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遺址
」 促轉會 轉型正義防促轉會復辟立委緊盯不義遺址條例 要求納入慰安婦不義遺址
政院日前通過「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送立院審查,但由於該條例適用對象僅為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台後的「不義事項」,遭在野立委強烈質疑,是選擇性的切割歷史,也擔心未來不義遺址委員會,可能會由已解散「促轉會」同批人馬回歸「借屍還魂」,要求政府既然強調記取歷史教訓,就應該將民國38年以前的歷史不義都納入適用範圍,例如慰安婦不義事件地點,也該標明。立委洪孟楷今天針對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質詢文化部長李遠時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已在2022年解編,但不義遺址保存條例卻似乎是該條例延伸,要求李遠回答兩者間的關係,李遠起初回答,「促轉會」解編後,後續相關工作已分配給不同部門,移交給文化部的部份就是對不義遺址的研究與保存。洪孟楷追問,促轉會既然已經解散,政院卻又再推「不義遺址委員會」,會不會最後參與審查的審議會成員,又都是先前的促轉會委員,這樣豈不很像是(促轉會)借屍還魂的概念,李遠卻又改口,審議不義遺址,與促轉會毫無關係。李遠強調,慰安婦歷史雖不應被遺忘,但是不義遺址條例草案就是規範民國38年以後的威權統治遺址(圖/黃鵬杰攝)這項說法再度遭到洪孟楷質疑,追問李遠,所以不義遺址的認定是轉型正義的延伸,卻與轉型正義無關?這樣的說法不是太前後矛盾?李遠則解釋「在精神上是延伸,但法律上是重新開始」,洪孟楷因此表示,既然不義遺址條例是促轉會的精神延伸,但因為促轉會已經解散,在法律上應該重新開始,因此不義遺址保存條例(適用時間點)可以重新訂立,重行做立法討論。他進一步主張,既要凸顯不義遺址,就不能只針對民國38年以後的威權統治時期才適用,卻排除民國38年以前台灣的歷史不義事件,尤其是「慰安婦事件」等重大不義,慰安婦事件也絕不該被台灣民眾遺忘,要求慰安婦歷史一定要納入不義遺址條例範圍內,因為慰安婦事件就是台灣歷史上重大的侵害人權事件,當時可能有多達8萬至20萬台灣女性受害,「如果這段慘痛的歷史可以被當成沒發生過,那如何確保不再重蹈覆轍?」。但李遠堅持,不義遺址條例草案的重點,在於威權統治時期的遺址保存,慰安婦事件不義遺址並不屬於草案的不義遺址保存範圍。但他也說,慰安婦歷史以及當年日本人統治台灣南洋軍伕等事件,都永遠不會被遺忘,還說,公視也曾播出相關歷史紀錄片。李遠還解釋,不義遺址保存條例在精神上是延續過去的促轉會的工作,但在法律上則是重新開始,因為文化部的相關工作,是針對威權時期的遺址進行保存與調查,因此草案時間範圍設限在民國38年以後。但洪孟楷並不認同李遠的說法,主張文化部應擴大條例範圍,不應該將條例的適用時間侷限在民國38年以後,必須涵蓋所有有中華民國歷史上的不義事件,過去的每一段歷史,民眾都有權利記得,「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原民立委要求將「總統府建築」列不義遺址 文化部長沒點頭
行政院在今年七月通過「不義遺址保存條例」送立院審查,在野黨則質疑該條例疑似是已經在2022年解編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會)的延伸,似有意讓當年促轉會人馬轉進政府部門,引發關切。但就在朝野爭辯不休的同時,原住民林倩綺則質疑,不論是轉型正義或者不義遺址的討論,原住民族的歷史創傷,似乎都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應有的正視,她批評,現行不義遺址的定義不僅狹隘,甚至刻意排除早期原住民族遭壓迫的歷史,「這不是檢視歷史應有的加法態度(藉真實歷史累積,讓後人引以為鑑),難以讓台灣實踐真正的轉型正義」。林倩綺指出現行「不義遺址」定義,僅涵蓋1945年後的威權統治,對於更早的殖民壓迫歷史完全排除,要求政府應當重新定義「不義遺址」,將荷蘭、清朝、日本殖民統治及國民政府時期的各種歷史壓迫完整納入,實現真正的轉型正義。她強調,日治時期殖民政權在總督府內決策,甚至在霧社事件中動用毒氣攻擊原住民,釀成大量死亡。然而,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建築)作為日治時期最高統治機構的象徵,卻未被列入「不義遺址」,這樣豈不是選擇性的記憶,刻意塑造片面的歷史視角?不知道是否擔心總統府若被列入「不義遺址」,將再度勾起日本殖民台灣時期功過的論辯、影響台日友好關係,文化部長李遠答詢時僅表示,如果不義遺址條例完成立法,政府會依法律將符合條件的建築物列名不義遺址,至於林倩綺質疑的不義對待原住民事件,每一件都已經被拍為電影,李遠並沒有針對是否將總統府也列入不義遺址做回應。林倩綺在質詢時質疑,民進黨政府是否將台灣遭殖民壓迫的不堪歷史,選擇性遺忘?因為現行「不義遺址」僅涵蓋1945年後的威權統治,對於更早的殖民壓迫歷史完全排除。事實上,台灣原住民族從1624年荷蘭人建立熱蘭遮城以來,就經歷了持續的殖民剝削,包括被課以重稅、強制勞役,還遭到軍事鎮壓。她質問,這些壓迫難道不應該被列入『不義』的範疇?若只選擇紀錄威權時期,是否在淡化外來勢力的殖民壓迫,讓原住民族的歷史創傷被二度遺忘?林倩綺進一步指出,清朝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實施的「開山撫蕃」政策,以及日治時期的「太魯閣戰爭」與「霧社事件」,皆為原住民族長期遭受的壓迫事件。尤其在日治時期,殖民政權在總督府內決策,甚至在霧社事件中動用毒氣攻擊原住民,釀成大量死亡。然而,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作為日治時期最高統治機構的象徵,卻未被列入「不義遺址」,「這樣的選擇性記憶,是否在塑造片面的歷史視角?」。林倩綺委員提出,為避免「不義遺址」的名稱導致社會對立,他主張應考慮更名為「人權事件紀念場域」,並將荷蘭、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的歷史壓迫納入範疇。因為,「唯有涵蓋所有族群的歷史創傷,才是真正的轉型正義。」她強調,尤其部份曾經發生歷史地點的建築物產權已經為私人所有,應重視私人產權人的立場,避免產權人因遺址標籤遭到不必要的情感傷害。她也再次強調,史觀應該是加法,轉型正義不應是選擇性地紀錄特定時期的創傷,並忽略其他歷史創傷。尤其是加害者絕對不應決定歷史的範疇,不能將轉型正義淪為選擇性的正義,強烈呼籲文化部重新考量「不義遺址」的定義,並再思考名稱,讓歷史回歸真相,更加客觀、全面的方式面對台灣各族群的歷史創傷,實現真正的族群和解。她在質詢最後,並以阿美族語重申:「Ci:ma hakiya ? misawili’ay to Yen-cu-min hatiniay a lafin,a:fas sanay itini kaitiraan no to’as saheto o misawili’ay. (誰才是不義的一方?任何對原住民族的剝奪、不公不義,不分時代、不分時期,皆是不義。)」
台片《無法離開的人》奪威尼斯影展大獎 導演陳芯宜感動親領獎
第79屆威尼斯影展於台灣時間11日凌晨公布得獎名單,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的VR新作《無法離開的人》,從來自世界各國頂尖的30部VR作品脫穎而出,勇奪沉浸式內容單元 (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 的最佳體驗大獎(Best Experience),也是該單元的最高榮譽。導演陳芯宜在頒獎典禮上激動表示:「我要感謝威尼斯影展以及評審給予我們這個獎項肯定,也要謝謝Liz與Michel 組織了一個VR大家庭,在過去的一周裡,我們在與其他團隊的交流中也學習到很多。」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的VR新作《無法離開的人》勇奪「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單元的「最佳體驗大獎」。(圖/翻攝自YouTube)在頒獎典禮上,陳芯宜特別謝謝台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讓她得以開啟了這段旅程,也謝謝所有的演員與工作人員,「這支影片想嘗試破VR的限制,我們做了很多努力與嘗試,能走到這裡,對我與整個團隊來說非常重要。謝謝VR技術總監全明遠、製片宋沁諠、監製林仕肯兩年從頭到尾一起努力,我們做到了。」她最後更是感性表示:「這部VR是關於台灣1950年代為理想與自由犧牲的前輩,是這些死去的前輩帶給我們力量,我們會繼續把這個精神延續下去。謝謝!」評審表示,這次入圍的作品範疇很廣、很新,花了非常久的時間討論及辯論才選出本次的得獎名單,可謂競爭非常激烈。演員許時豪在片中飾演一名知識型的政治犯,半夜聽到消息後完全不敢置信。(圖/行者影像提供)主演之一的許時豪半夜聽到消息後完全不敢置信表示,「真的假的啦!」平復心情後激動表示:「太激動!突然可以理解入圍者坐在台下突然被CUE的時候真的會腦袋一片空白。」許時豪在片中飾演一名知識型的政治犯,為了貼近角色做足了功課,包含讓自己曬太陽、瘦身、並做許多勞動的工作,讀了很多文學作品以及練習講台語…等。「因為疫情延拍,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為這個角色做功課,同時身兼這部片的選角指導,謝謝導演在跟我一起看了這麼多演員後決定選擇我,受寵若驚,參與這部片的過程非常愉快,希望這部作品可以繼續去很多很遠的地方,讓更多人看到。」《無法離開的人》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出品,邀請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經驗為題創作,這樣的議題能在國際舞台上被看見,著實意義非凡,第一時間人權館館長得知得獎訊息後表示,「讓臺灣人權的價值躍然於國際,不僅臺灣被看見、臺灣白色恐怖的獨特人權價值亦為更多人所知曉。」人權館館長也說:「謝謝陳芯宜導演以及所有製作團隊,還有曾經協助過的每個人,與國家人權博物館一同製作出如此高品質作品。作為亞洲第一座以國家層級、在威權統治不義遺址上打造的人權博物館,日後也將繼續致力於保存過去的傷痕歷史、聚焦當代人權議題與推動國內外人權發展。」監製林仕肯跨海得知得獎訊息也表示:「一段被許多台灣人民遺忘的歷史,能夠呈現給世界的觀眾,並獲得評審的肯定,最重要的是,讓民主的價值能更被重視,身為台灣電影人的我,感到非常驕傲。」本片由行者影像及邊境映象聯合製作,林鉅、許時豪、黃姵嘉、潘麗麗、陳家逵等人主演,戴上VR頭顯,觀眾置身在綠島人權園區的「新生訓導處」蠟像展示館,政治受難者坤伯正述說著當年的情景與難友阿青的故事。該片也同時入選高雄電影節VR競賽單元,台灣的觀眾也將有機會可以看到。
文化部112年度預算212.2億元 較去年成長20%
行政院院會今(25)日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文化部主管預算總計達212.2億元,為文化部有史以來公務預算編列數最高,且較111年度法定預算177.6億元,成長幅度近20%;加計前瞻基礎建設預算(112年25.5億元、113年度29.7億元),總計文化部112年度編列預算將達237.7億元。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除特別感謝行政院,並將努力與立法院不分黨派委員溝通與尋求支持。文化部說明,公務預算包含基本運作需求及法律義務支出、公共建設計畫、科技發展計畫等三項。其中,112年度基本運作需求及法律義務支出編列預算158.2億元,較111年度法定預算成長20.5億,為歷年編列數最高,亦即將有更多的資源,投注於藝文核心工作,如國家語言、傳統工藝、文化資產保存等;並能以更強的力道,支持疫後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創、影視音、出版等產業振興;此外,文化部亦承接促轉業務,包含轉型正義檔案研究、資料庫維運,以及不義遺址調查、審定、推動、監管等。文化部也積極回應各界期待,增編公視內容產製預算近3.2億、影視音產業發展近2億,除延續前瞻計畫打造的影視國家隊成果,並期待能有效傳播、推動生活中的國家語言運用;同時,也將以更多資源支持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改善及加速影視聽資料保存與修復工作。此外,在今年與OPENTIX合作的點數回饋機制上,112年除規劃擴大合作平台,亦編列藝FUN券轉型方案預算,希望更全面性建立藝文欣賞及消費習慣,也為藝文產業疫後振興培養更多可能客群與財源。文化部指出,在公共建設部分編列47.2億元,較111年度預算成長12.3億元。將持續辦理全國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空總整體發展、臺北機廠活化轉型、國家人權博物館整建、國父紀念館跨域加值,以及國家兒童未來館興建等。科技計畫編列6.8億元,較111年成長1.7億元。將從今年起,廣邀各界集思廣益重新定義「文化科技」,具體落實以科技作為媒介,有效輔助文化內容生產與傳播之目標。文化部表示,除預算編列增加,文化發展基金也在行政院拍板定案下,將於112年正式成立及運作,而各項文化政策亦逐步落實中。文化部期盼持續扮演藝文產業的後盾,協助產業發展;也期待在國際將臺灣視為重要民主夥伴的時刻,以文化作為既堅定又溫柔的媒介,與世界牽起友誼之手。
促轉會5月底將解編 將繳交百萬字總結報告
促轉會5月底即將解編,代理主委葉虹靈今天表示,5月底以前會將近百萬字的總結報告提交至行政院,包括威權統治時期,政府做錯哪些事情?政府怎麼迫害人民?最主要是把下一階段該做的事情提出完整的規劃。葉虹靈今天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新聞不芹菜》節目專訪指出,預計5月底以前完成的總結報告,將近100萬字,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在裡面看到很多故事,包括威權統治時期,政府做錯哪些事情?政府怎麼迫害人民?她說,整個體制長達40年,不可能只是兩蔣問題,其中涵蓋軍法系統怎麼運作?怎麼造成上萬件白色恐怖案件?監控體制怎麼運作?從校園、教會、地方宮廟所有整個社會不同的領域都有黨政軍結合的情治系統身影在控制,當時整個體制究竟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包括老師、民間人士某種程度參與了這樣的體制。葉虹靈指出,當時的大學生甚至會去舉報老師,我們要去了解究竟這個國家體制怎麼去打造一個扭曲人性的社會,當時的受害人有想要推翻國民黨的,有的是有社會主義思想或充滿理想的,或者是台獨等充滿政治主張的人物,但是有更多被稱之為「倒楣鬼」的一般百姓,尤其是常多的外省老兵來台後回不去,發牢騷也被舉報用叛亂罪去處理。她說,促轉會的任務是把下一階段該做的事情完整化,因為促轉條例要求促轉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還原歷史真相,以及政府面對40年的遺產接下來該怎麼走?檔案可以怎麼做?不義遺址怎麼做?司法如何平反?對於後續該怎麼做,必須提出完整的規劃。因此,她說,在5月底提交給行政院的報告中,基本上就包含黨國體制發生什麼事?要清理哪些遺產?下一階段政府機關之後該怎麼做?促轉會將提出政策跟法治的規劃,讓大家知道,以前政府做錯了什麼?如何預防再犯?還有要去記得那些曾經在這個歷史上被這個傷害被犧牲的人。
重申「台灣不同於烏克蘭」 蘇揆指不容境外勢力擾亂民心
烏俄開戰之際,共軍四批高空氣球飄進我國上空,國防部證實皆有掌握。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7)日表示,台灣不同於烏克蘭,不但在地緣政治上重要,在地理環境上也有200公里的海峽區隔,同時台灣人民團結意識和警覺高,政府也掌握各種情況,呼籲國人同胞堅定團結,才能保有我們的民主自由。蘇貞昌今訪視不義遺址「安康接待室」,受訪時表示,俄羅斯破壞和平、入侵烏克蘭,全世界民主自由國家共同唾棄,台灣作為世界民主自由的一員,會跟國際社會,不但已經有嚴正譴責,同時會與民主自由國家同步予以制裁。「台灣不同於烏克蘭。」蘇貞昌強調,我們不但在地緣政治上重要,在地理環境上也有200公里的海峽區隔,同時台灣人民團結意識、警覺高;同時政府也掌握各種情況,不容有境外勢力或有附和者,用不實的假訊息比附援引,擾亂民心士氣,行政院也責成相關部會對於相關不實錯假訊息,即時澄清予以反制,也呼籲國人同胞堅定團結,才能保有國家主權、人民的安全,才能保有我們的民主自由。此外,針對台南市長黃偉哲的提名,民進黨選對會昨日開會,黨內有不同的聲音,會中也要求「自清程序」。蘇貞昌對此表示,選對會從各方面彙整意見或資料,經過整合和研判,提供給主席裁奪,並要經由民主機制、中執會等通過,民進黨是民主政黨,會照著民主程序走。蘇貞昌強調,初選當然會有不同的競爭,難免有不同的意見,但在主席蔡英文的領導下,民進黨是人民託付執政的政黨,黨內要團結努力,才能回應人民的託付。
促轉會5月退場 行政院設「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接手任務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任期將於今年五月三十日屆滿,依法在提出任務總結報告後解散,行政院會今(24)日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修正草案,包含設「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增訂促轉會解散後,各轉型正義事項的業務承接機關、權責及各機關之協力義務。促轉會表示,促轉條例要求促轉會規劃、推動之法定任務,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以及其他轉型正義事項。由於促轉會屬於任務型編制,於提出任務總結報告後依法解散,關於解散後前述法定任務,或任務總結報告所規劃之轉型正義事項,應由何機關接續推動落實等事項,條例則未明文規範。為使轉型正義任務持續推進,並回應民間社會呼籲轉型正義應落實於政府機關的日常,促轉會增訂修正草案,擬定可落實轉型正義之法律與組織設計。首要者為行政院設置「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由行政院院長擔任召集人,以統合、協調及監督各轉型正義事項之落實。再者,各項轉型正義任務將依據任務性質,由常設部會承接,以推動各項轉型正義工作,如法務部主管平復國家不法及識別與處置加害者事項、內政部主管處置威權象徵事項、文化部主管保存不義遺址事項、衛福部主管政治暴力創傷照顧療癒事項、教育部主管轉型正義教育、國發會主管促進轉型正義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事項。涉及跨機關(構)權責或其他轉型正義事項,則由行政院指定之。前述規劃,配合現行法已有規範者,例如政治檔案條例規定由檔案局辦理政治檔案徵集、審定及開放應用事宜;政治檔案之研究、出版及教育推廣事項由文化部會同相關機關辦理等,則由相關機關依法持續推動,以達成部會協力共進,完善落實轉型正義任務之目標。對此,促轉會擬具促轉條例第十一條之一、第十一條之二修正草案,包括行政院設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由行政院院長擔任召集人,負責轉型正義事項之統合、協調及監督;其次,增訂促轉會解散後,各轉型正義事項之業務承接機關、權責及各機關的協力義務。
回馬槍?老柯嗆看穿國民黨「無能還逞能」 曾銘宗反批民主最壞示範
已經在週五(28日)休會的立法院臨時會在會期最後一天發生一段插曲,國民黨立院黨團因為不滿院會發生小插曲,國民黨團因不滿綠委郭國文提出「應即刻解禁福島等5縣市食品」主張,突襲佔領主席台,杯葛議事,由於傳出郭國文拒絕向藍營致歉,最後由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出面鞠躬道歉,才化解僵局,總預算得以三讀,外界也肯定「柯總召」能屈能伸。而「老柯」今天凌晨在臉書中說明,他當日致歉是對國民黨「無能還逞能」、給予假性的成就感,「讓國民黨在自High中迷失」,「政治還是要懂得以大事小」。民進黨大黨鞭柯建銘今天在臉書上為他日前向國民黨團道歉一事辯護,揶揄國民黨「無能還逞能」,引發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反擊「民主最壞示範」。(圖/報系資料照)不知道是否因藍委在臨時會協商總預算的過程中,屢次與政府官員針鋒相對,讓基於職責必須為政府預算「護航」的老柯也常被捲入戰火,導致對國民黨團十分不滿,立委暱稱「老柯」的柯建銘在臨時會結束後一天,在臉書上抒發心情,好好的痛K國民黨立院黨團一頓。對於老柯的重砲抨擊,國民黨立院黨團新任總召、藍委曾銘宗反問柯建銘,這是「回馬槍」嗎?如果當天不是柯總召自覺民進黨立委做的不對,那何需在國會殿堂上鄭重低頭道歉,既然已公開道歉了,又何必在事隔一天之後再嘲弄國民黨?難道當天的道歉是完全不真心的?曾銘宗說,「擋不住核食就要倒閣」是國民黨的戰略考量,不必勞駕民進黨置啄,但從民進黨政府、黨中央到立院黨團,都是在「道歉」「表示願意負責」之後,再逞口舌之能,這不是很阿Q嗎?這才是民主政治的最壞示範。柯建銘今天在臉書上揶揄,國民黨現在是他的超級粉絲(Super fans),每天關注他的臉書,怕他批評他們什麼?造成他『不講話時』不知我在想什麼?柯建銘『講話時』會集體抓狂的怪異現象,真是國會奇景!柯建銘並貼出一張他在立院議場內被藍委包圍的照片,他說,這一張照片加上他短暫不到3分鐘的發言,道盡國民黨走到歷史終點前之敗象。柯建銘說,前天國民黨團揚言如果政院要在臨時會最後一日,突襲通過開放核食,藍委就要提出倒閣案。他鞠躬致歉以化解僵局,是對國民黨之「無能還逞能」的「看穿不揭穿」,給予假性的成就感,讓國民黨在自High中迷失,讓藍營黨團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能有交代,這是他30年政治生涯所領悟出「退」的價值,政治還是要懂得以大事小。柯建銘還原當日始末表示,1月28日民進黨立委郭國文發出新聞稿在10點21分見報,10點46分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走上主席台要求院會暫停,立法院長游錫堃在不知情下,透過麥克風還說出「表決後才休息」,10點47分游錫堃宣告「報告院會,現在休息5分鐘」,國民黨團就在台下集結,10點49分國民黨團佔領主席台,然後院會停止,國民黨團揚言提出倒閣案,開始協商⋯⋯直到下午15點35分他上台道歉收場,展開驚悚4小時40分鐘的國會僵局。柯建銘顯然對於國民黨提出的「揚言倒閣戰略」頗不以為然,他解釋,「倒閣對少數黨來說,從來就不是武器」因為憲法增修條文明定,在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但院會須立即停止,最多5天。換言之,若在大年初二(2月2日)院會表決「不會成功的倒閣案」,剩下的總預算73案表決雖要再擇期表決,但頂多再一天就能處理完畢,倒閣的最後結果,就是如此而已,請問國民黨提出倒閣能得到什麼?不過就是全民痛罵、民調下墜,不堪的下場而已,對不對?柯建銘還說,朱立倫曾經當過立委,應該最瞭解這個結果,(朱)應該懂得這些吧?不要以為國民黨團在總預算期間表現很好,自我安慰。由於朝野協商總預算時,藍委對於「促轉會」頗有意見,屢屢與強調「促轉會組織條例就是我草擬」的柯建銘針鋒相對,老柯這篇臉書長文,也花了不少篇幅談他對促轉議題的看法。柯建銘說,蔡英文總統以全民總統的身份及高度,到七海園區,國民黨卻冷嘲熱諷,深怕蔣經國牌被搶走?但他想問,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馬英九前總統敢走進義光教會或鄭南榕紀念館?柯建銘痛批,其實最沒有資格談轉型正義的是國民黨。他說,1978年,美麗島事件前一年,40多年前他正在日本讀書,那年讓他最印象深刻的是,主張改革開放的鄧小平訪問日本,當天他正好去羽田機場迎接台灣來的留學生,看到載鄧小平的飛機降落跑道,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死了多少人?中、日是誓不兩立的世仇,鄧小平居然踏上日本國土,下榻「日本四谷國家迎賓館」,歷史的破冰,何等大事!全球震驚!柯建銘說,再遠一點,歷史場景有清聖祖康熙皇帝,6次南巡江南時,多次祭拜明太祖朱元璋陵墓,明孝陵,立碑「治隆唐宋」的歷史典故,況且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先祖也是被明軍所殺的。柯建銘話鋒一轉,將矛頭對準昔日夙敵「時代力量」,他說時力在總預算提的司30-1主決議文內容是,爰提案請總統府會同促轉會,針對蔡英文總統於「七海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致詞之妥適性進行研議,「提出書面檢討報告」。柯建銘說這是他此生第一次看到,總統言論,時代力量想要審?這是什麼時代?與國民黨之道歉說(要求柯道歉)相互輝映,這豈只是時代的墮落,他要問時力立委邱顯智、陳椒華,黃國昌敢這樣主張嗎?柯建銘說,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國會過半,歷史的契機出現了,民進黨此時不處理不當黨產及轉型正義,對得起台灣人民嗎?能回答歷史的拷問嗎?逃得了歷史的鞭屍嗎?柯建銘指出,「青島東路3號」(柯建銘國會辦公室)曾是警總看守所、國防部軍法處,他在此不義遺址上的辦公室已工作25年,當然有歷史的責任感、壓迫感,領銜提出的「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及行政院版「政治檔案法」,分別於2016年7月、2017年12月、2019年7月三讀通過,只剩最後法案「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還財於政治受難者(還沒有完成立法,目前在政院審議),他說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歷史是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記,轉型正義最後的目的是追求社會之和解。」
東廠暴走1/促轉會突宣示「究責加害者」 府院傻眼苦吞黃蓮
總統蔡英文上台後,將「轉型正義」視為執政磐石之一,2018年5月順勢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展開相關工作。然而,不到4個月時間就爆出「東廠事件」,促轉會打擊政敵的形跡敗露,招致輿論一片撻伐。今年4月,促轉會不僅欲「再延壽」1年,並自攬「究責工程」,就連同黨人士都看不下去,抨擊該會行事不周,恐將重招東廠之譏。值此同時,傳出促轉會主委楊翠有意求去,這枚政壇不定炸彈將隨時引爆。原訂今年5月30日任期屆滿的促轉會,卻在4月12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向行政院報請再延任一年,更預計推動「加害者處置法案」,並在5月提出「任務推動及調查成果報告」,引發各界譁然。根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第2條規範,促轉會有「4大可規劃和推動」的任務,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以及「不當黨產處理及運用」等其他相關事項,但究責加害者並不涵蓋其中。一名綠營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外界將重點聚焦在延任議題上,卻忽略促轉會欲「自賦」究責的功能,這才是蓄積政治風暴的「低壓中心」。促轉會未來朝處置加害者的方向運作,卻未事先跟黨政高層溝通,「突然召開記者會,殺得府院措手不及,但礙於轉型正義是(民進)黨的招牌,府院確實啞巴吃黃蓮。」民進黨為促進轉型正義,逐步拆除全國蔣公銅像。圖為2021年3月矗立於基隆火車站前近70年的蔣公銅像,被基隆市政府拆得「身首異處」。(圖/報系資料照)
轉型正義本土陣營鬧分歧 促轉會5月恐面臨關門
總統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後積極推動轉型正義,也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該會5月底將屆滿,2月底卻有親綠學者專家出面表態反對促轉會「再延任」,引發民進黨內熱議;對此,有綠營人士透露,這跟主委楊翠被架空,以及副主委葉虹靈工作方向引發質疑有關。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真促會)學者陳翠蓮、陳嘉銘和黃長玲等人,於228連假期間召開記者會,表態反對促轉會再延任,引發綠營高層高度重視。對於長期戰友開砲質疑,促轉會隨即表示,將虛心檢討不足之處。由於陳翠蓮等人都是長期關心台灣史、轉型正義的行家,且在學界頗有號召力,因此一出手隨即讓綠營高層好奇,到底本土陣營發生什麼事?探聽之下,有綠營人士透露,原來是促轉會內部權力有矛盾,以及促轉會內部4個工作小組到了必須調整的時刻。該綠營人士透露,楊翠在會內基本上是被架空,而工作主導權都抓在葉虹靈手上,然而葉所推動的轉型正義方向並不符合學者專家們期待,且會內工作重點分配不均,導致一向溫和的學者們才會站出來反對促轉會再延任。他說,民間團體真促會這次是下很大決心,才出面表態反對。據了解,促轉會下有4個工作小組,包括「還原歷史真相組」、「威權象徵處理組」、「平復司法不法組」和「重建社會信任組」;除了「還原歷史真相組」與銜接機關的工作談判頗有斬獲外,其他3個小組可謂進度緩慢,有些工作甚至到去年12月、今年1月才開始與銜接機關展開協商未來工作,例如威權象徵處置、不義遺址保存規劃、原住民轉型正義事項和平復司法不法等各項任務。另外,有民進黨人士透露,促轉會再延任與否,或未來何去何從,確實是總統目前在思考的問題之一,這也是為何上個月底民進黨中常會邀請南台科大財法所所長羅承宗以「邁向轉型正義2.0之路」為題進行專案報告。當時,蔡英文裁示,「我們下一個階段必須要盤點一下到現在為止我們碰到的問題,還有要讓整個轉型正義更能夠符合這個社會的期待。」該民進黨人士也指出,促轉會「再延任」不單純是延1年、2年或3年這個層次的問題,而是主委和委員們是否更替、預算編列、4個工小組人力重置和工作計畫全面調整等,必須多面向考量。此外,有消息來源指出,綠營高層曾想過讓促轉會關門,後續業務交給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接手,但人權委員會去年卡到法制化不完備問題,這方向暫未明朗;因此,有綠營幕僚建議找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之父、中研院退休學者吳乃德接手促轉會主委,看能否讓促轉業務重新開機。
反對讓促轉會無限期延長任期養肥貓 藍委發動網路投票
促轉條例規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必須在今年5月完成任務後解散,但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日前以「工作沒做完」,向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請求「延長一年」,外傳行政院傾向同意,引發藍委譁然。國民黨立委吳怡玎指出,他尊重轉型正義,但促轉會預算書顯示,每位人員月薪平均高達10.5萬元,促轉會任務「做完了沒」也完全沒有可量範圍標準,只能由促轉會說了算,若促轉會想無限期延長任務,立院完全管不到。她因此在臉書上發動網路投票,徵詢網友意見,是同意促轉會任務無限期延長狂燒政府預算,還是請促轉會準時功成身退,將相關預算補助受疫情影響民眾。根據促轉會提供立院的資料顯示,所謂「還沒有做完的工作」,包含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不當黨產處理運用、其他轉型正義事項,還有促進社會和解。但繼藍委李貴敏日前質詢時公開質疑,「未看見促轉會促進社會和解的努力」後, 國民黨籍的司法委員會立委吳怡玎今日也在臉書貼文,質疑促轉會代主委楊翠所指「還沒有做完的工作」,完全沒有一個明確可量的範圍,換言之,「工作」到底有沒有做完,沒有一個客觀的方法衡量,完全由促轉會說了算,促轉會若想無限期延長,立院也無法管。吳怡玎指出,若是一般民間公司外包工作,承攬單位若到期無法完成任務,確實可以要求延長,但承攬單位在延長約定期間都不敢再支薪,因為合約早已載明。反觀促轉會雖然是公務單位,但當初立法時就言明兩年內要完成工作,如今期限就要到了,促轉會想申請延長,若此例一開,是否代表只要促轉會推說工作作不完,就可永遠無限期延長?吳怡玎並引用促轉會送給立法院109年1到5月的預算書內容說,促轉會共編列6548萬預算,其中2699萬是人事費,促轉會共有51位人員,換算下來,每人平均月薪「10.5萬」,等同於政府部門司長級薪水。如果行政院答應延長會延長促轉會,必須另外動用9167萬的第二預備金來維持促轉會6到12月的運作,一整年約花1億7154萬元。吳怡玎指出,轉型正義很重要,但政府預算、員額都不可能無止境擴張,她個人反對促轉會無止境的以「任務作不完」狂燒預算,但還是想聽聽網友意見,尤其是多數納稅義務人,是希望將每年1.7億的預算繼續讓促轉會燒錢,還是讓促轉會準時落日功成身退,將相關預算補助用於補貼受疫情衝擊的民眾?