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通
」 疾管署 禁忌 運勢 重症 流感國光流感疫苗變色恐影響打氣 校園接種在即!緊急傳訊請家長放心
疾管署統計疫苗開打2週,截至10月14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170.9萬人次(疫苗接種率約26.6%),雖較去年同期(190.8萬)少10%,但颱風假導致的接種數同期差距已由35%縮小至10%;新冠疫苗則持續高於去年,接種數40.5萬人次,為去年同期(14.9萬)2.7倍,兩種疫苗單日最高接種量均為上週三(10/9),當日流感疫苗接種25.3萬(4年來單日最高)、新冠疫苗接種5.5萬(20個月以來單日最高)。基隆市衛生局10/12回報發現1劑國光流感疫苗外觀變色,對於國光流感疫苗近日出現「變色事件」,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此次變色事件已找出原因,初判該支疫苗變色為膠塞瑕疵導致,非微生物汙染造成、屬單一事件,並不影響同批號及其他批號的疫苗安全;且為了安全起見,也已要求國光公司須逐支完成外觀檢視,確認無異常後才可進行配送,民眾可以安心。至於回收的國光流感疫苗,羅一鈞說,同批號10.1萬劑6縣市全面封存回收不流通,已接種8.2萬劑未接獲不良事件通報。10月23日會開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和流感防治組聯席會議,決定該批號是否持續停用不予施打,並由國光公司提供替換疫苗方案。羅一鈞直言,2018年10月國內也發生有賽諾菲流感疫苗「針筒內膠塞成型過程中被重複高溫加熱而生成碳化的橡膠及硫酸鹽,導致藥液接觸時變色」類似事件經驗,此次短期內民眾會有觀望、猶豫的心態,本周可能影響打氣。新北市校園流感疫苗即將開打,由於國光流感疫苗出現變色,讓許多家長心生疑慮,近日許多學校紛紛傳送簡訊請家長放心,表示出現變色的流感疫苗並未送至新北市,也由此可見的確會影響民眾接種的意願
熱水器裝陽台「不通風」 房客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桃園房東下場慘了
房東出租房子,要避免將熱水器設置在不通風的地方,否則若害房客出事,就得負起相關的法律責任。桃園一名張姓男子在陽台安裝熱水器,因為空氣不流通,結果承租的陳姓婦人兒子洗澡後一氧化碳中毒,送醫搶救不治,檢方訊後依過失致死罪將張男起訴。檢方調查,陳姓婦人自2011年4月1日起,向張男承租位在平鎮區的房子,屋內熱水器安裝在陽台,並在周遭加裝壓克力板,影響空氣流通,但張男沒有安裝強制排氣裝置,如同在密閉空間內使用瓦斯熱水器,容易一氧化碳中毒。陳婦在租屋處住了10年,兒子2021年1月26日洗澡時,陽台鋁窗只有開一點點縫隙,未保持良好通風,熱水器燃燒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瀰漫室內,導致陳婦兒子一氧化碳中毒,最後窒息身亡。檢察官認為,張男出租房子未善盡出租人的注意義務,應提供符合消防法令且安全的居住環境,卻疏於注意。對此張男辯稱,是住戶自行改裝造成熱水器失效。不過,檢方發現就是因為承租人發現陽台空氣不流通,才會自行改裝,假如張男一開始就有改裝電熱水器,或裝設正確的排氣管,幾乎可以保證意外不會發生,因此依過失致死罪嫌將他起訴。
開學季腸病毒恐迎第二波高峰 醫師曝「4重症前兆」速送醫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各級學校於今(30)日開學,不少家長在為孩子準備上課用品的同時也正擔心會不會被這波疫情「燒到」;衛福部金門醫院急診科主任戴克穎透露,前陣子地區有部分幼兒園確實偶有出現腸病毒群聚的現象,如今又遇到開學,很有可能會迎來第二波高峰,如患者出現「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醫診斷。戴克穎指出,「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全年都有感染的個案發生;國內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新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其中重症比例也較高。戴克穎說明,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感染後潛伏期約2-10天,平均3-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會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可長達8到12周之久。戴克穎表示,腸病毒有很多是無症狀感染,或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也最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患者於口腔、咽峽及四肢出現小水泡,或僅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疼痛得難以下嚥,而有時會引起較特殊的表現如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戴克穎說,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但在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到醫院兒科門診或急診室由醫師進行判斷,如有符合重症跡象就必須要安排住院治療。戴克穎最後提醒,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包括指導孩童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有絨毛的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生病時應盡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高雄前鎮漁港悲劇!漁船經理船艙內昏倒身亡 空氣不流通或成主因
高雄市前鎮漁港29日天上午發生一起悲劇事件,1艘漁船上的55歲經理李姓男子,在船艙內突然昏倒,消防局於上午10時23分接獲報案後,立刻派出5輛救護車和12名人員前往現場,雖然急救人員迅速將李男送往阮綜合醫院,但人救出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案件的詳細原因目前仍待進一步調查。初步調查顯示,李男是船公司的經理,當時正在船艙內工作,目擊者透露,李男在船艙內工作時,由於該處空氣不流通且溫度極高,其試圖爬出船艙,但不慎失足跌倒,意外導致他在艱難的環境中昏迷,最終無法挽回。消防局接到報案後,迅速派出救援隊伍前往現場,當救護人員到達時,發現李男已經沒有呼吸,身體僵硬,急救人員在現場進行初步處置後,立即將李男送往阮綜合醫院進行搶救,但醫院方面確認已經無法救治。警方隨後也到達現場,通知鑑識小組進行調查和採證,以釐清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同時,警方還向目擊者進行詢問並製作筆錄,以便進一步了解事件經過,由於李姓男子的死亡涉及到工作場所的安全問題,警方和相關部門將重點調查船艙內的工作環境以及事故的具體情況。警方表示,高溫和通風不良的工作環境可能對工人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相關部門將加強對類似工作環境的安全檢查,以期改善工作場所的安全條件,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疾管署修新冠病例定義!不再叫「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9月起僅通報重症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0日)表示,考量多元監測方式已能有效掌握COVID-19疫情,為降低醫院通報負荷,經諮詢專家後,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名稱為「新冠併發重症」、通報時效為「1週內」,另修訂病例定義,調整臨床條件為「發燒(≧ 38℃)或有呼吸道症狀後14 日(含)內出現肺炎或其他併發症,因而需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者。」並自今年9月1日生效;公費藥物開立條件不變,不影響民眾權益。疾管署說明,上週(8/13-8/19)新增27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8/6-8/12)新增347例下降,低於流行閾值,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45例本土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57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指出,國內新冠疫情下降,將觀察未來一週疫情趨勢,如持續低於流行閾值將可脫離流行期,惟目前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另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病例檢出皆以KP.3各占36%及27%為多,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表示,全球COVID-19陽性率於近期呈上升趨勢,其中,歐洲、美洲及西太平洋區陽性率上升,東地中海區則為上下波動,部分國家如韓國COVID-19住院數呈上升趨勢,美國陽性率持續上升,另俄羅斯、希臘及中國等國家之病例數亦處高點。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近28天(6/24至7/21)期間,與前28天期間相比,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分別增加了30%和26%。於7月下旬(7/15至7/21)之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KP.3、JN.1、KP.3.1.1、KP.2占比分別為29.4%、25.7%、18.6%、12.8%,惟尚未增加疾病嚴重度。疾管署提醒,國內疫情雖降,但重症死亡風險持續,且國際新冠疫情仍呈上升趨勢,民眾如有出國旅遊計畫,建議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獲得保護力,並落實勤洗手、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疾管署呼籲感染後易併發重症或死亡之65歲以上長者,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請再接種第2劑,提高保護力,抵抗疾病威脅。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新冠/肺鏈疫苗專區」(https://gov.tw/eU4)查閱。
長時間待冷氣房恐得病 醫曝「最適宜溫度」定時做1件事
炎炎夏日,溫度不斷飆高,家家戶戶幾乎都開冷氣,但如果在冷氣房待太久,可能引發身體一連串不適,也就是所謂的「冷氣病」。對此,專家便建議室內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在26~28度,而且要定時伸展肩頸、活動四肢,才能避免一些毛病出現。從炎熱的戶外進到冷氣房,或是長時間在冷氣房,恐怕會造成身體不適,稱為空調綜合症,也是俗稱的冷氣病,可能出現身體痠痛無力、口乾鼻塞、咳嗽胸悶,還有頭痛疲勞、精神不濟、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甚至自律神經失調現象。據《TVBS》報導,彰化秀傳醫院家醫科主任李育慶解釋,通常引起冷氣病常見病因,可能是吹冷氣時常緊閉門窗,造成空氣不流通,因為密閉的環境,造成病菌、過敏原比較多,誘發一些上呼吸道的症狀。李育慶指出,由於冷氣房濕度比較低,空氣也比較乾燥,很容易引起皮膚騷癢的症狀,因此室內的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在26~28度左右,對身體來說是比較舒適的溫度。另外,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翔如建議,應減少攝取冰涼食物,並適度補充溫開水,也要定期清潔濾網,避免病菌孳生,同時在冷氣房內也可以伸展肩頸和四肢,以免血液循環不良。
赴日旅遊注意!日本新冠肺炎病例「單週破5萬」 疫情連10週上升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指出,日本新冠肺炎病例數自今年5月中旬起,已連續10週上升,第28週(7/8-7/14)報告55,000餘例,每家醫療機構平均就診人數為11.18例,是前一週的1.39倍,日本此波疫情以KP.3為主要流行病毒株。疾管署今(23日)表示,國內上週(7/16-7/22)新增77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7/9-7/15)新增896例下降,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12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104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下降,惟仍處流行期且死亡數上升,仍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病例檢出以JN.1占比37%為多,KP.3、KP.2及XDV.1占比上升,分別為18%、17%及11%,LB.1占比為16%,呈下降;境外以JN.1占29%及KP.3占26%為多,其次依序為KP.2占17%、LB.1占12%及XDV.1占12%,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提到,日本新冠肺炎病例數自今年5月中旬起,已連續10週上升,第28週報告55,000餘例,每家醫療機構平均就診人數為11.18例,是前一週的1.39倍,日本此波疫情以KP.3為主要流行病毒株。近期正值暑假旅遊旺季,病毒傳播風險增加,請規劃前往日本之民眾,應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獲得免疫保護,並落實勤洗手 、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疾管署統計,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289.1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1.73%,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1.24%、2.3%;由於國際疫情仍為流行,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高風險族群應接種現有XBB疫苗,無須等待新疫苗,以避免重症/死亡風險。全國尚餘莫德納XBB疫苗約270.8萬劑、NovavaxXBB疫苗僅約2,400劑,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者應儘速接種。
拜登「二次確診新冠」住家隔離中 感染醫示警:長者要小心2症狀
美國總統拜登於17日確認二度確診新冠肺炎,目前症狀輕微。近期台灣疫情升溫,對此,感染科醫師黃高彬就指出,長者確診要特別注意對方的呼吸和活動力,年紀愈大,長新冠的機率也會愈高。拜登於當地時間17日,在拉斯維加斯首場造勢活動結束後的檢測出Covid-19陽性,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根據白宮醫師的說明,拜登有上呼吸道症狀,包括流鼻涕和乾咳,還出現一般性的身體不適,「他在首場競選活動上狀態良好,但考量到他的症狀沒有好轉,我們對他進行了COVID-19的檢測,結果呈現陽性。」白宮醫師表示,拜登已服用了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並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指導,在德拉瓦州(State of Delaware)里霍博斯比奇(Rehoboth Beach)的住家中進行自我隔離。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也表示,年長者若有潛在疾病,確診後應特別注意呼吸情況和活動力。他解釋,新冠感染有時會導致血氧下降,出現反應較差的情況。一般正常人在血氧下降時會以「呼吸急促」來補償,吸入更多氧氣,但年長者需特別留意「精神不濟」和「昏睡」等症狀,這可能是血氧問題,建議就醫。黃高彬指出,這波疫情是「夏季新冠」,不僅在台灣,歐美和亞洲各地都有流行,而拜登並非首次確診,他說明,新冠病毒會再感染,不會因為先前確診過,後續感染的症狀就減輕,現在症狀較輕微是因為病毒弱化。他表示,年紀愈大長新冠的機率愈大,新冠病毒對免疫系統影響仍然很大,尤其長新冠最常發生在65歲以上的女性,需特別注意,因此建議一般長者可以施打疫苗,雖然無法完全預防,但可以避免重症和死亡。疾管署也提醒,目前疫情仍處流行期,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感染後易併發重症或死亡之65歲以上長者,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再接種第2劑,提高保護力,抵抗疾病威脅。
「大暑」將至!10大禁忌小心別犯 4生肖注意健康
《黃帝內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著「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2024年7月22日15點45分節氣來到「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寒病夏治」,意思是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病應該在夏季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痺症等陽虛症,暑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所謂「小暑大暑,曬死老鼠。」高溫來襲,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動肝火,感到心煩意亂、睏倦乏力、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注意「大暑」的一些禁忌和養生了。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2024年「大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馬、羊、豬,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腸胃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爲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 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大暑」開運養生及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飲食宜「以清為補」:「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選用西洋參、太子參、黃芪;健脾養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藥粥有綠豆粥、扁豆粥、蓮子粥、薏米粥等。2.宜吃三種苦味食物:苦瓜,可清熱解暑,苦菜,可防治貧血,苦蕎麥,可清腸排毒等。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遠離濕熱邪氣,還可預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3.宜吃三種瓜類:西瓜,可生津止渴,甜瓜,可清熱利尿,哈密瓜,可緩解焦慮。夏天,酷熱的天氣使人體過度出汗,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吃瓜要適量,不可過量,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4.宜喝三種湯:雞湯,可提高免疫力,冬瓜荷葉湯,可降血壓,綠豆湯,可消暑、除煩惱。夏天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另外,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聖品。5.宜吃薑: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6.忌油膩食物: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7.忌喝冷飲:很多人喜歡以喝冷飲、吃冰品等方式消暑降溫,這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反而會造成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8.忌大量飲水: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會發生熱痙攣。9.忌空腹飲茶:忌空腹飲茶,尤其是腸胃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二、衣的開運大法:忌曝曬:大暑室外溫度高,若長時間曝曬,會造成人體脫水、中暑等症狀,中暑之後,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要穿吸汗排熱功能及輕便舒適的服裝,大太陽底下行走要戴帽子遮陽。三、住的開運大法:1.忌長時間吹空調:夏天使用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同時也帶來"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頭昏、鼻塞、打噴嚏、耳鳴、記憶力減退、乏力等症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症狀,例如皮膚發緊發乾、易過敏、皮膚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症"或"空調病"。2.忌冷水洗浴: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細孔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身體在燥熱的情況下,突然下到冷水裡,身體受到冷的刺激,會造成不適,一冷一熱更容易得風濕。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洗浴後避風,嬰兒及小孩更需注意。四、行的開運大法:忌熬夜:「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最好能早點休息,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讓睡眠充足,中午應午睡半至一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抵抗力會變差。五、育的開運大法:忌大量勞動:大暑天氣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容易中暑。因此,要避免過度勞動,同時減少運動量,少出門活動。六、樂的開運大法:切勿急躁:「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容易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百日咳疫情「創5年同期新高」 3個月以下嬰兒占42%最多
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1個月大男嬰(案1)、南部家庭群聚之2個月大男嬰(案2)及30多歲女性(案3,案2之母,接觸者採檢)、北部家庭群聚之40多歲女性(案4,6月27日確診1個月大男嬰之母)。案1至案3發病日介於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現咳嗽、呼吸喘、流鼻涕、嗜睡等症狀,於7月9日至7月15日間確診;案4為經接觸者採檢後於7月8日確診,其餘3名同住家人檢驗結果為陰性。目前除案1持續住院治療外,其餘個案皆已出院。衛生單位均安排相關接觸者採檢及預防性投藥。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1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3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個案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南市4例、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各2例、宜蘭縣及台中市各1例,個案年齡介於出生未滿1個月至40多歲,其中3個月以下嬰兒計5例占42%。今年病例數較去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各大洲疫情均有升溫趨勢,又以歐亞洲最為明顯。亞洲中國、韓國、菲律賓等國皆出現明顯疫情,且4、5月起急速升高,其中以中國最為嚴峻,5月單月新增9.7萬例,今年累計24.8萬例,已達以往流行疫情之7倍,韓國報告2,500餘例,已達以往流行疫情之2.5倍;歐洲整體疫情亦上升,3月病例數已達往年流行疫情水準,英國、瑞典及挪威近期疫情皆上升,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洲美國累計報告近6,700例,亦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加拿大、巴西於部分州別疫情明顯上升;澳洲疫情上升則累計報告1.2萬例,達往年流行疫情水準。疾管署說明,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呼籲,嬰幼兒感染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提醒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新冠肺炎「上週增104人病逝」 疾管署示警:疫情仍處流行期
近期台灣疫情升溫,疾管署也於今(16日)表示,上週(7/9至7/15)新增898例COVID-19本土案例、104例死亡個案,提醒民眾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者應儘速接種。疾管署表示,上週(7/9至7/15)新增89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7/2至7/8)新增987例下降,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10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99例略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說明,有關COVID-19及類流感疫情趨勢監測,疾管署蒐集國內健保門急診就診診斷碼、COVID-19併發症、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趨勢以及住院數等指標綜合評估,依據監測資料顯示,國內COVID-19併發症疫情自今年第23週(6/2至6/8)超過流行閾值進入流行期後呈上升趨勢,門急診就診人次亦觀察到相同趨勢,上週併發症病例數較前一週下降,惟仍處高點且處流行期;另類流感疫情自今年第18週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超過流行閾值,持續處流行期,且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處近期高點。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下降,惟處高點且仍處流行期。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39%及36%,較前一週持平;LB.1占比為20%及9%,KP.3占比為17%及22%,KP.2占比為13%及20%,XDV.1占比則為7%及8%;近四週本土LB.1及KP.3占比上升,KP.2占比下降,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指出,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287.6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1.7%,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1.1%、2.2%;惟國內疫情仍處流行期,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個案 有91%以上未接種新冠XBB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高風險族群倘經評估,抗體保護力已遞減、或已滿劑次接種間隔,建議即刻接種現有XBB疫苗,無須等待新疫苗,以避免重症/死亡風險。全國尚餘莫德納XBB疫苗約273萬劑、Novavax XBB疫苗約5000劑,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者應儘速接種。疾管署提醒,目前疫情仍處流行期,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感染後易併發重症或死亡之65歲以上長者,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請再接種第2劑,提高保護力,抵抗疾病威脅。為使有症狀民眾能及時分辨是否為COVID-19感染,疾管署也釋出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至醫療院所,由專業人員評估提供給有醫療實際需要者使用,同時疾管署亦邀集領有藥證之快篩試劑製造商積極補貨,目前多家藥局亦重新上架家用快篩試劑。同時目前健保亦已有給付高風險對象醫用快篩檢驗。
印度宗教活動發生嚴重踩踏事故!已知122死150傷 傷亡人數上升中
據印媒報導,印度北方邦2日舉行的宗教活動「薩特桑/共修」(Satsang)時發生嚴重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7人死亡,其中有3人還是幼童。據印媒《NDTV》(新德里電視台)報導,北方邦哈特拉斯地區的穆加爾加爾希村(Mughalgarhi village)2日進行祈禱會時,由於群眾過度聚集,發生踩踏事故,導致27人死亡,包括23名婦女、3名兒童和1名男子。目前當地官方已成立委員會調查此事件。這起事故發生在距離哈特拉斯47公里的富萊村(Phulrai),當地2日舉辦一場名為「薩特桑」的宗教活動,邀請在印度頗具名氣的宗教傳教士講道。由於活動地點出入口十分狹窄,且空氣非常不流通,由於場內信眾在活動結束後急著離開,在出口處發生嚴重的推擠、踩踏事件。報導指出,踩踏事件中,目前已知累計122人死亡,更有超過150人受傷,大量傷者陷入昏迷、被踩傷等情況。當地緊急調派多輛救護車將傷者送往附近醫院急救,但死傷人數可能還會再繼續向上攀升。北方邦首席部長阿迪亞納斯吉(Yogi Adityanath Ji)晚間在社群媒體公開發文表示,對於這起不幸事件感到極度痛心,並向所有死者家屬致哀,也承諾會提供必要的醫療和心理援助。印度總理莫迪也發表推文,表示自己已經與阿迪亞納斯吉就哈特拉斯發生的事故進行了談話,「我祝福傷者早日康復。政府正在州政府的監督下開展救災和救援工作。我們的高級官員正在與州政府保持聯繫。我保證將透過眾議院,向全體受害者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 據目前消息,阿迪亞納斯吉已指示暫時先向死者家屬每人提供20萬盧比(約新台幣7.8萬元)的經濟援助,並向受傷者每人提供5萬盧比(約新台幣2萬元)的經濟援助。
巴布亞紐幾內亞山崩 至少670死、千人流離失所
巴布亞紐幾內亞24日發生山崩,造成一個村莊約670人死亡,山村幾乎被夷為平地,救援人員努力找倖存者。綜合外媒報導,一名聯合國官員表示,山崩摧毀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個村莊,約670人死亡,災後超過3天,他們基本上跟時間賽跑,但怎麼把人帶到安全地區會是一個問題。據了解,24日凌晨蒙加洛山地區發生山崩,埋了數十棟房屋,偏遠山村幾乎被夷為平地。官員說,救援人員在危險中進行作業,岩石繼續掉落,地下水流動造成滑坡,附近約250棟房屋的居民已被疏散。最初,援助機構和當地領導人擔心有100到300人,在4個足球場大的泥土和瓦礫堆下喪生。聯合國官員指出,死亡人數估計有670人,屍體陸續被打撈出來。鄰村一名教師索瓦伊(Jacob Sowai)指出,災區有2000多人居住,沒有人逃脫,人們非常悲傷,因為消息不流通,他們不知道誰死了。附近波格拉工商會會長帕凱(Nickerson Paquet)說,人們拿鐵鍬正在幫忙挖屍體,而因為石頭太硬,附近一家採礦企業同意提供挖土機,幫忙清理道路。據聯合國新聞報導,山崩導致約1000人流離失所,預計死亡人數還會上升。聯合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辦事處發聲明,通訊基礎設施和道路已遭到破壞。世界銀行稱,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世上最潮濕的國家之一,大雨集中在高原內陸,今年以來,該國經歷多起地震、洪水和土石流。
除濕機放家中邊角NG 台電曝最好擺「C位」
台灣天氣潮溼,除濕機是居家好幫手。而台電近日發文,除濕機最好擺家中的「C位」,放中央處才能發揮最大效能,也能避免過熱釀災。台電在臉書發文,開除濕機你會放哪,如果放邊邊角角可不行,「這樣可能會影響除濕機效果,因為牆角邊空氣較不流通,不僅影響除濕效率,也可能會影響除濕機散熱,提高機器過熱釀災的風險,所以別擺放在角落。」台電強調,「除濕機應該要給它C位,也就是室內空間中央處,或是家中氣流中心點,由於除濕機的原理是將潮濕的空氣吸入機內,透過熱交換器,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留下,再轉換成乾燥的空氣排出,因此保持擺放空間空氣的流通順暢才能讓除濕機發揮最佳效能。」台電提醒,「除濕機要與牆壁、家俱、窗簾至少保持50公分距離,周圍也別堆放雜物/易燃物喔。」台電也在標籤說,開除濕機也要關窗,定期清洗濾網效率才會提升,可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使用。台電也曾說,除濕機的周圍不要放雜物,機器上方也不要掛衣物,「如果衣物不慎掉落,蓋住出風口致無法散熱會很危險的。」如果長時間不在家中,要記得關除濕機,也要拔插頭,晚上睡覺時或是家中沒人時,要避免使用。
28歲男洗澡「超過30分鐘」 家人破門驚見他「雙眼上吊」倒臥浴室
每年冬天時,衛福部都會呼籲民眾使用熱水器時,一定要保持良好通風,並注意熱水器選購、安裝、定期檢驗,就是擔心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日前急診醫師「急診男爸one」也分享了自己經手的個案。一名28歲男子進入浴室洗澡,超過30分鐘仍未出來,家人驚覺不對勁,破門而入才發現他倒在地上。急診醫師「急診男爸one」近日在臉書分享這起事件,一名28歲男子在假日下午洗澡,但進浴室超過30分鐘仍無動靜,家人敲門也無反應。這情況也讓家屬相當擔憂,察覺異常後選擇破門而入。家屬一進入浴室就發現男子倒臥在地,毫無意識,立即打電話叫救護車。「急診男爸one」表示,男子送醫時雙眼上吊、牙關緊閉,初步判斷為癲癇發作,立即給予藥物治療,然而卻家屬表示男子無癲癇病史,「急診男爸one」遂安排各項檢查,發現患者一氧化碳血紅素數值高達60%。經過詳細詢問後,才得知該男子家中使用瓦斯熱水器,且安裝在無對外窗的浴室內,這種情況極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自家居住環境,真的要注意,留意家中通風狀況,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在官網指出,由於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如果密閉環境中室內空氣不流通,加上使用瓦斯時,瓦斯燃燒不完全,容易產生大量一氧化碳,人體在沒感覺下大量吸入,經常導致昏迷,若未能及時救治,往往會造成死亡,即使救活者,也有一成中毒者會留下後遺症。因此國民健康局也呼籲,民眾在選購熱水器時,首先應該注意熱水器是否有通過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檢驗合格,並貼有「TGAS」標示。熱水器正確安裝,且應依居家通風環境狀況,選擇適當型式的熱水器,如發生中毒時則應立即將病人移至空氣新鮮處,並迅速送醫急救。最後再次提出呼籲,使用熱水器時一定要保持良好通風,留心紗窗積塵、陽台晾曬衣服及窗簾是否影響空氣流通,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百日咳」! 北部1月嬰咳不停送ICU才治癒
疾病管制署19日公布2024年首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北部1個月大之男嬰,於3月2日出現咳嗽、流鼻水情形,3月4日因持續咳嗽就醫,並收治加護病房住院治療,經採檢通報後於3月12日確診,目前個案咳嗽情形緩解,病況穩定,已於3月11日出院。同住家人2人均無疑似症狀,已安排採檢及預防性投藥。疾管署說明,百日咳是種呼吸道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傳染,無論有無發病均有高度傳染力,感染症狀為持續咳嗽超過兩週,並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成人很少出現併發症;嬰幼兒感染後症狀通常較為嚴重,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死亡。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14、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為0至32例,多為3個月以下嬰兒(佔51%),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佔36%)。疾管署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表示,由於近年國內百日咳病例多為尚未完整接種疫苗之3個月以下嬰幼兒,因此建議女性每次懷孕應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並建議於懷孕第28至36周接種,以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進而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若懷孕時未接種,則應於生產後立即接種。另其他嬰兒照顧者亦建議自費接種1劑Tdap疫苗,以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疾管署呼籲,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如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
小心發財變漏財!7項「錢包風水」大公開 別再用短夾、這3色
財運要好,不只要會賺錢、理財,錢包風水也相當重要。對此,塔羅牌老師艾菲爾表示,錢財進的快,花出去更快,因此懂的守財,做好開源節流才是致富之道,而守財就和錢包有很大的關係,因此要看錢包能不能旺財、聚財。老師就提醒了幾個皮夾的風水大忌,其中包括建議不使用短夾,改用長夾,而顏色上則別用大紅色、淺藍和白色。錢包宜自己使用以風水而言,錢包是個人的財庫,不可隨意借給他人使用,許多人經常隨意把自己的錢包給他人拿去用,這樣表示把自己的財庫借給別人,財庫會很容易不 穩,無法守財,更會發生漏財的狀況。 因此錢包還是最好做個人使用。錢包要新、要乾淨錢包若是破損,好像財庫破洞,就算財富進入也只能不斷的往外流出,太舊、有髒污就表示財庫髒亂且不干淨,這樣錢財也不會想保留在髒亂的 財庫中,因此錢包若有破損絕對是大忌;另外,從風水角度來看,一個錢包的財運大概是三年,過了之後財氣基本上都會消耗殆盡,因此錢包使用三年之後最好 換新的,讓新的財運可源源不絕、永不中斷。舊錢包處置更換了新的錢包,舊的錢包不可以隨意丟棄,這樣會將自己的財運丟掉。 可以將舊錢包清空,然後放一些不使用的銀行卡和一些已經不流通於市面上的舊鈔票、錢幣,將舊錢包收藏好,這樣就能讓自身的財氣不會散掉。 第二個方法是將舊錢包改造成其他物件,持續使用,如果是皮革的錢包,就很適合改造成鑰匙包來使用,這樣也可以延續自身的運勢。 最後一個方法是,直接將舊錢包銷毀,這樣就不怕有人撿了你的錢包使用,接收了你的財氣,將你的財氣分散了。皮夾宜使用長夾式很多人的皮夾都是短夾丶中夾丶甚至是用小小的零錢包去裝,這樣表示錢財得要天天彎腰、一點也得不到舒展,這樣無益於聚財,建議你還是用長 夾式皮夾,錢財平整舒服的躺在皮夾中,財運待得住,自然容易守財、聚財。雖然行動支付日益發達,但是從風水的角度來看,錢包是一個人的財庫象徵,你在會賺錢,沒有地方存放,也是左手進右手出而已。 老師建議在包包裡放一個小零錢包也好,裡面放168元,象徵一路發,讓自己旺上加旺。錢包宜放置得妥當錢包擺置的位子一定要恰當,不可隨意擺放,許多人經常把錢包隨手的放在鞋櫃上、椅子上或亂丟在家中的某一個角落,這樣表示不尊重財庫,把財庫隨意 的亂扔,也是對聚財沒任何的幫助。記得錢包一定得好好放置,固定擺在書桌上或是辦公桌等最佳,不僅能容易找到,也表示對財庫的尊重。錢包使用的正確顏色錢包顏色也是影響財運重要的關鍵,建議大家好好查查自己的八字喜忌,像是命理忌火的人,就不能使用紅色的錢包;命理忌金的人,就不可用白色或是金色、黃色錢包。 若是沒有辦法查你的八字喜忌,那就建議你使用深色皮夾,或是下列常見的皮夾顏色為主:1女生旺財的顏色:黑色、深酒紅、黃色,黃色表示財氣。2守財聚財的顏色:黑色、咖啡色、棕色。 意味在於沉穩,並好理財。3不宜碰的散財顏色:大紅色、淺藍色、白色。大紅色招財但是花錢爽快。淺藍色表示水,錢財會如水般的流去。白色是乾淨的顏色,但是難以維持!在皮夾養養招財物的秘法想幫自己守財丶招財,可在皮夾中養一對小金蟾,傳説金蟾住於月宮中,喜歡咬錢丶肚大可以容天下財寶,是重要的招財神獸,也可招人緣 財以及桃花財。 金蟾蜍可看它的大小養在財位丶聚寶盆或是錢包內。 每月滿月的時候浄化,更可以添能量與靈驗之效。
混合感染「H10N5與H3N2」!她發病17天亡 「5要6不」一次看
疾病管制署今(1日)表示,依據中國衛生部門上月30日發布資料,中國安徽省宣城市新增1例新型A型流感(H10N5)人類感染病例,為6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同時感染季節性流感H3N2,於去年11月30日發病,12月2日病情加劇入院接受治療,12月7日轉至浙江省醫療機構住院,因病情嚴重於12月16日死亡,其檢體於今年1月22日分離到季節性流感H3N2及禽源性H10N5流感病毒,並於1月26日經中國疾控中心複驗確定。其安徽、浙江兩地之密切接觸者均未發病且檢驗陰性,回溯監測後未發現其他可疑病例,該單位評估該H10N5病毒全基因分析為禽源性,感染人類風險低。疾管署指出,新型A型流感係指每年週期性於人類間流行的季節性流感H1N1及H3N2以外,偶發出現感染人類的其他動物流感病毒,這些病毒主要感染對象為雞等禽鳥類或豬等哺乳類動物,屬於A型流感病毒,一旦感染人類,即統稱為「新型A型流感」病例。根據文獻回顧,全球曾出現造成新型A型流感病例的流感病毒包括H1N1v、H1N2v、H3N2v、H3N8、H5N1、H5N6、H5N8、H6N1、H7N2、H7N3、H7N4、H7N7、H7N9、H9N2、H10N3、H10N7、H10N8等亞型;各亞型對人類疾病嚴重度高低不同,疾病嚴重度高為 H5N1、H5N6、H7N7、H7N9、H10N3、H10N8,其他則屬疾病嚴重度低。疾管署提醒民眾,不接觸或餵食禽畜。(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本死亡個案除為首例人類感染H10N5病例報告外,亦為罕見之混合感染季節性流感及新型A型流感致死個案,後續尚待世界衛生組織正式評估H10N5之傳播風險及疾病嚴重度高低。疾管署說明,因應中國近年來發現有H5N6、H10N3、H9N2、H3N8等人類病例,先前陸續已將中國共18個行政區之新型A型流感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包括山西、湖北、青海、雲南、陝西、海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省、寧夏回族、西藏、新疆維吾爾及內蒙古自治區、北京、上海及天津市,提醒民眾前往當地遵守一般預防措施。另先前亦已將二年內曾報告本土疫情之13個行政區提升為第二級:警示(Alert),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甘肅、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重慶市,提醒民眾前往當地採取加強防護。疾管署呼籲民眾,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示意圖/達志/美聯社)針對本次事件,疾管署仍維持安徽、浙江之旅遊疫情建議為第二級:警示(Alert),並持續監測中國相關疫情資訊。另自去年11月26日起於4處國際機場執行之「定點監測、鼓勵採檢」,至1月28日統計已採445人,均未自中港澳入境有症狀旅客發現新型A型流感。疾管署呼籲,此次個案應屬偶發案件,發生大規模傳播流行風險為低,呼籲民眾於日常生活中仍應落實「5要6不」原則,「5要」為肉類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畜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為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肉品、不接觸或餵食禽畜、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畜、不將飼養禽畜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壅擠的場所。
台中一家「熱水器放陽台」仍一氧化碳中毒送醫 達人:做錯這2件事
台中市潭子區於27日凌晨4點52分發生一家4口一氧化碳中毒案,被送往醫院急救後,均無生命危險,原因疑似因熱水器放置的地方不通風,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對此,崔媽媽基金會指出,多數的一氧化碳中毒意外,其實都是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下使用屋外型熱水器所導致,因為一、陽台加裝窗戶,二、吊掛過多衣物,容易阻絕氣流流通而造成意外。衛福部表示,一氧化碳中毒在冬天最常見,又稱為無形殺手,因為是種無色、無味、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如果密閉環境中室內空氣不流通,加上使用瓦斯時,瓦斯燃燒不完全,容易產生大量一氧化碳,人體在沒感覺下大量吸入,經常導致昏迷,若未能及時救治,往往會造成死亡,即使救活者,也有一成中毒者會留下後遺症。崔媽媽基金會官網指出,多數一氧化碳中毒意外,都是在通風不良環境下使用「屋外型(RF式)」所造成的,例如陽台加裝窗戶、吊掛過多衣物,都容易阻絕空氣流通。若對於居住處通風環境有疑慮,則建議改換強制排氣型、電熱水器。而「屋外型(RF式)」熱水器裝在通風良好的室外並不危險,但在陽台加裝氣密窗,又無強制排氣管,熱水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累積室內造成中毒;「強制排氣型」是熱水器的空氣取自屋內,將廢氣強制排放到屋外,安裝時則要注意供氣口要與戶外相通,並設置屋外的排氣管排廢氣。台中市政府消防局說明,民眾要是擔心自家瓦斯熱水器不安全,可以跟轄區消防分隊申請「居家訪視」,由分隊派員到府檢視整個居家環境,燃氣熱水器安裝位置及型式是否安全及符合規定,如經分隊同仁判定為一氧化碳中毒潛勢場所,其換裝或遷移,可向消防局申請補助。
「冬至」注意身體!飲食禁忌大公開
2023年12月22日11點28分「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因為這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陽氣漸始,一陽來復,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意思就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古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諺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冬至在月中,霜雪兩頭空;冬至在月尾;賣牛來買被。今年冬至國曆12/22農曆11/10在月頭,所以今年冬天不會非常寒冷,但要注意冷熱交加,反而容易感冒! 2023年「冬至」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牛、馬、羊,注意飲食衛生,戒吃生冷油炸食物,避免病從口入。身體要慎防心臟、及血管方面的疾病,平時要多做檢查,杜絕後患;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容易從高處摔倒,導致頭部或身體流血受傷。 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冬至」開運養生及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 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醫認為此時陰氣盛極而衰,陽氣漸長,是養身重要的轉變點,只要冬至調養正確,未來一年皆可收其效。以肉類加上滋補中藥材,烹煮成麻油雞、燒酒雞、羊肉爐、薑母鴨等,除了祛寒,也補元氣。但須注意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也忌補過頭,對不敢吃羊肉、或吃素的人來說,可以改喝由茯苓、蓮子、山藥、芡實(或薏仁)煮成的四神湯,進補的效果溫和不燥熱,適合所有人食用。2. 冬天有兩個大日子必須吃羊肉,一個是立冬、另一個就是冬至,只要在冬至補對,對未來一整年身體調養都有幫助。而羊肉是溫熱的補品,還含有豐富脂肪、蛋白質、鈣、鐵等營養,有祛寒保暖、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二、衣的開運大法:1.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縮及動作乏力的現象,因此,選擇寬大鬆軟、穿脫方便的冬裝也很重要。有關節炎、風濕病患者,可在貼近肩胛、膝蓋等關節部位用棉層或皮毛加厚。患有氣管炎、哮喘、胃潰瘍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厚背心,有利於保護心、胃和肺部,不致受寒。2.冬季,人在睡眠期間因肌體抵抗力和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很容易患感冒及引起中風等症狀,穿睡衣應以無拘無束、寬柔自如為宜。因為睡衣直接與皮膚接觸,因此不宜穿化纖製品,其面料以自然織物為佳,如透氣吸潮性能良好的棉布、針織布,柔軟的絲質料子。3.冠心病容易發生於秋冬之交和冬季,提醒高危險群和患者注意自身保暖與疾病控制,容易有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注意保暖,如穿戴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三、住的開運大法: 天氣溫低寒,很多人喜歡緊閉門窗,應注意門窗應保持通風,如果因天氣寒冷而緊閉門窗,反而會因空氣不流通,造成生病。房間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也會引起身體不適,極易發生疾病。四、行的開運大法: 傳說這天會有天狗到人間尋找化身,如果撞上祂可能會被抓走,但以科學角度來看,是因為這天夜長天冷,不建議在外遊玩逗留,早點回家休息才有利於養生。五、育的開運大法: 冬天常晒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適當的戶外活動,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病免疫力。六、樂的開運大法: 華人重視家族團圓,所以冬至當天全家一起搓湯圓、吃湯圓,代表圓滿的意思,湯圓占卜法以視湯圓數量為偶數為吉,因此若碗裡的湯圓為偶數,那麼吃湯圓的人那一個月就會運勢昌隆,反之,如果碗裡湯圓數是奇數,就要低調保守,以退為進。此外,也據說如果計算碗裡的湯圓數,未婚的人那碗總會是奇數,而已婚的人則會是偶數,這占卜是吃湯圓時一面進行的餘興小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