充治療。另外,還有一位69歲男性患者,3年前接受腰椎融合手術,但術後6個月又出現下背痛,近一兩個月痛感加劇,曾進行復健及物理治療2年合併藥物治療,但都無明顯改善,下背依然僵硬疼痛,薦髂關節處也有痛點。張麟醫師表示,針對這名患者,先安排了雙側腰椎第二背根神經節注射,治療後患者表示疼痛改善約5成,另外也為他進行雙側薦髂關節注射,不過只有短暫改善,之後又再度復發,因此改用高頻熱凝療法而後便獲得明顯改善。疼痛原因百百種,治療方式也各有不同,張麟醫師強調,若醫師沒有充分的時間傾聽患者,再做判斷並安排必要的檢查,最後病痛問題還是無法獲得有效改善,這是現行醫療環境下的問題,但其實透過個人健康的多面評估與精準治療,能讓看不好病、看不到病的疼痛困局獲得紓解,擁抱無痛的快樂生活。
八旬嬤背痛又變矮 及早發現免於骨折捱刀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並接受治療,可以避免後續因發生骨鬆性骨折而必須開刀治療!臨床有一名年近80歲的阿嬤,經常有下背痛情況,且發現自己變矮、亦有駝背而求診骨科。醫師安排阿嬤接受DXA骨質密度檢測後,發現阿嬤的T值(T-score)竟然為-3.5,是屬於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於是以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為主、並輔以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在連續使用12個月後,醫師再追蹤她的骨質密度時,T值已經回到正常值-2.3。萬芳醫院骨科部主任郭宜潔指出,該名病患的配合度高,在服用骨鬆治療藥物時,也同時補充鈣質、維生素D並嘗試規律運動,且在獲得成效後,至今仍持續使用骨鬆藥物以保骨本。也幸虧發現得早,得以免除因不小心跌倒而造成骨折的危險。骨鬆性骨折會造成高齡髖部骨折,死亡風險高一旦因骨鬆而發生骨折,最典型的情況就是高齡髖部骨折。根據萬芳醫院過去5年來的追蹤,平均一年約有200例高齡骨鬆髖部骨折患者,等於幾乎2天就有一名病患必須接受手術治療,「在全世界的文獻資料,髖關節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超過10%,其他將近有6成患者是喪失自理能力,無法恢復原本的生活,在萬芳醫院五年追蹤資料中,也發生相近的結果。」郭宜潔強調,因骨鬆而導致的高齡髖關節骨折,對於醫師手術、術後照護、病患及家人都是很大的挑戰。骨鬆的高危險族群以停經後婦女、年齡逾80歲,或有體重過輕、營養不良及長期使用類固醇者居多,他提醒若是發現身高矮了兩、三公分,有駝背、莫名背痛時,有可能是骨鬆症狀,要提高警覺定期測量骨密度。骨鬆治療要儘早,可討論最適合的治療藥物臨床治療骨鬆的藥物種類很多,光是使用方式就有口服藥物、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等,郭宜潔提及,如果以治療的作用機轉來分,也有「減少骨質流失」、「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醫師會依照病患的狀況與需求來選擇或合併使用。「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對於輕度的骨鬆患者比較合適,也適合長期使用;倘若是骨質密度不夠、且嚴重的骨鬆患者,一般會建議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這兩類藥物就像開源節流概念,前者為節流、後者為開源。」郭宜潔表示,即使是需要開刀的病患,在使用骨鬆治療藥物後,也能增加術後骨頭的癒合,提高骨質密度、減少再次骨折的風險。根據臨床研究證實,對於嚴重的骨鬆患者,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再接續使用「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能帶來較好的骨密度提升效果,達到降低骨折風險的目的。近幾年萬芳醫院已成立骨鬆肌少症治療特別門診,每周有不同科別專科醫師針對骨鬆狀況進行評估治療,他提醒,如今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預防三高下,也要預防骨鬆性骨折,提早治療才能讓高齡生活更有行動力,也能活得健康無拘束。
林襄染尿道炎細菌量衝95% 醫曝「憋尿10下場」最嚴重膀胱破裂
樂天桃猿啦啦隊女神林襄,近年來人氣超旺,最近她推出個人單曲又接演電影,身體卻也因此亮紅燈,她近日在節目中自爆,她很常憋尿導致尿道發炎,細菌量高達95%。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曾整理「憋尿對身體傷害10點排行」,最嚴重會膀胱破裂,可能會腹腔感染、失血休克。林襄近日在節目《11點熱炒店》說,她因為常憋尿,每隔3個月就會尿道感染,「我是泌尿科的常客!」有次看診發現尿液「細菌量高達95%」,讓醫師嚇壞,因為這是普通人的20倍。醫師洪永祥曾在臉書說,憋尿對身體會有危害,而他做了10點排行:第10名下腹痛與腰痛:憋尿會讓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都這樣更會讓腰椎過度彎曲,產生莫名腰痛。第9名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憋尿會讓使尿道括約肌與逼尿肌,縮放出問題,最後會因為尿道狹窄,想尿也尿不出來,引起膀胱輸尿管逆流、輸尿管水腫等。第8名慢性前列腺炎: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讓細菌入侵發生慢性前列腺炎,會有畏冷發燒、下背痛等,排尿也會出問題,射精會痛。第7名泌尿道結石與血尿:憋尿會讓尿液變濃產生結晶,讓結石和血尿的機率大增,之後腰到下腹會痛,大結石也會讓腎臟與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林襄尿道感染,細菌量高達95%。(圖/翻攝YouTube/11點熱炒店)第6名頻尿急尿與尿失禁:憋尿會讓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壁過度伸展,最後導致頻尿或漏尿。第5名泌尿道感染:憋尿超過6小時,膀胱會有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會有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第4名突發性血壓升高:憋尿會讓膀胱變腫,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血壓也會升高,突發性高血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也就是中風和心肌梗塞。第3名慢性腎衰竭:憋尿會讓腎功能受影響,有腎衰竭和尿毒症,長期憋尿恐需終身洗腎。第2名膀胱憩室:憋尿會讓膀胱壁肌肉變弱,久了會有膀胱憩室,尿排不乾淨會讓尿道感染。第1名膀胱破裂:長期憋尿又加上憋尿時據烈活動,可能會造成嚴重併發症,腹腔內感染、失血性休克等,需要手術。 洪永祥強調,「逢年過節出遠門有可能塞車或是找不到廁所時可以準備隨身的隨身集尿袋或成人紙尿褲,不要再憋尿了啊,年輕養成長期憋尿惡習一但進入中老年人生是非常悲慘的。」
椎硬脊膜外沾黏引發下背痛 這1治療新選擇可有效改善疼痛
83歲邱先生十年前開始有下背痛問題,經檢查發現是腰椎狹窄造成神經壓迫,因早年工作需要久站引發下背放射性疼痛,後來只要下床走路下背的陣痛感就會襲來,但就算長期服用止痛藥、手術都沒有改善,只能緩解當下的疼痛。萬芳醫院疼痛科醫師許安智表示,「椎硬脊膜外沾黏」是下背疼痛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脊椎退化或接受過脊椎手術,引起的發炎反應更容易造成硬脊膜外沾黏,進一步造成神經壓迫,產生下背痛,而「硬脊膜外神經解沾黏術」是其中一種治療新選擇。下背痛以保守治療為主 疼痛無法改善需考慮手術脊椎退化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若產生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等問題,治療初期多以保守療法(如:止痛藥、復健等)為主,當疼痛無法靠保守治療改善時,可能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隨著醫學進步,現在有許多微創手術可以解決疼痛問題,造福下背痛病人,而「硬脊膜外神經解沾黏術」就是其中一種治療新選擇。萬芳醫院表示,今(2023)年邱先生便在醫院疼痛科進行硬脊膜外神經解沾黏術,術後恢復良好,出門遊玩不再受限。什麼是硬脊膜外神經解沾黏術? 誰適合使用?許安智醫師說明,硬脊膜外神經解沾黏術是利用X光機進行定位操作,先從靠近尾椎的薦椎裂孔施以局部麻醉藥物並導入導管,再注入顯影劑分辨出沾黏處,接著針對沾黏處利用輕微剝離的方法將神經分離出來,減輕神經因沾黏造成的壓迫,最後注射消炎的藥物減緩疼痛。手術視部位不同大約需要1-2小時的時間,手術過程中病人全程保持清醒,若感到不適可以立即向醫師反應。許安智醫師表示,術後當日病人即可下床行走不需住院,而且傷口小於1公分,術後照顧也相對簡單。不過,許安智醫師也提醒,有凝血功能異常、血糖控制不佳、對麻醉藥物過敏等情形的病人,較不適合接受此治療,建議民眾若有需求應就醫由醫師評估,判斷是否合適再進行治療。下背痛原因有「這些」 釐清病因才可有效改善疼痛根據健保署資料指出,將近8成的成年人曾因下背痛而就醫,隨著年紀增長與退化,出現下背痛的情況也會更加明顯,間接影響日常生活。下背痛已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大多數人多少都會有類似狀況。造成下背痛常見情形包含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脊椎硬脊膜外沾黏等。萬芳醫院表示,手術患部若出現痠、痛、麻等感覺,可能是神經沾黏引起,因此民眾若有疼痛困擾一定要盡速就醫,評估真正的病源才能有效改善疼痛問題。
病痛纏身罹憂鬱症 脊髓刺激術讓她痛感減半
今年23歲的林小姐,在大學時期確診「僵直性脊椎炎」,由於下背不斷反覆出現劇烈疼痛,不得不休學在家養病。經過四年的治療後,雖脊椎炎得到控制,但仍無法有效緩解疼痛,即便服用高劑量的嗎啡類止痛藥物也不見成效,甚至反覆嚴重背痛住院治療罹患憂鬱症。所幸,在接受「脊髓刺激術」後,林小姐的疼痛情形已大幅改善,術後至今一年多,不僅停用九成以上的止痛藥,也不必再服用抗憂鬱藥物,開心恢復正常生活,並於年初順利步入職場工作。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是「慢性疼痛」?當疼痛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治療後仍反覆發作就會被歸類為「慢性疼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林宥潤醫師解釋,一旦進入到慢性疼痛,神經系統會從身體接收到錯誤的疼痛訊號,這種痛感腦部無法正確分辨輕重度,經常造成病人極大的困擾,不少患者因此失眠、罹患憂鬱症,甚至喪失工作能力。而當人體長期處於失眠及情緒鬱悶的狀態下,不只會導致身體壓力指數上升,增加未來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進而增加惡性腫瘤的機會!慢性疼痛治療新利器,「脊髓刺激術」讓痛感減半!針對疼痛長達六個月以上的慢性難治型疼痛,林宥潤醫師表示,患者可以選擇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治療。這是一種神經調控手術,醫師會依照病人疼痛的部位和形態,來選擇植入神經刺激器晶片的部位,例如在頸椎、胸椎、腰椎,透過通電以後產生的電刺激模組來阻斷疼痛訊號傳導,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以高雄長庚醫院為例,目前脊髓刺激術的治療成效可減痛一半以上,同時還能讓口服止痛藥量砍半。脊髓損傷患者福音,電極刺激+復健有望恢復行走能力此外,此療法也是脊髓損傷患者的一線機會,林宥潤醫師解釋,脊髓損傷會破壞脊髓神經元與終端末稍神經之間的聯繫,損傷節段以下區域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會發生部分缺陷甚至完全喪失,依照損傷部位,會導致全身或下半身癱瘓,除了因癱瘓無力生活無法自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外,更會有排尿排便困難、呼吸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慢性頑固性神經痛等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石富元醫師補充,目前尚無絕對有效治療慢性脊髓損傷的方法。而近年來,多項國內外人體與動物研究皆證實,脊髓電刺激術可活化神經、增加神經可塑性以利建立新的神經迴路,手術中依照病人脊髓損傷位置且參照病人症狀,在適合的位置植入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流到神經節控制的相關肌肉群,可以增強改善原本癱瘓的肌肉能力,再搭配上積極的復健治療,甚至可以恢復行走的能力,同時也可降低原本因脊髓損傷遺留的神經痛與肌肉僵直緊繃張力過強的後遺症。電池年限最長九年,MRI檢查也不受影響!由於脊髓刺激術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先植入測試電極導線做短期治療測試,確認療效後,再將永久神經刺激器植入體內,以達長期治療效果;換言之,患者可在第一階段結束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第二階段。統計顯示,七至八成的病人在測試治療後可確認療效,最後選擇接受植入永久神經刺激器的病人,滿意度可高達八成。石富元醫師表示,由於神經刺激器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給予電刺激,等於無時無刻在做疼痛抑制治療,因此能夠減少患者服用止痛藥物的頻率與施打嗎啡類藥物的劑量,大幅減輕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加上電池充電速度快,且平均年限可達九年;若病患需進行MRI檢查也不受影響。脊髓刺激術可以大幅減緩疼痛,降低了憂鬱的傾向,且能回復病人原本的生活品質。帶狀疱疹、偏頭痛都有效,但脊髓刺激術非萬靈丹林宥潤醫師常跟病人形容,疼痛就像消防警鈴,儘管不論慢性心絞痛、四肢缺血性疼痛、下背痛、頸椎神經根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還是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都可以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改善,但在進行這類治療之前,必須先確認體內沒有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的病灶,才能進行疼痛介入治療。石富元醫師也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脊髓刺激術雖然能良好控制疼痛,但防微杜漸,假如有疼痛持續超過兩週,建議盡快就醫診治,別等到惡化成慢性難治型疼痛時才處理!
腰扭傷疼痛感蔓延至腳底! 檢查竟發現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43歲的吳小姐不慎扭傷腰部,一開始只有下背痛,隨著時間拉長,痛感從右邊屁股、大腿後側,一路延伸到小腿後側及腳底,行走時一跛一跛的。吳小姐先到診所就診,在服用藥物及復健治療4週後症狀沒有改善,於是到醫院求助,經醫師判斷為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在醫師建議下進行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術後當天就可以下床行動,隔天順利出院;術後兩週便回到辦公室工作、四週開始做簡單的運動,恢復良好。椎間盤突出 嚴重會癱瘓椎間盤是位於每節脊椎骨之間的軟骨組織,上下各有一片軟骨終板夾住中間的髓核及纖維環,髓核會被像年輪一樣一層一層的纖維環包在中間。恩主公醫院姜志勇醫師解釋,椎間盤突出並不是整塊椎間盤脫離脊椎,而是中間的髓核因長期受壓被擠出,常見的突出部位有頸椎與腰椎。當椎間盤突出時,附近的肌肉與關節會有連續或間歇發生的酸痛、僵硬甚至痙攣,若壓迫神經,可能會產生麻麻痛痛的感覺,長時間會導致肌肉無力或萎縮,造成手腳行動不便,嚴重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及癱瘓。切除凸出椎間盤 微創內視鏡手術大部分的椎間盤突出會自行痊癒,通常會先嘗試保守治療,像是休息、維持正確姿勢、服用藥物、熱敷、電療及復健。如果保守治療6到8週後仍無明顯改善,則建議手術切除凸出的椎間盤。姜志勇醫師說明,手術又分傳統手術與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隨著脊椎內視鏡的發展,微創手術能夠放大影像讓醫師看得更清楚,避免對病灶週邊神經的損傷,且傷口只有1.5公分,不僅術後恢復快,更可以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維持身體平衡 長期同姿勢是高風險姜志勇醫師提醒,除了勞力職業與長時間固定姿勢外,長時間開車、抽菸及肥胖也是椎間盤突出高危險族群。開車時需要維持同一姿勢,又因為引擎會發出震動,對脊椎來說會增加壓力,日積月累下就容易椎間盤突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造成血管直徑變細,導致椎間盤的血液、養分減少,造成退化,增加突出機率;肥胖會對脊椎造成加壓與負擔,為了維持身體平衡,脊椎不能維持一條直線,就容易形成椎間盤突出。姜志勇醫師呼籲,椎間盤突出看似是小疾病,一開始也採保守治療為原則,但若壓迫到神經,嚴重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下半身或四肢癱瘓,因此不可不重視,若擔心術後恢復期太長,可選擇微創內視鏡手術。
席琳狄翁「僵硬人症候群」惡化取消巡演 專業醫:症狀容易被忽略
美國知名歌手席琳狄翁先前曾自爆罹患罕見疾病「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如今又因為病情惡化的因素,宣布取消接下來的巡迴演唱會。台大醫院神經部兼任主治醫師楊智超先前就曾撰文表示,該病症是罕見的神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多在患者成年後發病,而且因為好發於腹部與下背部的肌肉,很容易被患者當作緊張、下背疼痛而忽略處理。台大醫院神經部兼任主治醫師楊智超先前曾在台大醫院神經部網站上發文,內容中指稱僵硬人症候群( Stiff person syndrome)是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症狀為軀幹及近端肢體僵硬、緊縮,尤好發於腹部與下背部的肌肉。該病症多在成年後發病。文章中也表示,有60至80%罹患該疾病的病人,血中及腦脊髓液中會出現抗麩胺酸脫羧基(酉每)的抗體(Anti-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這種酵素是合成中樞神經一種抑制性傳導物質GABA所需的,若遭受到抗體的破壞,可能導致中樞神經抑制功能的不足,使得肌肉產生過強的活性,繼而變得僵硬。而該病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身體肌肉變得僵硬,觸感硬如鐵皮,若肢體也出現僵硬時,行走、活動都會受限。因此病罕見,患者很可能被當作太緊張或一般下背痛處理。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也有專文介紹該病症,文章中則表示該病症目前尚未有完全治癒此症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苯二氮平類(Benzodia- zepines)藥物,如:Diazepam、Clonazepam用於治療患者痙攣症狀,因這類藥物可增強GABA接受體對GABA的親和力,以抑制神經元的活化。另外,Baclofen、Sodium Valproate、Cortisol等也是常用藥物。患者若有適切的治療,其症狀應能獲得良好的控制。
夏天要命習慣2/年輕愛憋尿「老了有夠慘」 頻尿卻滴滴答答「還可能洗腎」
炎炎夏日多補充水份之餘,也代表需要更常跑廁所,但許多人習慣性憋尿或忙於工作,當心長期下來可能重創腎臟健康,甚至要終身洗腎!醫師表示,年輕時這些壞習慣還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年紀大了之後,就會開始上門「討債」,可能會頻尿但又尿不出來,排便、射精都會疼痛不堪,猶如活在地獄之中。依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且發展至後期則需洗腎,除了老化是原因之外,其實也可能與長期憋尿有關。國泰醫院泌尿科蔡樹衛醫師表示,大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都可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有些人已經習慣性憋尿,尤其是夏天炎熱喝水量增加,許多人懶得一直去上廁所,就會刻意憋尿,而一旦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就可能影響健康。蔡樹衛說,「有尿意卻強忍就是憋尿,當尿液儲存於膀胱內不停膨脹,膀胱肌肉會像橡皮筋一樣撐大,長期下來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疲乏,可能會導致膀胱無力,另外尿液留在膀胱過久,也會引發膀胱發炎、尿道發炎等問題。」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反覆憋尿除了會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泌尿道結石、尿液滯留造成逆流,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甚至可能需要洗腎,如此將得不償失。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研究顯示,憋尿時間過長會使腎臟血流量減少,進而損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長期憋尿的人腎臟功能較差,時間一久就造成腎臟萎縮,必須終身洗腎。長期憋尿會引發一系列泌尿系統的問題,甚至傷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嚴重可能導致終生洗腎。(示意圖/黃耀徵攝)不只如此,憋尿會導致尿液過度濃縮產生結晶,泌尿道結石與血尿的機率大增,通常後腰到下腹會出現痠痛、絞痛等劇烈疼痛症狀,大結石有可能早成腎臟跟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另外,憋尿時尿液會在膀胱中滯留,超過6小時易引起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引起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敗血症等。洪永祥表示,憋尿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膀胱腫漲時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就可能誘發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而且年輕時若習慣憋尿,很多後遺症都會在年紀大的時候跑出來,人生會變得很悲慘。」洪永祥說,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和壓迫,導致前列腺腫脹充血也會讓細菌進入前列腺進而引發慢性前列腺炎。這是非常痛苦且影響生活作息的症狀,常見有畏冷發燒、下背痛、睪丸、陰莖疼痛;排尿時無法一次排乾,頻尿且排尿、排便和射精時會疼痛。另外,憋尿也會使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下來腰椎過度彎曲或肌膜筋膜炎而導致不明原因下腹痛與腰痛的發生。另外,相較於男性,女性由於尿道較短,若有憋尿習慣更容易產生後遺症,其中又以細菌性感染最為常見,尤其夏季相當濕熱,建議女性朋友下半身穿著寬鬆、透氣,同時私密處要保持乾爽,就算是女童小便後也要使用衛生紙按壓一下私密處,以保持清潔。而且最好不要使用護墊,因為許多人往往會忘記更換護墊,非常容易孳生細菌,生理期使用衛生棉時也要勤更換,才能避免私密處反覆感染。
77歲婦側腰背痛 竟是針灸害「肌肉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77歲的簡婆婆,平時生活可以自理,突然急性左側腰背痛,前往骨科就診。醫師初步檢查發現,疼痛會轉移至左大腿前外側,左側髖關節痛到無法伸直抬舉。緊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下,才發現左側骨盆腔的髂腰肌及梨狀肌膿瘍。「髂腰肌膿瘍」十分罕見 考驗醫師經驗及影像判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晉瑋指出,髂腰肌膿瘍是非常罕見的肌肉感染,臨床表現多樣化且缺乏特異性,初期並不會有典型的三病徵(發燒、腰背痛及轉移痛、髖關節活動受限),經常延遲診斷導致併發嚴重敗血症,非常考驗醫師經驗及敏銳度,及時使用影像學檢查,才能及早診斷。陳晉瑋說明,病人因疑似坐骨神經痛而安排腰椎核磁共振檢查,影像卻沒發現任何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椎體感染或腫瘤,住院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WBC)及發炎指數(CRP)非常高,血液細菌培養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甚至併發敗血性休克。仔細詢問病史後,簡婆婆曾經接受針灸療法緩和背痛,臀部被數支細長的針具扎過,檢查後推斷恐是造成髂腰肌膿瘍的原因。針灸針具消毒未完全 細菌進入腹腔引感染至於細菌是如何到達病人後腹腔引起感染?推測是因針具消毒未完全,造成臀肌外傷性血腫及局部感染,經血行傳播而引起菌血症,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為主,而次發性腰肌膿瘍是由鄰近器官感染(例如盲腸炎、憩室炎、椎間盤感染),直接侵犯髂腰肌引起,致病菌則以腸道桿菌為主,透過血液培養能確定致病菌種,給予適切的抗生素治療。下背痛應及時治療 留意髂腰肌膿瘍或腫瘤可能陳晉瑋提醒臨床醫師,面對急性下背痛的病人求診時,要當心是否伴有發炎症狀。對於有感染病徵的下背痛病人,應留意髂腰肌膿瘍、骨髓炎甚至腫瘤轉移的可能性,以免錯失治療的先機。
長期憋尿「恐怖10大傷害」! 嚴重恐引發慢性腎衰竭、癌症
不要再憋尿啦!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長期憋尿會讓膀胱長期處在極度膨脹狀況下,讓膀胱缺氧、血液循環變差、尿液逆流、神經功能失調。長輩憋尿甚至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恐怖生理情況,甚至憋尿憋到有生命危險。「從年輕開始養成憋尿惡習,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過去身體會出現什麼恐怖的傷害?」洪永祥醫師21日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列出長期憋尿的10大恐怖傷害排行榜:第10名 下腹痛與腰痛憋尿可能會導致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下來腰椎過度彎曲或肌膜筋膜炎,會導致不明原因下腹痛與腰痛的發生。第9名 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憋尿可能會使尿道括約肌與逼尿肌縮放不協調,導致尿道狹窄,最後引發想要排尿也排不出的排尿困難,排尿困難又會引起膀胱輸尿管逆流、輸尿管水腫、腎臟水腫等。嚴重的需要靠手術治療。第8名 慢性前列腺炎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和壓迫,導致前列腺腫脹充血,還會讓細菌進入前列腺,進而導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生。常見的症狀有畏冷發燒、下背痛、會陰部、睪丸、陰莖疼痛;排尿時還會無法一次排乾,頻尿且排尿、排便和射精時會疼痛。第7名 泌尿道結石與血尿憋尿會導致尿液過度濃縮產生結晶,進而增加泌尿道結石與血尿的發生機率,通常後腰到下腹會出現痠痛、絞痛、割痛等劇烈疼痛症狀。大結石有可能導致腎臟與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第6名 頻尿急尿與尿失禁憋尿可能會導致膀胱過度充盈,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壁肌肉過度伸展,神經功能條失調,進而導致肌肉疲勞和無力,並進一步引發頻尿、急尿,以及只要大笑或爬個樓梯就會漏尿的尿失禁。第5名 泌尿道感染憋尿會使尿液在膀胱中滯留,超過6小時易引起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甚至敗血症等。第4名 突發性血壓升高突發性高血壓會導致急性腦血管與心血管梗塞等危及生命的危症,也就是說憋尿會憋到中風與心肌梗塞。第3名 慢性腎衰竭憋尿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受損,進而導致腎臟腎衰竭和尿毒症。研究顯示,長期憋尿的人腎臟功能較差。時間一久就造成腎臟萎縮,必須終身洗腎。第2名 膀胱憩室憋尿可能導致膀胱壁肌肉的虛弱,或需用力收縮膀胱排尿,久而久之膀胱壁肌肉不均勻增厚,排尿時又因尿路阻塞,尿液即往較薄的膀胱壁亂竄,結果往外凸出,形成大小不一的膀胱憩室,有人多達2、30個膀胱憩室,因積尿排不乾淨,有可能引發慢性尿道感染,甚至導致膀胱結石或癌症。第1名 膀胱破裂憋尿時間過長或憋尿時劇烈活動可能導致膀胱破裂,這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可能導致腹腔內感染、失血性休克等。研究顯示,膀胱破裂是憋尿併發症中最嚴重的一種,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手術治療。最後洪永祥也呼籲,「看完以上憋尿的10大恐怖傷害後,希望老師、老闆、牌桌與手遊朋友們,萬一你身邊有人跟你說要上廁所時,請讓他順利去上廁所。」他也提醒,逢年過節出遠門有可能塞車或是找不到廁所時,可以準備隨身的集尿袋或成人紙尿褲,千萬不要憋尿,年輕養成長期憋尿惡習,一但進入中老年人生是非常悲慘的。
久站致慢性腰痛 中醫曝「這些方式」助改善
近期一位43歲國中女老師,因授課需長時間久站,加上課堂寫板書,右側慣用手使用過度,造成慢性勞損,導致腰臀酸痛前來就醫,肩胛骨內側的膏肓穴緊繃疼痛,又逢過年佳節需打掃家裡環境,下背痛及臀部緊痛的問題綿延多月;不但腰、臀痠痛,久坐後難以起身且身體無法挺直,曾接受過傳統整復及推拿,但療效難以持久且無法根治疼痛。慢性腰痛 多因不良姿勢導致從今年1月開始至中醫科就醫,經理學檢查:直膝抬腿測試無神經症狀且無神經痛等灼熱感,初步排除脊椎退化壓迫神經的可能,側面站姿評估發現骨盆較為前傾,腰椎曲度小,軀幹略成駝背貌,屬於慢性腰痛患者常見的不良姿勢。中醫治療著重三層面 評估、針灸對症下藥擁有運動醫學背景及物理治療師證照、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陳沛亨表示,類似個案事實上很常見,中醫在治療的部分就會著重在三個層面,首先評估兩側肩胛骨的對稱性與否,先給予牽拉矯正,然後觸診胸椎脊突及兩側橫突,視情況給予胸椎矯正(坐式開胸,脊椎操作治療;第二個步驟進行針灸治療,主要針對緊繃肌群及相關穴道下針,除了傳統中醫經絡穴位,還會輔以解剖筋膜線上的關鍵點下針。平時習慣最重要 不適應儘速就醫而第三層也是最重要的:給予衛教。陳沛亨提醒,平時坐姿、使用電腦的螢幕必須水平於視線,椅子不可過低或過軟,且不要聳肩,頸部需直立,站姿更應注意雙腳平均承重,讓身體的重心處在正中間,減少腰臀的負擔。
她腰痠背痛去針灸…隔日「肺塌陷」 女中醫師被起訴
蔡姓女子因腰酸背痛去年12月間求診,吳姓女中醫師經針灸治療30分鐘後,身體不適、呼吸困難,隔天凌晨送急診,檢查出吳醫師在背部針深度,沒注意深度而施刺傷肋膜血管,造成創傷性氣血胸、右下肺葉塌陷,併有血塊傷害,經進行引流1000cc血水及手術,治療1周後出院。台中地檢署依過失傷害罪將她起訴。蔡姓女子因下背痛、腰酸及肩頸痠痛,2021年12月13日晚間到中市1家中醫診所求診,34歲吳姓女醫師觸診後,決定針灸治療,下針不慎刺傷蔡女的肋膜血管,導致右側創傷性氣血胸傷害。蔡女約30分鐘後就身體不適,右胸氣喘、呼吸困難,隔天凌晨1時許由家人送急診,到院時病情急遽惡化,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右肺氣胸,插管引流近1000cc血水,並緊急輸血。醫院當天上午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蔡女右肋膜腔有大量積液,右下肺葉出現不透明斑塊影像,經轉院治療檢查,發現右肺中葉、下葉體積減少有局部實質化,右下肺葉塌陷併有血塊,緊急進行清創及切除手術,治療至12月21日出院。吳醫師坦承,對蔡女的腰部、臀部及背部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過程中,蔡曾說在「膏肓穴」位置有痛感,隔天中午接到她電話告知,針灸治療後半夜送急診。檢方函詢台中榮總民總醫院,函覆認為,氣胸症狀在針刺後30分鐘內,到急診室確診在4小時內,可證明被害人施針與右側創傷性氣血胸有因果關係。此外,吳醫師針灸的華佗夾脊穴(約在胸椎第二、第四節),與膏肓穴都位在背部,因疏於注意施針深度導致針尖傷到肋膜血管,造成創傷性氣血胸等傷害。
受長期坐骨神經痛困擾退休 醫喊話:慢性疼痛應重視
一名從事運動相關工作的中年男性,因坐骨神經痛而被迫提早退休,再經過多次手術後仍感到雙腿燒灼、刺痛,經醫師評估疼痛指數高達7分,必須吃嗎啡才能減緩長期疼痛的不適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也讓他對於人生下半場十分喪志。慢性疼痛恐造成憂鬱、失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溫永銳指出,上述患者的疼痛屬慢性疼痛,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疼痛,如脊椎退化、下背痛、肌腱炎等軀體性疼痛,還有潰瘍、慢性發炎等內臟疼痛;「其實慢性疼痛常只是冰山一角,常會影響心理引發憂鬱,造成生活不便及無法工作,甚至失能」。慢性疼痛治療選擇多元,如口服藥物、復健、注射及手術。溫永銳表示,過去傳統保守治療或手術止痛效果不佳,患者只剩口服嗎啡一途;但長期大量使用,容易噁心嘔吐、昏沉無力,甚至影響免疫系統及內分泌失調,造成性慾下降、不舉、月經混亂等副作用,而不吃又會面臨疼痛難受的窘境。脊髓刺激術直接調控神經 止痛效果佳好消息是,目前已有「神經調控」治療的選項,適合止痛效果不理想、也不適合手術的患者。溫醫師說,這類神經調控植入式技術,如脊髓刺激術(SCS),透過植入放電的電極到脊椎內,以微創不破壞神經的方式,調控神經的疼痛傳導來阻斷大腦的痛覺感受,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能更有效的疼痛管理,非常適合脊椎術後疼痛、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及周邊神經傷害、周邊血管問題、頑固性心絞痛等患者,已證實可以減少疼痛及改善生活品質。溫永銳進一步說明,脊髓刺激器植入方式有如心律調節器,首先會於患者背部脊椎內放入電極導線,並由患者操作連接於腹部的體外測試刺激器,經過數天或數周確認測試效果後,再將神經刺激器及電池永久植入體內。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刺激器還可偵測病患體位,調節電量及參數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且電池充電速度快、壽命長達10年,對於病患更便利,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若需進行MRI檢查也不受影響,初期建議每1~2個月回診確認效果及調整神經調控的狀況。疼痛逾6個月應主動諮詢醫師「疼痛不要拖、也不要忍!」溫醫師強調,許多慢性疼痛像是「不死的癌症」,例如,大家以為手術後疼痛是正常現象,其實開胸、剖腹等手術,容易造成神經傷害及神經痛;此外,帶狀皰疹也可能變成慢性神經痛。若是3~6個月疼痛沒有改善,會敏感化神經系統變成頑固難醫的疼痛,因此建議所有持續的疼痛,都需及早諮詢疼痛專科醫師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