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藥物
」 幼兒園3慢性病沒控制恐引起腎臟病! 專家授8大招預防洗腎
根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洗腎病人在透析前1年高達近8成患有高血壓,4成患有糖尿病,3成患有高血脂。除了三高慢性病之外,吸菸、肥胖以及不當藥物使用也是影響腎功能異常的原因之一。謹「腎」五口訣 早期發覺腎功能異常腎臟是沉默的器官,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而民眾可能正處於腎功能逐步惡化的情況下仍不自知,那要如何早期察覺腎臟生病了呢?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謹記五口訣:「泡、水、高、貧、倦」,若發現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等症狀,則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一般可透過「驗尿」及「抽血」檢查的方式,了解腎功能好壞。黃金護腎8大招 避免惡化洗腎導致腎臟病的風險因子包括三高、肥胖、吸菸及不當藥物使用,控制並改善上述風險因子是預防和逆轉早期腎臟病的根本。國民健康署已於全國推動 243 家腎病識能友善醫療院所,針對尿蛋白及eGFR異常之成健檢查個案,請醫師提供紀錄卡給患者,標記其腎臟病期別(1-5期)及其應控制之疾病風險因子,教育患者該期別意義,並提供三高控制、戒菸、營養及運動等相關知識,此外,搭配護腎黃金 8 守則:(1)多喝水(2)健康飲食(3)規律運動(4)定期檢查腎功能(5)三高控制(6)體重控制(7)不抽菸(8)避免服用不當藥物
板橋餵藥案「36幼童毛髮均無不當藥物」 幼兒園所屬總公司回應了
板橋幼童餵藥案,新北地檢署下午公布檢驗結果,36位幼童毛髮檢驗結果均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及「苯二氮平類」藥物,新北檢指出,本件告訴人家長及幼童甚多,針對告訴的事實,尚有諸多尚待比對、確認之處,檢警專案小組將持續積極釐清案情,勿枉勿縱。對此,業者也透過律師發出聲明,除了感謝所有調查辦案人員的辛勞,未來我們面對幼童衛生與安全更會戰戰兢兢,以本次事件為師惕勵自我,盼能重新取得家長與大眾的信任。根據聲明內容指出,業者感謝新北及士林兩個地檢署承辦檢察官這段時間的辛苦,最新的毛髮檢測結果出爐,所有學童都未驗出毒物,身為品牌總公司,我們一直最在意的是幼生的健康與安全,感謝所有調查辦案人員的辛勞,未來我們面對幼童衛生與安全更會戰戰兢兢,以本次事件為師惕勵自我,盼能重新取得家長與大眾的信任。業者也表示,身為品牌商,對幼生、家長、老師及各園校都是責無旁貸。事件第一時間,園務組同仁就立即到園所了解狀況,且加盟園的回覆都是並無不法餵藥行為,而我們也配合新北市教育局進行幼生安置,將幼生及家長的權益放在首位。業者並表示,這段日子的靜默並非停下動作,而是全面檢視與檢討;在第三方護理師隨同下,公司園務組對全台幼兒園進行健康安全訪視,要求各園所務必符合法令規章,更加強化各種對園校的監督控管,並於日前全數完成檢核,敬請各園家長安心。我們持續研擬各種方案,並啟動『安心守護計畫』,包含了『健康安全環境巡查與管理機制』、『必要託藥之標準流程』以及「幼兒照護健康安全訓練及講座」、『親師生安心打勾勾』等一系列守護幼生健康安全的計畫,詳細內容將陸續向園生家長報告知曉。不過業者也表示,「經過檢警的這段時間的辛苦協助釐清事實,也有眾多媒體陸續報導『事件是場烏龍』,對此,我們喜聞樂見,彷彿在黑暗隧道中,終於盼見出口的光明!總公司與品牌園校皆用心辦學,絕無外界質疑,所謂“總公司指示園所不法餵藥”、“系統性共同操作不法餵藥”等,相關指控已嚴重毀損本公司及品牌園校之名聲,身為具多年公信力的教育品牌,我們必須捍衛品牌商譽,對於惡意抹黑栽贓之特定人士,本公司將保留法律追訴權,於必要時,盼以司法方式恢復本公司名譽」。業者還喊冤表示,「難過的是在承擔莫須有的污蔑罪名後,事漸廓清之際,僅得到輕描淡寫用『烏龍』二字做為事件收尾,這背後承擔的卻是本公司以及許多幼教從業人員和老師的莫大傷害,撕裂了社會信任、造成社會對立,我們亦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挽回大眾與家長的心;只盼商譽受損的代價,是能讓教育回歸良善本質,也喚醒大眾對孩童日常用藥安全的省思和重視」。最後他們表示,雖事實逐步被還原、真相逐漸清朗,「但本公司為宣示我們對幼生健康安全的重視,在此宣布將投入新台幣參百萬元成立『安心專案基金』,在律師與會計師見證下,交付公正第三方執行,用於事件支持及相關公益活動」。業者認為危機事件終將落幕,「總公司也會堅持走在教育以及孩童健康安全的正確道路。期待我們能成長為社會各界所指教與期盼的教育機構。感謝各界對此事件的關切,也謝謝在此次事件中支持的本公司各方幼教先進、團體以及老師和家長,致萬分謝意」。回顧整起事件始末,新北市板橋區某私立幼兒園爆出幼童遭老師餵食3級毒品巴比妥及苯二氮平類等「安眠藥物」,掀起社會譁然,該園3名家長今年2月至4月間,發現孩子暴躁易怒、邊哭邊叫甚至有自傷行為的異常情況,並從小孩口中得知被老師餵食不明藥物及不當體罰,其中1名孩童之後確定驗出藥物反應,家長報案後令這起事件於5月14日正式爆發。新北市教育局5月15日回答家長「4月就通報但未獲回應」,表示該局15日才獲報但已立刻處理。不過立委張宏出示幼兒園12日發給家長通知,顯示家長早在4月就曾向教育局反應,但因後者沒動作才報警處理。海山警受理並組成專案小組,再報請新北地檢署指揮偵辦後,5月18日持搜索票搜查幼兒園及趙姓女老師家中,查扣相關證物並將趙女帶回釐清,訊後依傷害罪、凌虐妨害幼童發展罪嫌移送,趙女複訊後諭令2萬交保。3名家長6月2日在民進黨立委羅致政、邱泰源陪同下舉行記者會,其中一名幼童父親控訴,孩子於事件爆發後10天到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土城醫院驗尿與驗血後,驚知小孩體內仍殘留1.2毫克巴比妥,令家長為自己無法保護孩子自責不已。曾任台大醫院主治醫師的邱泰源更指:「(這些藥)要給大人吃都得很小心了,怎麼還會給小孩子吃?」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黨部主委王薇君6月5日與4名家長召開記者會,說明孩子被餵藥後的異樣與當天已增加到11名家長報案,且其中4位幼童驗出巴比妥、苯重氮基鹼。加上受害幼童分屬中班、小班甚至幼幼班,懷疑事件至今只是冰山一角,與呼籲採用「髮主血輔」的檢驗方式,依頭髮度推測出何時開始投藥,新北市副市長則表示尊重專家意見。同日,新北市教育局協調土城醫院進行「到園檢驗專案」,除11位已離園幼童,剩餘54名幼生中有16名家長同意讓孩子檢驗。教育局表示,獲報後即啟動「重大兒虐案件司法早期介入機制」,主動報請司法調查,若屬實可裁罰60萬元,終身不得擔任教保員,同時裁處幼兒園負責人6萬元罰鍰並廢止設立許可。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6月6日提出臨時動議,要求衛生局、教育局報案「幼兒園餵藥案」,且新北市長侯友宜也應做專案報告,導致藍綠議員一度僵持不下。雙方最終決議,6月13日加開1小時,請教育局及衛生局報告。該幼兒園所隸屬總公司發表聲明,強調會與「起初回應家長是水質有問題」的該園終止合作,並對該幼兒園負責人及事件老師追究一切可能的法律責任及相關賠償,並已啟動內部檢核機制並深刻檢討,將對相關預防措施進行檢視並檢討改進,務必讓孩童受到重視和保護。新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在檢警進行第二波搜索後,於下午舉行「堅決守護幼兒安全傷害事件零容忍」記者會,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於會中表示,已廢止該幼兒園設立許可與立即停業,裁罰最高罰鍰15萬。此外,目前共28位採檢幼童中,有8位有微量毒物反應。業者透過律師發出聲明。(圖/律師事務所提供)業者透過律師發出聲明。(圖/律師事務所提供)業者透過律師發出聲明。(圖/律師事務所提供)
板橋餵藥案檢驗結果出爐 36幼童毛髮均無不當藥物
板橋幼童餵藥案引發全國家長憂慮,新北地檢署下午公布檢驗結果,36位幼童毛髮檢驗結果均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及「苯二氮平類」藥物,新北檢指出,本件告訴人家長及幼童甚多,針對告訴的事實,尚有諸多尚待比對、確認之處,檢警專案小組將持續積極釐清案情,勿枉勿縱。新北檢指出,本案有36位家長陸續提出告訴,因其中有兩位家長各有2位幼童,故總計38幼童,除2名幼童拒絕採集檢體外,共檢驗36份毛髮檢體,由於毛髮檢體回溯期長,5月23日起經家長及幼童同意,陸續採集幼童毛髮,採集毛髮長度約可回溯3至6個月內之藥物施用狀況,並於5月26 日、6月6日及6月19日分3波送請調查局鑑定。調查局以最速件辦理,新北檢今(29)日上午收受全部檢驗報告,立即通知家長本次檢驗結果如下:36名幼童毛髮均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苯二氮 平類藥物」,未檢出即表示該毛髮檢體中無法檢測出苯巴比妥等 47 種巴比妥類及苯二氮平類藥物。部分幼童驗出 Acetaminophen、Dextromethorphan、 Pseudoephedrine、Ephedrine 及 Methyl-ephedrine 藥物反應, 但該等藥物均係常見感冒藥成分。本案毛髮檢體係以「液相層析高解析質譜法」、「液相層析串聯質譜法」進行2階段確認檢驗,具有高度準確性,不會有一般醫事檢驗使用「免疫法」進行毒品篩驗時,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反應(cross-react)」,進而產生「偽陽性」或「弱陽 反應」等問題發生。由於毒品毛髮鑑定程序繁複,且毛髮中殘留毒品濃度極低,需以高階精密儀器方可鑑定確認,目前國內僅有少數機關建立毛髮鑑定相關技術。但近年我國並未發生本案「巴比妥類」毒品濫用情形,各毒檢機關極少有檢出案例,是以「巴比妥類」毒品檢驗非屬毛髮檢驗例行受理之檢驗項目,故於鑑定前需另對該等非例行檢驗項目之品項進行方法確校、標準品回測等步驟,以確保鑑定品質。
汐止幼童質譜儀檢測結果「出爐」卻不公布 王必勝揭原因:家長強烈不願意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持續延燒,而同一連鎖集團汐止某私立幼兒園學童,也於15日傳出驗出微量管制藥品苯二氮平類(BZD)反應,衛福部再委由北榮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檢測,而外傳檢測結果已出爐為「陰性」,王必勝今日則表示,已接獲口頭通知並第一時間通報家長,但家長強烈表達不願意公開檢測結果,後續也將進行毛髮檢測。據了解,由於該案件特殊,台北榮總16日收到檢體後,是以「特急件」處理,使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檢測,結果於昨日傍晚出爐,並交由部立台北醫院對外說明,部立台北醫院副院長郭憲華上午則表示尚未收到正式報告。但王必勝證實結果已經出爐,昨晚在收到口頭報告後已先通知家屬,但家屬認為涉及個資,且將來還要走法律程序,強烈要求衛福部不准公開檢驗成果,衛福部已致電3通電話溝通,也提出去辨識化等處理方式,但家長依然不同意,也會諮詢法律專家,在尊重家長並維護社會大眾知的權利間取得平衡。王必勝也認為「驗不出來是預期中的結果」,他表示,假設事發點是在一、兩個月前,縱然有不當藥物使用,血液和尿液中早已代謝,而他也強調對此案不預設立場,相關案情仍要由檢調釐清。
慢性腎病成因6大項「病況進展分5期」 醫曝護腎8原則:減輕負擔
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在世界居高不下,腎臟科醫師陳佑丞表示,慢性腎病變的原因大概可分成六大項,病況進展則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成5期,若進入第三期就要留意,一旦發展至第五期就要洗腎。他提醒,可藉由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不當藥物、足量飲水等舉動減輕腎臟負擔,此外,定期赴門診追蹤也很重要。陳佑丞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慢性腎病變可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成5期,首先把eGFR看成是一個時鐘,eGFR 90以上為第一期、60-90為第二期、30-60為第三期、15-30為第四期、15以下為第五期,「第一期、第二期在臨床上意義較不大,此階段重點在於治療相關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一般來說只要腎臟沒有結構上的問題,沒有蛋白尿,通常不太用處理。」陳佑丞舉例,「我們可以把腎臟比喻成一個工廠,當工廠裡有120位員工時,工廠可以順利運作;當工廠只剩60位員工(第三期),而還要做一樣多的工作時,這時員工就會開始過勞;當工廠剩下30位員工(第四期)、15位員工(第五期)時,這間工廠運作起來就會非常吃力,員工開始吃不消。」他也提醒,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進入第三期以後就要留意,開始限制蛋白質攝取、評估及治療併發症;進入第四期後,就要更密切追蹤,此時更需注意腎臟保養,以減緩進入第五期的時間;當腎功能逐漸惡化、進入第五期後,已經完全不可逆,就要準備透析了。對此,陳佑丞呼籲,謹記護腎黃金8守則,分別是三高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健康飲食(少吃加工食品、紅肉、重鹹食物、含糖飲料)、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不當藥物(止痛消炎藥、中草藥、偏方、電台藥、來路不明的藥物)、足量飲水、戒除抽菸、定期門診追蹤,基本上就是在幫腎臟大忙。(圖/翻攝自臉書/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此外,談及慢性腎病變的原因,陳佑丞指出,大概可分成六大項,分別是腎臟實質疾病、系統性疾病、阻塞性腎病變、腎血管病變、遺傳性疾病。他表示,長期服用中藥也會造成腎臟損傷,主要表現為慢性腎間質發炎,而腎臟實質疾病講白了就是腎臟本身的問題,其中最大宗是慢性腎絲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佔了所有洗腎原因的第二名(僅次於糖尿病),診斷上又可分成臨床診斷與切片診斷。陳佑丞列舉,切片診斷則分成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IgA nephropathy,IgAN,又名Berger’s disease)、局部腎絲球硬化症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膜性腎病變(Membranous nephropathy,MN)、膜性增生性腎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間質增生性腎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微小變化型腎病變 (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半月狀腎絲球腎炎(Cresentic glomerulonephritis)、鏈球菌感染後腎絲球腎炎(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PSGN)、腎小管組織腎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TIN)、止痛藥腎病變 (Analgesic nephropathy)、其他型腎絲球腎炎。陳佑丞說,其他型腎絲球腎炎包括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Rapid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慢性腎間質腎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中藥引起之慢性間質性腎炎(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慢性腎盂腎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CPN)、急性腎衰竭(未恢復)(Acute renal failure,ARF)、其他腎實質疾病。提到系統性疾病,陳佑丞透露,會影響腎功能的全身性疾病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跟高血壓,在台灣分別佔所有洗腎原因的第一名及第三名,其中糖尿病佔約45%將近一半,其他的系統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腎病變(Ischemic nephropathy)、類澱粉腎病變(Amyloidosis)、紅斑性狼瘡(SLE)、多發性骨髓病(Multiple myeloma)、痛風性腎病變(Gouty nephropathy)、硬皮症(Scleroderma)、肝硬化(Liver cirrhosis)、心衰竭(Heart failure)、敗血症(Sepsis)、妊娠毒血症(子癲前症)(Toxemia/Pre-eclampsia)、其他代謝異常、其他系統性疾病。陳佑丞指出,肝硬化會造成肝腎症候群(Hepatorenal syndrome);心衰竭會造成心腎症候群(Cardiorenal syndrome),兩者都是臨床上造成急性腎損傷的原因之一,若不處理,腎功能持續受損超過三個月,定義上就是慢性腎衰竭。此外,他表示,敗血症也是住院病人常見急性腎損傷的原因,必要時會要用到血液透析治療,而臨床上比較嚴重的敗血症病人,或稱敗血性休克,可能需要用到24小時連續透析(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敗血症對腎臟的影響,大多是急性腎臟損傷,大部分病人在治療完成後,腎功能可恢復原本的基準(或接近原本的基準)。至於阻塞性腎病變,陳佑丞透露,其可分為結石(Urolithiasis)、惡性腫瘤(Malignancy)、逆流性腎病變(Reflux nephropathy)、腎結核(Nephrophthisis)、其他原因引起之阻塞性腎病變。他說,尿路阻塞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是結石,用超音波即可診斷;另一個阻塞的原因是泌尿道的惡性腫瘤,在處置上急性期可先做經皮造口引流術(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緩解積水,避免腎功能持續惡化,但最終還是得找泌尿外科拿掉腫瘤。陳佑丞說明,腎血管病變細分成腎梗塞(Renal infarction)、腎動脈栓塞(Renal artery thrombosis)、腎靜脈血栓(Renal vein embolism)、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其他腎血管疾病。陳佑丞指出,遺傳性疾病分為多囊腎(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其他腎囊腫性疾病、遺傳性腎炎(Hereditary nephritis)、腎形成不全(Renal aplasia)、其他遺傳性疾病。最後,他說,中毒分為一般藥物中毒、化學製劑中毒、農藥中毒、其他中毒。(圖/翻攝自臉書/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
企業家只覺腹悶不適 一檢查突見11公分肝臟大腫瘤
64歲的黃先生是位經商有成的企業家,近日來覺得上腹部悶漲不舒服,但是一直沒有去看醫生。最近才被太太拖著來到消化內科門診。第一眼看到病人時,就覺得臉色蠟黃,手腳瘦小卻肚子脹大透著古怪。黃先生表示,30年前曾經被醫師診斷過B型肝炎,這麼多年以來都沒有任何不舒服,也從不放在心上。立即幫忙安排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黃先生的肝臟有一個約11公分腫瘤。全家都很驚訝,當初以為只是普通的肚子不適,沒想到結果是肝長了一顆大腫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就算長了什麼腫瘤,只要不大到一定程度,通常是不會感到有不舒服的症狀發生。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只要遭受傷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其中很特別的一點,肝臟非常厲害,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切除部份也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萬人左右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謝文斌說明,肝臟腫瘤一般可分為良性及惡性腫瘤,是國人容易罹患的癌症之一。然而,一般肝臟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因而失去接受治療的最好機會。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除非長得太大而引發問題,經外科手術就能治癒;肝臟的惡性腫瘤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惡性腫瘤及肉瘤和血管肉瘤等,需要依病人不同情形而接受不同程度治療。現在社會資訊流通快速,大眾對健康意識的注重也大幅提升。門診民眾常常會問自己是不是肝癌的高危險群。回顧主要文獻,危險因子可以歸納以下幾個主要:(一) B型及C型肝炎。臺灣的統計資料顯示出有80%~90%的肝腫瘤病人是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二) 病毒性或非病毒性慢性肝臟疾病,主要就是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一般民眾常常以為要先有肝硬化才會產生肝癌,其實不然,肝纖維化就有變成肝癌的風險。(三) 食用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發霉的花生、大豆等。(四) 使用不當藥物,如未經醫師處方之成藥及草藥。(五) 從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通常腸胃道、肺臟及乳房部位的癌症較容易轉移至肝臟。(六) 家族性遺傳因子。(七) 酒精也是一個重要因子,臺灣人在許多聚會場合都有喝酒應酬習慣,許多男性同胞常常為了生活也把自已的肝給賠掉。最後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腹脹肚子痛、皮膚搔癢、噁心、嘔吐、食慾降低及觸摸到腫大上腹部的這些徵狀,就應該盡快到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就診。對於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大部分都會建議每6個月做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規律回診,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並且遠離誘發因子。謝文斌建議民眾,臺灣相對國外是一個醫療可近性很高的地方,若是有肝(或肚子不適)的問題,還是要好好的找一位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醫師看診做檢查,若是醫師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回診追蹤,就要好好遵照醫囑,以免可以早期處理的問題,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衛福部核發中藥「清冠一號」臨時藥証 可治新冠肺炎
近期國內疫情嚴峻,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中醫師全聯會、臨床中醫師、三軍總醫院等數家醫學中心合作開發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清冠一號,終於在上周獲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核發臨時藥品許可證,國內已取得專利授權的藥廠已可開始申請製造清冠一號。中醫師全聯會今發新聞稿表示,清冠一號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中醫師全聯會、臨床中醫師、三軍總醫院等數家醫學中心合作實證,已確定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清冠一號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去年與國內多家醫院合作,由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等10多種中藥製成的複方水煎藥,研究發現可有效縮短確診患者9天治療時間,也可防止輕症患者變重症,無副作用。中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去年中醫藥研究所研發清冠一號,行銷歐、美、日,14國使用,頗獲好評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楊指出,近日衛生福利部業已同意核發臨時藥證,供取得專利授權的國內藥廠在疫情期間申請製造清冠一號。柯富楊表示,清冠一號屬於中醫師處方,須經中醫師診斷病情後,始可調劑給藥,民眾不可至坊間藥房、網路、其他通路自行取藥,以免誤服不當藥物而受害,業者若自行販售清冠一號處方予民眾,也已違反藥事法並涉犯密醫等罪,敬請遵守法律。柯富楊呼籲,疫情期間,請民眾遵守政府醫療分級分流等管制措施,特別是確實配戴口罩、避免群聚或外出、配合實聯制政策,若有身體不適狀況,請儘速配戴口罩就醫。柯富楊建議,未來中重症病人由醫院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輕症者至檢疫所留觀;中醫師可依政府指示赴檢疫所進行診療,以及至收治住院的醫院會診。基層診所部分,可以提供免疫調理等中醫服務,至於新冠肺炎確診者,仍須依政府醫療分級措施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